墨子,春秋戰國時期人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其人創立了《墨子學說》,其學術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的墨家思想。在科學上,墨子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基礎的一整套完整理論。
物理理論,牛頓發現三大定律至今只有四百多年歷史,卻推動了世界科學的發展。但其實這個獎項應該頒給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墨子先生,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墨子就提出了:歷史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與牛頓的第一定律一模一樣。不僅如此,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小孔成像、光影成像、槓桿原理等一系列科學成果都是兩千年前墨子發明的。這一點也是得到了我國現代科學家的認可,同時我國為了紀念墨子的科學貢獻,曾經在2016年發射的首顆量子衛星,命名為「墨子號」以此來緬懷我們中華偉大的科學巨人。
幾何理論,國際上奠定歐洲數學的基礎人物「幾何之父」歐幾裡得。跟墨子比起來卻還是稍遜一籌。他所提出關於"倍數""圓形""正方形"的定義等,墨子都在2000年前就提出了。墨子不僅提出了「點、線、面、圓」所有的概念還發明了十進位算術法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如果沒有十進位,一斤不再等於十兩,我們可能也不會有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墨子還有其他對於人類的發展文明有很多貢獻的學說,但這些都只是墨子偉大成就的冰山一角。墨子在科學領域的成就領先西方2000多年。著名的研究中國科技史學者的Joseph Needharm都曾讚譽墨子的科學理論與墨家的科技水平超過了整個古希臘。
可惜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與所有君主一樣為了維持自己的絕對皇權地位。不允許可以左右國家的幫派與組織存在。因為在當時,包括墨家學說的各大學術派別號召力真的是太強了。得不到了國家與社會的支持,墨家也從此沒落。歷史上留下的不儘是都是精華,也有著些許的無奈與不舍。淘汰的也不儘是糟糠。如果墨子學說能早一點為國人所重視,那麼中國一定能比其他國家更早的開出科學之花。也許五胡亂華、揚州三屠、日本侵略等慘劇也就不會發生。歸根結底,發展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中心思想。現在我們國家也在大力提倡科技發展,近年來不斷有新的科技產品驚豔世界。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個崛起的偉大中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