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SPSS學堂粉絲大家好,上次我們簡要給大家梳理了一篇有關非線性關係的文章,現在我們就關於此模型的數據如何用SPSS操作和結果分析進行詳細介紹,前面的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等我們之前的文章中都有提到,這裡我們就不再示範,我們直接給大家示範假設檢驗部分的數據分析。
我們主要是想驗證授權型領導行為與任務績效存在倒U型關係,而自我決定感中介了這一曲線關係,具體內容請大家自行對照論文——《授權型領導行為對員工任務績效的非線性影響機制 》。
主要採用層次回歸的方法進行數據分析,操作起來並不難。首先,對授權型領導行為、自我決定感進行中心化處理(即變量減去它的均值),分別構建二次項。其次,引入控制變量,構建基準模型,分別為Model1 與Model3,操作如下:分析—線性回歸—引入控制變量
再次,以任務績效為結果變量,依次引入授權型領導行為、授權型領導行為平方分別構建Model4與Model5,在這裡我們主要是驗證授權型領導行為對任務績效產生倒U型影響,主要是通過Model5來判斷,如果授權型領導行為平方對任務績效產生顯著負向影響,且相比Model4產生顯著的額外解釋力,且R方更改顯著則我們的假設得到驗證。
得到結果如下,數據是隨意選取的,在這裡只是想告訴大家結果報告時應該關注哪些結果,具體如下。
再次以任務績效為結果變量,依次引入自我決定感、自我決定感的平方構建Model6與Model 7,在這裡我們是為了驗證自我決定感是否對任務績效產生倒 U 型影響,假若員工的自我決定感平方對任務績效產生顯著負向影響,且R方更改顯著則我們的假設得到驗證。
Model8是在Model5基礎上,引入中介變量自我決定感、自我決定感平方構建而來的,若自我決定感、自我決定感平方,對任務績效分別產生顯著負向影響,則能初步驗證了自我決定感的中介作用。進一步的檢驗就是驗證該模型是一種特殊的有調節中介模型,具體可參照Lin, Law和Zhou(2017)文中的做法。
對於這種曲線圖的做法,我們初步了解到可以採用R語言或者Origin軟體進行擬合。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進一步了解。
參考文獻:
尹奎, 邢璐, 汪佳. (2018).授權型領導行為對員工任務績效的非線性影響 機制.心理科學, 41(3), 170-176
Lin, B. L., Law, K. S., & Zhou, J. (2017). Why is underemployment related to creativity and OCB? A task-crafting explanation of the curvilinear moderated rel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60(1),15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