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與Jens Nielsen實驗室合作構建鳥氨酸高產酵母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微信公眾帳號   發布者:管理員   日期:2015-09-22   今日/總瀏覽:1/4946


鳥氨酸是胺基酸中間體,也是重要的醫藥原料和天然產物合成前體。2015年9月8號,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了江南大學和Jens Nielsen實驗室構建鳥氨酸高產酵母的研究成果,工程酵母補料發酵可產鳥氨酸5.1 g/L。

作為食品添加劑和醫藥分子,穀氨酸棒桿菌無疑是最好的鳥氨酸(L-ornithine)細胞工廠,文獻報導鳥氨酸的補料發酵濃度可達到40 g/L以上。作為天然產物(如莨菪烷生物鹼,tropane alkaloids)合成前體,考慮到合成必需的P450氧化還原酶很難在細菌中表達,釀酒酵母則較穀氨酸棒桿菌更適合。而倘若工業化來生產這樣的天然產物,直接補加較廉價的鳥氨酸似乎更合適。無論如何,這是首次報導構建高產胺基酸中間體的釀酒酵母,對其他類似產物細胞工廠的改造具有借鑑意義。

這裡研究者應用模塊化途徑重構策略(modular pathway rewiring strategy,MPR)來提高葡萄糖到鳥氨酸產量。整個改造策略分為3個模塊,1)鳥氨酸消耗模塊;2)鳥氨酸合成模塊;3)前體供應模塊,即α-酮戊二酸合成模塊。

模塊1

1)鳥氨酸消耗模塊 改造該模塊的目的是減少鳥氨酸向精氨酸、穀氨酸的轉化,增加鳥氨酸的累積。下調鳥氨酸氨甲醯轉移酶基因ARG3(弱化精氨酸合成),敲除鳥氨酸氨基轉移酶基因CAR2(阻斷鳥氨酸轉化為L-穀氨酸-γ-半醛)獲得工程菌M1c積累45 mg/L的鳥氨酸。

模塊2

2)鳥氨酸合成模塊 改造該模塊目的是增加α-酮戊二酸向L-鳥氨酸的合成通量。考慮α-酮戊二酸在胞質中合成,而鳥氨酸在線立體中合成,因此這裡有3種方法:

①不改變α-酮戊二酸或鳥氨酸的亞細胞定位。過表達精氨酸合成基因ARG5,6、ARG7、 ARG8,乙醯鳥氨酸合酶ARG2、線粒體膜上鳥氨酸轉運體ORT1和精氨酸轉運體AGC1,胞質中穀氨酸脫氫酶GDH1的工程菌M1cM2I可積累173 mg/L的鳥氨酸。

②將α-酮戊二酸合成轉位到線立體,即在線粒體中引入穀氨酸脫氫酶,但穀氨酸在線粒體環境合成很少使該策略失敗。

③在細胞質中重構鳥氨酸合成途徑。通過在胞質中引入大腸桿菌來源的argAEC、argBEc和穀氨酸棒桿菌來源的argJCg、argCCg和 argDCg,同時過表達ORT1、AGC1和GDH1的工程菌M1cM2q可積累173 mg/L的鳥氨酸。說明在胞質中重引入完整的鳥氨酸合成途徑比改造內源途徑更適合於鳥氨酸的積累。

3)前體供應模塊 目的是增加前體α-酮戊二酸供應,增強流向鳥氨酸合成的代謝流。這裡研究者也採用了3種方法。

①過表達TCA循環中合成α-酮戊二酸相關的基因PDA1, PYC2, CIT1, ACO2 和 IDP1,工程菌M1cM2qM3a可積累245 mg/L的鳥氨酸,通過控制葡萄糖濃度的補料發酵可使鳥氨酸濃度達到5.1 g/L。

②過表達異源NADH氧化酶HaAOX1和內源的NADH脫氫酶NDI1可達到與直接增強TCA循環酶一樣的效果,工程菌M1cM2qM3d可積累278 mg/L的鳥氨酸。

③通過過表達調控基因MTH1-△T降低糖轉運體表達的工程菌M1cM2qM3e可積累778 mg/L的鳥氨酸,進一步過表達精氨酸合酶CAR1獲得M1dM2qM3e可批次發酵產精氨酸1.041 mg/L。葡萄糖吸收速率降低導致菌株生長很差,弱化了代謝流流向乙醇合成(Crabtree effect),使這樣的菌株並不適於工業化生產。

這是第一次構建釀酒酵母高產胺基酸中間體的細胞工廠,對其他類似中間體及其衍生化學品(天然產物)釀酒酵母細胞工廠的構建具有借鑑意義。

更多生物催化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服務號: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STS-iDeep)

相關焦點

  • 鳥氨酸(胺基酸家族•連載二十五)
    若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少量的精氨酸、鳥氨酸或瓜氨酸可加速尿素的合成,而這種胺基酸的含量並不減少。為此,Krebs等人提出了鳥氨酸循環(ornithine cycle)學說。鳥氨酸的其他的合成作用:①NH3、CO2、ATP縮合生成氨基甲醯磷酸;②瓜氨酸的合成;③精氨酸的合成
  • 釀酒酵母中可能替代糖發酵的天然甲醇同化途徑的自適應實驗室進化
    編譯:林芷薇,張子明,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研究表明,釀酒酵母等真核模式生物代謝甲醇的能力一直很差,這使得利用甲醇代謝途徑替代糖發酵應用於發酵工程一直受限。2020年11月04日,Monica I.
  • 論文|Num1和Pil1超表達菌株構建及互作關係探究
    ,武陵山區特色資源植物種質保護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生物技術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簡介:海力,河南商丘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細胞生物學。質膜是否也在Num1簇的形成中起作用,為了研究這一問題,從實驗室之前通過Num1的Pull-Down試驗鑑定出的蛋白中,篩選出定位在細胞膜的蛋白Pil1進一步研究。目的驗證Pil1和Num1之間的互作,構建過表達Pil1和Num1的菌株,通過免疫共沉澱試驗檢測Pil1和Num1的相互作用,旨在為研究Eisosome是否在Num1簇的形成中起作用奠定基礎。
  • 今日頭條:天大化學再造酵母走向應用《自然通訊》三篇研究長文同期...
    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團隊的賈斌與吳毅等人完成了《精確控制合成型單倍體和二倍體酵母基因組重排》(Precise control of SCRaMbLE in synthetic haploid and diploid yeast);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團隊的吳毅與朱瑞瑩等人完成了《體外DNA重排》(In vitro DNA SCRaMbLE);美國紐約大學Michael Shen與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團隊的吳毅等人完成了
  • 深化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 ——江南大學MBA團隊走訪遠東控股集團...
    周東佼首先致辭,歡迎江南大學MBA師生團隊到訪公司,並詳細介紹了遠東控股集團的使命願景、價值理念以及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慈善基金建設情況;徐靜介紹了旗下智慧能源近期的產業發展規劃、產業布局、項目投資及發展情況,以及與國內高校合作情況;王射林介紹了遠東電纜推行的智慧工廠建設情況。
  • G & D:在酵母細胞中合成記憶環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成功在酵母細胞中合成了一種以DNA為基礎的記憶環。這一成果標誌著人們向著合成生物學領域又前進了重要一步。    在利用隨機的DNA小片斷構建出基因後,Pamela Silver教授的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不但重構了基因的動態過程,而且還創造出了一種能夠預測記憶如何接收的數學模型。
  • 鳥氨酸循環及其生理意義
    一、鳥氨酸循環:鳥氨酸循環指氨與二氧化碳通過鳥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過程。 循環過程:又稱"尿素循環"。機體對氨的一種解毒方式。肝臟是鳥氨酸循環的重要器官。NH3+CO2+3ATP+Asp+2H2O→尿素+2ADP+2Pi+AMP+PPi+延胡索酸該循環要點:①尿素分子中的氮,一個來自氨甲醯磷酸(或游離的NH3),另一個來自天冬氨酸(Asp);②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4個高能磷酸鍵;③循環中消耗的Asp可通過延胡索酸轉變為草醯乙酸,再通過轉氨基作用,從其他a-胺基酸獲得氨基而再生;④在鳥氨酸循環中
  • 江南大學 天一中學!聯手了
    江南大學是全國有名的高校天一中學也是遠近文明的中學最近!這兩所名校聯手了!11月21日,江南大學與江蘇省天一中學舉行優質生源基地暨深度合作籤約儀式。儀式上,江南大學和天一中學分別介紹了兩校的辦學歷史、人才培養特色與發展成就,並籤訂了江南大學天一中學戰略合作協議,此外,「江南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正式掛牌天一中學。
  • 浙江大學團隊發現利用釀酒酵母高效生產維生素E的方法
    編譯:鄧漪恆,胡嘉煒,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維生素E是人類飲食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功能。維生素E包括α,β,γ,δ-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近日,來自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幾位科研人員共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Vitamin E tocotrienol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under cold-shock-triggered temperature control
  • 科學家將完全人工合成酵母基因 對人類有積極意義
    目前,一支國際研究小組表示,現已找到合成酵母大部分基因序列的一種有效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遺傳學家傑夫·博伊科(Jef Boeke)說:「對於這項最新發現,我們非常興奮!這將朝向我們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 靠磁場驅動的微型機器人軍隊, 構建複雜結構之餘還能捕捉酵母細胞
    機器人的研發領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體態各異、功能不同的機器人不斷從實驗室中誕生。比如:六條腿的爬行機器人、能自如行走的步行機器人,甚至還有一些研發靈感來自於地球上最小生物的機器人。這是一個製造機器人的蟻群,利用數個半毫米的小機器人構建出令人驚嘆的機器結構。據雷鋒網了解,有專家預測,在不久後的將來,3D印表機能夠讓成群的機器人協同構造更強大、更複雜的結構。依靠磁場驅動,微型機器人軍隊可構建複雜的結構MicroFactory的設置非常簡單。它運行的基礎是產生磁場的電路板。每個小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塊塊磁鐵,軟體程序通過操縱小機器人的磁場來驅動它。
  • 中科院戴俊彪:為合成酵母染色體開發基因重排「篩選系統」
    在去年的那批成果中,戴俊彪及其團隊攻克的是酵母中最長的那條染色體(12號合成染色體)的人工合成。此次發布的最新進展中,戴俊彪課題組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蔡毅之課題組合作發表了其中2篇論文。「也就是通過系統性地插入了大量的序列特異性重組位點loxPsym,成功在合成的酵母基因組中植入了短時間內從一個基因組出發,進化獲得高度多樣的基因組序列的「超能力」。 基因組序列發生了由「1」到「N」的變化。戴俊彪和蔡毅之合作團隊的工作則是確保合成染色體的基因組序列發生了變化,從而進一步為進化「提速」。
  • 人工合成酵母染色體 打破生命與非生命界限
    2017年3月,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華大基因的中國科學家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研究成果形成的4篇論文以封面的形式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2018年3月,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元英進教授牽頭負責的「酵母長染色體的精準定製合成」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波頓集團與江南大學籤約,並啟動波頓產業技術研究院!
    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研發中心主任張曉鳴教授與波頓集團總裁助理兼波頓產業技術研究院籌備處負責人柴麗琨女士代表雙方共同籤署了《波頓集團&江南大學合作協議》。 據介紹,江南大學擁有國家級教研團隊、擁有我國食品領域中唯一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江南大學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目錄
    在這裡,科教園法碩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江南大學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最新招生信息,僅供備考法律碩士同學們參考。 一、江南大學法學院簡介 江南大學法學院創辦於2001年,目前設有法學和社會工作兩個本科專業,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法律碩士、農村發展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
  • 清華生命學院戴俊彪研究組發文報導釀酒酵母十二號染色體的設計合成
    清華生命學院戴俊彪研究組發文報導釀酒酵母十二號染色體的設計合成戴俊彪在實驗室沈伯韓 攝本期《科學》雜誌以釀酒酵母合成染色體作為主題和封面,同期刊出了戴俊彪研究組合作參與,由美國紐約大學主要完成的六號染色體、華大基因和英國愛丁堡大學共同完成的二號染色體、天津大學主要完成的五號染色體,以及法國巴斯德研究所主要完成的合成染色體3D結構等系列研究工作。
  • 科學家完成絕大多數擔子菌酵母已知種的多基因序列分析
    為此,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白逢彥研究組與荷蘭皇家科學院(KNAW)真菌多樣性研究中心(CBS)合作,完成了絕大多數擔子菌酵母已知種的多基因序列分析,所測基因包括3再結合形態和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徵,並遵循「一種真菌一個名稱」的新命名法規,白逢彥實驗室與國際同行合作,對整個擔子菌酵母和相關絲狀擔子菌的分類系統
  • 《基因與發育》:科研人員在酵母中合成記憶環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成功在酵母細胞中合成了一種以DNA為基礎的記憶環。這一成果標誌著人們向著合成生物學領域又前進了重要一步。 在利用隨機的DNA小片斷構建出基因後,Pamela Silver教授的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不但重構了基因的動態過程,而且還創造出了一種能夠預測記憶如何接收的數學模型。
  • 江南大學「AM」:基於多孔納米複合材料的食品新鮮度可視化監測
    近日,江南大學胥傳來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Xiaodong Chen教授團隊合作,模擬人的嗅覺系統,基於指示劑變色原理和深度卷積神經網絡,通過手機掃描,實現了包裝食品的新鮮度實時監測,準確率可達98.5%,工作於近日在線發表於
  • 案例還原酵母雙雜交實驗步驟(文庫構建到文庫篩選)
    一、 試劑、耗材(略)二、儀器設備(略)三、試劑及配製 (略)四、酵母雙雜交文庫構建實驗流程1、 Trizol法RNA的提取RNA電泳圖如下:`>2、使用Oligotex mRNA Kits(Qiagen)分離純化樣本的mRNA,mRNA質量可以滿足文庫要求,mRNA總量為6.9 ug,電泳檢測圖片如下3、 酵母雙雜交文庫構建3.1第一鏈cDNA合成3.2 cDNA第二鏈的合成3.3 加5』接頭(3個讀碼框,每個讀碼框連接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