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30秒識別食品新鮮度,內嵌CNN算法
該研究成果由 NTU 聯合中國江南大學以及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共同完成,並於 10 月發表在科學雜誌《先進材料》上。真正實現快速、準確、無損檢測食物中毒幾乎是人人都有過的經歷。食品安全至關重要,其中關鍵的一環,就是保證食材的新鮮度,即準確對其新鮮度進行評估。「準確」 不意味著嚴格,而是適中。消費者因為懷疑存儲在冰箱內的肉類變質而丟棄,會造成大量浪費;另一方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變質食物則有害健康。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30秒識別食品新鮮度,內嵌CNN算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實驗數據顯示,「電子鼻」檢測準確率高達至 98.5%,而傳統檢測方法只有 61.7%。該研究成果由 NTU 聯合中國江南大學以及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共同完成,並於 10 月發表在科學雜誌《先進材料》上。
-
萬億級結構監測市場下,「觀雲智能」推出準確率達99%的智能監測系統
事實上,可以通過實時監測環境因素、橋梁荷載及結構件的應力應變與位移來及時評估橋梁結構安全性。有一家創業公司「觀雲智能」,自研了傳感器、數據採集與無線傳輸模塊、雲端數據分析平臺組成的一體化系統,可實時監測橋梁、隧道、堤壩、油氣管道、風塔等的結構安全。「觀雲智能」2017年成立於美國,團隊由機械、土木、電子、材料工程等背景成員和多名商業顧問組成。
-
湖南大學譚勇文教授團隊在納米多孔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基於表面合金策略,該工作通過一種納米多孔金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的通用方法,實現了具有原子厚度、孔徑可調的19種二元和5種三元納米多孔二維金屬化合物的合成,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得益於納米雙連續多孔結構以及豐富的吸附活性位點,合成的3D MoSSe合金材料展現出優異的電催化氮還原性能。
-
「納米 技術」雜化納米材料有望改進陶瓷複合材料
美國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一種新穎的工藝專利,該工藝用於製造一種類型的材料,稱為陶瓷陶瓷接枝的納米顆粒或「毛狀納米顆粒」(HNP)。HNP是一種雜化材料,由結合到固體納米顆粒核的聚合物殼組成。聚合物-一條重複分子鏈-在納米顆粒周圍形成「頭髮」,大約相當於一種小型病毒的大小。
-
可拉伸3D多孔雷射誘導石墨烯圖案上可監測威脅人體健康有毒氣體
將rGO/MoS2複合材料集成在叉指電極或雷射誘導的多孔石墨烯導電圖案上,可得到超靈敏,可拉伸的室溫NO2傳感器,該傳感器具有出色的選擇性和在機械變形時的穩健運行。可變形的氣體傳感器可以穿戴在皮膚或柔軟的表面上,以檢測各種氣態化合物,是準確、實時監控健康或環境狀況所不可或缺的。
-
材料學院李保強副教授在基於納米碳點實時無創可視化監測生物材料...
哈工大報訊(材料/文)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和面上項目支持下,我校材料學院周玉院士團隊骨幹成員李保強副教授在基於納米碳點實時無創可視化監測生物材料體內降解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長文形式(Full Article)發表在國際生物材料領域的權威期刊《生物材料》(Biomaterials)上(影響因子8.40,DOI:10.1016/j.biomaterials.2017.08.039),為實時無創可視化監測生物材料體內降解提供了新型螢光探針。論文第一作者為2013級博士生王磊,李保強副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哈工大為第一署名單位。
-
廈門大學侯旭課題組綜述:液基多孔膜,微納孔道藏世界,液體門控通乾坤
基於多孔膜的響應性外部驅動機制,C. 基於門控液體的響應性外部驅動機制。· 基於液門系統的可視化化學檢測方法中,化學勢梯度和壓力梯度作為驅動力。液門體系能夠將功能門控液體中雙親分子與待檢測物質特異性相互作用導致的界面張力信息,轉化為氣體跨膜臨界壓力閾值變化信息。
-
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具備自我監測能力 可3D列印汽車
(原標題: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具備自我監測能力 可用於3D列印汽車)
-
哈工大:量身定製的亞納米孔的多孔碳氣凝膠,用於鉀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哈爾濱工業大學李宜彬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曹安源教授團隊合作在《ACS Appl. Mater.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Porous-Carbon Aerogels with Tailored Sub-Nanopores for High Cycling Stability and Rate Capability Potassium-Ion Battery Anodes」的論文,研究了孔徑分布在0.8 nm左右的多孔碳氣凝膠中亞納米孔的影響,並獲得了出色的PIB性能,包括長循環穩定性
-
多孔材料裡,納米粒子如何運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從浮石、軟木等天然材料,到當今製藥業用於純化的高度工程化多孔聚合物膜,多孔材料在自然和工業應用中幾乎是無處不在。除了製藥業,水汙染處理、食品/飲料加工、非均相催化、工業分離純化等多個領域中,多孔材料都具有廣泛且重要的應用。多孔材料的性質取決於其中孔隙的大小和形狀、孔隙度(空隙體積分數)和成分,而不同的應用往往需要不同性質的多孔材料。
-
蘇寶連/賁騰/陳麗華AM:結晶有機多孔鹽,從微孔到等級孔
:陳麗華,武漢理工大學;賁騰,吉林大學;蘇寶連,武漢理工大學,比利時那慕爾大學; 原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3270全文速覽結晶有機多孔鹽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程寰宇/美國東北大學祝紅麗:基於MoS2@rGO複合納米材料的高靈敏柔性氣體傳感器
同時利用具有3D多孔結構的雷射誘導石墨烯作為電極與加熱裝置,將MoS2@rGO複合材料塗抹其上,製備了具有自加熱性能的可拉伸二氧化氮氣體傳感器,大大簡化了可穿戴氣體傳感器的製作工藝和增強了實用性。在該項工作中詳細比較分析了這兩種可拉伸氣體傳感器的傳感性能如靈敏度、檢測限、響應/恢復速率等,探究了敏感材料和測量電極的構造對提升傳感信噪比,提升檢測極限的規律。
-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_網易...
葉定偉 復旦大學(醫學院) 9 納米藥物生物界面蛋白冠的主動精準調控 佔昌友 復旦大學(醫學院) 10 ChondroFiller仿生支架搭載脂肪幹細胞外泌體促進肩袖腱骨癒合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何耀華 上海交通大學 11 新型雜化質譜晶片研製及轉化醫學應用 錢昆 上海交通大學 12 活性自組裝「納米園藝」 邱惠斌 上海交通大學 13 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增強巨噬細胞對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的實驗研究
-
青島科大:低成本輕質納米複合材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
近年來,碳材料,包括炭黑,碳纖維,石墨烯和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候選吸波材料之一,為了獲得碳質吸收材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根據阻抗匹配和反射損耗理論,探索了兩種有效的策略。首先是構造多孔,中空或泡沫的微觀結構。第二個是修飾碳質吸收劑(尤其是磁性納米顆粒)表面上的異質吸收材料,實現介電損耗和磁損耗的協同效應。
-
別再說 I am high,「我好嗨」的英文怎麼說?
錯誤:I am exciting.正確: I am excited! / I can’t wait!這裡也是一樣的,如果你說 I am exciting.,會變成「我是一個令人感到興奮的人」,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
-
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AM基於化學反應定製聚合物膠體球衍生多孔碳球
文章背景 聚合物膠體球衍生的多孔碳球具有規則均一的幾何形狀以及可控的組分與結構在能量轉化與存儲、氣體吸附與分離、催化以及光熱診療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合適的化學反應和匹配的合成策略對於多孔碳球前驅體——聚合物膠體球的合成至關重要。
-
暨南大學:基於垂直碳納米片陣列的火焰合成碳泡沫的複合傳感器
成果簡介 本文,暨南大學杜續生研究員團隊在《ACS SUSTAIN CHEM ENG》期刊發表名為「Highly Sensitive Flexible Poly(dimethylsiloxane) Composite Sensors Based on Flame-Synthesized Carbon Foam Made of Vertical
-
國外研究人員研發石墨烯生物傳感器監控食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已將魚類中的組胺標準設定為百萬分之50,使傳感器的靈敏度足以跟蹤食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使傳感器技術成為可能的是石墨烯,這是一種碳蜂窩,只是一個原子厚的超級材料,並且以強度、導電性、柔韌性和生物相容性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