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AM基於化學反應定製聚合物膠體球衍生多孔碳球

2021-01-09 學研天地

文章背景

聚合物膠體球衍生的多孔碳球具有規則均一的幾何形狀以及可控的組分與結構在能量轉化與存儲、氣體吸附與分離、催化以及光熱診療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合適的化學反應和匹配的合成策略對於多孔碳球前驅體——聚合物膠體球的合成至關重要。其中,基本的化學反應是合成策略的基石,它可以直接基於分子水平設計功能化的聚合物/碳球。每一種基於新反應合成的聚合物膠體球都可以成為這種聚合物發展中的裡程碑,就像開發較為成熟的酚醛樹脂膠體球一樣,每一種新型的聚合物膠體球都爆發性發展的潛力。因此,從基本的化學反應總結目前聚合物膠體球衍生碳球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成果簡介

近年來,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新型聚合物膠體球的合成策略開發、多孔碳球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近日,該研究小組撰寫的特邀進展報告已在線發表於著名出版社Wiley旗下Advanced Materials的功能化多孔材料化學特刊上。

該進展報告從化學反應的角度總結了多孔碳球設計合成的最新研究進展。該進展報告主要集中於膠體聚合物衍生的多孔碳球的合適聚合反應的總結,根據不同的聚合物單體以及聚合反應類型對於典型的聚合物膠體衍生碳球進行了分類歸納。其次,該進展報告在聚合反應的基礎上簡要討論了合成策略和應用的最新進展。最後,作者展望了基於特定化學反應的聚合物膠體可控合成以及高度官能化碳球的實現,為聚合物衍生多孔碳球的發展提供了參考。本篇進展報告對從事聚合物膠體球以及多孔碳球相關領域研究的化學工作者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及借鑑意義。

圖1. 基於不同反應類型對膠體聚合物單體的分類

文獻連結:

Tailoring Polymer Colloids Derived Porous Carbon Spheres Based on Specific Chemical Reactions

Tao Wang, Francis Okejiri, Zhen-An Qiao,* Sheng Dai

Adv. Mater.,2020, DOI: 10.1002/adma.202002475

相關焦點

  • 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Angew:大規模無溶劑方法合成介孔金屬氧化物
    成果簡介 近日,吉林大學的喬振安團隊在此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吉林大學博士研究生熊海龍,通訊作者為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 相比於傳統的無機-有機自組裝過程,該方法不需要任何溶劑,不僅極大地降低了環境汙染而且節約了生產成本和能耗。
  • 西北工大張廣成教授在聚磷腈及衍生碳納米球催化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張廣成教授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趙彥利教授團隊及西安交通大學魏晶教授團隊合作,首次提出一種中空結構可調的新型聚磷腈納米球製備方法。單寧酸(TA)作為豐富的植物多酚,是一種易於獲取的可再生資源,由其衍生的碳複合材料可以用作氧還原反應(ORR)的有效非貴金屬催化劑,這對於商業化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金屬-多酚絡合物衍生的碳複合材料中金屬納米顆粒的大小不可控制。
  • 南開大學等:綜述-聚合物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
    南開大學王鴻與國外研究人員合作在《Chem. 該工作對於系統地了解聚合物衍生的碳材料具有重要意義,並且HPCM的設計提供指導。綜合方法 通過將富含雜原子的聚合物作為前驅體進行熱解或通過將預製的多孔碳用含雜原子的前驅體進行後合成處理來製備雜原子摻雜的多孔碳。前者可以將雜原子均勻地添加到整個多孔碳基體中,而後者通常僅將雜原子加載到碳表面上。
  • 氧化鋁空心球的製備方法和製備機理
    由於這種特殊的結構,與相同粒徑的其他材料相比較,具有高比表面積,低密度,表面滲透性,熱絕緣性及其光散射能性能,空心球材料作為一種新型功能材料廣泛的應用於壓電轉換、材料科學及其催化學等領域同時,空心球材料由於其殼層折光指數遠高於核層的折光指數,便於形成反射電磁場及其「黑洞」隔離,基於這一性能,其可以應用於高性能的雷達隱身材料。
  • 南開大學等《Chem.Rev》:綜述-聚合物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
    碳前驅體的選擇是製造具有特定用途和功能最大化的高性能HPCMs材料的關鍵。在這方面,作為前驅體的聚合物因其通用的分子和納米級結構,可調節的化學組成以及豐富的加工技術(這些技術結合固態化學作用,可以在整個碳化過程中得到保持)而產生了廣闊的前景。 南開大學王鴻與國外研究人員合作在《Chem.
  • 上海大學在基於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獲重要進展
    等在基於大環的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其相關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化學頂級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多孔有機聚合物具有比表面積高、物理化學穩定性好、易修飾等特點,作為新型吸附劑在處理水相中有機汙染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超分子大環主體可以通過主客體間的包結作用和其它超分子弱相互作用(比如:π-π相互作用,範德華力和親疏水作用等)有效的絡合客體分子。將超分子大環作為構建基元引入多孔有機聚合物骨架結構中,可以使其同時具有超分子大環和有機多孔材料的特點。
  • 復旦大學發現「人造分子」批量製備方法研究論文登上《科學》
    來自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聶志鴻教授課題組,在納米 「人造分子」 製備領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他們發明了一種實現納米粒子之間定向鍵合的新方式。他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2003 年在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安立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指導下獲得碩士學位;2008 年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尤金妮亞 · 庫馬切瓦(Eugenia Kumacheva) 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2008-2010 年,他在哈佛大學喬治 · 懷特塞茲( George
  • 餘桂華團隊《AM》:基於新型凝膠電催化劑的電化學能源轉換技術
    凝膠材料,得益於其分級多孔結構、成分和結構的易調節性以及易於功能化,為先進能源技術提供了巨大應用前景。基於可控組成和功能的凝膠材料的研究進展使凝膠電催化劑有可能突破現有材料的限制,以提高電化學儲能器件的性能。
  • 黃維院士、朱紀欣教授課題組綜述|電化學能量存儲中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結構調控工程
    生物質衍生碳材料因其天然的結構多樣性,易控制的物理化學性能,豐富的來源,環境友好和低廉的成本,已成為極具潛力的電極材料。然而,在充放電的過程中,生物質衍生碳存在存儲位點少和擴散動力學差的問題,導致其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較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研究者們通過調控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結構,構建生物質衍生碳結構-儲能機理-電化學性能的模型,進一步提升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並拓寬其應用領域。
  • ...在碳-碳鍵動態共價化學及二維晶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方面獲得進展
    按教課書說法,形成碳-碳鍵被認為是不可逆過程(筆者認為:是在常規條件下),因此,雖然其廣泛用來構築眾多有機染料分子和有機半導體材料,但作為連接基團形成晶態聚合物並未引起重視。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帆教授課題組一直以來致力於開發新的有機合成策略,用於可控制備新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納米碳基材料和(類)石墨烯材料等。
  • 【綜述】碳納米材料的結構應用多樣性
    碳納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製成的無縫空心管。它們通常可分為單壁碳納米管,多壁碳納米管和雙壁碳納米管。 碳納米管(人工非晶態和/或晶體納米礦物的複雜混合物),甚至在某些地質材料中,也已檢測到痕量濃度的富勒烯,例如煤衍生的飛灰碳納米管被廣泛使用,包括電子材料,燃料電池,增強複合材料和醫學領域。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中空碳球負載Co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健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宋禮、雪梨科技大學副教授劉浩及教授汪國秀團隊合作,製備出N摻雜空心多孔碳負載Co單原子納米反應器(CoSA-HC)。前期工作中,該團隊與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發展出Fe1-xS納米顆粒負載的多孔碳球納米反應器,作為鋰-硫電池正極基體,實現在0.5C的電流密度條件下,容量保持1070mAh/g循環200圈,而幾乎沒有衰減(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0)。Se正極具有較好的電子導電性,與S正極的體積容量相當。
  • 蘇寶連/賁騰/陳麗華AM:結晶有機多孔鹽,從微孔到等級孔
    :陳麗華,武漢理工大學;賁騰,吉林大學;蘇寶連,武漢理工大學,比利時那慕爾大學; 原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3270全文速覽結晶有機多孔鹽
  • 「綜述」碳納米材料的結構應用多樣性
    碳納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製成的無縫空心管。它們通常可分為單壁碳納米管,多壁碳納米管和雙壁碳納米管。碳納米管(人工非晶態和/或晶體納米礦物的複雜混合物),甚至在某些地質材料中,也已檢測到痕量濃度的富勒烯,例如煤衍生的飛灰碳納米管被廣泛使用,包括電子材料,燃料電池,增強複合材料和醫學領域。
  • 《自然·材料》:人工可控微米級膠體粒子「堆積木」——粒子...
    Pine教授一直從事各向異性膠體粒子的合成及其高級組裝行為的研究。由於膠體粒子具有選擇性定向鍵合的優點,長期以來被認為可通過多級和可編程組裝來實現具有光子帶隙等功能的結構。目前,實現鍵合方向性的策略通常依賴於在膠體尺度上模擬簡單分子的結構和鍵合原理。
  • 新型光刻膠可實現納米多孔結構3D微列印
    這是參與KIT和海德堡大學卓越3D定製物群(3DMM2O)的科學家的出發點。在傳統光刻膠的幫助下,只印刷透明的玻璃狀聚合物是可能的。KIT的物理學家、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Frederik Mayer表示他們研究的新型光刻膠首次實現了從多孔納米泡沫印刷3D微結構。這種聚合物泡沫有30至100納米大小的空腔,裡面充滿空氣。
  • 哈工大:量身定製的亞納米孔的多孔碳氣凝膠,用於鉀離子電池陽極
    至今,已有幾種策略,例如將雜原子摻雜到碳中,增加層間間距或在石墨中創建非晶區。本文,哈爾濱工業大學李宜彬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曹安源教授團隊合作在《ACS Appl. Mater.亞納米孔工程可用於開發高效,穩定的多孔碳基結構,用於先進的能量存儲系統和電化學催化。圖文導讀圖1.定製多孔碳材料的微觀結構:結構表徵和孔徑分布。
  • 多孔碳酸鈣製備技術及最新研究進展
    1、模板法    在眾多製備工藝中,模板法是常用且技術較成熟的一種,其主要原理是:將選好的模板劑通過一定的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層碳酸鈣,使其形成核殼結構,繼而通過溶劑溶解、高溫煅燒或化學反應等方法將模板劑去除,最終得到中空結構粒子。    模板法主要分為軟、硬模板法兩種,在多孔碳酸鈣的製備過程中主要以軟模板法為主。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M》綜述:形狀記憶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機理、材料及應用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與冷勁松教授。其中單向形狀記憶聚合物是目前研究最為廣泛的形狀記憶聚合物,其形狀記憶效應主要源於聚合物的相轉變現象。基於半晶聚合物以及液晶彈性體的雙向形狀記憶聚合物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與降低而產生形狀變化。半晶聚合物的雙向形狀記憶效應來源於分子的取向變化。其升溫時會定向收縮,降溫時會定向延展。液晶彈性體則是由液晶分子交聯而成,其雙向形狀記憶效應來源於液晶分子在不同溫度下各向同性以及各向異性之間的轉換。
  • 剛發Science,今日再來一篇Nature:膠體自組裝又火了一把
    自1990年代以來,立方金剛石結構的自組裝膠體顆粒(以下簡稱:膠體金剛石)一直是研究人員的夢想。當時科學家便預測,膠體球能夠自發地排列成不同的晶格。如果能夠生長具有金剛石結構的膠體晶體,那麼它將會具備改變光子學的特殊光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