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酵母中可能替代糖發酵的天然甲醇同化途徑的自適應實驗室進化

2020-12-06 中國生物技術網

編譯:林芷薇,張子明,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研究表明,釀酒酵母等真核模式生物代謝甲醇的能力一直很差,這使得利用甲醇代謝途徑替代糖發酵應用於發酵工程一直受限。2020年11月04日,Monica I. Espinosa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of native methanol assimilatio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文章,表明在實驗室菌株CEN.PK中發現了甲醇特異性轉錄組反應以及甲醇特異性生長,並使用自適應實驗室進化(ALE)表徵了CEN.PK中的甲醇代謝途徑,這項研究為進一步生物技術發展和釀酒酵母等真核模式生物的工業應用提供了基礎。

現如今,利用二氧化碳、甲烷和甲醇等單碳基質對解決當前的氣候危機至關重要。

在生物經濟中微生物代謝應用於將可再生材料轉化為有用產品,微生物代謝通常以甘蔗或玉米中提取的糖作原料,但製糖費用高昂。而像甲基營養型生物的甲醇營養代謝

為糖發酵提供了替代品。將易從天然氣或農業、城市或工業廢物等廢物資源中獲得的甲醇等C1化合物替代糖為原料,應用於生產食品、燃料和化學品的發酵工程,已成為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主要目標。

例如,甲醇營養型酵母中巴斯德畢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現更名為Komagataella phaffii9)目前在工業上用於生產重組蛋白、還用於從糖中生產包括蝦青素和異丁醇在內的代謝產物。

然而與模式生物相比,大多數天然甲基營養型微生物的利用甲醇的能力有限、無法達到高產,所以近期也有研究側重於將大腸桿菌和穀氨酸皮質桿菌等細菌人工培養成甲基營養型。同樣地,釀酒酵母等模式真核生物代謝甲醇的能力一直很差,而釀酒酵母在工業發酵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釀酒酵母菌可以正確表達、摺疊和翻譯後修飾真核蛋白,不易受到噬菌體汙染,對低pH濃度和甲醇等溶劑具有高耐受性,並具有細胞器,可以用於專業代謝的定位。

Monica I. Espinosa的團隊在實驗室菌株CEN.PK中發現了甲醇特異性轉錄組反應以及甲醇特異性生長,甚至強過於實驗室菌株S288C。他們使用自適應實驗室進化(ALE)表徵CEN.PK中的甲醇代謝途徑,確定了釀酒酵母將甲醇同化到中央碳代謝中的天然能力;並利用甲醇特異性生長分析法和13C-甲醇示蹤研究,我們表徵並改善了釀酒酵母菌的天然甲醇同化。

實驗者比較了兩種常用的釀酒酵母菌株S288C和CEN.PK 113-5D在甲醇存在下的轉錄反應和生長情況,認為CEN.PK是培養成甲基營養型的理想菌種。進一步用含和不含2%甲醇和0.1%酵母提取物的液態酵母氮鹼(YNB)培養基來評估甲醇對生長的影響,證實了在含有酵母提取物的液體培養基中甲醇特異性的增長。為了更深地研究釀酒酵母中的甲醇反應並確定在共底物酵母提取物存在下甲醇進入中心碳代謝的程度,進行了13 C-甲醇示蹤劑分析,結果證明釀酒酵母具有天然的甲醇同化能力。

ALE用於表徵和改善釀酒酵母中的天然甲醇代謝,依靠自然發生的DNA複製錯誤在種群中產生遺傳多樣性。實驗者在兩種不同的培養基之間進行脈衝處理,同時將群體與不良的共底物(酵母提取物)一起暴露於甲醇中作為選擇壓力,培養了總共六個獨立的世系,生長了230代,對六個進化的種群進行重新測序,以鑑定導致表型的推定突變。實驗證明了翻譯過程過早終止,導致YGR067C蛋白的截短,這段截短的轉錄因子在甲醇存在下負責不斷生長。

實驗者重建EC菌株,該菌株與CEN.PK 113-5D之間唯一基因型變化是YGR067C的引入截斷,通過13 C-甲醇示蹤劑分析、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分析重建進化菌株在代謝物、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的水平表徵均表明,重組菌株與親本菌株的中心碳代謝途徑表達發生了顯著變化。與CEN.PK 113-5D相比,重建的EC菌株中涉及糖酵解的5個基因 (HXK1、GLK1、DAK2、TDH1和ENO2)轉錄豐度更高,而參與糖生成的關鍵酶果糖-1,6-二磷酸酶的FBP1轉錄本豐度較低,6-磷酸果糖-2-激酶糖酵解調節因子PFK2731轉錄豐度也相對增加。Hxk1p、Glk1p、Tdh1p、Eno2pye和Pfk1p蛋白豐度也增加了,均說明重建EC菌株在甲醇的生長過程中主要發生糖酵解而不是糖異生作用。另外參與TCA循環的9個基因(CIT1、CIT2、ACO1、IDH1、IDH2、KGD2、SDH1、SDH3和FUM3)轉錄豐度較低,表明在甲醇和酵母提取物的作用下,TCA循環被下調。參與天然甲醛解毒和酒精氧化的Sfa1p增加了重建EC菌株的蛋白質豐度。有趣的是,戊糖磷酸途徑顯示RKI1轉錄豐度較低,Tkl2p蛋白豐度較低,而Tal1p和Fba1p蛋白豐度較高。

研究者們又選擇了ADH2、CAT8、SHM1、ACS1四個基因來分析它們在重建的EC菌株中天然甲醇代謝中的潛在作用,具體方法是在重構的EC菌株中構建上述基因的單缺失菌株,並通過將菌株點樣到具有2%葡萄糖,無額外碳源或增加甲醇濃度的固體基本YNB培養基上進行測試,結果表明ADH2和ACS1的缺失將減少甲醇特異性生長,因為ADH2對甲醇有明顯的上調作用,它能將甲醇氧化為甲醛;ACS1在巴斯德畢赤酵母中參與了乙醇的抑制,這是表達甲醇誘導的基因所必需的。

雖然之前釀酒酵母從未被歸類為甲基營養型菌,並且在文獻中沒有記錄過甲醇的早期生長或同化,但從13C-甲醇中完全13C標記的代謝產物的鑑定清楚地表明,甲醇可以通過釀酒酵母中的中心碳代謝同化。Ygr067cp的截短可能導致通常被抑制的基因的持續穩定表達,從而導致更有利的調節條件和甲醇生長所需的代謝通量。綜合代謝組學、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分析表明,相對於親本對照菌株,在重建EC菌株中甲醇同化過程中可能發生淨糖酵解通量增加。

研究者們在釀酒酵母中發現了天然甲醇的同化作用,並通過ALE進行了改進,從而提供了探索天然甲醇代謝的可能性。這項工作的結果代表了在微生物發酵過程中使用可持續原料轉化為化學品、燃料、材料、藥品和食品的激動人心的一步,並提供了真核生物模型中未探索的代謝網絡的概覽。

論文連結:

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390-9

相關焦點

  • DSM專利:釀酒酵母戊糖磷酸途徑輔因子工程提高乙醇產量
    DSM專利:釀酒酵母戊糖磷酸途徑輔因子工程提高乙醇產量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劉柳   日期:2017-06-15   今日/總瀏覽:1/3044
  • 釀酒屬酵母基本點簡介
    幾千年前,其實沒有人明白土壤和植物上天然存在的酵母對於創造發酵至關重要。古代釀酒商和釀酒師依靠天然酵母來接種,從而啤酒得以發酵,在他們的眼裡,啤酒是上天的饋贈。直到顯微鏡下發現酵母之前,釀造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發酵一直如迷一般地存在。如今,釀酒師們對於酵母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發現,而在研究和實踐之下,又發現了發酵科學。
  • 酵母-麵團發酵的靈魂
    釀造啤酒的酵母液可以被提取出來專門用做麵包的發酵工序,使烤出的麵包更加鬆軟可口。直到中世紀晚期,歐洲人還在使用羅馬時期的啤酒花酵母法製作發酵麵包。西歐的野生酒花酵母的出現,替代了之前的葡萄、藍莓、蘋果、果乾的野生酵母培育的優越性;所以「液體麵包」啤酒、是溯源西歐馴化培育出了優越性的「野生天然酵母」。
  • 浙江大學團隊發現利用釀酒酵母高效生產維生素E的方法
    但天然維生素E只存在於光合生物中,且含量低,來源有限,分離難度大,導致生產成本高,而化學合成的維生素E是外消旋的α-生育酚,生物活性較低。(在低溫刺激觸發溫度控制的條件下釀酒酵母中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的發酵生產)的研究成果,發現了利用釀酒酵母高密度生產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的方法。
  • 工業酵母與天然酵母、以及野生酵母的區別與用途
    西歐的野生酒花酵母的出現,替代了之前的葡萄、藍莓、蘋果、果乾的野生酵母培育的優越性;所以「液體麵包」啤酒、是溯源西歐馴化培育出了優越性的「野生天然酵母」。歐洲很多國家現在依舊也在用這種野生酵母來發酵製作麵包,德國、波蘭、北歐、俄羅斯。
  • 應用釀酒酵母高效合成柚皮素
    從植物中提取是柚皮素的重要來源,但是植物提取法受季節性影響和產地影響較大,而微生物法合成具有多重優勢,例如生產強度高、反應條件溫和、可以利用廉價碳源等,因此微生物法合成柚皮素具有巨大潛力。釀酒酵母具有生物量高、生長迅速、遺傳背景清晰、改造技術成熟等優點,可作為優良的柚皮素生產宿主。
  • 江南大學與Jens Nielsen實驗室合作構建鳥氨酸高產酵母
    2015年9月8號,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了江南大學和Jens Nielsen實驗室構建鳥氨酸高產酵母的研究成果,工程酵母補料發酵可產鳥氨酸5.1 g/L。作為食品添加劑和醫藥分子,穀氨酸棒桿菌無疑是最好的鳥氨酸(L-ornithine)細胞工廠,文獻報導鳥氨酸的補料發酵濃度可達到40 g/L以上。
  • 酵母發酵的小秘密——海藻糖解析
    因此團隊整理收集十幾年內最新研究結果,試圖從更先進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在人類文明史上存在了幾千年的古老技術過程——發酵。對我而言,這是分享,亦是學習的過程。為什麼要說海藻糖?可能很多釀酒師見都沒見過海藻糖這個詞,但它對酵母來說極其重要。
  • 基因編輯釀酒酵母深度解析-源井生物
    自古以來,它就一直用於釀酒,烘焙和釀造。據信,它最初是從葡萄皮中分離出來的人們可以將酵母看作是一些深色水果(如李子)的皮膚上白色薄膜的成分;它存在於表皮的蠟中。它是分子和細胞生物學中研究最深入的真核生物模型之一,同時也可用作基因敲除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的模型細菌。它是最常見的發酵類型微生物。
  • 製作麵包 馴化酵母 研究揭示人類對真菌進化有重要影響
    圖片來源:Getty本報訊酵母通常不被認為是一種能馴化的生物。說到馴化的動物,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狗、貓和牛,但人類在真菌的進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隨後,Sicard和同事分析了17種烘焙酵母菌株和《自然》雜誌2018年發表的研究中描述的1011種其他釀酒酵母菌株的新測序基因組,最終創建了一個系統進化樹,並繪製了拷貝數的變化圖。
  • 天然酵母,天然老面,酵母菌,乳酸菌,人類發酵風味的天使
    所以啤酒中的酒精,來自於酵母進行無氧呼吸時的代謝產物。酵母指標有酵母活性 、發酵力 、發酵耐力 、發酵穩定性 、醒發耐力 、後勁大小、入爐膨脹和產香特性 。在自然界中存在著野生酵母 、鮮酵母 、活性乾酵母和即發乾酵母四大類 。其中 ,野生酵母來源天然物質 ,發酵力不高 ,發酵穩定性差 ,活性低 ,最大的優點是產香物質多 ,麵包風味好 。
  • 帶你走入人類發酵文明的風味天使,酵母寶寶
    酵母(Yeast)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單細胞微生物,能將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一種天然發酵劑,分布於整個自然界它有自己的生命現象,是一種典型的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氣和沒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都能夠存活。
  • 首次將大腸改造為僅在甲醇上生長的甲基營養菌,在工業有極大價值
    這種合成的甲基營養型菌株能夠在寬範圍的甲醇濃度下以與天然甲基營養型菌株相當的速率生長,可說明基因組編輯和微生物向性變化的進化,並擴大了生物C1轉化的範圍。甲基營養菌(例如甲基芽孢桿菌和甲醇芽孢桿菌)中天然的甲醇利用和轉化途徑已得到充分表徵。這些生物通常利用核糖一磷酸(RuMP)循環或絲氨酸途徑進行甲醇同化。
  • 山東葡萄酒微生物發酵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張裕獲驗收
    山東葡萄酒微生物發酵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張裕獲驗收 2016-12-20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報導稱,12月6日,煙臺市科技局受山東省科技廳的委託,在張裕技術中心會議室主持召開了依託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山東省葡萄酒微生物發酵技術重點實驗室驗收會議。
  • 馴化酵母 製作麵包
    說到馴化的動物,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狗、貓和牛,但人類在真菌的進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2月9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人類已經使大多數麵包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分化為兩種不同的菌群:一種用於大規模的工業麵包製作,另一種用於手工製作酵母麵包。
  • 發酵要充氧?|辨析氧氣對發酵的重要性
    先上結論:酵母的呼吸作用(respiration)在通常的釀造條件下不會發生;充氧跟酵母繁殖沒有關係;發酵前麥汁充氧的做法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必要的;絕大部分釀造教科書或者家釀教程上都會強調發酵前麥汁充氧的重要性,認為釀酒酵母在投入麥汁後很短一段時期內需要通過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完成出芽繁殖(buding),以利於之後的正常發酵。
  • 科學網—「佛系」酵母的大智慧
    「佛系」酵母的大智慧在葡萄糖存在的情況下,微生物就不愛「吃」其他的糖類,而優先代謝葡萄糖。這種微生物特有的本領叫作「葡萄糖抑制」。 近期,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白逢彥領導的團隊在研究釀酒酵母時,發現有一種馬奶酒酵母放棄了這項「絕活」。他們發現並證實這種酵母出現了「返祖」現象,它獲得生存競爭優勢的策略也不同尋常。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現代生物學》。
  • 發酵飼料的原理是什麼?微生物發酵飼料的菌種及種類
    通過發酵處理的飼料不僅具有改善飼料營養吸收水平,降解飼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還能起到促進生長,維持動物體內微生態平衡,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防病治病的作用。2、微生物發酵飼料菌種我國農業部 2003年12月發布的第3l8號公告「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中有l5種: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兩歧雙歧桿菌、糞腸球菌、屎腸球菌、乳酸腸球菌、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乳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沼澤紅假單胞菌。
  • 野生酵母、天然酵母、鮮酵母的培育方法,讓你成為發酵專家的技術
    藍莓天然野生酵母培育工藝、讓你吃到兒時饅頭與麵包的老風味文|糕餅發酵資深工匠杜德春天然酵母是指附著於穀物、果實上和自然界中多種真菌。在發酵、整形、烘烤的耐心等待後,迎接你的是甜蜜芬芳、營養健康的風味饅頭或麵包,一股滿足在唇齒間絲絲蔓延。天然酵母比一般酵母風味更佳,因為麵粉充分吸收水分,熟成時間長,另一方面是天然酵母為多種菌培養而成,在烤焙時,每一種菌都會散發不同的香味,讓饅頭或麵包的風味更多樣化。
  • 微生物在釀酒中的應用
    枯草芽孢桿菌生產出的白酒中高級醇的含量顯著降低,如果生產的白酒中高級醇含量過高,可以考慮在發酵過程中添加枯草芽孢桿菌。 1.3 酵母菌在釀酒中應用 早在四千年前的殷商時代,我國勞動人民就用酵母菌釀酒。 啤酒酵母是酵母菌屬中的典型菌種,廣泛應用於啤酒、白酒、果酒的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