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專利:釀酒酵母戊糖磷酸途徑輔因子工程提高乙醇產量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DSM專利:釀酒酵母戊糖磷酸途徑輔因子工程提高乙醇產量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劉柳   日期:2017-06-15   今日/總瀏覽:1/3044

DSM專利WO2017060195-A1報導了改造工程酵母以改善己糖,戊糖和乙酸的共同利用,提高乙醇產量的方法。通過將釀酒酵母內源氧化戊糖途徑NADP+依賴的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6-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替換為NAD+依賴型增加胞內NADH水平,並引入大腸桿菌來源乙酸回用途徑使得工程酵母厭氧發酵乙酸消耗量增加44%,乙醇產量增加3%。

敲除釀酒酵母天然NADP+依賴的D-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引入NAD+依賴性的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6-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萄糖脫氫酶可以增加胞質NADH水平,這可以導致甘油產率的提高,這在葡萄酒工業中是有利的;可以導致乙酸水平的降低,增加乙醇產量,這對生物燃料生產是有利的;NADH作為胞質輔因子,產生的NADH可用於生產真核細胞中的任何發酵產物。

將釀酒酵母內源NAD+依賴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ZWF1替換為Haloferax volcanii來源NADP+依賴的azf,內源gnd1以Methylobacillus flagellates來源的6-磷酸葡萄糖酸脫氫酶GndA替換,敲除內原NAD+依賴性甘油3-磷酸脫氫酶GPD1和GPD2,並引入大腸桿菌來源的醯基化乙醛脫氫酶eutE獲得菌株gpdIA gpd2::eutE gnd2A gnd1::gndA zwfl::azf。在添加20 g/L葡萄糖和3 g/L乙酸的培養基中厭氧發酵,單位生物量的乙酸鹽消耗量44%,乙醇產量增加3%。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釀酒酵母中可能替代糖發酵的天然甲醇同化途徑的自適應實驗室進化
    編譯:林芷薇,張子明,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研究表明,釀酒酵母等真核模式生物代謝甲醇的能力一直很差,這使得利用甲醇代謝途徑替代糖發酵應用於發酵工程一直受限。2020年11月04日,Monica I.
  • 利用CRISPR-dCas9快速優化釀酒酵母代謝途徑
    利用CRISPR-dCas9快速優化釀酒酵母代謝途徑 來源:上海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3-09   今日/總瀏覽:1/3605
  • 資助成果 | 讓「輔因子」助力工業生物催化
    同時,研究人員從輔因子再生、區域性調控、偏好性調控及動態調控等方面開展研究,發現了諸多新規律。例如,一項針對釀酒酵母的研究表明,將物質與能量調控策略耦合,是目標產物的代謝流最大化和快速化的重要策略。有了基礎理論的突破,高效生物催化劑的構建呼之欲出。
  • 科學網—讓「輔因子」助力工業生物催化
    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刪除或導入外源基因、轉錄因子等後,許多代謝途徑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如果僅靠物質代謝,高效率、高收率、高濃度的工業催化過程往往難以實現。 「糖酵解途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歐陽平凱介紹說。糖的無氧氧化稱為糖酵解,指的是葡萄糖或糖原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分解為乳酸的同時產生少量三磷酸腺苷(ATP)的過程。
  • 讓「輔因子」助力工業生物催化—新聞—科學網
    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刪除或導入外源基因、轉錄因子等後,許多代謝途徑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如果僅靠物質代謝,高效率、高收率、高濃度的工業催化過程往往難以實現。 「糖酵解途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歐陽平凱介紹說。糖的無氧氧化稱為糖酵解,指的是葡萄糖或糖原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分解為乳酸的同時產生少量三磷酸腺苷(ATP)的過程。
  • 磷酸戊糖途徑與細胞氧化還原平衡
    除此以外,細胞中還有磷酸戊糖途徑、糖醛酸途徑等代謝通路,各有不同功能。磷酸戊糖途徑(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在細胞質中進行,將葡萄糖轉變成5-磷酸核糖,同時生成NADPH。核糖用於核酸及一些輔酶的合成,NADPH稱為還原力,用於生物合成和抗氧化。
  • 基因編輯釀酒酵母深度解析-源井生物
    磷酸甘油酸突變酶敲除突變體釀酒酵母:生長調查和轉錄組分析釀酒酵母是能夠通過糖的異生作用來激活的,使其新陳代謝可以適應不同碳源的生長,並轉變為C2或C3碳源(乙醇,乙酸鹽或甘油)的非發酵生長。研究人員研究了編碼磷酸甘油酸突變酶的糖酵解和糖異生基因GPM1缺失的反應。
  • 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
    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的活性 來源:上海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3-09   今日/總瀏覽:2/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第五章 第四節 磷酸戊糖途徑
    •磷酸戊糖途徑是指從糖酵解的中間產物葡糖-6-磷酸開始形成旁路,通過氧化、基團轉移兩個階段,生成果糖-6-磷酸和3-磷酸甘油醛,從而返回糖酵解的代謝途徑。•磷酸戊糖途徑不能產生ATP,但可生成NADPH和磷酸核糖兩種重要產物。
  • 浙江大學團隊發現利用釀酒酵母高效生產維生素E的方法
    (在低溫刺激觸發溫度控制的條件下釀酒酵母中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的發酵生產)的研究成果,發現了利用釀酒酵母高密度生產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的方法。為了使生育三烯酚更容易獲得,科研人員參照光合生物中維生素E的合成途徑,且從植物源酶中適當地截短N端轉運肽,提高了蛋白表達,並結合釀酒酵母內源的莽草酸途徑和甲羥戊酸途徑(MVA),構建了產維生素E的釀酒酵母工程菌株。
  • 如何使用電穿孔技術對釀造酵母進行基因工程?
    歡迎大家訂閱電轉染小課堂,本期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何使用電穿孔技術對釀造酵母進行基因工程。本文中我們將使用ECM 630或Gemini X2(指數衰減波)電穿孔儀為釀酒酵母提供理想的電穿孔參數。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以及有關酒後駕駛的更嚴格法律規定。
  • 輔因子自平衡的全細胞催化劑設計取得進展
    目標產物的合成途徑可能涉及多個輔因子或共底物,輔因子供應不足和輔因子不平衡等問題常常成為高效生物合成的重要瓶頸。針對該問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陶勇研究組通過設計輔因子自平衡的系統,將合成途徑中所需的多個輔因子進行同時再生循環,實現合成系統中輔因子的自平衡,促進產物的高效合成,並在苯乙醇生物合成中得到成功應用。
  • 應用釀酒酵母高效合成柚皮素
    釀酒酵母具有生物量高、生長迅速、遺傳背景清晰、改造技術成熟等優點,可作為優良的柚皮素生產宿主。在釀酒酵母中從頭合成柚皮素需要依次外源導入四個基因,分別是酪氨酸解氨酶(tyrosine ammonia lyase,TAL),4-羥基肉桂醯輔酶A連接酶(4-hydroxycinnamoyl-CoAligase,4CL),查爾酮合酶(chalconesynthase,CHS)和查爾酮異構酶(chalconeisomerase,CHI)。
  • 微生物所輔因子自平衡的全細胞催化劑設計取得進展
    目標產物的合成途徑可能涉及多個輔因子或共底物,輔因子供應不足和輔因子不平衡等問題常常成為高效生物合成的重要瓶頸。針對該問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陶勇研究組通過設計輔因子自平衡的系統,將合成途徑中所需的多個輔因子進行同時再生循環,實現合成系統中輔因子的自平衡,促進產物的高效合成,並在苯乙醇生物合成中得到成功應用。
  • 基因編輯康克酵母知識科普-源井生物
    第一種酵母起源於數億年前,目前已鑑定出1,500種。據估計它們佔所有描述的真菌種類的1%。大多數酵母通過有絲分裂無性繁殖,也有許多通過不對稱分裂過程(即出芽)進行繁殖。通過發酵,酵母物種釀酒酵母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酒精。啤酒,葡萄酒和麵包的歷史與酵母發酵有關。它也是近代的細胞學,原代細胞研究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模型生物,並且是研究最深入的真核微生物之一。
  • 釀酒屬酵母基本點簡介
    幾千年前,其實沒有人明白土壤和植物上天然存在的酵母對於創造發酵至關重要。古代釀酒商和釀酒師依靠天然酵母來接種,從而啤酒得以發酵,在他們的眼裡,啤酒是上天的饋贈。直到顯微鏡下發現酵母之前,釀造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發酵一直如迷一般地存在。如今,釀酒師們對於酵母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發現,而在研究和實踐之下,又發現了發酵科學。
  • 通過在釀酒酵母中表達反饋抑制N-乙醯穀氨酸激酶來大量生產鳥氨酸
    編譯:何伊詩 陳綺君 梁馨賢 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清酒是一種傳統的日本酒精飲料,在發酵過程中,酵母暴露在高濃度的乙醇中,這削弱了酵母細胞的生存能力,抑制了酵母細胞的生長和發酵(Kodama, 1993)。
  • 微生物在釀酒中的應用
    由於某些紅麴黴具有較強的酯化己酸與乙醇為己酸乙酯能力,所以其在濃香型白酒中研究更多,應用也更為廣泛,其利用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用作酯化大曲、酯化液、粗酶製劑等。 米麴黴在釀酒過程中的應用:米麴黴具有較強的蛋白質分解能力,同時也具有糖化活力。
  • 應漢傑——南京工業大學——工業生物技術、輔因子工程、代謝工程...
    1969-07 所在院校: 南京工業大學       所在院系: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 工業生物技術、輔因子工程
  • [食品微生物]江南大學聶堯、徐巖:甘露醇和赤蘚醇降低白酒生產過程中的乙醇產量
    甘露醇和赤蘚醇降低了中國白酒生產過程中的乙醇產量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