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釀酒酵母中表達反饋抑制N-乙醯穀氨酸激酶來大量生產鳥氨酸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編譯:何伊詩 陳綺君 梁馨賢 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清酒是一種傳統的日本酒精飲料,在發酵過程中,酵母暴露在高濃度的乙醇中,這削弱了酵母細胞的生存能力,抑制了酵母細胞的生長和發酵(Kodama, 1993)。因此,提高清酒酵母菌對乙醇的耐受性,就可以提高乙醇產量,從而縮短發酵時間。如果能使酵母菌具有乙醇耐受性,生物乙醇的生產過程也將被簡化。

細胞內脯氨酸(Pro)可以減輕乙醇毒性(Takagi et al.,2016)。故細胞內脯氨酸(Pro)的含量越高,釀酒酵母對乙醇的耐受性越高。為了提高日本傳統酒精飲料清酒的乙醇生產率,Masataka Ohashi等人通過常規誘變得到並分離了一個二倍體清酒酵母突變體A902-4,該突變體產生的脯氨酸和鳥氨酸的量比母體菌株(K901)多10倍以上。得到的清酒酵母突變體A902-4不僅對乙醇的耐受性很高,還提高了清酒酒精含量,更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這「驚喜」來自——鳥氨酸。

鳥氨酸是一種非蛋白生成胺基酸,是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的前體, 它能改善睡眠質量和改善例如懶散、疲勞的各種消極的生理或情緒狀態,它還能在尿素循環中起作用,起到「解毒」的作用。胺基酸代謝的最終產物——氨在體內濃度過高時對細胞有劇毒,小部分的氨可重新合成胺基酸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絕大部分氨則通過鳥氨酸循環(即尿素循環)合成尿素,隨尿排出,達到「解毒」的效果。因此,富含鳥氨酸的清酒可以緩解飲酒後的疲勞感。而用A902-4菌株釀造的清酒和清酒蛋糕中的鳥氨酸含量大約比親本菌株K901高4-5倍,也就是說,人在攝入用A902-4菌株釀造的清酒和清酒蛋糕後不易「疲倦」。

Masataka Ohashi等人鑑定出A902-4菌株中編碼Thr340Ile變異體N-乙醯穀氨酸激酶(NAGK)的ARG5,6基因發生了同等位基因突變。Thr340Ile變異體的NAGK對精氨酸的反饋抑制極其不敏感,導致細胞內鳥氨酸的積累。這是第一個宣布了消除反饋抑制NAGK活性可使工業酵母細胞中鳥氨酸大量生產的研究。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ymben.2020.08.005

相關焦點

  • 突變的清酒酵母菌株可產生高量的鳥氨酸
    日本傳統酒精飲料——清酒的愛好者現在有了更加充足的飲酒動機:日本科學家發現,突變的清酒酵母菌株可產生高水平的鳥氨酸。本月公布的代謝工程研究報告指出,奈良研究所與產業發展部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清酒突變株酵母產生的胺基酸是原始酵母菌株的10倍。
  • 江南大學與Jens Nielsen實驗室合作構建鳥氨酸高產酵母
    作為天然產物(如莨菪烷生物鹼,tropane alkaloids)合成前體,考慮到合成必需的P450氧化還原酶很難在細菌中表達,釀酒酵母則較穀氨酸棒桿菌更適合。而倘若工業化來生產這樣的天然產物,直接補加較廉價的鳥氨酸似乎更合適。無論如何,這是首次報導構建高產胺基酸中間體的釀酒酵母,對其他類似產物細胞工廠的改造具有借鑑意義。
  • 代謝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甲硫氨酸前體O-乙醯高絲氨酸研究獲進展
    在該工藝中,通過發酵法合成OAH是制約L-甲硫氨酸生產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OAH還可用於其他高附加值產品如丁內酯等的生產,是一種有前途的平臺化學品。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君帶領的微生物生理和代謝工程研究組和研究員江會鋒帶領的新酶設計與酵母基因組工程研究組進行合作,通過結合代謝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的方法,系統地改造大腸桿菌,實現了OAH的高效合成。
  • 天津工生所在代謝工程改造穀氨酸棒桿菌生產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進展
    目前,L-半胱氨酸僅能通過毛髮水解的方法生產,然而該工藝具有高汙染和低得率等缺點,限制了L-半胱氨酸的大規模生產。近年來,隨著合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由於L-半胱氨酸複雜的代謝途徑和嚴謹的調控作用,通過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產量和得率較低,無法滿足工業化生產需求。
  • 代謝工程改造穀氨酸棒桿菌生產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進展
    目前,L-半胱氨酸僅能通過毛髮水解的方法生產,然而該工藝具有高汙染和低得率等缺點,限制了L-半胱氨酸的大規模生產。近年來,隨著合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由於L-半胱氨酸複雜的代謝途徑和嚴謹的調控作用,通過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產量和得率較低,無法滿足工業化生產需求。
  • 基因編輯釀酒酵母深度解析-源井生物
    磷酸甘油酸突變酶敲除突變體釀酒酵母:生長調查和轉錄組分析釀酒酵母是能夠通過糖的異生作用來激活的,使其新陳代謝可以適應不同碳源的生長,並轉變為C2或C3碳源(乙醇,乙酸鹽或甘油)的非發酵生長。研究人員研究了編碼磷酸甘油酸突變酶的糖酵解和糖異生基因GPM1缺失的反應。
  • 應用釀酒酵母高效合成柚皮素
    從植物中提取是柚皮素的重要來源,但是植物提取法受季節性影響和產地影響較大,而微生物法合成具有多重優勢,例如生產強度高、反應條件溫和、可以利用廉價碳源等,因此微生物法合成柚皮素具有巨大潛力。釀酒酵母具有生物量高、生長迅速、遺傳背景清晰、改造技術成熟等優點,可作為優良的柚皮素生產宿主。
  • 釀酒酵母中可能替代糖發酵的天然甲醇同化途徑的自適應實驗室進化
    同樣地,釀酒酵母等模式真核生物代謝甲醇的能力一直很差,而釀酒酵母在工業發酵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釀酒酵母菌可以正確表達、摺疊和翻譯後修飾真核蛋白,不易受到噬菌體汙染,對低pH濃度和甲醇等溶劑具有高耐受性,並具有細胞器,可以用於專業代謝的定位。Monica I.
  • BMC Biology | CIPK15激酶介導NH4+轉運蛋白的反饋抑制
    Biology 期刊在線發表了何承訓研究團隊題為「Feedback inhibition of AMT1 NH4+-transporters mediated by CIPK15 kinase」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植物銨轉運蛋白ATM1活性的反饋抑制由蛋白激酶
  • 中國科大揭示一種酵母乙醯轉移酶的「鑽戒」結構
    中青在線訊(範瓊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 鑽戒可以增進兩個愛人之間的感情,具有「鑽戒」結構的組蛋白乙醯轉移酶/反式激活蛋白結合蛋白複合物(下稱該複合物)能促進生物體內多種重要過程,包括轉錄、DNA損傷修復和信號傳導等。
  • 酵母發酵的小秘密——海藻糖解析
    甚至現在可以通過單細胞蛋白質組學,研究一個細胞在各種條件下的蛋白質表達情況,這相當於把酵母當做單個的「人」來研究。如此繁複的研究手段層出不窮,這恰恰說明了技術的進步,是對人們探索欲望的強烈程度最直截了當的反映。即使人類對世界已如此了解,人類的好奇心千百年來仍舊只增不減。越了解,因此越想了解,放眼人類是如此,對釀酒者來說,亦是如此。
  • 非經典途徑防止鐵死亡:穀氨酸半胱氨酸連接酶有秘籍
    的研究論文,在這篇研究論文中,作者  分析了半胱氨酸代謝對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代謝影響  ,一般來說,  穀氨酸半胱氨酸連接酶催化亞基  (  GCLC  )  通過半胱氨酸與穀氨酸的連接來催化穀胱甘肽合成的第一步,然而,在半胱氨酸不足的條件下
  • 光遺傳學技術將酵母變成異丁醇生產工廠
    光遺傳學技術將酵母變成異丁醇生產工廠 來源:CAS BioInfo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4-02   今日/總瀏覽:1/5156
  • 江大劉龍首次實現谷棒生產N-乙醯葡糖胺
    文章背景:N-乙醯葡糖胺(GlcNAc)作為添加劑廣泛應用於醫藥、食品、保健等領域,可有效治療關節炎,保護肝臟。主要生產菌株有真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其中絲狀真菌培養時間長且細胞壁需要酸水解,大腸桿菌不是安全生產菌株,枯草芽孢桿菌發酵後期生產芽孢影響發酵生產過程,因此本文選用穀氨酸棒桿菌生產GlcNAc。
  • 浙江大學團隊發現利用釀酒酵母高效生產維生素E的方法
    但天然維生素E只存在於光合生物中,且含量低,來源有限,分離難度大,導致生產成本高,而化學合成的維生素E是外消旋的α-生育酚,生物活性較低。E生育三烯酚的發酵生產)的研究成果,發現了利用釀酒酵母高密度生產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的方法。
  • 釀酒屬酵母基本點簡介
    幾千年前,其實沒有人明白土壤和植物上天然存在的酵母對於創造發酵至關重要。古代釀酒商和釀酒師依靠天然酵母來接種,從而啤酒得以發酵,在他們的眼裡,啤酒是上天的饋贈。直到顯微鏡下發現酵母之前,釀造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發酵一直如迷一般地存在。如今,釀酒師們對於酵母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發現,而在研究和實踐之下,又發現了發酵科學。
  • 利用不同碳源來高效供應乙醯輔酶A
    在大腸桿菌中,乙醯輔酶A可通過葡萄糖、乙酸及脂肪酸代謝途徑合成。而如何將以上碳源高效轉化為乙醯輔酶A並進一步用於生產N-乙醯穀氨酸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問題。 文章脈絡:1、構建NAG合成途徑:以E. coli BW25113為底盤菌,敲除argB、argA後質粒過表達經酶活篩選獲得Kitasatospora setae來源的N-乙醯穀氨酸合酶。獲得改造菌株0019,以50mM穀氨酸鈉為底物,其NAG產量約17.89mM。
  • ...家闡明心臟多肽激素心房利鈉肽抑制突觸前神經遞質傳遞的信號通路
    該文闡明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心臟多肽激素心房利鈉肽抑制突觸前神經遞質傳遞的信號通路。內側韁核到腳間核的投射是腦內主要的乙醯膽鹼能通路。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這條通路是連接前腦邊緣系統和中腦調節系統的紐帶。從行為學的角度來說,該通路與睡眠,壓力,痛以及尼古丁上癮等行為都有著聯繫。
  • 啤酒發酵的那些事-雙乙醯
    雙乙醯是乙醯乳酸在酵母細胞外非酶氧化的產物,是酵母在生長繁殖時,在酵母細胞體內用可發酵性糖經乙醯乳酸合成它所需要的纈氨酸、亮氨酸途徑中的副產物,中間產物乙醯乳酸部分排出酵母細胞體外,經氧化脫羧作用生成雙乙醯。 雙乙醯的消除又必須依賴於酵母細胞體內的酶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