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

2020-11-22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的活性

來源:上海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3-09   今日/總瀏覽:2/1194

釀酒酵母已被廣泛用作重組蛋白合成的微生物細胞工廠。作為傳統的乙醇生產者,釀酒酵母胞外分泌或表面展示纖維素酶是纖維素乙醇生產中整合生物過程(CBP)最常用策略。然而,酵母胞外分泌途徑的低效率通常導致低產量的異源蛋白,這極大限制了纖維素酶分泌和胞外展示。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在這方面作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雜誌。

囊泡運輸分為四個步驟:囊破出芽、遞送、束縛和融合。這些步驟受到Rabs、coats(外衣)、tethering factors(束縛因子)、SNARE(可溶性N-乙基馬來醯亞胺敏感因子附著受體蛋白)和多種調節因子的嚴格調控;其中,Rabs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單體,和Ras類似的GTP酶,作為分子開關。這些蛋白質在GTP-和GDP-結合狀態之間循環,這一過程由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介導。捲曲螺旋蛋白和多亞基複合物的醚化因子和囊泡靶特異性相關。由v-SNARE(囊泡膜SNARE)或t-SNARE(靶膜SNARE)組裝的SNARE複合體負責膜融合。

囊泡運輸從內質網(ER)到高爾基體和從高爾基體到質膜,在這項研究中,涉及囊泡萌芽、束縛和融合的相關元件,都在具有內切葡聚糖酶活性的熱纖梭菌和具有分泌或展示β-葡萄糖苷酶的釀酒酵母細胞中過表達。目標組件(包括Sec12p、Sec13p、Erv25p和Bos1p)從ER運輸到高爾基小體,增強了內切葡聚糖酶的胞外活性;但只有Sec13p的過表達可增加β-葡萄糖苷酶的分泌。和內切葡聚糖酶分泌相比,Sso1p、snc2p、Exo70p、Ypt32p和Sec4p(參與了高爾基體組分的表達和質膜囊泡運輸)能增加β-葡萄糖苷酶的分泌及胞外活性。這些結果表明,各種纖維素酶在蛋白質轉運中有不同的限制,並且工程囊泡運輸具有蛋白質特異性效應。此外,鮑曉明課題組還發現囊泡運輸的組件,特別是從ER到高爾基體,也能提高內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胞外效率。進一步分析表明,a—凝集素的顯示效率通過工程囊泡運輸而增加,且趨勢與展現的內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一致。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免疫故事兩則:胞內囊泡運輸與抗原呈遞及胞外囊泡運輸與過敏反應
    這個故事講的是樹突狀細胞1膜上存在特異性受體CLEC9A能把入侵病原體或癌細胞碎片等帶有抗原信息的結構帶到胞內一種稱為RAB11A+ERC的囊泡結構中,這種囊泡結構膜上有WDFY4蛋白,幫助囊泡與溶酶體相錨定,與溶酶體融合後抗原關鍵信息部分被分解出來,然後與MHC-1結合,最後此信息返回到細胞膜上呈遞給CD8+T Cell(T細胞的一種
  • 外囊與SNARE囊泡運輸體系的相互作用助力植物的生長
    SNARE複合體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些相互作用對運輸,分泌和生長的影響。研究背景:細胞利用囊泡將貨物運輸遍及細胞併到達質膜,這對植物細胞的生長和功能至關重要。好幾種不同的蛋白幫助控制和調節囊泡運輸,以將細胞貨物遞送至其發揮功能的位置。
  • 基礎醫學院史岸冰教授團隊在囊泡運輸領域取得新進展
  • 囊泡運輸分子機制研究獲重大進展—新聞—科學網
    細胞內的運輸系統將大量需要運輸的物質分揀、包裝到膜狀的囊泡結構中,利用動力蛋白(又稱為分子馬達molecular motor)水解ATP產生的能量驅動囊泡在微管或微絲細胞骨架充當的軌道上移動,高效精確地將各種貨物定向運輸到相應的亞細胞結構發揮生理功能。囊泡運輸分為幾個環節:貨物識別、沿著微管軌道運輸以及貨物卸載。
  • 植物胞質分裂中成膜體的動態調控及囊泡運輸機制
    3 細胞板形成過程中囊泡拴系和融合3.1 胞質分裂過程中的囊泡拴系機制拴系是膜融合之前的囊泡相互識別過程,由拴系因子介導。目前發現有2種拴系因子複合體(TRAPPⅡ和exocyst)參與了植物胞質分裂過程(表2)。
  • 細胞的「快遞員」——囊泡--中國數字科技館
    它不像內質網、高爾基複合體、溶酶體和過氧化物酶體這些細胞器那樣作為一種相對穩定的細胞內固有結構存在,但仍然是細胞內膜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結構組分。承擔細胞內物質定向運輸的囊泡類型至少有10 種以上。謝克曼對於酵母中細胞運輸系統的研究,讓人們深入了解了酵母生產和轉運各種物質的精確機制,他的成果極大地促進了現代生物、製藥工業的發展。20世紀八九十年代,謝克曼的研究成果使生物產業得以利用酵母分泌系統生產和製作醫藥產品和工業酶。
  • 細胞內物質常見的運輸方式-囊泡運輸
    下列物質從合成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不需要藉助囊泡運輸的是(    )解析:DNA聚合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後,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無需藉助囊泡的運輸,A正確;乙醯膽鹼是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並釋放到突觸間隙,所以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B錯誤;白細胞介素-2是由T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的淋巴因子,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C錯誤;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的激素,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
  • Cell:科學家解析囊泡運輸機制
    然而不論大小,這些軸突似乎都利用了相似的分子馬達在相似的微管軌道上運作傳送囊泡貨物。在近期發表在《細胞》Cell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INSERM)的研究人員證實,這些馬達的主要能量來源或許並非傳統認為的是線粒體,供給這些馬達動力的ATP似乎是來自囊泡附帶的糖分解機器——GADPH(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
  • 最新發現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蘭州大學向雲課題組揭示囊泡運輸和花粉管生長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 Rab GTPases在植物極性細胞生長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中RabA4亞家族成員在花粉管頂端呈現「倒錐形」的分布【1】。
  • 改造酵母使其在細胞表面表達最大的纖維素小體複合物
    編譯:謝卓婷 米冰倩 魏韜(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纖維素生物質的可持續利用是一種生產有價值化合物的理想的方法,但是難降解纖維素的水解既複雜又費時。一些纖維素分解細菌產生了名為「纖維素小體」的多酶複合物,可有效降解纖維素。
  • UBL3影響蛋白質向小型胞外囊泡轉化
    外泌體是一種小型胞外囊泡(sEVs),來自於多泡體(MVBs),通過運輸蛋白質、mRNA和miRNA介導細胞間的通信在這裡,作者報導了泛素樣3(UBL3)膜錨定的Ub摺疊蛋白MUB作為翻譯後修飾因子PTM調節蛋白向胞外囊泡轉化。作者發現UBL3的修飾對於將UBL3歸類到MVBs是不可缺少的。同時作者還發現從UBL3缺失型小鼠樣本中純化的sEVs總蛋白,與野生型小鼠相比減少60%,並從蛋白質組學分析結果中發現了1241個與UBL3互作蛋白,包括Ras。
  • 酵母發酵的小秘密——海藻糖解析
    研究者製作了一種Tps1 基因突變的釀酒酵母,這個基因是海藻糖合成酶蛋白複合體的關鍵蛋白質之一。基因突變後意味著這種釀酒酵母削弱了或者失去了海藻糖的胞內合成能力。研究者將正常表型的釀酒酵母與Tps1 基因突變的釀酒酵母在平臺期培養三天時間,以刺激細胞合成並積累海藻糖,再將兩種酵母放置在致死溫度下(54℃下)培養20分鐘,將不同細胞的存活率製作成上圖的曲線(實心圓圈是正常表型的釀酒酵母,空心圓圈是Tps1 基因突變的釀酒酵母)。
  • DSM專利:釀酒酵母戊糖磷酸途徑輔因子工程提高乙醇產量
    DSM專利:釀酒酵母戊糖磷酸途徑輔因子工程提高乙醇產量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劉柳   日期:2017-06-15   今日/總瀏覽:1/3044
  • 揭示人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心血管前體細胞胞外囊泡的心臟保護作用
    該研究報告了人多能幹細胞(hPSCs)來源的心血管前體細胞分泌的胞外囊泡(hCVPC-EVs)通過改善心肌細胞存活和血管生成來發揮保護心肌梗死(心梗)心臟的作用及長鏈非編碼RNA在其中的貢獻和機制。我國心血管疾病高居致死病因首位。其中心梗引起心肌細胞丟失導致的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病總死亡率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
  • 古樹新芽亦爭春,蛋白質組學深入揭示囊泡運輸的重要機制
    近日(2019年1月2日),德國海德堡大學(建立於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生物化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們在學術期刊Cell Reports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dolf等科學家利用體外重組實驗並結合基於SILAC的質譜分析技術來揭示這些運輸囊泡的核心蛋白質組,並明確了衣被蛋白亞型的作用。
  • 每天一個知識點:胞吞和胞吐是不是跨膜運輸?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     漿細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體(3)能運輸生物大分子等;運輸過程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2.(2016年全國2卷,30題)      乙醯膽鹼可作為興奮性神經遞質,其合成與釋放見示意圖
  • 三位科學家因發現細胞內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
    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James E. Rothman於1950年出生於美國麻省Haverhill,1976年從哈佛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在MIT做過博後。1978年他進入史丹福大學,開始了對細胞囊泡的研究。他曾任職的研究機構還包括普林斯頓大學、紀念斯隆-凱特靈癌症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
  • 細胞外囊泡成疾病治療新熱點,能否開啟抗癌新紀元?
    細胞外囊泡(EVs)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這一局面。EVs:抗擊癌症的新利器據悉,腫瘤細胞的持續生長、入侵和轉移依賴於腫瘤細胞與複雜組織環境中細胞細胞間的雙向細胞交流。這種交流主要涉及到腫瘤微環境中癌症細胞和/或基質細胞內可溶性因子的分泌,這種交流也可以通過細胞外囊泡(EVs)來實現。
  • 高中生物--主動運輸和胞吞胞吐(教材挖空)
    然後,小囊從細胞膜上分離下來,形成       ,進入細胞內部,這種現象叫       ( endocytosis)。細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細胞內形成囊泡,囊泡移動到細胞膜處,與細胞膜融合,將大分子排出細胞,這種現象叫     吐( exocytosis)(P71圖4-8)。在物質的跨膜運輸過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它們也     消耗細胞      所釋放的能量。
  • 浙江大學團隊發現利用釀酒酵母高效生產維生素E的方法
    但天然維生素E只存在於光合生物中,且含量低,來源有限,分離難度大,導致生產成本高,而化學合成的維生素E是外消旋的α-生育酚,生物活性較低。(在低溫刺激觸發溫度控制的條件下釀酒酵母中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的發酵生產)的研究成果,發現了利用釀酒酵母高密度生產維生素E生育三烯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