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L3影響蛋白質向小型胞外囊泡轉化

2020-12-06 生物谷

 

外泌體是一種小型胞外囊泡(sEVs),來自於多泡體(MVBs),通過運輸蛋白質、mRNA和miRNA介導細胞間的通信。然而,哪類蛋白質被歸為sEVs的分子機制還不是完全清楚。在這裡,作者報導了泛素樣3(UBL3)膜錨定的Ub摺疊蛋白MUB作為翻譯後修飾因子PTM調節蛋白向胞外囊泡轉化。作者發現UBL3的修飾對於將UBL3歸類到MVBs是不可缺少的。同時作者還發現從UBL3缺失型小鼠樣本中純化的sEVs總蛋白,與野生型小鼠相比減少60%,並從蛋白質組學分析結果中發現了1241個與UBL3互作蛋白,包括Ras。作者展示了UBL3改變Ras基因和致癌基因RasG12V突變體,UBL3的表達促進RasG12V到sEVs的轉變。綜上所述,結果表明PTM被UBL3取代並影響蛋白到sEVs的歸類轉化。

研究內容及結果

1. UBL3作為轉錄後調控因子的分析

目前對於UBL3作為PTM轉錄後調節因子的作用還不清楚,為了明確這一調控機制,作者在MDA-MB-231乳腺癌細胞中過表達帶Flag的Flag-UBL3(16kDa),並通過免疫共沉澱純化UBL3蛋白。有趣的是,在過表達Flag-UBL3細胞中,UBL3條帶出現彌散現象,並在樣品裝入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之前添加2-mercaptoethano(βME+)後信號消失。為了驗證UBL3修飾確實發生在體內,作者建立了UBL3敲除小鼠,並在腦組織(此組織UBL3高表達)中分析PTM,發現PTM表達下降。作者同時構建了UBL3C113/114突變,檢測發現不僅在MDA-MB-231細胞中,在每一個所檢測的細胞中UBL3均不表達。但在UBL3C113A和UBL3C114A突變體中,UBL3修飾表達雖降低但仍能檢測到其表達。

2. UBL3向MVBs和sEVs轉化過程中UBL3的修飾不可缺少

作者通過免疫螢光檢測UBL3的亞細胞定位,發現細胞質中UBL3修飾程度下降。接著構建UBL3加EGFP螢光,並與MVBs的標記物CD63進行融合分析,進一步驗證UBL3在MVBs多泡體中富集。為進一步證明MVBs多泡體中UBL3修飾與定位,作者檢測了UBL3C113A、UBL3C114A、UBL3C113/114A及UBL3△1與CD63融合分析,與野生型UBL3檢測不同,野生型的未見到與CD63融合。為了了解UBL3在多泡體及膜中的定位,作者又進一步安排了免疫電鏡檢測。將加了Flag標籤的UBL3質粒轉染進MDA-MB-231細胞後,UBL3在MVBs及質膜中表達清晰,在線粒體及核膜中未檢測到表達。其中UBL3△1主要定位於質膜,不在MVBs中。這些結果顯示UBL3修飾在MVBs形成中是必須的。

3. UBL3敲除小鼠中外泌體中總蛋白下降,UBL3修飾影響蛋白向胞外分泌

作者在前期的研究中發現,MVBs更多的傾向於分泌成胞外囊泡EVs,將MDA-MB-231細胞分泌上清分別在2000×g(2K)離心力、10000×g(10K)離心力及100000×g(100K)離心力下離心,發現在100k離心力下UBL3富集程度最高。通過對構建的UBL3敲除小鼠與正常小鼠進行蛋白質組學定量分析,發現UBL3敲除小鼠中外泌體總蛋白含量比野生型降低60%。

為更好的了解UBL3修飾後其生理功能,作者進行了全面的蛋白質組學研究分析,UBL3互作蛋白依賴於兩個C端半胱氨酸殘基的方式。同時作者發現在與UBL3互作的蛋白中至少有22個與疾病相關的分子,包括與腫瘤形成、代謝、轉移等相關,例如HRAS、KRAS、TGFBR1、TGFBR2、RB1、ITGA6、ITGB4、mTOR、TSC2及APLP2。同時發現與免疫應答相關的分子mTOR、RPTOR及TSC2,Notch信號分子NOTCH1、NOTCH2、NOTCH3等。為檢測UBL3是否經外泌體形式引起受體細胞中Ras信號激活,作者將從經RasG12V轉染的MDA-MB-231細胞上清中提取的經PKH67包被的外泌體與細胞共孵育,檢測磷酸化ERK的表達情況,結果發現,相比於從UBL3C113/114A及RasG12V共轉染後提取外泌體孵育組,磷酸化的ERK(pERK)在經野生型UBL3及RasG12V共轉染後外泌體孵育組pERK表達明顯上調。UBL3修飾誘導了RasG12V到外泌體sEVs轉化過程中Ras信號的激活,UBL3作為一個類似於標籤的作用向sEVs傳遞蛋白。

文章小結

1.通過研究數據表明UBL3通過C端半胱氨酸殘基二硫鍵結合靶蛋白,儘管UBL3有泛激素類似的區域,但UBL3修飾與傳統泛激素作用不同。

2. 作者證明了UBL3修飾在UBL3向MVBs及sEVs轉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檢測到1241個與UBL3C端半胱氨酸殘基互作蛋白,其中29%被注釋為胞外泌體,同時發現UBL3敲除小鼠中外泌體蛋白總量降低60%,顯示UBL3極大可能參與過半的外泌體蛋白歸類過程。UBL3與特定蛋白的結合是短暫的,只有UBL3修飾後蛋白在細胞裂解過程中穩定存在。

3. 外泌體sEVs中的特異性蛋白在腫瘤的生長發生及轉移過程中其中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作者通過蛋白質組學確定了1241個依賴於兩個C端半胱氨酸殘基結合與UBL3互作的蛋白,其中包括了至少22個疾病相關分子,影響pERK磷酸化蛋白的表達。因此,抑制UBL3修飾可能成為與Sev相關疾病的治療靶點,具有潛在的影響。(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19(第四屆)外泌體與疾病研討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19Exosomes?__token=liaodefeng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
    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的活性 來源:上海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3-09   今日/總瀏覽:2/
  • 免疫故事兩則:胞內囊泡運輸與抗原呈遞及胞外囊泡運輸與過敏反應
    這個故事講的是樹突狀細胞1膜上存在特異性受體CLEC9A能把入侵病原體或癌細胞碎片等帶有抗原信息的結構帶到胞內一種稱為RAB11A+ERC的囊泡結構中,這種囊泡結構膜上有WDFY4蛋白,幫助囊泡與溶酶體相錨定,與溶酶體融合後抗原關鍵信息部分被分解出來,然後與MHC-1結合,最後此信息返回到細胞膜上呈遞給CD8+T Cell(T細胞的一種
  • 古樹新芽亦爭春,蛋白質組學深入揭示囊泡運輸的重要機制
    這些分子的運輸需要依賴一種叫囊泡的細胞結構——這種有膜包被的小型泡狀結構能夠將待運輸的分子包裹起來,送到目的地並釋放。在「細胞碼頭」中,這些「貨櫃」的吞吐量是驚人的。這些「貨櫃」持續不斷的形成,被生產出來就馬上投入使用,帶著它們的貨物奔向細胞內或細胞外的目的地。
  • 外囊與SNARE囊泡運輸體系的相互作用助力植物的生長
    SNARE複合體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些相互作用對運輸,分泌和生長的影響。在分泌過程中,位於囊泡和質膜上的SNARE蛋白質相互作用,從而將兩種膜融合在一起並卸載蛋白質貨物。儘管SNARE是膜融合所必需的,但它們依賴於其他機制來使囊泡接近其靶膜。外囊是一種已被充分研究的栓系(tethering)複合體,幫助將囊泡遞送至質膜。儘管已有假設認為SNARE和外囊蛋白複合體在相同的分泌途徑起作用,但仍然缺乏蛋白質亞基或複合體在植物中相互作用的體內證據。
  • 把細胞外囊泡當抗原 或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原標題:把細胞外囊泡當抗原 或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主持人:本報記者 陸成寬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以神經炎症和脫髓鞘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少突細胞來源的細胞外囊泡可作為抗原美國託馬斯傑斐遜大學的賈科莫·卡塞拉等研究人員發現,少突膠質細胞源性胞外囊泡(Ol-EVs)含有多種髓鞘相關抗原。為測試其潛在的治療效果,他們構建了多個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AE)的齧齒動物模型,給予胞外囊泡後可恢復免疫耐受並降低疾病的病理症狀。研究提示,胞外囊泡可能是一種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有效方法。
  • 上海交通大學團隊在細胞外小囊泡介導的肺癌轉移機制方面取得重要...
    近年來細胞外囊泡作為一種重要生物信息載體備受關注,它可以選擇性地攜帶細胞的信息外排分泌到細胞外環境中並被其它細胞吸收,主要執行信息和物質的傳遞功能。研究發現,在癌症的發生、發展及侵襲過程中,癌症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囊泡可以作為癌細胞的「信使」,攜帶癌細胞的特異性「信息」向遠端傳播並改變微環境和受體細胞,從而促進癌症轉移和惡化。
  • The Scientist:胞外體最新研究進展
    內囊泡(internal vesicle)通過稱作多囊泡胞內體 (multivesicular endosome, MVE)的細胞區室通過向內出芽的方式形成。當MVE與細胞膜融合時,這些內囊泡就作為胞外體被釋放到胞外,這些胞外體能夠運行到距離較遠的組織從而影響細胞行為和生理上很多方面。
  • 揭示人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心血管前體細胞胞外囊泡的心臟保護作用
    該研究報告了人多能幹細胞(hPSCs)來源的心血管前體細胞分泌的胞外囊泡(hCVPC-EVs)通過改善心肌細胞存活和血管生成來發揮保護心肌梗死(心梗)心臟的作用及長鏈非編碼RNA在其中的貢獻和機制。我國心血管疾病高居致死病因首位。其中心梗引起心肌細胞丟失導致的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病總死亡率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
  • 基礎醫學院史岸冰教授團隊在囊泡運輸領域取得新進展
  • 感謝外囊泡為心臟起到的保護作用
    科學研究表明,一種被命名為細胞外囊泡的蛋白質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這的確是一項好消息。這讓人類的心臟看起來不會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脆弱。在得知這條消息之後,人們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臟無形之中多了一層保護罩,從而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 細胞外囊泡成疾病治療新熱點!廣東已有多家醫院在做臨床試驗
    記者從近日在廣州召開的2020年腫瘤學大會獲悉,除了常規的疾病治療方法、藥物和手段的研究外,一項被稱為細胞外囊泡(下稱EVS)的學科,正在引起多位科學家關注。據悉,作為當下全球研究的熱點,EVS在海外已有研究文章超過6000篇的數量,與此同時,各類資本也已布局這一領域。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這一領域處於領跑地位。
  • 細胞外囊泡成疾病治療新熱點,能否開啟抗癌新紀元?
    細胞外囊泡(EVs)可以攜帶癌基因蛋白和腫瘤相關多肽,多種RNA,如microRNAs, mRNAs, and long non-coding RNAs,DNA片段等物質,對腫瘤微環境中的細胞表型具有重要影響。也因此,細胞外囊泡(EVs)成為癌症治療中一個全新領域。
  • 胞吞過程中需要受體嗎?
    【疑難背景】當細胞攝取大分子時,首先是大分子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從而引起這部分細胞膜內陷形成小囊,包圍著大分子。然後,小囊從細胞膜上分離下來,形成囊泡,進入細胞內部,這種現象叫胞吞。【疑難問題】這個蛋白質在胞吞過程中起什麼作用?
  • 細胞內物質常見的運輸方式-囊泡運輸
    下列物質從合成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不需要藉助囊泡運輸的是(    )解析:DNA聚合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後,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無需藉助囊泡的運輸,A正確;乙醯膽鹼是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並釋放到突觸間隙,所以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B錯誤;白細胞介素-2是由T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的淋巴因子,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C錯誤;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的激素,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
  • 植物胞質分裂中成膜體的動態調控及囊泡運輸機制
    研究植物胞質分裂過程中囊泡運輸的分子機制。對於了解植物的形態建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來源於高爾基體和反式高爾基體網絡的囊泡攜帶細胞壁物質、蛋白質和脂質運向新生細胞板位置,互相融合形成早期細胞板。隨後早期細胞板向兩端擴張並與母細胞壁融合,經過修飾後形成成熟細胞板。以微管骨架為主要成分的成膜體,作為細胞板囊泡運輸的軌道和細胞板組裝的「腳手架」參與了這一過程。
  • 中國科學家揭示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中國科學家揭示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3:43:40 近日,清華大學葛亮課題組報導了一條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 囊泡和上帝粒子--中國數字科技館
    這個更小的「水滴」就是囊泡。當囊泡遇到了相對應的細胞,就會和它碰撞在一起,合二為一。而在這個過程中,物質被從一個細胞傳遞到了另一個細胞。在融合過程中,囊泡和目標膜上的蛋白以拉鏈的方式相結合。這種特殊分子正是由囊泡負責運輸至神經細胞的細胞膜上,並能在準確的時機獲得釋放。科學家們此前便已經知道鈣離子參與了這一過程,後來蘇德霍夫在神經細胞中找到對鈣離子敏感的蛋白質。
  • 囊泡運輸分子機制研究獲重大進展—新聞—科學網
    細胞生命活動依賴於胞內運輸系統。
  • 香港城市大學史家海:細胞外囊泡將顛覆遞送系統的傳統認知丨專訪
    思維的轉化催生了研究的推進,史家海和 Harvey 實驗室的團隊隨即發表了紅細胞工程化改造的相關論文,並證明紅細胞可以被改造成可攜帶外源的蛋白質,也能連接藥用小分子和抗體。「窮」讓他不得不另闢蹊徑,史家海因此和當時同在香港城市大學任職的黎月明教授一起,對紅細胞外囊泡的遞送展開了系統地研究。「工程化紅細胞太貴,我們轉頭對紅細胞外囊泡展開了研究,並開發出了用於遞送基因治療工具的非病毒載體。」史家海說到,「不止於此,我們的紅細胞外囊泡可以用來輸送所有的核酸藥物,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和長鏈、短鏈核酸藥物。」
  • 脂肪細胞外囊泡攜帶酶和脂肪酸,刺激腫瘤細胞中的線粒體代謝和重塑
    細胞外囊泡是脂肪細胞通訊中新興的關鍵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脂肪細胞脫落的小細胞外囊泡會刺激黑色素瘤細胞中的脂肪酸氧化和遷移,肥胖症的這些作用會增強。然而,所涉及的囊泡和細胞過程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日土魯斯大學藥理學與結構生物學研究所團隊在The EMBO journal查看期刊詳情上發表了「Adipocyt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arry enzymes and fatty acids that stimulate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and remodeling in tumor cells」,文章闡明了將脂肪細胞胞外小泡與代謝重塑和細胞遷移聯繫起來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