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多維視角的中國UAM產業發展需求淺析

2021-01-11 和訊網

UAM的英文全稱為Urban Air Mobility,中文全稱為城市空中交通。根據羅蘭貝格的研究成果《城市空中交通——一種新型交通模式的興起》所表明的那樣,對於僅僅增加二維空間容量無法緩解現有交通狀況的地區,無人機服務可以為其提供一個頗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無獨有偶,畢馬威也對UAM市場進行了分析,估算全球UAM產業規模到達53億美元,預測其將在2030年擴大到152億美元的規模,UAM產業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33%。筆者認為:面對UAM千億級甚至萬億的未來新興產業,中國亟需在UAM領域進行戰略布局,勇於抓住產業發展起步先機,利用現階段中國在全球領域的無人機研製、創新創業環境、導航定位技術、高速通訊技術、雄厚產業資本等方面的獨特資源稟賦,著力塑造UAM未來產業和UAM行業生態,力爭能在短期扶植並打造2-3家像華為在5G領域、騰訊在雲計算領域一樣的龍頭企業,使其成為代表中國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市場主體,成為引領行業、制定標準的現象級產業創新範例。下面,筆者從社會需求、產業創新、通航發展、國際發展現狀、國內發展現狀、監管和科研共六個方面,以多維視角全方位、多層面解構中國加速發展UAM產業的必要性。

一、基於社會需求視角的UAM產業發展需求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全球範圍內各個領域的文化和情感交流需求增多、頻次增加,這都緊密依賴著交通和出行選擇不斷豐富以及效率持續提升。在未來的十年,世界將有超過6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中國更是達到70%,「大都會效應」日趨顯著,城市交通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和加速也呈現出眾多不可逆轉的現實問題,交通擁堵、出行低效等「大城市病」在全球各地日益蔓延。在中國,北上廣深及中東部省會城市管理者紛紛出臺限號限行、潮汐優化、設立公交專用道、鼓勵地鐵出行等針對已有設施和資源進行優化調節方案並陸續實施,各種類型的隧道橋梁,地鐵高鐵等新增交通基建的戰略性工程的陸續建設、改造並投入運行,市民在交通出行方面不斷增加需求和供給側的痛點正在催生各式各樣的創新模型和解決方案。但是上述措施往往聚焦和停留在大眾出行層面,對時間敏感、私密關注、倡導個性、注重品質的泛小眾高效出行尚無有效方案。UAM產業的終端產品和服務輸出恰恰可以在初期滿足泛小眾需求,待到全球產業化成型,以更先進的技術服務大眾需求。這是遵循美國特斯拉對電動車產業的重構路徑,小規模探索——奢侈品、小眾化,大規模量產——消費品、大眾化。

二、基於產業創新視角的UAM產業發展需求

經過多年持續研究成果,全球業界認為:第三維交通空間(天空)的使用——即UAM,將會給城市化特別是大都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交通擁堵和出行低效現實問題,提供非常前瞻、創新、開放和務實的解決方案。作為一個覆蓋龐大產業鏈的行業,UAM不僅包括飛行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以下簡稱:eVTOL)的研發、製造,城市基礎設施(固定運營基地、城市起降點)的規劃、建設等第二產業,還包括,eVTOL維護、飛行服務運營、城市基礎設施運營、空中交通管理服務、客戶服務等第三產業。UAM產業將會是科學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新賽道、新場景,UAM產業鏈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著非常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機。根據羅蘭貝格研究的樂觀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近10萬架可載人無人機在空中飛行。屆時,全球大約100個城市將實施無人機服務,提供多種客運服務,每個城市平均將有1000架載人無人機投入運營。

三、基於國際發展現狀視角的UAM產業發展需求

在全球,已經有很多國際知名公司(不僅UAM產業),啟動相關UAM創新計劃。國際基本市場也對UAM未來十分看好,給予超高估值,例如:美國優步公司(英文簡稱:Uber)的Elevate戰略項目,無論該項目進行到目前是否具備實際的落地實施能力,但它確實成功幫助Uber在2019年5月10日納斯達克IPO上市並達到了800億美元的超高市值,而同期上市同樣運行網際網路出行服務的Lyft卻只有230億美元的IPO 市值。在創新理念和趨勢驅動下,截止到2019年底,世界上已有超過200個直接設計和研究開發eVTOL的整機方案項目在開展,這些創新飛行器除了電力驅動、垂直起降的基本功能設定之外,還要具備自動駕駛的能力以適配未來自動化的空中交通出行應用場景。

1.國際UAM產業發展案例之一:韓國現代汽車推出智能出行解決方案「UAM-PBV-Hub」以振興未來城市。UAM是第一模塊,因其利用空域的新型機動性,將大大減少消費者的交通時間,遵循「安全、安靜、負擔得起、以乘客為中心」設計原則,與優步公司合作研發現代版本的eVTOL型個人飛行器(英文簡稱:PAV);PBV(中文全稱:專用車輛,英文全稱:Purpose-built Vehicle,以下簡稱PBV)是第二模塊,PBV被設計可以在運輸過程中提供諸如餐廳、診所、辦公室等各種功能,PBV能實現自動駕駛並利用AI找到最佳路線並將PBV編隊出行,這將為未來人類提供更加環保的城市出行方式和滿足他們的可個性化生活方式;Hub(中文全稱:樞紐空間)是第三模塊,Hub將被設計為連接空中UAM和地面PBV的全新移動空間,其將成為人與人聯繫起來並創建新的創新社區的樞紐,根據PBV的連接方式,Hub將成為具有無限種應用可能的城市新空間。

2. 國際UAM產業發展案例之二:優步公司聯合貝爾直升機研製新型eVTOL。在拉斯維加斯的2019年消費電子展上,貝爾直升機版本的eVTOL型Nexus成為了最大、最亮眼的展品。Nexus安裝有6個涵道風扇,能夠90°傾轉,以EP系統公司的電池和賽峰製造的渦輪發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推進系統作為動力。Nexus是貝爾聯合優步公司共同發展UAM項目的第一代產品,計劃在2025年左右投入商業運營,將空中計程車作為緩解交通壓力、降低出行時間和成本的解決方案。Nexus現在只能搭載4名乘客和1名飛行員,未來的目標是用自主飛行系統取代飛行員。

3. 國際UAM產業發展案例之三:空中巴士加速開展研製新型eVTOL。目前兩個項目同時開展,一個是由空客美國創新中心負責的VAHANA研發項目,另一個是由空客德國直升機部門負責CityAirbus研發項目。現階段項目進展情況是,擁有單座城際高速自動飛行概念的VAHANA已成功完成超過150飛行小時的測試任務,所沉澱的大量技術能力和創新科技將投入到新概念飛行器的後續研發項目當中進行迭代。擁有自動駕駛多乘員城市飛行出租客運概念的CityAirbus也已成功實現首飛,研發測試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持續進行中。除此之外,空中巴士還分別推動Skyways計劃、Voom計劃和Pop up計劃,其中Voom計劃起步於空中巴士直升機公司與巴西聖保羅一家汽車呼叫服務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個被稱為Voom的一鍵呼叫直升機試驗系統,用戶只需用手機輸入出發地和目的地,便會有汽車將乘客運送到最近的直升機機坪,然後搭乘直升機或其他垂直起降飛行器飛往目的地,到達目的地後,繼續有汽車將用戶送到最終的目的地。Voom項目一方面驗證了一種能夠簡化直升機使用手續、降低使用門檻的新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它也為今後以垂直起降飛行器為主的城市交通系統測試了部分技術。現在Voom系統不僅已經盈利,而且獲得了聖保羅市約80%的直升機運營商的獨家使用許可,乘客可在1小時內獲得空運服務。與傳統的直升機運輸服務相比,通過Voom系統乘機的價格降低了約80%,與租車服務的價格相當。如果發展的好的話,未來空中巴士直升機公司將把Voom系統推廣到更多的城市。

除了現代汽車、優步公司和空中巴士外,波音民機、巴航工業、洛克希德馬丁等全球知名航空製造業巨頭,許多知名汽車製造廠商和創新企業也紛紛立項開展研究。

四、基於國內發展現狀視角的UAM產業發展需求

在中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億航智能,不僅在2019年內實現了登陸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第一股,而且其產品「億航智能216」更是在2020年1月7日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交通運輸部(NCDOT)主辦的峰會上實現了在美國的首次公開飛行,並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頒發的全美首張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的特許飛行許可。援引美國政府官員的發言:「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不僅僅是因為116年前從這裡起飛的萊特兄弟實現了飛上天空的夙願,帶領世界進入了航空紀元;如今,全世界看到了這項科技和城市空中交通巨大的發展潛力」。2020年1月15日,億航智能發布《未來交通:城市空中交通系統白皮書》,較為系統的闡釋了其對UAM發展預期和產業鏈構成的理解。在中國UAM路上不只有億航智能,中資企業還有吉利併購Terrafugia和與戴姆勒先後共同投資Volocopter,騰訊領投Lilium等均是eVTOL典型項目。

在全球UAM產業,來自中國的企業顯然已經起步,但僅為單兵作戰,遠非協同發展。未來,以行業龍頭企業,圍繞UAM全產業鏈打造生態圈乃是可期發展路徑。

五、基於通航發展視角的UAM產業發展需求

中國《通用航空「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到「通用航空發展總體規模小,運營規模僅為巴西的 1/3,機隊 規模為南非的 1/6、墨西哥的 1/3,通用機場數量少」。根據2020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截至2019年底,中國通航飛行達112.5萬小時,同比增長13.8%;頒證通用機場數量達246座;通用航空企業479家,無人機產業發展迅速,註冊無人機超過39.2萬架,無人機商業飛行125萬小時。但是距離「十三五」規劃目標的5000架飛機、500座通航機場、200萬小時飛行數還差距甚遠。中國通航發展不及預期的最主要問題就是擁有飛機的通航公司和飛行產品的消費者嚴重脫離。UAM核心目標就是突破通航公司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瓶頸,讓通航飛機真正飛起來、通航消費真正熱起來。同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全球通航消費較為普及的區域相比,中國通航數據屬實難看,但這也預示著中國通航消費市場潛力的巨大。UAM產業及其先導的以直升機為載具UAM解決方案必將成為激發中國直升機商業飛行市場潛力急劇釋放的「催化劑」。

六、基於監管和科研視角的UAM產業發展需求

在行業監管方面,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國CAAC、美國FAA、歐洲EASA、新加坡CAAS等民航管理機構,紐約、東京、舊金山三大灣區和巴黎、倫敦、聖保羅、廣州等城市發展和交通管理機構已開始設計和著手構建UAM行業生態和產業布局,並已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立了相應的模式展開運行和推廣。

在國內外科研方面,眾多頂尖高校例如:麻省理工、喬治亞、劍橋、慕尼黑工大,行業協會例如:美國直升機協會,研究機構例如:中國民航二所、美國宇航局NASA等,也積極從不同角度參與甚至主持設計和著手構建UAM行業生態體系。筆者保守估計:到2030年全球UAM產業中僅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這一個板塊就可提供價值超過百億美元的產業空間,大量的創新科技和就業崗位,其他幾個板塊的產業價值也將極其可觀。

未來已來。UAM產業的出現和興起將會把人類在科幻大片見到的城市空中各種飛行器穿梭往來的畫面帶到你我面前。根據羅蘭貝格的研究,UAM從未來走進現實需要具備五大特徵:第一,最快的出行選項,節省大量時間將使城市空中服務對乘客極具吸引力。第二,合理的費用,電力推進和最終的自主飛行運營將使UAM載具價格和運營成本降低一個數量級,從而將城市空中體驗開放給更廣泛的目標群體。第三,安全、愉快的飛行體驗,任何飛越城市的人都將體驗到這種飛行所帶來的令人驚嘆的興奮和喜悅,當然,安全性自然更重要並且必須始終得到保證。第四,綜合移動解決方案。有吸引力的UAM解決方案將與其他本地移動服務相吻合,為乘客提供從其位置到出發樞紐以及從抵達中心到最終目的地的無縫連接。第五,乘客獲得服務。全球UAM產業的最終贏家將是那些能創造真正價值和能贏得乘客信賴的市場主體。便利性將是乘客採用UAM服務出行的一個關鍵指標。

綜上所述,中國UAM產業發展需求已經充分具備,讓我們共同期待又一個像中國高鐵那樣的現象級新型產業在中華大地崛起。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物 先鋒校長】吳樹超:創建三維教育空間 促進學生多維發展
    從教至今,吳樹超同志曾被評為省教育科研百佳個人、市十佳創新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優秀會員,並當選為市第五屆政協委員。目前是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導師及特聘教師,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重點課題——《童心蕙園:基於「三生」理念的「三維教育空間」的營建》負責人。
  • 多維資本:產業投資的分類和實踐
    為了鼓勵和規範外資產業基金有效進入中國市場,1995年,國務院批准頒布了《設立境外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辦法》。這個階段,我國的產業投資基金在設立過程有政府不同程度的參與,並以促進某個區域的產業發展為主要目的,募集的渠道往往是當地大型國有企業或社保基金,因此帶有較強的行政色彩。
  • 產業觀察員海霞播報——聚焦航天產業發展商機
    十四五開局的2021年註定是中國航天開啟衛星商業應用的發展之年。1月5日,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才泓冰、執行院長史卓琦,常務副院長鮑泓、劉大成,副院長費宏一行來到汕頭高新區的廣東航宇衛星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深度調研和交流。
  • 前瞻視角把握產業脈動 「2020質勝中國光伏盛典」新聞發布會在滬舉行
    多年來,光伏盛典持續聚焦亞太以及全球經濟背景下的光伏革命,見證了光伏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助力中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歷屆「質勝中國」光伏盛典上,政府領導、業界專家、企業代表們共聚一堂,聚焦產業前沿,圍繞光伏產業技術進展、品質把控、檢測認證以及光伏電站的建設、運維、投融資、保險等多個話題充分深入交流探討,分享真知灼見,展開思維碰撞。
  • 北汽新能源多維發展 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由大變強」
    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站在風口、激蕩前行的一年,在傳統燃油車走入低潮的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實現了3倍多的同比增長,特別是純電動汽車,更是完成了增長4.5倍的驕人業績。「兩會」前夕,國務院確定了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鼓勵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多維發展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由大變強。
  • 山東多維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皓宇先生專訪
    很多人報怨自己不成功,但有人卻能把普通的事情做成大事業,這種成功源於智慧和堅持,他是一位中國武道界的大佬--山東多維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皓宇先生,因為有對跆拳道的責任和認可,最終讓他成為中國武道界的一顆耀眼之星。
  • 為美好而來,新空港孔雀城多維發展或使廊坊形成新的城市中心
    致敬城市奮鬥者大家普遍認可一個觀點:一個地方經濟搞得好,就對人口有吸引力,人們會選擇用腳投票,而廊坊的產業發展構築了一個個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廊坊大量承接了北京外溢的優質資源和高新產業,現在廊坊科技谷已籤約數十家企業,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大智移雲"產業等迅速發展壯大。
  • 基於嵌入式技術的LED顯示屏控制系統淺析
    打開APP 基於嵌入式技術的LED顯示屏控制系統淺析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30 17:23:00 嵌入式系統廣義上認為是一個由系統硬體與系統軟體有機組成並且具有高可靠性和實時性的可控系統
  • 陳越: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設想——基於金融科技的視角
    中國進出口銀行深圳分行陳越  5月8日,由中國民生銀行(600016)研究院主辦的「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新發展青年論壇中國進出口銀行深圳分行陳越發表「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設想—基於金融科技的視角」的主題發言。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陳越:我是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的陳越,這次我分享的題目是《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設想—基於金融科技的視角》。
  • 2019未來醫療產業樹報告:供需視角解析產業結構,三維視角觀察行業...
    以技術為核心驅動的 產業發展可能與載體平臺的區域發展產生共振,從而為未來醫療標杆城市的誕生創造可能。我們就以這個視角構建出下面這個未來醫療產業樹。  在三大技術集群的推動下,新的需求被高效聚合併與場景深度結合,全新的市場被激活。政策作為唯一的主動性要素,是產業演化的重要開關和閥門。 過去6年投入到這個領域裡的近4千億的醫療基金是驅動性要素。在此基礎上,原有的產業結構被不同的邏輯重新解釋,生產要素的組合方式被打碎並重組。
  • 多維發力 促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由於對相關產業規律認識不夠,個別地方在推進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盲目上項目、低水平重複建設的現象,集成電路、電動汽車、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出現了一些爛尾工程。如何審慎推進相關產業的投資和發展,是當下各方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當前,我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成為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
  • 多維教育受邀北京師範大學線上專題講座,剖析國際教育最前沿
    茵維特中英文學校·中國區深圳龍華校區聚焦國際教育·宏觀解析主講嘉賓許進源校長,歷任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發展司副司長、新加坡萊佛士書院院長、華中國際學校校長等要職,現任新加坡Invictus茵維特中英文學校中國區總校長兼亞太地區總督學
  • 多維資本助力中巴合資共建輪胎工廠 產業賦能打造「一帶一路」標杆...
    多維資本是由來自國際頂級投行、基金和諮詢公司的行業資深人士創立的一家產業投資基金。多維資本依託多維海拓產業精品投行的全球布局,通過與上市公司和產業基金的緊密合作,助力中國資本全球資源整合。在本次合作中,多維資本瞄定中方企業和巴方市場的價值連結點,精準賦能中方企業「輪胎出海」與巴方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 淺析國內醫用核磁共振系統發展狀況
    本文基於火石創造的醫療器械繫統提供的部分數據,對核磁共振的器械狀況進行淺析。醫用核磁共振檢查是將人體置於均勻磁場當中,通過物理辦法讓人體質子發生共振,再收集不同組織發出的能量信號,經過計算機處理,獲得任意方向、角度解剖病變的圖像,能夠更早、更準確地得出醫學影像診斷,廣泛應用於全身系統,具有其它醫療設備難以比擬的優勢。
  • 淺析電力載波通信晶片發展前景
    打開APP 淺析電力載波通信晶片發展前景 胡薇 發表於 2018-08-13 10:48:52 因而,載波通信晶片在電能計量領域將有著長足的發展。
  • 第一建聞|中規院發布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
    報告認為,我國城市發展動力的轉變是城市發展模式回歸以人為本的開端。如果說過去我國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時期是「人隨產走」,那麼現在則是「業隨人留」。城市就像一個公司,找到一個價值觀和發展機會與自己興趣相契合的地方,人們才會有一個安居之所。城市要響應不同職業、年齡和愛好人群的需求,找準自身特色,不斷提升各類功能設施與場景的供給能力,持續推進各類服務的多樣化,推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
  • 餘江陳銳張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徵及「中國路徑」
    戰略性新興產業從一開始就肩負著雙重歷史使命:既要著眼長遠為調結構提供新的增長點,又要立足當前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那些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這對於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均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 淺析新興產業哲學與方法論
    論文摘要:對一個產業判斷是否具有戰略性應該以國家安全為主,而不應該以經濟發展為主。如果面過寬,就會導致戰略重點不突出。「十二五」是中國產業主導權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十二五」應該以新興產業發展為核心。充分發揮中國的優勢,要在區域層面發展新興產業,要在新興產業中形成充分而廣泛的區域競爭。
  • 「多維色譜技術」助力半導體等產業關鍵基礎材料電子氣的品質檢驗
    近日,「基於多維色譜技術快速檢測電子氣中痕量雜質的檢測方法研究」通過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的專家組驗收會。項目成果項目成果為我國半導體、光電子信息產業用的關鍵基礎材料電子氣的品質檢驗提供技術支持,助力IC產業蓬勃發展。多維色譜技術是將同種色譜不同選擇性分離柱或不同類型色譜分離技術組合,構成聯用系統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