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巨型公園「怪象」,外來物種侵入,佔地面積12萬多平方米

2020-12-05 打卡旅行官

文/打卡旅行官(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

旅遊不在乎終點,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還有那些美好的記憶和景色。

河東公園位置十分的優秀,在這裡可以發現公園,西邊挨著柳江,南邊挨著文昌路,在公園的東邊則是一個正在規劃的會展中心區,這裡的交通位置十分的優越,公園是一個多功能的景區,在這裡的基礎設施十分的齊全,公園的景觀非常豐富,值得大家來這裡觀賞,最比較突出的是,在公園有一個人工湖音樂噴泉,在這裡可以看到最主要的噴泉高度將近80米。

位置是在廣西柳州市 ,詳細的位置是在河東新區,公園的佔地面積是12萬多平方米,公園的理念是五行之氣,在這其中的金的含義也就是說冶金行業,用木則是表示了在這裡特有的木棉,因為在柳州木棉是一個具有本地特色的樹的種類,在這其中火就是代表城市建設,希望城市發展,交通便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展示了不同城市的風貌。

用土則是表示了廣場中心設置,有一種壯錦的含義,別具特色,民族色彩在這裡顯得十分的強烈,用水也是顯示柳州這座城市,水域豐富,廣場中心的設置更是一種飲水思源的意思,因為設置是環繞水噴泉。

公園是柳州是一個集娛樂和鍛鍊的好去處,十分的多功能的場所,但是最近卻發現一個古怪現象,在11月29日的時候,就是發現了在中央水池的裡面有一條樣子比較兇狠的大魚,是由工作人員撈到的,經過研究和調查,發現了這是一條紅尾鯰魚,在對於本地魚種類來說,這是一個外來入侵的物種。

這條魚,身體的長度大約是0.6米,頭部的寬度竟然約有0.2米,重量將近8斤,它的身體是那種寬而且扁的,尤其是尾鰭特別顯眼,因為是桔紅色的,在根據了解之後,早就在11月的開始的時候,就發現了它。

因為那時候真是公園舉辦一個活動的時候,也就是花卉展,因為人流量密集,就有很多人的看到了這條怪魚的在湖裡遊來遊去,仔細觀察發現這條魚遊的速度很快,主要飲食來源就是在池裡的錦鯉,有著觀賞價值的錦鯉,簡直就是是一口一斤多的錦鯉。

在進行查閱資料以後發現,這是一條紅尾鯰魚。本身它是一種觀賞魚,招財貓是它另一個名字,雖然這安陽聽起來感覺它是一個可愛的動物,但是它性格兇猛,捕食很厲害,吃得多,一旦形成入侵,生態系統會有壞影響。

北京一正在建設公園,佔地13.7公頃,有望明年3月份建成開園

江蘇一翻新公園火了,總投資大約是1000萬元,成興化市新地標

江蘇一正在建公園火了,耗資2億元,佔地345畝,有望年底竣工

山西一「巨型」公園,約有27個迎澤公園的面積,釣魚散步好去處

相關焦點

  • 廣西潿洲島首次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
    9月9日至11日,我中心在潿洲島鳥類自然保護區開展潿洲島溼地生物多樣性監測時,在潿洲島北面西角水庫入海口的潮間帶處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和外來引入物種無瓣海桑。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廣西一水池裡現「外來入侵物種」,重達8斤,破壞力強
    我們都知道,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如果突然來了一個外來入侵物種,可能這個生態系統就會遭受破壞,如果不及時發現,可能導致嚴重破壞。比如,前段時間小編寫過一篇文章:廣西這種魚沒人要,養殖人將其丟棄在山裡。這個文章提到了外來入侵物種帶給生態系統的危害了。
  • 廣東一巨型公園走紅,佔地40公頃免費開放,被稱「佛山之光」
    公園是一種服務於大眾的開放空間,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常常將視作一座市民休閒遊憩的活動場所,公園廣場與相關設施設備為市民提供了大量戶外活動的空間;事實上公園的功能不止於此,公園即是一處開放性活動場所,更是市民文化的傳播場所;走進公園之內我們可以看到跳廣場舞的大媽、拉二胡的大爺、直播的年輕人、還有健身的,遛娃的等等,所以說公園不僅陶冶了市民情操,豐富了市民業餘生活,一定程度之上還提高了市民整體素質
  • 北京溫榆河公園疑現福壽螺卵!綠會研究室收到舉報外來入侵物種
    10月7日,綠會融媒收到來自志願者的留言反映:在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了疑似福壽螺卵。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廣西食人魚傷人引發關注 民眾擔憂外來物種入侵
    中新社柳州7月11日電 (記者 蒙鳴明)廣西柳州發生食人魚咬傷居民事件在內陸江河裡發現食人魚,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民眾擔心外來物種的入侵破壞本土生態平衡並引發災難。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邊給小狗洗澡時,突然遭到三條兇猛的魚類攻擊,其中一條咬傷其手掌並被抓獲。該魚經廣西水產專家鑑定,確定其為桑氏鋸脂鯉,是食人魚中的一種。
  • 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的不僅僅是生態,還有糧食生產安全!
    上篇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外來入侵物種——鑽形紫菀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現分布於安徽、澳門、北京、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遼寧、山東、上海、四川、臺灣、天津、香港、雲南、浙江、重慶。
  • 當外來物種登陸中國:超半數外來有害物種系人為引種
    「外來物種」,如今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  在我國已知的外來有害植物中,超過50%的物種是人為引種導致傳入的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陳寶雄博士介紹,物種入侵也叫「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經過自然或人為途徑侵入到另一個新環境,從而對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損害的過程。  「生物入侵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
  • 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董金皋說,松材線蟲、溼地松粉蚧、美國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蟲嚴重發生與危害的面積,每年達150萬公頃;稻水象甲、非洲大蝸牛、美洲斑潛蠅等農業入侵害蟲侵害的面積每年超過140萬公頃;豚草、飛機草、水葫蘆、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到難以控制的局面。  外來入侵物種還造成嚴重的生物汙染。
  • 深圳公園現外來物種,或成大規模「殺生」,切莫「好心辦壞事」
    「傍晚時分,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一片生機盎然。幾隻候鳥不時掠過人工湖面,蕩起一陣微波。忽而湖水中冒出數隻大小不一、背紋奇特的烏龜,三兩結伴自在「暢遊」。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烏龜疑似放生外來物種,名為「巴西龜」。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在福田紅樹林公園出現的「巴西龜」入侵現象絕非個案。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這次的數據較10年前增加了三成以上。」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外來物種入侵,只會影響田裡的莊稼?錯!可能就在你我身邊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你能想到些什麼?是科幻片裡的場景?還是核洩露之後的生物變異?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國正是世界上接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的國家之一。就拿夏季大排檔來說,我們最喜歡的夏季美食小龍蝦,就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代表。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柳州一公園內發現外來物種,重達8斤,一口可吃掉一斤重的鯉魚
    我們都知道維持生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整個系統都是經過長時間才形成的,如果中途遇到一個外來物種的入侵很可能就會將整個生態平衡破壞。11月29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的一公園內就發現了一條肥胖且食量非常大的怪魚,大約有8斤重,跟紅尾鯰魚非常相似,而且具有非常強大的破壞力,可以一口吃掉一條重一斤的鯉魚。據了解這條怪魚又寬又扁,尾部呈橘紅色十分搶眼,跟鯰魚一樣嘴巴附近長著鬍鬚,就在池塘內的出口水處抓魚處。一斤重的鯉魚,一口就被它吃掉了,遊得速度還非常之快。
  • 時刻知道丨我國已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靠吃真能解決嗎?
    中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97個外來物種侵湖南年損百億 食人鯧公開叫賣
    8月1日,記者在湘江兩岸尋找外來植物。南郊公園附近湘江岸邊,記者發現一些外來入侵植物空心蓮子草生長在雜草中。記者 李丹 實習生 李際 攝  廣西柳州河裡的一條食人鯧,無意「咬」動了國人對外來物種的敏感神經,但在這場草草收場的釣魚懸賞鬧劇背後的是,十年來,國內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的防範,一直是處於被動境地,屢屢在釀成生態悲劇後「補牢」。  本報調查發現,食人鯧只是冰山一角,僅湖南省發現的並統計的已經造成損失的外來物種就高達97種,年均損失逾百億元,生態全面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