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用冷凍電鏡(cryo-EM)成像了代謝酶與其抑制劑的結合,獲得了空前的高解析度。他們認為,這種技術將為藥物研髮帶來一場革命。
了解一個酶與藥物結合時的精確結構,就可以更好的設計藥物來阻斷或者增強酶的活性。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隸屬NIH)的Sriram Subramaniam博士領導研究團隊,對β-半乳糖苷酶(beta-galactosidase)及其抑制子PETG(phenyleth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進行了高解析度成像(2.2 ?),並將結果發表在五月七日的Science雜誌上。
「以成像人類蛋白為基礎的藥物研發進入了新時代,」NIH主管Francis S. Collins博士說。「近原子水平的蛋白結構,為理解細胞過程提供了極為詳細的信息。」
藥物研發人員往往要分析小分子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而且解析度越高越好。現在Subramaniam等人達到了cryo-EM成像迄今為止的最高解析度(2.2 ?),此前只有X射線晶體衍射達到過這種水平的解析度。這能為人們提供足夠的結構信息,進行更好的藥物研發。
用cryo-EM進行結構分析時,需要在液氮溫度下瞬間冷凍蛋白質懸液,讓蛋白質分子周圍的水分保持類似液體的狀態,然後再通過成像解析蛋白分子的三維結構。1995年,Richard Henderson曾作過一個大膽的預測:在理想條件下,冷凍電鏡(cryo-EM)檢測蛋白結構應該可以達到3 ?的解析度。現在研究者們已經成功突破了這一理論極限。
「cryo-EM技術允許我們成像相對較小的蛋白,在接近天然環境的條件下獲得高解析度結構,蛋白結構不受結晶過程的影響。這些優勢使其成為了革命性的技術,」Dr. Subramaniam說。
研究人員用大約四萬張分子圖像,建立了β-半乳糖苷酶結合PETG的結構模型。他們明確了PETG的結合位點,揭示了複合體中的離子和水分子,獲得了極為詳細的胺基酸排列。
Dr. Subramaniam及其同事近年來用cryo-EM研究了一系列有重要醫學意義的分子,比如HIV的包膜糖蛋白以及腦細胞中的穀氨酸受體。而這項研究是解析度最高的一次結構分析。
「Cryo-EM逐漸成為了結構生物學和癌症藥物研發中的強大工具,」 NCI 的Douglas Lowy說。「就算是難以結晶的蛋白,Cryo-EM也很容易獲得高解析度的三維結構。」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