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肌電圖檢查,讓神經會「說話」

2020-12-06 紅網

什麼是肌電圖?

既然是「電圖」,那肯定是記錄電活動的檢查,就像心電圖記錄心臟的電活動;腦電圖記錄大腦的電活動;肌電圖,就是記錄神經肌肉電活動的檢查。

肌電圖檢查中使用特殊的電極(包括貼在皮膚表面的電極和扎入肌肉的針電極),記錄肌肉和神經主動或誘發產生的電信號。專業的肌電圖醫生通過對這些電信號的分析,可以判斷周圍神經肌肉(包括神經元、神經根、外周神經、神經肌肉連結處和肌肉)有無病變以及病變的具體部位。

因此肌電是檢查人體周圍神經傳導功能以及肌肉本身是否存在病變的檢查,就像電工可以使用電筆找到損壞的線路一樣,醫生也可以通過電極和針電極的傳導找到神經損害的部位,並判斷它的類型,所以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肌電圖檢查?

患者平日總感覺四肢無力、手腳麻木(包括感覺減退、針刺和螞蟻爬的感覺等)、肌肉萎縮、肌肉酸痛僵硬等症狀。臨床醫生根據上述症狀,可能是由於周圍神經系統病變,比如運動神經元病、頸腰椎病引起的神經根病,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局部單神經病,癌性周圍神經病、肌病包括多發性肌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或其它遺傳代謝肌病和強直性肌病的診斷、面癱的鑑別和預後等,運動神經元病和脊髓型頸椎病的鑑別診斷時,會給患者開肌電圖檢查申請。

注意: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用來排除因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周圍神經病變」。

聽說做肌電圖檢查很疼,真的嗎?

肌電圖檢查和心電圖、腦電圖檢查不同,肌電圖檢查過程中患者會感到一些不適,檢查神經傳導時會有「觸電」樣的感覺;扎入肌電針檢查肌肉時有肌肉的酸痛感。不過這些不適感都比較輕微,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承受的,少數患者扎針部位肌肉酸痛、少量淤血和肌酶暫時輕度升高,一般幾天後就會恢復正常。

肌電圖檢查具體怎麼操作呢?

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首先肌電圖檢查室會先進行無創的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有創的肌肉檢查。

用表面電極刺激和記錄的神經傳導檢查

接下來,在完成必要的神經檢查後就要檢查肌肉了。

肌肉的針電極肌電圖檢查

在此過程中患者會略感酸痛,好在檢查每塊肌肉的時間很短。

肌電圖檢查有哪些人是不能做的呢?

對於血小板減少、使用抗凝藥物等存在出血傾向的患者應避免進行針極肌電圖檢查。

體內裝有心臟起搏器、除顫裝置患者,不進行神經傳導檢查。

體內有金屬患者不宜進行運動誘發(磁刺激)檢查。

肌電圖檢查前後注意事項

檢查當天,保持皮膚清潔,穿著保暖、寬鬆衣物,保證皮膚溫度正常。

檢查時患者充分放鬆,暴露檢查的肢體,配合醫生檢查。

重症肌無力服用溴比斯地明藥物患者,需要停藥17小時,否則可以出現假陰性。如:症狀嚴重患者需諮詢醫生是否可停藥。

外傷、骨折後可疑神經損傷建議發病後2周檢查臨床指導意義大。

面癱患者建議發病1周後進行面神經傳導加瞬目反射判斷面神經損傷。

檢查部位皮膚腫脹、破潰明顯,需待好轉後進行檢測。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使用的肌電圖、誘發電位儀,功能全面,技術先進,神經生理檢測及數據採集分析準確,能快速準確診斷神經、肌肉疾病,為四肢活動障礙者提供可靠診治依據。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醫院腦電圖室諮詢預約電話:0745-8258156

心腦電圖室負責人:顏靖 15115102826

地址: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門診三樓腦電圖室

相關焦點

  • 肌電圖能檢查哪些病,你知道嗎?——安順市人民醫院功能檢查科現已...
    近日,安順市人民醫院功能檢查科成功開展肌電圖檢查,肌電圖檢查主要用於周圍神經病及中樞神經功能的診斷和鑑別。其檢查結果為有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依據。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神經內科、康復科、兒科、內分泌、骨科、神經外科等。
  • 肌電圖檢測設備原理及在面肌痙攣診斷中意義
    肌電圖(electromyogram,EMG)是指用肌電儀記錄下來的肌肉生物電圖形,可以採用專用的肌電圖儀或多導生理儀進行測量。在面肌痙攣的診斷上,肌電圖是評估面部神經肌肉狀況的重要手段。   神經肌肉的功能狀態檢測   肌肉收縮時會產生微弱電流,在皮膚的適當位置附著電極可以測定身體表面肌肉的電流。電流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叫肌電圖(electromyogram,EMG)。
  • 總蹺「二郎腿」,腓總神經會被卡壓
    小劉到醫院做了個肌電圖檢查,被告知是腓總神經卡壓。    「腓總神經在經由膕窩部繞過腓骨頸溝處最表淺,也最易受損,長期蹺『二郎腿』或長時間下蹲位作業、盤腿久坐等最容易發生卡壓。」
  • 【科普知識】老年人的聽力健康
    【科普知識】老年人的聽力健康 2021-01-05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需要做哪些檢查?
    某大學教授李某,今年60多歲了,2年前,家人和學生覺得他說話速度變慢了, 以為是人老了,所以並沒有特別在意。慢慢地,吐詞越來越不清楚,日常交流和教學工作也受到影響。李教授來到醫院就診,當時做了頭部磁共振檢查並沒發現什麼問題;主診的醫生不能確定李教授患了什麼疾病。於是去大醫院會診。
  • 山東健康科普大賽|一圖讀懂,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實習生 徐陽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共同舉辦的「2020年山東省健康科普大賽」,啟動近一個月來,已經陸續收到五百餘篇投稿。投稿中不乏視頻、漫畫、文字等多種類型。通過科普大賽,全省醫務工作者以科學嚴謹的內容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共同致力於健康知識的傳播。
  • 健康科普 我們在路上
    也許答案就會變得不一樣明者因時而變 知者隨事而制健康科普無疑是推動人民健康的重要抓手如今我國1100萬名醫務工作者不僅擔負著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更積極投身於健康傳播事業傳達健康科普知識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近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總結暨經驗交流活動在京舉辦
  • 解析表面肌電圖如何應用在肌肉功能評估
    (一)sEMG   表面肌電圖(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又稱動態肌電圖(dynamic electromyography ,DEMG),是從肌肉表面通過電極引導
  • 肌肉萎縮的檢查診斷
    三、輔助檢查:1、全身性肌肉萎縮:考慮是全身性疾病所致應根據患者提示做相應的檢查如呼吸系統檢查。消化系統檢查。血和尿糖檢查,自身免疫系統檢查等、惡性腫瘤導致的肌肉萎縮常有肌電圖異常。2、神經源性肌萎縮根據萎縮範圍和分布確定檢查,一般肌電圖。相應部位的CT或MRI,腰穿檢查,神經肌肉活檢等。
  • 大足玉龍鎮 「你健康 我守護」健康知識科普活動進院壩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5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蔣鵬)「冬春季節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大家首先要樹立健康意識,加強體育鍛鍊,規律作息時間,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還要做到室內多通風,儘量不去人群聚集場所,不可避免的外出時請帶好口罩……」 1月12日,重慶市大足區玉龍鎮衛生院組織醫護人員來到清源村新村向村民廣泛宣講道
  • 健康科普講堂︱霸道致病菌,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海南公共頻道《健康科普講堂》特邀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楊維忠 可採取呼氣試驗、胃鏡檢查、抗體檢查。
  • 健康用眼,快樂學習—「架起彩虹橋,科普進校園」眼健康諮詢活動
    5月10日下午,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主辦,上海市醫學會視光學專科分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健康醫學院聯合承辦、《海上名醫》直播平臺、《康復》雜誌媒體平臺公益協辦的「架起彩虹橋,科普進校園」大型眼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在美麗的上海健康醫學院浦東校區順利舉行。
  • 科普微視頻|小腸CT或磁共振檢查報告單上顯示「漩渦樣改變」是怎麼...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康問題。我們從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出發,錄製了健康科普微視頻幫助大家了解醫學小知識,從而更好地健康生活。我們將陸續為您放送健康科普小視頻,敬請期待。 今天為您帶來健康知識的是我院放射科主任、主任醫師蔣濤。
  • 【醫療科普】四肢無力是按摩惹的禍嗎?
    家人想到2天前那次的按摩,加上之前看到過頸椎病患者按摩不當導致癱瘓的新聞,立即將他送到醫院做了頸椎X片和磁共振檢查,結果確實有些小問題,但不能解釋他的發病原因。而接下來的四肢肌電圖檢查卻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壯漢的四肢周圍神經受損,而且有典型的神經傳導阻滯現象(即神經損傷的一種表現,尤其是脫髓鞘性神經損傷)。
  •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
    【科普小知識】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人體內部各臟器的工作狀況那麼什麼樣的人血液最健康呢?因為獻血者不僅要達到血液各項指標並且獻血前還會進行血型、血比重轉氨酶和B肝等檢查
  • 冬天說話時哈出的熱氣越多 意味著肺活量越大越健康?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呂群說,汪峰唱歌時吐氣的情況,在冬天是常見現象,並且天冷了,人體骨骼肌會顫抖會加速釋放熱量,促進呼吸頻率增快,人在說話唱歌時呼氣量會更大一些,產生的白煙更多。  「當汪峰在唱歌時,唱完一句接著唱下一句,所吸入的氣體是潮氣量加補吸氣量,因而呼出的氣體就比一般人說話時要多,這些氣體凝結成的『白煙』也就多了。」
  • 百度健康醫典2020進化史:從健康科普到服務閉環
    打個比方,老百姓在百度App搜索一些健康問題時候,比如「腦溢血」、比如「糖尿病」,或者「高血壓」等等,其中呈現的就是來自百度健康詞條典型的權威專家回答。從海量用戶的真實需求出發,從面向大眾做健康知識科普的必要性出發,就有了百度健康旗下的百度健康醫典這個產品。可以說,醫典這個產品既是百度作為搜尋引擎必然的行為,也是百度加固「知識」科普護城河的必要一步。
  • 傳播健康科普好聲音
    本報訊(記者 劉雪萍)日前,天津市「健康科普好聲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演講大賽圓滿落下帷幕,全市398名專業技術人員報名參加本次比賽。南開區以優異成績榮獲優秀組織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榮獲三等獎、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醫院劉晶榮獲優秀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以400餘萬票獲得「網絡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