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肌電圖?
既然是「電圖」,那肯定是記錄電活動的檢查,就像心電圖記錄心臟的電活動;腦電圖記錄大腦的電活動;肌電圖,就是記錄神經肌肉電活動的檢查。
肌電圖檢查中使用特殊的電極(包括貼在皮膚表面的電極和扎入肌肉的針電極),記錄肌肉和神經主動或誘發產生的電信號。專業的肌電圖醫生通過對這些電信號的分析,可以判斷周圍神經肌肉(包括神經元、神經根、外周神經、神經肌肉連結處和肌肉)有無病變以及病變的具體部位。
因此肌電是檢查人體周圍神經傳導功能以及肌肉本身是否存在病變的檢查,就像電工可以使用電筆找到損壞的線路一樣,醫生也可以通過電極和針電極的傳導找到神經損害的部位,並判斷它的類型,所以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肌電圖檢查?
患者平日總感覺四肢無力、手腳麻木(包括感覺減退、針刺和螞蟻爬的感覺等)、肌肉萎縮、肌肉酸痛僵硬等症狀。臨床醫生根據上述症狀,可能是由於周圍神經系統病變,比如運動神經元病、頸腰椎病引起的神經根病,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局部單神經病,癌性周圍神經病、肌病包括多發性肌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或其它遺傳代謝肌病和強直性肌病的診斷、面癱的鑑別和預後等,運動神經元病和脊髓型頸椎病的鑑別診斷時,會給患者開肌電圖檢查申請。
注意: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用來排除因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周圍神經病變」。
聽說做肌電圖檢查很疼,真的嗎?
肌電圖檢查和心電圖、腦電圖檢查不同,肌電圖檢查過程中患者會感到一些不適,檢查神經傳導時會有「觸電」樣的感覺;扎入肌電針檢查肌肉時有肌肉的酸痛感。不過這些不適感都比較輕微,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承受的,少數患者扎針部位肌肉酸痛、少量淤血和肌酶暫時輕度升高,一般幾天後就會恢復正常。
肌電圖檢查具體怎麼操作呢?
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首先肌電圖檢查室會先進行無創的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有創的肌肉檢查。
用表面電極刺激和記錄的神經傳導檢查
接下來,在完成必要的神經檢查後就要檢查肌肉了。
肌肉的針電極肌電圖檢查
在此過程中患者會略感酸痛,好在檢查每塊肌肉的時間很短。
肌電圖檢查有哪些人是不能做的呢?
對於血小板減少、使用抗凝藥物等存在出血傾向的患者應避免進行針極肌電圖檢查。
體內裝有心臟起搏器、除顫裝置患者,不進行神經傳導檢查。
體內有金屬患者不宜進行運動誘發(磁刺激)檢查。
肌電圖檢查前後注意事項
檢查當天,保持皮膚清潔,穿著保暖、寬鬆衣物,保證皮膚溫度正常。
檢查時患者充分放鬆,暴露檢查的肢體,配合醫生檢查。
重症肌無力服用溴比斯地明藥物患者,需要停藥17小時,否則可以出現假陰性。如:症狀嚴重患者需諮詢醫生是否可停藥。
外傷、骨折後可疑神經損傷建議發病後2周檢查臨床指導意義大。
面癱患者建議發病1周後進行面神經傳導加瞬目反射判斷面神經損傷。
檢查部位皮膚腫脹、破潰明顯,需待好轉後進行檢測。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使用的肌電圖、誘發電位儀,功能全面,技術先進,神經生理檢測及數據採集分析準確,能快速準確診斷神經、肌肉疾病,為四肢活動障礙者提供可靠診治依據。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醫院腦電圖室諮詢預約電話:0745-8258156
心腦電圖室負責人:顏靖 15115102826
地址: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門診三樓腦電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