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健康科普好聲音

2021-01-09 天津日報

  本報訊(記者 劉雪萍)日前,天津市「健康科普好聲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演講大賽圓滿落下帷幕,全市398名專業技術人員報名參加本次比賽。南開區以優異成績榮獲優秀組織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榮獲三等獎、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醫院劉晶榮獲優秀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以400餘萬票獲得「網絡人氣獎」。

  天津市「健康科普好聲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演講大賽評委組由衛生健康、科學技術、媒體傳播等領域的7位權威專家組成,分別對選手的自主命題演講、隨機命題演講和健康知識問答3部分進行考核打分。南開區選送的兩位選手憑藉鮮明的觀點、穩健的台風、淵博的知識,全方位展示了科普演講水平,獲得了評審組的高度讚揚。

相關焦點

  • 如何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
    如果說實實在在的科技產品是抗疫的有形武器,那麼科普倡導的科學理性則是提升精神免疫力的無形武器。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不僅可以減少恐慌,避免謠言肆虐,節省防控成本,還可以有效引導群眾做好防範、保護自己,避免疫情大規模傳播。◆ 集結力量權威發聲1.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和諸多未知,專業科普如小溪匯聚入海,為疫情防控注入了科學的力量。
  • 百度百科推出百科醫典 攜手權威專家傳播健康科普
    據介紹百科醫典是百度百科基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起的權威健康知識科普公益項目,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醫學專家認為,現在中國醫學科學素養遠遠落後於醫學技術發展,醫學知識內容傳播魚龍混雜,權威的、老百姓能看懂聽懂的醫學科普知識傳播亟待加強。
  • 祝賀這些科普好聲音!
    傳遞「科普好聲音」,2020年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優秀組織獎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等13家單位再次祝賀獲獎選手和單位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
  • 兩會聲音|政協委員田字彬:普及醫學科普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質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大附院大內科兼消化內科主任田字彬提出進一步普及醫學科普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質的建議。普及基本醫學知識與技能,首先通過正規渠道吸引百姓關注權威的健康信息,使之能夠正確獲取、理解、甄別、應用這些健康信息。當前國家正在建立和完善健康科普的「兩庫、一機制」,即國家和省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國家級健康科普資源庫及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的機制。
  • 脫下白大褂變身科普翻譯官!醫務人員用128項健康傳播行為打榜積分
    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知識普及行動」,更好地落實和推進健康湖南建設,近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正式推行《全員健康傳播行為積分量化管理方案》,將積分制管理方式引入到醫院健康傳播工作全過程,全員通過128項目內容打榜積分,並與其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直接掛鈎,充分激發醫務人員當好科普翻譯官的熱情
  • 傳遞科技「好聲音」 杭州市科技傳播學會成立
    傳遞科技「好聲音」 杭州市科技傳播學會成立 2015
  • 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和表現是什麼?傳播途徑有哪些?
    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和表現是什麼?傳播途徑有哪些?新冠疫情居家期間就醫告知書廣大居民朋友:當前我市疫情出現反彈,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前提下,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緊急就醫需求,現將我市居民居家期間緊急就醫事項公告如下
  • 《聲音的傳播》 說課稿
    《聲音的傳播》 說課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聲音的傳播》。四、說教學重難點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將教學重點設置為:重點:理解聲音是需要通過物質進行傳播的。難點:知道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 丁香園副主編夏志敏:醫學傳播不僅僅是科普內容
    9 月 20 日,北京市衛計委第 15 屆好新聞評選頒獎會在京召開,丁香園副主編夏志敏獲邀嘉賓發言,在《讓醫學傳播搭載網絡快車》的主題分享中,夏志敏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醫學傳播不僅僅是科普內容,更需要輸出品牌、傳遞醫學的可及與不可及
  • ...抗疫與健康生活科普:復旦大學張文宏團隊出版一系列防控科普圖書
    張文宏及其團隊運營的平臺「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也成為回應人民需求、傳播正確健康知識的最大陣地。公眾號單期推文閱讀基本保持在十萬次以上(單期最高達1500萬次)、累計閱讀量逾3700萬次。據統計,截至2020年5月末,「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共發布文章超過550篇,關注人數超過82萬,其影響力巨大,真正起到了引導大家科學防控,傳遞戰「疫」信心的重要作用。
  • 聲音傳播速度是變化的
    聲速是變化的:前面我們講了光速是變的,同理,聲音的傳播速度也是變的。它們皆符合「力與速度成正比定律」。也就是說,聲音能量大即傳播速度大,聲音能量小即傳播速度小,聲音能量零即傳播速度零。聲音消失的過程,就是聲音能量減弱的過程,就是聲音傳播速度減小的過程。反過來說,假定聲速不變,那它怎麼消失?聲速不變,就意味著聲音不會消失。聲音既然會消失,那麼必然存在一個能量從強到弱,從弱到零,速度從快到慢,從慢到零的銜接連續的過程。也就是力與速度成正比。
  • 好看好玩 南方健康帶你解鎖健康科普新姿勢
    用戶健康意識的覺醒和巨大需求,也讓眾多專業醫務工作者、醫療相關從業者走到前臺,普及健康知識,傳遞正確的健康價值理念。從美食美妝到健康科普,短視頻正逐漸從大眾化、娛樂化走向轉向知識導向為主的精品化、垂直化方向發展,知識科普類短視頻漸成熱門領域,以抖音、快手等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讓科普更個性化、場景化,也使知識的普惠、分享和共創成為可能。
  • 「忽左忽右」的健康科普刷屏 我們該如何「相信」科學?
    像這樣「打臉常識」「忽左忽右」的科普帖,朋友圈幾乎天天可見:某科學研究發現手機輻射可能致癌,不久後又說這種效應尚無足夠證據;剛把日行萬步、南瓜降糖等奉為「養生秘籍」,轉眼又有專家出來闢謠……最為尷尬的是,這些自相矛盾的科普帖通常都冠以科學的名義,每種觀點都言之鑿鑿,讓人無所適從。公眾不禁要問:在這個健康科普刷屏的時代,我們到底該信誰?
  • 上海舉辦健康傳播大賽徵集最好看的「笑容」
    11月27日,第八屆上海市健康傳播大賽宣布舉辦,向市民徵集攝影類、健康科普文章,定格最好看、最健康、最幸福的笑容。  比賽以「老年人」和「笑容」作為關鍵詞,邀請市民捕捉生活中美好鏡頭、描繪感人的故事、展現真實的情感、普及實用的知識,從健康傳播的方式展現對老人的關愛,一方面為老年人健康事業徵集優質科普素材作品,另一方面提高全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關心、關注、關愛,共同營造健康的「愛老」社會氛圍。
  • 銅川市公民科學素質與科普文化傳播研究中心成立
    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黨莉主持揭牌儀式,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石亮婷致辭並介紹學院情況,市科協二級調研員張國慶宣讀成立文件,省科協科普部副部長楊軍勝,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增強和銅川市公民科學素質與科普文化傳播研究中心骨幹成員等參加揭牌儀式。
  • 百度百科啟動「百科醫典」 AI助力健康科普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6月3日消息,百度百科宣布啟動「百科醫典」項目,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並與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共同發布「百科醫典」首個公益計劃——愛眼計劃。據了解,「百科醫典」是百度百科基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起的權威健康知識科普公益項目,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依託用戶需求大數據
  • 科普雜誌:科普傳播不可或缺的鏈條
    究其原因,可能就在於我們的科普並沒有跟上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腳步,從而使得科學和技術成果的應用速度超過對這些科學和技術成果進行科學普及的速度。  知識就是力量。但這種力量「不僅取決於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於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廣度和深度」。英國科學家貝爾納也主張,只有能夠理解科學的好處的全部意義並且加以接受的社會才能得到科學的好處。
  • 初中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  )A.聲音傳播的速度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減小B.聲音傳播的速度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隨著金屬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通常大於它在同條件下氣體中傳播的速度三.實驗及計算(共9小題)11.(2018春海澱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取一隻可樂罐,在其底部開一個圓孔
  • "健康傳播"傳播健康 談健康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
    1989年—1993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第四期衛生合作項目中,增加了健康教育項目,目的是廣泛傳播婦幼保健知識。健康信息的傳播及傳播技巧的培訓問題得到了強調。由此,健康傳播概念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從完整意義上得到了確認。  何謂「健康傳播」?
  • 聲音傳播的極限速度是多少?
    但是,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在所有介質中絕對最高音速是多少呢?測量每種材料中的聲速是不現實的,但是科學家現在設法根據自然定律中的基本常數為聲音的傳播確定了速度上限。根據計算,聲音在所有介質中的最高速度不能超過每秒36公裡,大約是鑽石中傳播速度的兩倍。聲音和光都以波的形式傳播,但行為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