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傳播"傳播健康 談健康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

2020-11-28 中國網財經

  傳播是人類社會古老的行為。傳播學的開山祖師施拉姆說:傳播是最繁忙的交叉口,但許多人只路過而不逗留。20世紀40年代,傳播學,特別是大眾傳播學開始迅速發展。健康傳播學就是醫學與社會學在路過傳播學這個交叉口時「逗留」下的產物。21世紀是健康的世紀。越來越富足的人類,開始關注人本身,健康已經成為大眾、政府和學者一致關心的議題。健康傳播就是要滿足大眾對健康信息的渴求,而傳媒,在傳播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健康傳播研究的開端

  美國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就將健康和醫療當做社會問題並使用相當的手段予以解決,開始了流行病學研究。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很多疾病可以或者即將被根除,但是社會與環境因素影響著健康和疾病的模式。美國學者開始關注社會變遷對身體的影響、分析健康的社會基礎、健康和疾病與社會的關係。

  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早期的在醫學中的「治療性傳播」(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概念,隨即在1971年,著名的「斯坦福心臟病預防計劃」出現,標誌著健康傳播研究的開端。

  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傳播學研究在我國進行的時間並不長。我國衛生界、新聞界歷史上都有意識地利用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介紹衛生及健康知識。但長期以來,有關健康知識的「知」「信」「行」基本上局限於「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的範疇。健康傳播概念在大陸的確認、健康傳播學的提出,最初並不是源自傳播學界,而是始自健康教育學界。

  1987年,全國首屆健康教育理論學習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第一次系統介紹了傳播學理論,提出了傳播學在健康教育中的運用等問題。1989年—1993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第四期衛生合作項目中,增加了健康教育項目,目的是廣泛傳播婦幼保健知識。健康信息的傳播及傳播技巧的培訓問題得到了強調。由此,健康傳播概念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從完整意義上得到了確認。

  何謂「健康傳播」?一種較為通行的定義是:健康傳播是一種將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的健康知識,並通過態度和行為的改變,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個社區或國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準為目的的行為。健康傳播的研究議題很廣泛。它既包括以愛滋病預防為龍頭的疾病預防,還包括藥物濫用預防、醫患關係研究、計劃生育、癌症的早期發現與預防、戒菸等內容。所有這些議題的最終目的都是提高大眾的健康水平,延長人類的預期壽命。這一定義也反映出研究者明顯的社會學研究視野和傾向,關注個人、健康、社會三者之間的交互關係。

  二、健康傳播學在中國的研究現狀

  ⒈中國的健康傳播研究自開始起就處於「傳播者缺席」的狀態。

  多年來,研究健康傳播的學術論文多數發表在衛生系統的專業雜誌——《中國健康教育》期刊上。這本以公共衛生為背景的期刊開設專欄登載健康傳播的研究成果,如「傳播健康教育」(1996年)、「健康傳播研究」(1999年)等,成為我國大陸率先介紹健康傳播研究的期刊。

  我國的健康傳播教育開展時間不長。隨著健康傳播重要性的日益提升,已經有醫學院開始在自己的專業中開設「健康傳播學」方向的課程,培養本科學生。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非醫學院校開設健康傳播專業。大陸對健康傳播學的研究依然在美國、歐洲的領跑下進行。

  近幾年來,隨著「非典」、禽流感、口蹄疫、三鹿奶粉事件的發生以及近段時間來由墨西哥始爆發的A型流感,我國對重大疾病與健康問題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不斷深入,健康傳播在內容上正在實現從「提供生物醫學知識」到「促進行為改變」的重要轉變。在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綜合防治中,行為與生活方式指導成為健康傳播的重要信息內容。但是諸如性病、愛滋病等同樣與行為和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由於種種原因,還沒能得到健康傳播學者的高度重視。

  ⒉研究內容

  美國健康傳播學者Rogers認為凡是人類傳播的類型涉及健康的內容就是健康傳播。根據關注度的不同,中國學者張自力提出將健康傳播研究分為9個方向。包括:(1)大眾健康傳播媒介與效果研究:涉及大眾媒介健康傳播的形式,內容和技巧研究以及受眾媒介接觸行為研究等。(2)組織健康傳播研究:主要指企業、社區等組織對個人健康信念的維持,改變和健康行為的促進等。(3)以「醫患關係」為核心的人際健康傳播研究:從患者角度探討傳播內容,效果的研究日益成為主流,涉及話語權力、知情權等研究課題。(4)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解放初期的「吸血蟲病防治運動」,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運動」、上世紀80年代的「預防脊髓灰質炎」以及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正確看待愛滋病」的運動都是典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運動。(5)健康傳播的外部環境研究;社會因素和政治因素,尤其是健康政策和健康法制的變化對健康傳播有重大影響。(6)健康傳播與文化研究:主要解讀、建構文化視野下的健康傳播;探討文化因素對健康傳播的影響。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傳播比較研究,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在健康傳播過程中的文化差異等。(7)愛滋病、安樂死、同性戀、器官移植等特殊議題的研究。(8)健康傳播史的研究:包括健康傳播研究史和健康傳播行為史。(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研究(健康危機的傳播研究)。

   2003年的非典疫情給國人敲響了警鐘,使人們認識到健康傳播的重要性。緊接著禽流感風波、巨能鈣雙氧水事件、流腦疫苗恐慌、蘇丹紅事件、去年發生的震驚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最近由墨西哥始發的A型流感。這些事件都引發了不同程度的社會恐慌。研究這類事件發生的原因、機制以及危機發生後的有效傳播和應急預案不僅有很強的學術價值,更有實踐指導意義。

  以上9個方向不僅是目前健康傳播領域面臨的重要課題,也將是今後一段時間內健康傳播研究的主要內容。每一個方向都是多個子領域的集合。這些綜合的研究內容匯集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健康傳播研究地圖」。

  三、中國的健康傳播實踐

  中國目前的健康傳播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2003年爆發的「非典」疫情,最近一段時間爆發的A型流感,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也導致疫情傳播的迅速化和全球化,這勢必引起廣大傳播學者的關注。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都注意到健康傳播的重要性,也都開闢了相關欄目或者頻道,但整體水平有待提高。⒈新媒體上的健康傳播

  網際網路方面,綜觀各大門戶網站可以發現,每家門戶網站都有專門的健康頻道。內容大同小異,包括飲食養生、減肥健身、兩性健康以及健康新聞等。如最近的各大健康頻道的頭行新聞便是由墨西哥爆發至全球的A型流感,並介紹一些預防流感的措施和症狀等等。隨著時令節氣的變化,健康頻道會相應推出適合在各個季節的飲食養身小貼士。但在減肥健身板塊方面,內容不免有些魚目混雜,傳播效果不太明顯,且容易誤導受眾。

  手機媒體方面,初步來看,效果明顯。訂閱手機報的受眾會發現,每天的手機報新聞後面,都會緊跟一些實際有用的健康小知識。手機媒體的特點決定了受眾大都為一些年輕時尚人群,接受能力強,所以傳播效果極佳。⒉螢屏裡的健康傳播

  細數螢屏上的健康傳播可以看出,中央電視臺走在這個領域的前端。播出近十年的「健康之路」通過央視強大的平臺向廣大觀眾普及了很多健康知識。可以說是健康傳播中的螢屏之王。其他各大省級衛視也都製作了各個種類的健康養生節目,積極探索健康傳播之道。如湖南衛視打造的大型勵志健康節目「瘦身魔方」以及「林博士講健康」,北京衛視的「祝你健康」和「健身節拍」,雲南衛視的「健康向前走」,鳳凰衛視的「健康新概念」等等,都在不同的方面積極地運用大眾傳播手段向觀眾傳遞健康知識。但其潛在的缺陷是,缺乏實際有用的急救知識等的傳播,應當適當開發此類欄目完善健康傳播。

  3.紙質媒體的健康傳播

  曾經有報刊鬧出前後矛盾的烏龍事件,此時說生命在於運動,彼時又說生命在於靜止。不真實的醫學新聞將誤導讀者,引起人們觀念上的混亂。作為傳統媒體,報刊健康傳播的質量亟待提高。

  至於健康傳播雜誌,國內目前為止還沒有高質量的專門研究健康傳播的雜誌,都是偏醫學的雜誌。

  健康傳播的書籍出版存在嚴重的偏頗,市面上暢銷的都是治病養生類的健康書籍,如曾經火爆京城的洪昭光《登上健康快車》在2002年8月穩居暢銷書榜首,更有現在的《不生病的智慧》《求醫不如求己》等書,都是健康養生書籍,而健康傳播學術研究方面的書籍少之又少。美國健康傳播學發展很久,國內相關方面的翻譯書籍也還是屈指可數。這都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

  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健康狀況在近30年內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衛生事業不斷進步。但在農村等邊緣地區,老百姓看病難等很多問題還亟待解決,我國的健康傳播整體水平與國際上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也要儘快改變這種「傳播學者缺席」的狀態,讓健康傳播研究真正進入傳播學的軌道上來。這對我國健康傳播學者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實踐中發展理論,然後在理論指導下發展實踐,結合我國國情,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健康傳播之路。

  參考文獻

  [1]張自力:《健康傳播研究什麼》《論健康傳播兼及對中國健康傳播的展望》《「健康的傳播學」和「健康中的傳播學」》,《現代傳播》,2004年第1期

  [2]韓綱:《傳播學者的缺席:中國大陸健康傳播研究十二年》,《新聞與傳播研究》,2004年第1期

  [3](美)蓋斯特-馬丁著,《健康傳播:個人,文化與政治的綜合視角》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4]王迪:《健康傳播研究回顧與前瞻》,《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49頁

  [5]張自力著,《健康傳播與社會》,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年

  [6]湯浩:《論健康傳播中的傳媒角色》,《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3月,第2期14頁

  [7]祖光懷:《健康傳播過程的傳播情境與情境傳播》,《安徽預防醫學雜誌》,2008年第14期第66頁

  (作者系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超越想像的貧瘠:近年來海內外健康傳播研究趨勢及對比
    【摘 要】本研究對近兩年來海內外健康傳播研究範式、話題、趨勢等進行對比,對我國健康傳播研究的未來予以展望。本研究發現,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西方健康傳播學研究已經囊括了人類傳播的各個層次,呈現出主題多元化、研究跨學科的發展趨勢。
  • 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健康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匡文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新聞自考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常務理事。武曉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本文是作者主持的中國科普研究所《新媒體科普傳播效果的實證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 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宮曉倩)6月23日,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以及由35所中醫藥院校組成的全國中醫藥院校共青團工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北京成立,此次成立大會由共青團中央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
  • 傳播健康科普好聲音
    本報訊(記者 劉雪萍)日前,天津市「健康科普好聲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演講大賽圓滿落下帷幕,全市398名專業技術人員報名參加本次比賽。南開區以優異成績榮獲優秀組織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榮獲三等獎、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醫院劉晶榮獲優秀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超以400餘萬票獲得「網絡人氣獎」。
  • 上海舉辦健康傳播大賽徵集最好看的「笑容」
    11月27日,第八屆上海市健康傳播大賽宣布舉辦,向市民徵集攝影類、健康科普文章,定格最好看、最健康、最幸福的笑容。  比賽以「老年人」和「笑容」作為關鍵詞,邀請市民捕捉生活中美好鏡頭、描繪感人的故事、展現真實的情感、普及實用的知識,從健康傳播的方式展現對老人的關愛,一方面為老年人健康事業徵集優質科普素材作品,另一方面提高全社會對老年群體的關心、關注、關愛,共同營造健康的「愛老」社會氛圍。
  • 北京論壇2020•健康傳播分論壇丨嘉賓簡介
    姜照君姜照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江蘇省社科優青,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學術發展部主任,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畢業於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文化產業研究》(CSSCI來源集刊)副主編,江蘇省文化產業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江蘇省廣告協會智庫專家。研究方向:傳媒經濟、文化產業、健康傳播研究。
  • 普及健康知識才能建成健康中國
    普及健康知識才能建成健康中國  7月16日和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連續舉辦兩場新聞發布會,解讀《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文件。國家衛健委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表示,健康中國是個系統工程,需要黨和政府的領導、全社會的參與、部門之間的合作,以及全民共建共享。
  • 百度百科推出百科醫典 攜手權威專家傳播健康科普
    據介紹百科醫典是百度百科基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起的權威健康知識科普公益項目,聯合海內外頂級醫療資源共建權威醫學健康科普平臺。醫學專家認為,現在中國醫學科學素養遠遠落後於醫學技術發展,醫學知識內容傳播魚龍混雜,權威的、老百姓能看懂聽懂的醫學科普知識傳播亟待加強。
  •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微信影響力排行榜)
    04:35:32 來源: 醫療自媒體聯盟 舉報   本周看點  本期看點:健康提醒
  • 醫療衛生新聞如何實現「花粉式傳播」?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將維護人民健康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國務院關於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把健康知識普及作為首要任務。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和普及,微信、微博、新聞APP等應運而生,新的媒介生態環境影響著健康傳播的發展趨勢。在融媒體時代,健康傳播的範圍、形式以及速度都發生了質的改變。
  • 健康大咖談 | 世界愛滋病日,防「艾」在路上
    健康大咖談 | 世界愛滋病日,防「艾」在路上 2020-11-29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播隕石文化,引領健康生活,開啟隕石能量新時代——2020(第二屆...
    由中國保健協會指導,中國保健協會健康服務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商人》雜誌社主辦,上海馳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中華財神集團承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馳宇隕石生態賦能系統發布會於2020年11月18日在浙江杭州盛泰開元名都大酒店隆重舉行。
  • 2019年全國健康管理師考試大綱【中國健康管理師官網】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廣東衛生人才網考試動態信息:2019年全國健康管理師考試大綱【中國健康管理師官網】,請考生多加關注。> 二.健康管理在中國的需求現狀 三、健康管理與健康中國建設 四、健康管理的學科發展 第四節 基本衛生保健 一、基本衛生保健的概念
  • 後疫情時代的大眾健康論壇舉辦
    7月17日下午,由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Communications(《應急管理與減災傳播》雜誌,JEMDC),「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聯合舉辦的「後疫情時代的大眾健康論壇」成功舉辦。
  • 醫務人員用128項健康傳播行為打榜積分
    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科普知識普及行動」,更好地落實和推進健康湖南建設,近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正式推行《全員健康傳播行為積分量化管理方案》,將積分制管理方式引入到醫院健康傳播工作全過程,全員通過128項目內容打榜積分,並與其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直接掛鈎,充分激發醫務人員當好科普翻譯官的熱情
  • 《大國醫談健康》在京發布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素潔)5月23日,由紅旗出版社出版的《大國醫談健康》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該書是一本健康科普讀物,由王敏清、耿德章、周光生、胡士良、陶國樞、胡維勤6位中南海保健醫共同撰稿彙編而成,介紹了他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的健康保健經驗和知識。
  • 傳播小吃街|《傳播學教程》導讀03 人類傳播類型(上)
    寫在前面:上一篇我們講了什麼是傳播,傳播小吃街|《傳播學教程》導讀02 傳播以及傳播學。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傳播的類型。《傳播學教程》中為我們介紹了五種基本的傳播類型: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由於篇幅原因,這篇筆記我們先講前兩種。推文字數6114字,字數較多,可選擇添加學姐微信索取「文件pdf」版本。
  • 【健康中國行——各地行】健康龍江行動提檔升級 全面幹預健康影響...
    編者按: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啟動,全國各地隨之積極響應。一年以來,各地的健康行動取得了哪些進展?有哪些亮點?為充分展示分享各地區、各行各業和廣大人民群眾推進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進展和成效,挖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亮點,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與新華網聯合推出「健康中國行動——各地行品牌傳播活動」。近日,新華網與多家媒體共同連線採訪了黑龍江省,探尋這片黑土地上開展的健康行動。
  • 後疫情時代 健康住宅迭代發展丨第十二屆健康住宅理論與實踐國際...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副所長徐東群,通過一起發生在高層住宅的聚集性疫情,介紹了病例糞尿排毒,病毒氣溶膠、病原微生物氣溶膠通過排水管道傳播的證據,對高層建築設計及物業管理中降低傳染病傳播風險提出建議。
  • 央企一把手談品牌之二十:關愛生命 呵護健康 全面投身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劉敬楨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