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5歲的壯漢,按摩頸部後覺得右腿睏乏、沒有勁,1天後左腿和兩個胳膊也使不上力,很快就在床上不能動了。壯漢心裡十分著急,自己一米八幾的大個子,平時身體狀況都很好,怎麼就突然一下癱在床上了。家人想到2天前那次的按摩,加上之前看到過頸椎病患者按摩不當導致癱瘓的新聞,立即將他送到醫院做了頸椎X片和磁共振檢查,結果確實有些小問題,但不能解釋他的發病原因。而接下來的四肢肌電圖檢查卻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壯漢的四肢周圍神經受損,而且有典型的神經傳導阻滯現象(即神經損傷的一種表現,尤其是脫髓鞘性神經損傷)。面對這樣一份檢查結果,我們對他按摩後四肢無力的原因又多了一份思考,繼續追問壯漢發病之前的狀況,他說十幾天前有腹瀉、感冒,這兩周總覺著疲乏,剛好最近休息不好就沒在意。
因此,根據壯漢的病史,以及肌電圖檢查結果表現出明顯的脫髓鞘性神經損害表現,我們懷疑他可能患有吉蘭-巴雷症候群,之後其他檢查結果也進一步印證了我們的推斷。這位壯漢很可能在按摩頸部前就已經發病,只是這次按摩剛好就在疾病進展時。
吉蘭-巴雷症候群是什麼
吉蘭-巴雷症候群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炎症性周圍神經病,通俗來講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統不聽話,自己攻擊自己。該病有多種亞型,最常見的經典型吉蘭-巴雷症候群(即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的臨床特點如下:
1.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均可發病。
2.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發熱、腹瀉),或接種過疫苗。
3.急性起病,症狀多在2周左右進展至最重。
4.患者最初多表現為肢體對稱性弛緩性無力(簡單講就是肢體對稱性的沒有力氣、使不上勁),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表現為雙側面癱(可能有嘴角歪、喝水漏、眼睛閉不緊)。
5.患者常有肢體手套或襪套樣感覺異常(燒灼感、麻木、刺痛、不適感等,手上總感覺戴了層手套,光腳也總覺得穿了襪子)。
6.病程有自限性,但病情嚴重時可以出現呼吸困難。
正常人(右)與右側面癱患者(左)面部對比。
手套或襪套樣感覺異常。
如何診斷
如果出現了上述的這些表現,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做初步的評估。其次,儘快完善神經電生理、腦脊液、血清學等相關檢查,這對於該病的診斷十分重要。
神經電生理檢查對於診斷的重要性:對於懷疑吉蘭-巴雷症候群的患者,神經電生理檢查一般包括神經傳導速度測定、針電極肌電圖以及特殊檢查(如H反射、F波)。典型表現可有遠端運動神經傳導潛伏期延長、傳導速度減慢、F波異常、傳導阻滯、異常波形離散。針電極肌電圖在發病早期可能僅有動作電位少,10天至2周後可出現異常自發電位,約1月以後可以出現慢性神經再生。
1.神經電生理的改變可以早於其他的病理變化,所以在早期其他檢查均正常時即可有異常表現,可以及時發現吉蘭-巴雷症候群患者。
2.當發現有神經損傷時,神經電生理檢查可以判斷神經損傷的類型,確定吉蘭-巴雷症候群的分型。
神經電生理檢查還可以提示病情的嚴重程度、病程的不同階段,對於治療的選擇以及預後的評估意義重大。
吉蘭-巴雷症候群患者F波出現率減低、潛伏期延長、波形離散。
治療及預後
吉蘭-巴雷症候群具有自限性,預後較好,但前提是要及時、準確的治療。
1.一般治療:包括抗感染、呼吸道管理、營養支持、對症治療等;
2.免疫治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激素衝擊、血漿置換;
3.神經營養:B組維生素;
4.康復治療:病情穩定後,建議早期進行正規的神經功能康復鍛鍊。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