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回蓉的他發熱、咳嗽、乏力……排除新冠肺炎,原來是肺結核惹的禍

2021-01-22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曹一莎 記者 石小宏)韓國回蓉人員陳某發熱、咳嗽、乏力,曾一度被人誤傳得了新冠肺炎……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生查出真相,竟然是肺結核惹的禍!3月19日,距韓國首爾回蓉人員陳某排除新冠肺炎已十多天,一封來自陳某兒子的感謝信發到了診療醫生手機上。

為何會發熱乏力?為何不是新冠仍需隔離?成都一醫院當事醫生用第一視角,講述了這例韓國回蓉人員陳某排除新冠肺炎背後的故事。

當機立斷 立即隔離觀察

2月29日凌晨2點過,120救護車駛入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海關檢疫未通過的陳某被送往醫院發熱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發熱、咳嗽、乏力,走兩步就累得不行。」發熱門診醫生劉福強回憶,「陳某的病情很容易讓人聯繫到新冠肺炎,機場、醫院、高新疾控等多個部門都高度重視,我們當晚就為陳某做了血常規、CT等各項檢查,並採樣送檢。」

檢查過程中,陳某一直說很困、胸悶氣短,護士用輪椅推著陳某完成了檢查。醫院當機立斷,將陳某隔離在第二醫學觀察隔離病區,醫護人員在做好防護下,有條不紊救治陳某。結合患者胸部CT重症肺炎表現,來自韓國疫區大邱市,醫院立即報了疑似病例。

第二天一早,成都市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副組長、呼吸內科專家、副院長王永生就來到了醫院對該患者進行了查房。詳細詢問後了解到,陳某2019年到韓國打工。12月起,身體就不太舒服:盜汗、乏力,2個月內瘦了近20斤。結合患者胸部CT有肺炎症狀,肺部還有空洞,典型的肺結核影像學表現,綜合考慮患者為重症肺結核可能性大,立即調整了治療方案,並第一時間安排了肺結核相關的檢查。但仍需做核酸檢測排除肺結核合併新冠肺炎的可能。

3次核酸檢測陰性 痰塗片確診為肺結核

隨後,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核心專家組和成都市其他醫療專家一起,在醫院放射科多媒體影像室,通過5G網絡,為陳某遠程會診,最大限度減少醫患接觸,排除隱患。

新冠肺炎核心專家組成員、醫院放射科主任林偉說,他們擔心陳某是「肺結核症狀掩蓋下的新冠肺炎患者」,反覆討論並先後為陳某做了3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最後,所有專家達成一致結論:陳某並非新冠肺炎患者,是肺結核惹的禍!為何陳某會發熱乏力?對此,林偉解釋,肺結核和新冠病毒都會引發肺炎,重症肺炎患者的症狀相似,但從CT檢查中能看出差別。

醫護暖心服務,患者衷心感謝

「在儘量短的時間內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住院期間得到了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及生活上的照料……目前我父親病情明顯好轉,特來貴院表示衷心感謝!」陳某的兒子在感謝信中寫道。

第二醫學觀察病區負責人曾劍醫生回憶,陳某剛開始語無倫次,顯得有點緊張。醫生為他準備了生活用品,並耐心安慰他,在醫生的溝通下,陳某的情緒緩和下來,醫院也聯繫上了陳某的家屬。天亮後,醫護人員為陳某送去了稀飯、包子、雞蛋,並為他進行了有效診療。隨後,陳某被轉到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結核病區繼續治療。

不信謠不傳謠, 「罩」顧好你自己

醫院新冠核心專家組組長、四川省新冠專家組成員、呼吸內科專家、副院長王永生表示,面對重大疫情,存有恐慌心理,是人之常情。疫情雖然來勢洶洶,但更可怕的是我們面對疫情胡亂猜疑,自亂陣腳,對於道聽途說或者一知半解的一些疫情消息,未經深入了解核實,而輕易轉發傳播,只會擴大整個社會面的恐慌情緒,非但無助於抗擊疫情,反而會干擾疫情防治工作的順利推進。

相關焦點

  • 近日由日韓抵蓉人員有新冠肺炎患者?成都市衛健委闢謠
    ,已排除新冠肺炎。 全文如下: 2020年2月29日凌晨,陳某(持中國護照,男,51歲)乘坐韓國首爾至成都航班抵達雙流機場。成都海關工作人員按規定上機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和健康篩查時,發現陳某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該旅客隨即由120送至我市定點醫院隔離留觀、進一步檢查治療。
  • ...防控」發熱乏力、呼吸不暢、無症狀?怎樣區分新冠肺炎與普通感冒?
    首先對比一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普通感冒、發燒的區別。最關鍵的判斷點:出現呼吸不暢新冠肺炎的病原體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寄生在蝙蝠體內,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即表明人體的呼吸道、肺部已經受到感染,有可能出現多種症狀表現。新冠肺炎的症狀從一點發熱、咳嗽、畏寒、身體不適,到逐漸加重發熱咳嗽、乏力、腹瀉、嘔吐,逐漸出現呼吸加快、呼吸困難、呼吸衰弱的症狀,損害我們的身體器官,嚴重可能會導致死亡。
  •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許多人出現症狀後十分擔憂假如近日有點發熱,咳嗽就會高度懷疑我到底是感冒了,還是患上令人恐懼、談之色變、並且全世界爆發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了?
  • 發熱咳嗽,擔心感染了怎麼辦?東莞39家發熱門診公布!
    近期,全國各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少東莞市民就開始擔心了: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該怎麼辦?去哪家醫院?去醫院前或者看病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 出現肺結核會有哪些表現,不只是發熱咳嗽,早知道早治療
    一談起肺結核許多人都會色變,因為肺結核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一旦患上此病就較難治療了。而且,平時生活中,一旦聽到身邊人得了肺結核,大家都恨不得將他隔離起來。那麼,大家需要先了解肺結核症狀有哪些,才能有效地預防。
  • 看似簡單的發熱、乏力、乾咳症狀 也有嚴格的判斷標準
    截至1月31日24時,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11791例,死亡259例。
  • 肺結核的症狀有哪些 患上肺結核怎麼辦
    發熱:表現午後低熱(可能通過一天膂力活動,破壞組織產物吸收入血增多所造成的) 重症患者有不規則高熱乃至稽留――消耗熱,發熱常常代表結核病的活動性。2. 盜汗 入睡或醒時,全身出汗,內衣盡溼。3. 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體重減輕、食欲不振,心跳加快(與體溫一致)月經失調。(二) 局部症狀1.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這個病例非常有意思,一位22歲的男性,最初是由於「畏寒、發熱伴咳嗽咳痰半月」於急診就診,這個病人非常年輕,沒有任何基礎疾病。在發病過程中,體溫非常高,最高達39℃,發熱多在夜間7-8點,白天體溫可降至正常,伴有咳嗽、咳白色粘液樣痰。發熱時伴有乏力、納差、活動後有胸悶不適,當時無胸痛、咯血、氣促、心悸;無頭暈、頭痛。
  • 浙江女子發熱、呼吸困難,被傳感染新冠肺炎…醫生道出真相!
    所幸的是經過市疾控中心檢測後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吳阿姨的重症肺炎竟然是排除新冠肺炎! 竟然是「 甲流 」惹的禍!經搶救,吳阿姨情況好轉。經市疾控中心檢測,排除新冠肺炎 ,但是吳女士屬於甲型流感病毒肺炎 ,之後轉入急診重症監護室(EICU)治療。
  • 當感冒遇上新冠
    「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要不要去醫院就診呀?」什麼是普通感冒?什麼是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是什麼?到了秋冬季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人都會一邊認真看著新冠病毒的診斷標準,一邊對照自己的症狀。越看越是不安,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區別。
  • 散發疫情時有發生 出現發熱症狀怎麼辦?
    循證醫學研究也證實連花清瘟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與奧司他韋無差異,且退熱及緩解咳嗽、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狀優於奧司他韋。對於普通感冒和流感引發的發熱、噴嚏、流涕等一定要重視,早用連花清瘟,爭取時間獲得有效治療,以免病情遷延。
  • 兩位懷疑肺結核的患者,最後診斷卻不一樣:肺結核是如何診斷的?
    後來又做了個CT,提示炎性病灶,不排除肺結核。醫生建議住院檢查、治療。她沒有什麼症狀,要說咳嗽,平時也是偶爾咳一兩句。沒有發熱,食慾也好,也沒有覺得很累,體重一直保持一定的水平。沒有明確的接觸過肺結核患者。
  • 71歲老人發熱咳嗽以為是肺結核,實際上是肺鱗癌
    老人去年夏天開始有點發熱咳嗽。去醫院檢查發現左上肺有個巨大的陰影,醫生經過各種檢查考慮還是結核的可能性大,建議他抗結核治療。抗結核治療以後,複查腫瘤有所縮小, 但三個月後的12月份複查的時候,發現陰影又有變大。我覺得不能排除腫瘤的可能,建議立即進行穿刺活檢。結果證實是肺的鱗癌。隨後進行全身檢查,所幸沒有轉移。
  • 肺結核患者能活多久 肺結核的症狀有哪些
    日常我們出現咳嗽、乏力、發熱都不是非常在意的,感覺咳嗽個幾天就好了,但您知道這些小病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事情發生的麼?您知道肺結核患者能活多久嗎?您知道肺結核症狀有哪些嗎?局部症狀和全身症狀有什麼不同的嗎?那就來學習一下有關肺結核吃什麼好的知識吧、肺結核患者能活多久肺結核是一種慢性疾病。
  • 呼吸病專家:抗擊新冠肺炎 人體免疫系統發揮重要作用
    日前,由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將氣溶膠傳播列為可能傳播的途徑之一。究竟什麼是氣溶膠傳播?面對氣溶膠傳播,公眾又該如何防護?……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三期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學術帶頭人周新,與網友一起暢談疫情防控相關話題。
  • 肺結核的傳染途徑 三種方式傳播肺結核
    2.消化道傳染肺結核的傳播方式還包括一些消化道的傳染,什麼是消化道的傳染,少部分被牛型結核桿菌感染的牛奶未經安全檢測就在市場上售賣,人長期飲用會出現咳嗽、低熱、睏倦乏力症狀,此時人已感染結核桿菌。只是一開始還未發病,待自身體質下降時,疾病才被誘發。
  • 懷疑自己感染新冠的人
    去年底,嶽父因糖尿病住院,他三次去看望,病房和呼吸科在同一棟樓上,上樓梯時人很多,也沒人戴口罩。而且,去年12月底,他出差回海口時,曾在武漢轉機,當時上來一批武漢人。那時,武漢已出現不明原因肺炎。趙勇去診所打針,一量體溫38.5℃,打了2天吊針,不見好轉。他並未想到新冠,儘管從新聞上看到,1500餘公裡外的武漢已出現疫情。
  • 發熱不是唯一症狀,新冠肺炎還有哪些表現?
    ,病房也叫發熱病房;如果發現了一個發熱病人,不問三七二十一的,都要做CT,查核酸,似乎發熱成為新冠的代名詞了。這種把發熱當做新冠診斷的主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的做法無疑是不妥的。因此,我們一味根據發熱來進行新冠肺炎的篩查是不合適的,會遺漏一半左右的新冠病人。我們在網上一查就知道,新冠的表現有哪些?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
  • 探案丨發熱咳嗽肺部病灶,元兇來自一瓶薄荷腦?
    3月餘現病史2020-05-30 無明顯誘因發熱,Tmax 38.5℃,伴咳嗽氣促,無明顯咳痰胸痛,血常規:WBC 7.7*10^9/L,N 73.6%;CRP 49.6mg/L;胸部CT:兩肺散在斑片影,考慮感染。
  • 學生發熱怎麼辦?已排除新冠肺炎能立即返校上課嗎?來聽專業解答→
    學生發熱怎麼辦?已排除新冠肺炎能立即返校上課嗎?Q:對於返校開學,網上有關熱點問題也比較多,比如,學生出現發熱等異常症狀怎麼辦?已排除新冠肺炎的發熱學生,能立即回校上課嗎?A:對此區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王麗華表示:出現發熱等異常症狀時,學生不要返校,及時報告學校、領取《上海市學校方便就診卡》並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