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病專家:抗擊新冠肺炎 人體免疫系統發揮重要作用

2020-12-05 半月談網

日前,由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將氣溶膠傳播列為可能傳播的途徑之一。究竟什麼是氣溶膠傳播?面對氣溶膠傳播,公眾又該如何防護?……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三期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學術帶頭人周新,與網友一起暢談疫情防控相關話題。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學術帶頭人周新

新華網: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後,不同人的症狀為何會有不同?目前已知新冠病毒會對人體哪些系統造成影響?

周新:因為每個人機體的免疫反應不一樣,新冠病毒入侵機體後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同,所表現的臨床症狀也有所差異。總體來講,普通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主要表現有三個常見的症狀:第一是發熱,第二是乏力,第三是咳嗽,如果肺炎嚴重則會出現呼吸困難。但也有少數人,可以沒有發熱症狀,僅是咳嗽,或無明顯的症狀。需要指出的是,發熱並不是特異性的,人體很多疾病都可能會引起發熱,但是在當前非常時期,有流行病學史的人群,如果出現發熱症狀,就要高度重視和警惕。

我們在臨床上發現,新冠病毒除了對肺、呼吸道有侵犯以外,還對其他器官如心臟、肝臟、腎臟、消化道等器官有侵犯,新冠病毒所造成的病變不僅僅是肺,而是累及全身器官的疾病,最近已經做了幾例新冠肺炎死亡者的屍體解剖,有關病理報告還沒有公布。

新華網:新型冠狀病毒對人群是普遍易感的。哪類人群危險程度較高?

周新:在已經確診的病人當中,新冠肺炎以成年人為多,兒童發病相對較少。從易感人群上來講,新冠病毒對所有人都易感。可能是兒童暴露的機會較少,但是也要予以重視。

至於哪些人群會發展為重症,目前看還沒有規律,除了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以外,年輕的健康人也會發展為重症,這可能與患者機體的免疫反應有很大的聯繫。

新華網:前幾日《新冠肺炎診治指南<第六版>》將氣溶膠傳播列為新冠病毒可能的傳播方式之一。究竟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公眾該如何預防?

周新:氣溶膠傳播是指在比較小室內空間中,吸入了含有病毒的空氣,所造成患病的傳播途徑。戶外空氣中病毒的載量非常低,平時我們在戶外行走,一般不會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公眾不必過於擔心。

但如果在室內,則需要做好防護措施,通過戴口罩、多通風、少接觸、勤洗手等方式,可以減少氣溶膠傳播的概率。

新華網:目前關於新冠肺炎有沒有明確的診療方法或治療手段?治癒後是否會復發?是否會存在後遺症?

周新:在治療上,目前對於新冠肺炎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在指南中介紹的一些藥物顯示對新冠肺炎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這些藥物的有效性只是在小樣本的臨床研究得出的結論,並不是在嚴格的大規模人群臨床試驗中得出的結論。到底哪些藥物對新冠肺炎有確切療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另外,新冠肺炎臨床治癒後,一般在半年內不會復發,因為患者機體產生了特異性的抗體。目前有報導個別患者出院幾天後又有發熱,或做核酸檢測又呈陽性,這種情況可能是該患者雖然已無症狀,但是呼吸道的病毒還存在,在醫院做了二次核酸檢測陰性,說明是假陰性的結果。所以目前要求患者出院後再隔離二周作觀察,而不是回家隔離。但對於絕大多數病人來說,經過兩到三周的治療,核酸轉陰後,不會再出現陽性。輕症患者痊癒出院後肺部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但危重症患者治癒後會有肺部纖維化的表現,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和隨訪,患者的肺功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新華網:關於新冠肺炎有很多報導,其中有提到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治癒新冠肺炎,人體免疫系統發揮什麼作用?依靠免疫力,新冠肺炎能不治而愈嗎?

周新:人體的免疫系統非常重要,病毒感染是侵犯機體的免疫功能,新冠病毒也是一樣。病毒感染後機體也是具有免疫功能的,可以通過免疫功能殺死病毒,從這一點來講輕症的新冠肺炎具有自限性。但不是說輕症新冠肺炎不要治療,對於輕症患者要進行對症治療,進行抗病毒治療,即通過藥物進行幹預,減輕患者症狀,避免患者發展為重症甚至是危重症,從而縮短病程,提高治癒率。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免疫在新冠肺炎發病和治療中起何作用
    在這篇評述中集中寫了一個主題,即免疫在新冠肺炎的發病和治療中起什麼作用,圍繞免疫病理,討論免疫調節怎麼影響新冠肺炎的轉歸和治療,從而進一步探索新冠肺炎治療的新靶標和幹預的新途徑。  《中國科學報》:評述中,關於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療效的內容,您引用了個人與鍾南山院士交流的觀點,並做了標註,這是否有特殊原因?
  • 一文讀懂,基因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二、基因技術在新冠肺炎中的作用1.基因技術,可以追尋新冠病毒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呈球狀,直徑約為100nm~160nm。基因組是一條單股正鏈RNA,長度約為3萬個核酸,屬於基因組最大RNA病毒之一。後來,新冠病毒的數據被中國科學家首先上傳到了國際上共享的數據平臺,初步將不明原因的肺炎與新型冠狀病毒鎖定在一起。通過NGS病原體測序的信息資料庫比對,病原體鎖定結果只要3天。新一代的基因測序技術,在鎖定病原體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 曹雪濤院士在《自然綜述-免疫學》發文,介紹新冠肺炎免疫病理與治療
    他強調,抗擊疫情還面臨很多難題,而解決這些難題,自主創新與國際科技合作顯得尤為重要。此前,曹雪濤已分別於2015年和2019年在該雜誌應邀發表2篇綜述性評論長文。其中,2015年發表的綜述為我國學者在此期刊發表的第一篇綜述性評論長文。此次評述發表的寓意如何?應該從免疫學的哪些角度去研究新冠肺炎的機理和治療問題?對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什麼建議?
  • 【防疫科普】治癒新冠肺炎,人體免疫系統發揮什麼作用?
    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臨床表現的統計中提到:「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反例」?除了科學的對症治療之外,人體免疫系統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本期「防疫科普」從免疫學的角度,解讀機體免疫力如何對抗病毒。
  • 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楊曉明 2021-01-04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沿研究丨鍾南山院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圖片來自:新華網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教授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開發新型治療幹預措施和疫苗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Engineering的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中國抗擊新冠肺炎戰略概述文中指出, 2003年SARS
  • ...信息化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天津市海正泰克塑膠製品…
    一天一餐 加速醫療器械落地——記「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天津市海正泰克塑膠製品… 2021-01-09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百靈榮獲"貴州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1月8日,貴州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貴陽召開,用最高規格、最高禮遇,向人民的英雄致敬,向英雄的人民致敬。憑藉在抗疫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和重要貢獻,貴州百靈被授予"貴州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辛巴威首家「中國標準」新冠肺炎診療醫院投入使用 助力當地抗擊...
    該醫院是由在津華人投資建設,現階段作為新冠肺炎專科醫院為在津華人及當地社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揮重要保障作用。尚東醫院是由3家在津中資民營企業投資300萬美元建立,與當地知名醫療機構合作,採取中方投資、雙方共同管理、經營的模式。
  • 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昆明好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昆明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及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以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最高使命,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在全社會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發揮先進典型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營造「學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道德風尚,進一步激勵全市人民上下齊心、迎難而上,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經過嚴格規範的評選程序,昆明市文明委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抗擊疫情「昆明好人」評選活動,按照從嚴把關、優中選優的原則,決定授予丁怡等257人/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昆明好人」稱號。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團隊以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產生的IgM/IgG抗體作為標的,研發出了15分鐘內快速出結果的檢測試劑盒。此系列免疫試劑結合其他臨床指徵,可以快速、有效、定性進行醫院臨床診斷。科研加速度,疫苗和藥品研發緊鑼密鼓雖然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但是基於對新冠病毒的認知和了解,針對病毒作用機理,可從阻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以及阻止病毒複製兩方面開展相關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
  • 泰山商會榮獲全國工商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商會組織」
    原標題:泰山商會榮獲全國工商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商會組織」 魯網12月3日訊 11月18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印發《全國工商聯關於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商會組織通報表揚的決定》,泰山商會榮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商會組織」榮譽。
  • 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這個「溫州唯一」都經歷了什麼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接受表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團隊作為溫州唯一先進集體,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中科院物科院黃青:紅球藻蝦青抗擊新冠疫情三大「特效」
    抗疫戰鬥之中,青島微藻產業學會聯合生物學雜誌社於5月9日聯合開展以「微藻營養與功能」為主題的線上研討會,聚合國內行業頂尖專家,共同探討微藻全產業鏈產品在抗疫過程中的應用價值。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黃青研究員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蝦青素的免疫調節作用及在抗疫中的潛在應用》的報告。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
    就在這場雲端峰會召開之前,Swami Sivasubramanian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的署名文章,其中詳細闡述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如何在攻克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又是如何助力人類應對共同的挑戰,全文如下: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
  • 白銀區舉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事跡報告會
    白銀區舉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事跡報告會 2020-11-24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媒:抗擊新冠,這些關鍵營養很重要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在上周英國營養基金會的虛擬會議上,科學家討論了營養素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關鍵作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研究以及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的大量現有研究表明,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限制冠狀病毒症狀的嚴重程度,甚至降低重症監護入院人數和死亡率。
  • 人體免疫系統如何和病毒戰鬥?東南大學教授線上生動講述
    抗感染:「抵禦外敵入侵」免疫學是研究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功能及其規律的科學。人體免疫系統至關重要,猶如「國防力量」。《柳葉刀》公布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彩照新冠病毒既狡猾又擅長偽裝,一路躲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的道道防線,然後像小偷一樣,拿著「手上鑰匙」——表面突起,一扇一扇地開門,一旦打開其中一扇、闖入人體細胞,立刻大量複製、肆意破壞。
  • 病毒侵襲,人體免疫系統才是最強屏障
    追根溯源,我們要感謝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人體最強屏障——免疫系統!—免疫系統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人類的侵害,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阻擊戰中,人體的免疫能力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