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治癒新冠肺炎,人體免疫系統發揮什麼作用?

2020-11-30 新華網客戶端

  編者按:

  日前,湖北宜昌市一名91歲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癒出院,據報導,這位老人患有冠心病引發的心肌梗死,三年前曾做心臟支架手術,還伴有嚴重心衰和胸腔積液——這樣的病例都能治癒,讓很多人感到震撼。在南京,有一位95歲的高齡患者,從入院到治癒,僅用了8天時間。與此同時,我們也很遺憾地看到一些中青年患者的死亡病例報導。

  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臨床表現的統計中提到:「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反例」?除了科學的對症治療之外,人體免疫系統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本期「防疫科普」從免疫學的角度,解讀機體免疫力如何對抗病毒。

  本期「防疫科普」專家:

  黃波(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免疫學系常務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

  問:一般來講,青少年的免疫力比較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為什麼有些人也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

  答:對於青少年和年輕人來說,他們的肺部上皮細胞狀態較為良好,對病毒入侵的天然反應迅捷有效(主要指產生幹擾素的時間和量),並且他們的免疫細胞功能完整、良好,因而即便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沒有出現臨床症狀或者症狀非常輕微。

  為什麼也有不少年輕人表現出明顯症狀?這可能與他們接觸到病毒當時的機體免疫狀態有關。

  不管年輕人免疫系統功能有多麼好,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規律作息、通宵玩手機、吸菸飲酒,以及旅途疲勞等都可導致免疫功能臨時紊亂,從而給病毒有可乘之機。

  年輕人被感染的另外一個可能原因,在於入侵的病毒量。雖然人體免疫系統有強大的抗病毒能力,但並不是無所不能。當有病毒短時間內大量入侵機體時,機體免疫系統可能沒有能力將全部的病毒控制住,從而導致年輕人被感染並出現症狀。

  問:為什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

  答: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功能開始退化,在應對病毒時肺部上皮產生幹擾素的時間可能會慢半拍,產生的量減少,而免疫細胞釋放幹擾素以及吞噬病毒的能力均有所下降,導致整體抗病毒能力下降,容易被病毒感染。

  特別是老年人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時,其免疫系統功能更是薄弱,抵禦病毒的能力更差,更容易被病毒感染。

  問:為什麼有的老年人可以治癒?而有的老年人會進入危重狀態,甚至喪失生命?

  答:免疫在其中仍然是關鍵因素。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並且合併有基礎性疾病,正是由於這些患者抗病毒的免疫力低下,從鼻腔、咽喉部到氣管和支氣管等諸多環節未能將病毒有效阻擊,使得病毒侵犯肺泡,導致共用的肺泡-血管壁膜受損,血管裡的血液進入到肺泡。

  通過肺泡之間的間隙和重力作用,肺泡液體首先聚集在肺的底部,CT拍片呈現毛玻璃樣的影像圖,如果滲出的液體量更多時,影像學檢查雙肺呈 「白肺樣」改變。此時肺泡氣體(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功能發生障礙,病人病情危重,乃至喪失生命。

  作為氣體交換的關鍵,肺泡與血管壁所共用的膜,病毒入侵時又是如何受損的?

  病毒感染肺泡上皮細胞會損害此共用的膜,但這可能還不是主要原因。病毒感染肺泡,導致大量免疫細胞被募集到肺泡部位,受病毒刺激,釋放出大量炎性細胞因子(醫學上稱之為細胞因子風暴),這些炎性因子作用於肺泡-血管膜,破壞其完整性,大大增加其通透性,使得大量血液進入到肺泡,導致缺氧,引發危重病情。

  問:免疫力在抵抗病毒時發揮怎樣的作用?

  答:人類的歷史是一部與疾病包括病毒鬥爭的歷史,遠的例如天花病毒,近的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我們人類都最終戰勝了這些極其可怕的病毒。在此過程中,人類的免疫系統也在不斷進化,變得越來越強大。

  就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而言,大多數個體接觸到病毒後,並無症狀或僅出現輕微症狀,有的出現發熱胸悶等症狀,經一段時間後自行好轉;但是對於免疫功能不強或者低下者,病毒感染卻是一場嚴峻考驗。

  問:對於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如何改善他們的免疫功能?

  答:除了規律作息,當前可以食用一些具有增強天然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枸杞、靈芝粉、黑木耳等。這些食材富含植物的多糖(香菇多糖、枸杞多糖、靈芝多糖等),能夠刺激天然免疫細胞表面、稱為Toll樣受體的分子,使得這些免疫細胞處於一種預刺激狀態,加強了對病毒入侵的監視。

  如果大家明白了機體免疫系統對人體的保護機制,明白了我們可以通過生活和飲食方式改善免疫,我們就可以減少新型病毒帶來的恐懼和無力感。我們堅信,人類的免疫系統將再次證明,它是消滅邪惡病毒的無冕之王。(鳴謝: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整理:光記者 戰釗)

相關焦點

  • 呼吸病專家:抗擊新冠肺炎 人體免疫系統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已知新冠病毒會對人體哪些系統造成影響? 周新:因為每個人機體的免疫反應不一樣,新冠病毒入侵機體後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同,所表現的臨床症狀也有所差異。總體來講,普通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主要表現有三個常見的症狀:第一是發熱,第二是乏力,第三是咳嗽,如果肺炎嚴重則會出現呼吸困難。但也有少數人,可以沒有發熱症狀,僅是咳嗽,或無明顯的症狀。
  • 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但是,人的免疫系統可以識別鼠源性單克隆抗體,將其用於人體會面臨免疫系統的一系列反應,因此限制了它的應用。並且,當時的技術和生產成本也不利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因此,尋找一種具備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條件的新型抗體藥物刻不容緩。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展出人源化抗體和全人源抗體製備技術,使得抗體藥物可以較好地應用於人體,並實現大規模生產。」
  • 【科普知識】新型冠狀病毒是怎樣繞過人體的免疫系統的?
    【科普知識】新型冠狀病毒是怎樣繞過人體的免疫系統的?在病毒感染細胞並繁殖時,被感染細胞表面會產生相應的蛋白質即抗原,機體免疫系統發現抗原,並開始啟動全面的防禦戰鬥。人體有三道防線抵禦病原體的攻擊。由皮膚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構成的第一道防線,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構成的第二道防線以及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構成的第三道防線。
  • 防疫新科普 | 疫情防控新階段科普20問,專家來解答
    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在症狀前期的「潛伏期末」和「臨床症狀前期」最高。健康人在封閉環境中,如家裡、電梯和公交工具裡,如果接觸到未就診的無症狀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病人,容易被感染,因此建議在封閉環境中戴口罩。7. 吃什麼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人體免疫系統要正常發揮作用,需攝入足量且比例恰當的營養素。
  • 人體免疫VS植物免疫
    nCoV、人體免疫細胞、細胞因子風暴、核酸檢測、抗體快速檢測、血漿抗體、ECMO(人工肺)等等,同時我們了解到傳統的中醫藥普遍參與到新冠肺炎防控過程中,防控效果初步顯現,讓我們的中醫藥著實又「火」了一把,中醫藥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 瑞典智庫:人體內T細胞可延長新冠肺炎抗體壽命
    ▲人體內的T細胞可以延長新冠肺炎抗體壽命。(圖/路透社) 新冠肺炎的病症多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曾估計無症狀的比例高達40%,因此日前也有研究團隊指出,許多人可能體內已經有了部分的免疫力。但抗體的免疫能力仍然有限,因此瑞典卡洛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指出,人體內的「T細胞」可以加強抗體在體內停留的時效性。
  • 病毒侵襲,人體免疫系統才是最強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神,14億中國人頓時開啟了「抗疫」模式。縱觀歷史,人類經歷過無數次瘟疫橫行的時期,我們會發現,每次大範圍的疫情中,少數人倒下,多數人都生存了下來。追根溯源,我們要感謝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人體最強屏障——免疫系統!
  •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療就可以痊癒?丨追問新冠肺炎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10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介紹,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目前金銀潭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累計超過了1500餘例,絕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經過各種氧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以後,均可以順利出院,治癒率還是很高的,市民不必過分恐慌。此語一出,一些人表示終於可以鬆口氣了。但也有人不解,什麼是自限性疾病,真的不用治療就可以痊癒嗎?
  •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三優生物與之江生物、復宏漢霖達成協議,合作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全人源抗體藥物。候選抗體藥物已在細胞水平、轉基因動物水平上完成活病毒中和活性驗證,表現出很好的抗病毒活性,且未發現毒副作用。什麼是中和抗體?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 石家莊2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部治癒!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石家莊2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部治癒背後3月6日9時許,河北省胸科醫院收治的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醫護人員的簇擁下離開隔離病區。
  •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時大顯身手,其科學機制是什麼?
    在這351例患者中,所有的輕型、普通型患者沒有一例轉為重型或者危重型;22例重症患者中有3例治癒出院,8例轉為普通型;共有46例治癒出院。以上數據也顯示清肺排毒湯對治療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和救治前景。李昱介紹,各地在開展救治的同時也積極開展了相關的臨床科研工作,推出了一些有效的方劑和方藥。比如廣州八院推出的「肺炎一號方」(透解祛瘟顆粒)也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 王貴強:免疫力對病毒清除起決定性作用
    對於新冠病毒感染,目前為止還沒有特效藥,感染病毒以後是表現為輕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或者是無症狀,主要取決於機體的免疫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機體的免疫力在傳染病發生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新華網:病毒感染人體後,免疫系統是如何起作用的?
  • 群體免疫是什麼,它能用來防疫新冠病毒嗎?
    對公眾而言,個體免疫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但群體免疫卻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麼什麼是群體免疫,它是否可以用來抵抗新冠病毒呢? 什麼是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population immunity、community immunity)指的是因為個體免疫的存在而保護一個群體免受某種傳染病的侵害 [1]。 科學的定義有時候很晦澀,讓公眾難以一下理解,這也就是科普存在的必要性所在。
  • Cell Metab:免疫系統在調節體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6年9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揭示出在人體調節體重的能力中,高達40%可能是由免疫系統決定的。人體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反應來防止體重減輕,如今我們知道這涉及免疫系統。」「我們通常認為免疫系統的作用就是抵抗感染和疾病。然而,從進化的角度來說,突然或快速的體重減輕可能是生存的一種更加直接的威脅。這種免疫系統反應產生的一種後果是儘管採取最好的努力來控制卡路裡攝入和進行鍛鍊,人們還需努力減輕體重。
  • ...力究竟是什麼?它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面對病毒的入侵,免疫系統...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目前在我們醫院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目前我們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的患者累計超過了1500餘例,絕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經過各種氧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以後,均可以順利出院。面對疾病,有的人抵抗力強,有的人抵抗力弱。
  • 抗體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
    原標題: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之一科技日報2020年4月22日訊 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 美科學專家發現,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或比之前都要更加麻煩
    能夠治癒的患者情況或將不容樂觀,近日美國科學家公布研究發現,是關於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式後遺症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除了重症患者所留下某些不可逆轉的後遺症之外,對於普遍感染者來說是否也存在不良的後遺症,一直是國際上熱議和研究的課題,國際上醫學工作者從未放鬆相關研究。
  • 新警告 新冠病毒有愛滋免疫缺乏病毒加持 擊毀人體免疫系統
    (法廣RFI 小山)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聯合警告,新冠肺炎的病毒類似愛滋病的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會破壞保護身體免於遭有害病毒入侵的胸腺細胞
  • 巴西聖保羅市超4成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仍伴有各類後遺症
    當地時間11月14日,據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市衛生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該市17044名曾住院治療新冠肺炎隨後痊癒的患者中,近42%在新冠病毒檢測轉陰後仍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或感染症狀,如呼吸困難、運動耐力減退和活動受限等。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新冠疫苗與群體免疫
    前 言 上一期科普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下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病毒機制,算是為這期科普做的功課,希望大家有認真閱讀。那麼今天我們就進入正題,來聊一聊新冠疫苗的研發之路。 從新冠病毒爆發至今,疫苗作為一個高頻詞彙也一直活躍在我們的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