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實際我們得這個病啊,是病毒和人體免疫力博弈鬥爭的結果,往往病毒勝了就得病了,所以把抵抗力提高了,往往就不容易被感染,即使感染,也是輕的。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很多人問我,這個藥有效嗎?那個藥有效嗎?實際上最有效的藥物是什麼?你知道嗎?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所以我們醫生在做什麼?就是幫治療的病人在隔離病毒以外,最主要是幫這個病人挺過兩個禮拜,挺過兩個禮拜之後,病人自身的抗體就起來了,他自身對這個病毒就有強大的力量。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目前在我們醫院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目前我們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的患者累計超過了1500餘例,絕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經過各種氧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以後,均可以順利出院。
面對疾病,有的人抵抗力強,有的人抵抗力弱。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2月11日,WHO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為表達方便,本文其後簡稱為新冠病毒),目前疫苗正在抓緊研製,也沒有特效藥。不過無需恐慌的是: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治癒,但是治癒全靠自身免疫力+外部輔助治療。
免疫力一詞,由此一役,國人皆知。
通過各類媒體,我們看到武漢很多患者購買人免疫球蛋白,也看到醫務人員出徵前注射胸腺五肽之類免疫調節劑,還看到愛心企業為出徵湖北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捐贈靈芝孢子油,這些都是短期為了提升免疫力所作的各種努力。
醫學上,我們需要接種疫苗,有國家法定的疫苗,是每一個人都要強制接種的,比如:B肝疫苗、卡介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風、乙腦等疫苗,是國家規定必須要接種的,另一種是非強制但是對於抵抗力低下人群,要每年接種,比如流感疫苗。接種疫苗後身體會產生抗體,當有病毒入侵時,抗體會殺死病毒,讓人體不會發病。
現在針對本次新冠病毒的疫苗也正在加緊研製中,相信集中國最優秀的科研人員一起,我們一定能早日上市有關疫苗,最終戰勝疫魔。
那麼什麼是免疫力,它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免疫」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明代醫書《免疫類方》,是防治傳染病的意思。免疫系統日常監視著身體狀態,對問題細胞會做識別和清除。遇到病毒感染,會通過細胞識別,信號傳遞,細胞增殖活化,產生抗體等步驟對病毒進行清除。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座城,免疫力就是我們人體的護城河。面對病毒的入侵,免疫系統具有三大防線:
儘管免疫系統如此強大,但由於衰老、不良生活習慣,特別是精神壓力等的原因,免疫細胞數量和增殖能力會逐漸降低,從20歲到60歲人體免疫力會下降約60%,其消滅細菌、病毒、癌變細胞的能力也會減弱。
我們人體其實是一座龐大的微生物工廠,每天有一千億到一百萬億個細菌生存在體內,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十倍。而我們每天接觸的環境中,病毒病菌更是無處不在。人類能繁衍至今,不會輕易被細菌和病毒打倒,也能夠拼盡全力與癌症抗衡,靠的是什麼?就是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
大部分的情況下,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有能力對付病毒,一般病毒引發的感冒和流感是可以不藥而愈的。但是現代人因為壓力大、勞累、熬夜、吸菸酗酒以及外部環境的汙染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免疫系統每天都疲於應對,甚至陷入沉睡狀態。當新型病毒偷襲,免疫系統就會因為放鬆警惕而無力回天。
我們的一生中,免疫系統悄無聲息地幫我們抵抗了無數種病毒。一直保持自身免疫系統功能的強大,才有充足的底氣來面對各類疾病。免疫系統能發揮如此大的作用,組成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軍團功不可沒。
大家可以將免疫力理解為守護身體的「警察」,專抓外來的有害入侵者和內部的叛徒,保證人體系統正常運行。免疫力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是否容易患病以及病後預後情況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由於新冠病毒是首次出現,普通人群需要做好日常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做好第一道防線。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人體內還沒形成抗體,只能依靠我們自身免疫力堅守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線。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對抵禦新冠病毒十分重要。
岸柳青青,鶯飛草長。
一年好景,最美不過春光。
現在開始行動起來,提升我們的免疫力。來年,我們相約去看武漢最美的櫻花!
圖片說明:白雲山漢方通過廣州紅十字會,向廣州四家醫院捐贈一批廣藥牌靈芝孢子油,用於提升戰疫一線醫務人員的人體免疫力。圖為向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捐贈時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