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無力?小心患上跟霍金一樣的病!

2021-01-17 大醫金成

             史蒂芬·威廉·霍金,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  霍金教授還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時間簡史》吸引了無數讀者。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霍金被禁錮在輪椅上,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只有三根手指和兩隻眼睛可以活動,疾病已經使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雙手緊緊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腳則朝內扭曲著,嘴已經幾乎歪成S型,只能略帶微笑。後來,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除了霍金以外,罹患此病的名人、普通人還有很多很多,而這個疾病以「漸凍人」之名逐漸被大家所認識,「關注漸凍人」行動在民間發起……

 

 

什麼是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概 念——

       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又稱運動神經元病(MND),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選擇性侵犯脊髓前角細胞、腦幹運動神經元、皮層錐體細胞及錐體束的慢性進行性神經變性疾病。

       其發病率約為每年1~3/10萬,患病率為每年4~8/10萬。由於多數患者於出現症狀後3~5年內死亡,因此,該病的患病率與發病率較為接近。

 

 

病因——

      MND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環境、遺傳機制、神經營養因子障礙、氧化應激、自身免疫機制、興奮性毒性、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是隱匿起病、進行性加重的神經元變性疾病。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四肢遠端進行性肌萎縮、無力、肌張力高、肌束顫動、行動困難、呼吸和吞咽障礙等。

 

治療——

       西醫目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及手段,多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中醫對運動神經元病的

       中醫認為,運動神經元病屬於中醫「痿證」範疇,認為外感溫熱毒邪、內傷情志、飲食勞倦、先天不足、房事不節、跌打損傷以及接觸神經毒性藥物等,均可使五臟受損,精津不足,氣血虧耗,肌肉筋脈失養,而發為痿證。因此治療上多主張虛證以扶正補虛為主,實證宜祛邪和絡。

       金濤教授從循證醫學的理論出發,認為運動神經元病乃先天稟賦不足,肝腎不足,後天失養,脾胃虧虛所致。肝腎虧虛,筋脈失養,故筋脈失養,樞機不利;脾胃虧虛,氣血生化無源,脾主肌肉,肌肉失濡則肌肉萎縮乏力。因此,治療上主張以補肝益腎,健脾益氣為主。通過中藥的調理,不但能減輕患者乏力,活動困難等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還能減緩病情的進展,延長患者壽命。

 

病例連結——

      今年6月份,有一位男性患者蹣跚步入診室,根據患者家人介紹,患者今年62歲,出現四肢乏力症狀已經2年多了,以雙下肢為主,影響走路,有時會出現肌肉抽動的症狀,患者起初並沒有在意,以為是休息不夠,勞累所致,但是患者症狀逐漸加重,四肢關節無力,活動不利,形體消瘦,還出現胸悶等症狀。金濤教授查體發現患者並不屬於普通的四肢乏力,而且出現了肌肉萎縮的症狀,懷疑患者是運動神經元病,遂建議患者即刻到浙二醫院神經內科就診以明確病因,患者幾天後回來複診時稱浙二醫院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病」,金濤教授詳細地向患者解釋其病情,並予補益肝腎,益氣健脾之中藥調理,患者服藥一段時間後四肢無力症狀已較前稍減輕。但很可惜,患者訴由於家庭經濟較困難不能再前來治療。

 

 

金濤主任簡介:

浙江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醫學碩士,碩士生導師,資深膏方專家,杭州日報首屆十大人氣養生大咖。

從事臨床工作多年,尤為擅長治療內科疑難雜症,並長於中醫養生調攝。在繼承中醫各家學說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循證醫學最新成果進行了諸多研究,創立了一整套獨特有效的中醫循證治療方法,並獨創了系列組方如衡宜系列方,解鬱湯,抑憂養心湯,荷葉降脂湯及代謝症候群系列方。用以治療多種疑難雜病,如免疫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病、乾燥綜合症、類風溼關節炎、自免性肝炎、自免性胰腺炎、慢性腎炎、潰瘍性結腸炎、橋本甲狀腺炎)及過敏性疾病(變應性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失眠,焦慮症,抑鬱症;代謝症候群(純中藥治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中醫腫瘤康復等。

若您覺得稿子不錯,喜歡本文,煩請點讚或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此文原創發布,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您想收到「大醫金成」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的人形圖標--【查看歷史消息】--獲取更多既往內容。

歡迎關注浙江省中醫院金濤主任中醫師的微信公眾平臺-大醫金成!

關注辦法: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大醫金成」→添加關注。也可以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立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全身癱瘓的霍金如何生了三個孩子
    霍金本人在看到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是:「我的病只影響到了隨意肌,不隨意肌還是非常正常的。」根據霍金本人的回答,硬化症雖然使得他全身癱瘓,但沒有影響他的生殖器官。所以霍金能像正常人一樣過夫妻生活,也能生下健康的孩子。
  • 霍金怎麼說話?霍金的漸凍症是什麼病 只有三個手指可以動
    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叫運動神經元病,後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氏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病混用。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肌萎縮側索硬化的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另外有部分環境因素,如遺傳、重金屬中毒等,都可能造成運動神經元損害。
  • 四代八人同患「霍金病」:下肢無力 逐步癱瘓
    南充市高坪區螺溪鎮三步橋村,自1950年以來,劉氏家族四代人中,出現了與著名科學家霍金類似的疾病:青壯時期忽冷忽熱、下肢無力、舌肌萎縮,運動功能逐漸喪失,最後導致癱瘓死亡,但存活期間智力基本不受影響。昨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走訪三步橋村,了解到劉氏家族四代八人的患病史。
  • 霍金其實早就「死」了?
    霍金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史蒂芬·威廉·霍金在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導致了不能說話只能通過特定的機器來傳達自己的思想,那麼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生前究竟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一、霍金的病症簡介 盧伽雷氏症: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後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Lou Gehrig)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病混用。
  • 失去四肢仍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 這些身殘志堅的玩家不輸霍金!
    霍金生前,在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不過他依舊熱愛生活與科學。雖然霍金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的精神至今仍然激勵著我們,同樣在遊戲圈中,也有許多玩家,雖然他們身體上有些缺陷,但是他們並沒有對生活放棄希望,絲毫不影響對遊戲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身殘志堅的玩家吧。
  • 霍金到底患了什麼病?
    是什麼疾病,讓霍金陷於輪椅?奪去了霍金的生命?霍金所患的運動神經元病(movement neuron disorder),又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rosis)。 這種病只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神經元。
  • 全身只有眼球能動,寧德60多歲阿姨患上了霍金一樣的病,成為了漸凍人!
    現實生活中, 大眾還是對這個病十分陌生: 一些醫生不了解,導致病人病情延誤; 一些家屬對此病無從知曉,病人常常陷入絕望。
  • 霍金為什麼癱瘓 身殘志堅的精神影響了無數人
    霍金被譽為是當代的愛因斯坦,他的著作理論對於科學進步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同時,霍金最偉大的地方還在於他的精神,霍金是個癱瘓人,面對困境,他從未放棄,霍金為什麼癱瘓了?據悉,霍金從小就身體不大靈活。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 【醫療科普】四肢無力是按摩惹的禍嗎?
    一位35歲的壯漢,按摩頸部後覺得右腿睏乏、沒有勁,1天後左腿和兩個胳膊也使不上力,很快就在床上不能動了。壯漢心裡十分著急,自己一米八幾的大個子,平時身體狀況都很好,怎麼就突然一下癱在床上了。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我的頭留下做研究
    但是,她患上漸動症之後,一切都變了。我們現在先來科普一下漸動症到底是什麼疾病: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 兒童突發感覺異常、四肢無力,家長需警惕
    可是半年前突然出現四肢無力,行走不穩,家人觀察幾天後發現有加重趨勢,立即帶往醫院就診,入院診斷為「吉蘭-巴雷症候群」。給予激素、丙種球蛋白、神經營養的藥物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可短距離扶走,搖擺步態,但無法獨立完成下蹲起立及獨立步行,因而只能辦理休學手續。
  • 霍金患上漸凍症後還能說話,還能寫出時間簡史,完全是因為輪椅?
    世界上有許多我們難以解開的謎底,霍金也是如此,我們甚至沒有聽過霍金說話,可是從來沒有人敢質疑霍金的存在。霍金可謂是一個活著的傳奇,正當最好年紀的時候,患了漸凍症,在他剛成名的時候,幾乎全身癱瘓,雖然他功成名就,可是卻再也不能像小夥子一樣,在大街上跑著追女孩子了。
  • 2歲女嬰失去四肢 因病截肢仍樂觀生活
    2歲女嬰失去四肢 因病截肢仍樂觀生活時間:2016-08-06 11:2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歲女嬰因患嚴重腦膜炎失去四肢nbsp;臉上仍有笑容來源:人民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日報導,英國巴斯市的2歲寶寶哈莫尼-羅斯艾倫(Harmonie-Rose Allen
  • 帕金森病、漸凍人症和老年痴呆,到底有何不同?
    也就是說,患上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不僅無法治癒,病情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嚴重。損壞的中樞神經有可能導致兩種後果:運動障礙,以及思維、記憶、情感上的非運動障礙。圖自財新網>>>>帕金森病主要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人身上,病變位於中腦一個叫做「黑質」的地方,這個部位的神經元往往會出現大量死亡。
  • 是什麼原因導致霍金不能說話?揭秘運動神經元病
    霍金是偉大的,他為人類科學界做出了傑出貢獻,大家肯定也非常清楚,同時也知道霍金患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疾病,這種疾病導致他不能說話,甚至無法動彈,只能終生坐在輪椅上,通過特殊的機器設備才能「說話」。關於科學的就不多說了,網上關於這方面的資料也非常多,今天借這個機會,結合我的專業知識,給大家通俗地講一下他患的這種特殊疾病到底是什麼?
  • 天才霍金:漸凍症前的倜儻少年(上)
    被譽為全世界最聰明的天才,霍金是怎麼樣豁達的笑對人生?其實,霍金的肌肉萎縮症從症狀上講,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漸凍人。事實上他從21歲患上這病到70多歲,他已經被病魔困在自己身體裡50多年了。如果普通人這樣,要麼生命可能早就完結了,要麼活著也是十分痛苦的,備受煎熬,但是霍金在70多歲仍然在享受生命給他帶來的樂趣。
  • 漸凍症 像慢性毒藥一樣吞噬生命的病
    漸凍症這種病,我們知曉大多是因為霍金這個科學家,以及前幾年曾流行的「挑戰冰桶」活動,然而,很少有人真正認識這種可怕的疾病。 殘酷的疾病: 像慢性毒藥一樣慢慢吞噬生命 患者劉先生的兒子講述了關於父親的故事:他的父親原來是名體育教師,身體很好的,但在3年前,他突然出現了右手無力及行動僵硬等症狀,從此踏上漫漫求醫路。在此期間,他的病進展很快,穿衣、吃飯都需要家人幫助才能完成,「他之前每天活躍在操場上,生病後卻日復一日躺著,差別太大了!」
  • 霍金的病有得治嗎?
    在獲知霍金先生今日病逝的消息後,他寫下以下文字。彥之醫生徵得作者同意,發文於此。作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在2018年的3月14日這一天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76歲。所周知,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世上最著名的「漸凍人」霍金 他患的這種病你了解多少
    有很多人以為霍金得的是帕金森病,其實不是,他得的是漸凍症,也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因為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成就,霍金成為了全球最知名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漸凍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一種,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屬於世界罕見病。該病會使患者像被冰雪凍住一樣,喪失任何行動能力,目前還無法根治。
  • 患上一種老也不死的病
    這個專輯裡採訪了好幾位年滿八九十、不僅不患老年痴呆,還活得比年輕人更生龍活虎的名人,其中包括93歲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和年滿100歲依舊在寫書創作的日野原重明醫生等等,看完這個長壽專輯後,發現這些健康長壽的人,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個個都擁有一顆樂觀開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