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體代謝及酮體的多種生理功能

2020-10-18 lcy1971

脂解產生的乙醯輔酶A除了進入三羧酸循環氧化之外,還可以在肝臟中合成酮體(ketone body)。酮體指乙醯乙酸、β-羥基丁酸和丙酮這三種物質。

酮體主要是在缺乏葡萄糖時作為肝外組織的能源物質。心臟和腎上腺皮質主要以酮體作燃料,骨骼肌也可利用酮體,腦在平時利用葡萄糖,但在飢餓時會將酮體作為主要燃料,將珍貴的葡萄糖留給紅細胞。在某些病理條件下(如糖尿病等),也會生成大量酮體。

酮體的合成首先是兩個乙醯輔酶A縮合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這個反應可以看作β-氧化最後一步的逆轉,但所用的酶是另外一個酶,線粒體乙醯乙醯輔酶A硫解酶(mThiolase),或稱乙醯輔酶A乙醯轉移酶(acetyl-CoA acetyltransferase),由ACAT1基因編碼。這樣有利於兩個過程的分別調控。

酮體的合成

乙醯乙醯輔酶A再與第三個乙醯輔酶A縮合,就生成β-羥基-β-甲基戊二醯輔酶A(HMG-CoA)。催化的酶是HMG輔酶A合酶,它是酮體合成的限速酶,由HMGCS2基因編碼。這兩步反應與膽固醇合成的起始反應相同,但後者在細胞質中進行,所以負責催化的是胞漿同工酶(ACAT2和HMGCS1)。

HMG-CoA裂解酶(HMGCL)將其裂解,生成乙醯-CoA和乙醯乙酸(AcAc或AA)。另外,HMGCL還參與亮氨酸的碳架氧化。

D-β-羥丁酸脫氫酶(BDH1)催化乙醯乙酸的還原,生成β羥丁酸(BHB或βOHB),反應可逆,不催化L-型底物。乙醯乙酸可以自發或由乙醯乙酸脫羧酶催化脫羧,生成丙酮。

酮體可通過自由擴散或由單羧酸轉運蛋白1(MCT1)或MCT2轉運出線粒體,二者分別由SLC16A1和SLC16A7基因編碼。

BHB比AA更穩定,所以是血液中最主要的酮體。人體BHB的基礎血清水平在μM範圍,但禁食12-16小時後會上升到幾百μM,禁食2天後達到1-2 mM,長期飢餓可達到6-8 mM(Trends Endocrinol Metab. 2014 Jan;25(1):42-52.)。

酮體被肝外組織吸收後,有兩條代謝途徑。一條是進入線粒體氧化分解,稱為氧化代謝命運,這是其主要代謝方式;另一條是在細胞質中參加脂合成,稱為非氧化代謝命運。

BHB可由BDH1重新氧化生成乙醯乙酸,然後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再通過β-氧化和三羧酸循環提供能量。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是酮體利用的限速步驟,線粒體中所用的酶是3-酮脂醯輔酶A轉移酶1(OXCT1),也稱為琥珀醯輔酶A:酮脂醯輔酶A轉移酶(SCOT)。

酮體的氧化代謝

這是一個輔酶A的交換反應,好處在於不需要消耗ATP,由三羧酸循環提供琥珀醯輔酶A。但其平衡有利於逆反應,需要靠酮體的不斷消耗來推動。SCOT在肝臟以外的所有線粒體中均有表達,這也是肝臟能不斷輸出酮體的原因。

細胞質中的反應由乙醯乙醯輔酶A合酶催化,然後乙醯乙醯輔酶A可被胞質HMGCS1催化進入膽固醇合成,或被ACAT2催化進入脂肪酸合成。

丙酮代謝比較複雜,先被單加氧酶催化羥化,然後可生成丙酮酸或乳酸、甲酸、乙酸等。大部分丙酮異生成糖,這是脂肪酸轉化為糖的一個可能途徑,但平時流量極低,只有在酮症狀態下才有意義。

酮體的主要生理意義是作為禁食能源。這在進化上是很保守的,許多細菌合成βOHB的聚合物來存儲能量。這種反應可用於生產生物降解塑料,如聚羥基丁酸(PHB)及其改進產品PHBHV。它們可降解、無毒,由可再生資源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已有多種此類商品上市,用於食品、藥品等領域。例如有人用PHBHV製成生物相容性納米載體,用於靶向大腸癌的5-FU遞送(Drug Deliv. 2019 Dec;26(1):318-327.)。

PHBHV納米載體顆粒SEM顯微照片,引自Drug Deliv. 2019 Dec;26(1):318-327.

酮體代謝與糖脂代謝密切相關。它與細胞質和線粒體中的代謝途徑是整合在一起的。當肝臟中有足夠的磷酸二羥丙酮時,就會有充足的磷酸甘油,大多數脂肪酸會用來合成甘油三酯。當脂肪酸進入線粒體後,如果對ATP的需求不高,就會用來合成酮體。

酮體代謝與細胞質代謝途徑的整合,引自Cell Metab. 2017 Feb 7;25(2):262-284.

酮體合成的關鍵酶HMGCS2主要受FOXA2、PPARα和FGF21的轉錄調節,以及琥珀醯化和乙醯化/ SIRT3脫乙醯化的翻譯後調控。酮體降解的關鍵酶OXCT1則主要受琥珀醯輔酶A調控。

酮體代謝調控,引自Trends Endocrinol Metab. 2014 Jan;25(1):42-52.

很多代謝物都有信號傳導作用,酮體也不例外。BHB作為最主要的循環酮體,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一個信號分子,為酮體代言。BHB至少有兩種G蛋白偶聯受體(GPCR),包括HCAR2(GPR109A)和FFAR3(GPR41),可以減少脂肪分解,減少交感神經緊張,降低代謝率。這與禁食狀態相一致。

β-羥丁酸介導的信號轉導,引自Trends Endocrinol Metab. 2014 Jan;25(1):42-52.

BHB具有表觀遺傳調控作用。它可抑制組蛋白脫乙醯基酶(HDAC)活性,促進一些抗氧化基因的表達,從而降低細胞氧化應激水平。在長期禁食條件下,BHB還可以使組蛋白中賴氨酸殘基β-羥基丁醯化。這是表觀遺傳調控的一種新形式,可以改變多種基因表達,例如轉錄共激活因子PGC-1β,從而調控IRS2和CPT1A等。

此外,酮體還與炎症、腫瘤、神經保護以及壽命調控等多種事件相關。

β-羥丁酸與熱量限制導致的長壽,引自IUBMB Life. 2017 May;69(5):305-314.

相關焦點

  • 你要了解腦的兩種代謝模式:葡萄糖和酮體
    Stephen Cunnane在俄亥俄州大學食品創新中心主辦的專題論壇上的關於「大腦葡萄糖與酮體代謝機制」的主題演講的內容。 Stephen Cunnane於1980年在麥吉爾大學獲得生理學博士學位,隨後進行了有關營養與大腦發育的博士後研究。
  • 或許是體內酮體超標
    英國生物學家布萊安·福德25日宣布,他可能已經找到了人體自燃的原因:體內酮體超標。他說,人本身就能生成一種叫做酮體的化學物,這種物質正常情況下通過排尿等正常的體循環就能排出體外,如果在人體積聚,那麼人體就會變成易燃體,一旦處於乾燥、炎熱的環境中就會自燃。此外,如果生活的環境中有易燃物存在,也會影響到人,引起人體自燃。
  • 生酮飲食機制:大腦是如何利用酮體作為能量來源的?
    在生酮飲食模式下,人體的主要能源代謝將從利用葡萄糖轉變為利用脂肪,通過肝臟代謝產生酮體。那麼,大腦是如何利用酮體作為能量來源的呢?生酮飲食治療過程中脂肪酸在肝臟中氧化分解為酮體,包括:乙醯乙酸(ACA)β-羥丁酸(BHB)丙酮酮體的代謝轉歸與抗癲癇作用A.
  • 酮體升高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嗎?
    酮體 正常情況下,我們身體裡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酮體是人體裡佔比例比較小的一種能量來源。 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酮體包括乙醯乙酸、 β-羥丁酸、丙酮三種物質,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明顯升高時,大量葡萄糖隨尿液排出,機體可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減少,只能進行脂肪分解供應能量,酮體就是脂肪分解的產物。酮體是酸性很強的物質,當酮體大量堆積時,就會產生糖尿病酮症,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三種酮體測量工具教你判斷
    三種酮體寶寶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人體切換「糖供能」為「脂肪供能」,進入「營養性生酮狀態」後會產生酮體。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分解成乙醯輔酶A。乙醯輔酶A通過一系列作用產生乙醯乙酸、β-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稱為酮體。
  • 線粒體乙醯化:蛋白組學,sirtuins去乙醯化酶, 以及對代謝和疾病的影響
    2018年,Chris Carrico等在《Cell Metabolism》上發表了《The Mitochondrial Acylome Emerges: Proteomics, Regulation by Sirtuins, and Metabolic and Disease Implications》綜述,對乙醯化的生物學意義及其對線粒體功能、代謝調節和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做了如下綜述。
  • 食物在體內代謝過程可以分幾個階段?了解其代謝過程有什麼意義?
    食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以分幾個階段?了解其代謝過程有什麼意義?食物是機體與外界環境中物質進行交換溝通的橋梁,機體能使外界的物質變成機體的組成部分,而機體的組成成分又通過代謝排出體外。吃進的食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可以分三個階段。
  • 膽固醇代謝與小G蛋白的異戊二烯化修飾
    膽固醇此途徑前兩步與酮體合成是相同的,都是先形成乙醯乙醯輔酶A,再生成β-羥基-β-甲基戊二醯輔酶A(HMG-CoA大多數乙醯乙醯輔酶A由ACAT2合成,但酮體也可作為一種來源。細胞質中的乙醯乙醯輔酶A合酶(AACS)可催化乙醯乙酸生成乙醯乙醯輔酶A。HMG-CoA被內質網中的HMG-CoA還原酶(HMGR)轉化為二羥甲基戊酸(mevalonate,MVA)。這個反應消耗兩摩爾NADPH,是膽固醇合成的限速步驟。HMGR的編碼基因是HMGCR,受到嚴密調控。
  • 研究揭示反芻動物瘤胃功能創新的多種遺傳進化機制
    瘤胃作為反芻動物進化過程中的重要器官,為系統解析其功能創新背後的遺傳進化模式,研究人員聯合國內外10多家單位收集了反芻動物類群所在的鯨偶蹄目的50種組織共897個轉錄組數據,覆蓋了其中三個擁有多胃室結構的亞目(反芻亞目、胼足亞目和鯨河馬亞目)。利用比較基因組學和比較轉錄組學方法對反芻動物瘤胃的功能創新的遺傳進化基礎進行了探究,並進一步對候選基因的功能進行了驗證。
  • 生酮飲食功能多多,你知道哪些?(第2期)
    論文通訊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成員、生物學副教授Omer Yilmaz說,「酮體是代謝物如何指導腸道幹細胞命運的首批例子之一。這些酮體通常被認為在營養壓力期間在能量維持中起關鍵作用,它們通過激活Notch通路來增強幹細胞功能。不同營養狀態或飲食中酮體水平的變化使得幹細胞能夠適應不同的生理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