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粉體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哪些?

2021-01-09 磨粉機

表面吸附包覆法:利用物理或化學吸附原理使包覆材料均勻附著到被包覆對象上,形成連續完整的包覆層。選擇的包覆材料大多是一些有機物質。

液相包覆法:是指無機粉體顆粒表面沉積一層或幾層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的鹽類物質的一種表面改性方法,主要分為沉澱法、醇鹽水解法、溶膠凝膠法和非均相凝固法。

微膠囊法:膠囊化改性是在顆粒表面覆蓋均質而且有一定厚度薄膜的一種表面改性方法。

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方法:將聚合物長連接枝在粉體表面,而聚合物中含親水基團的長鏈通過水化伸展在水介質中起立體屏障作用,這樣,粉體在介質中的分散穩定除了依靠靜電斥力外又依靠空間位阻,效果十分明顯。

機械力化學改性法:運用粉碎、摩擦等方法增強粒子表面活性,從而使分子晶格發生位移,內能增大,在外力的作用下,活性的粉末表面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附著,達到表面改性的目的。

高能改性法:是利用等離子體或輻射處理等引發聚合反應而實現改性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粉體表面改性方法
    表面改性是粉體材料必須的加工技術之一,是指改變非金屬礦物粉體表面或界面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物理塗覆、化學包覆、無機沉澱包覆或薄膜、機械力化學、化學插層等。物理塗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對粉體表面進行處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熱法兩種。適用於鑄造砂、石英砂等。
  • 超細粉體表面包覆處理的14種方法
    這種機理從結晶學角度出發,認為在某一pH值下,有異相物質存在時,如溶液超過它的過飽和度就會有大量的晶核立即生成,沉積到異相顆粒表面形成包覆層。 超細粉體表面包覆的方法 1、機械混合法。
  • 當氣流粉碎「遇見」表面改性,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實踐表明,在氣流粉碎的同時對顆粒進行表面改性,可獲得具有良好改性效果的粉體材料,即所謂的氣流粉碎-表面改性一體化技術。 2、氣流粉碎-表面改性一體化技術的工藝流程 表面改性劑可以在粉體粉碎前的預處理時加入或在粉碎的過程中通過風送系統或加料器噴灑加入,加入的位置有粉碎區、分級區和收集系統等,可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加入方式。
  • 嘉賓報告|鄭水林:碳酸鈣粉體表面改性技術
    「2020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嵩山飯店召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鄭水林教授將作《碳酸鈣粉體表面改性技術表面改性是提升碳酸鈣應用性能、提高適用性、拓展市場和用量所必須的重要手段,未來功能化、專用化將成為碳酸鈣發展的主要趨勢,各種表面改性專用碳酸鈣的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目前,我國普通碳酸鈣產能過剩,低價競爭激烈。經表面改性後的碳酸鈣,使用效果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好,價格自然隨之增加。
  • 2019年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高級研修班在江蘇張家港成功舉辦!
    2019年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高級研修班現場主辦方特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鄭水林教授、上海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祝潤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杜高翔副教授、張家港市通沙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劍等專家分別從有機粉體表面改性技術與裝備、粉體改性在塑膠材料中的應用、無機包覆改性及機械力化學改性、表面改性設備等方面與學員進行了分享和交流
  • 乾貨| 6大表面改性方法,你的粉體適合哪一種?
    表面改性是根據應用需要有目的地改變粉體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以滿足現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發展的需求,在粉體加工和應用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主要有6大類改性方法。1、物理塗覆方法原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對粉體表面進行處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熱法兩種。改性劑:高聚物、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等。
  • 粉體分散劑對納米碳管表面改性後的效果分析
    但是納米碳管化學惰性比較錢,表面缺少活性基團、分散性差、加工困難,限制了其應用。因此如今很多工程師通過無機粉體分散劑對其表面進行有機修飾改性,加入活性基團,提高它在體系中的與其它元素的相容性與分散劑,發揮其優異的性能。
  • 2019年粉體超細粉碎和精細分級高級研修班在江蘇崑山成功舉辦!
    2019年粉體超細粉碎和精細分級新工藝新裝備高級研修班現場主辦方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沈志剛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鄭水林教授、華南理工大學王燕民教授、江蘇密友粉體新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總裁吳建明先生等專家分別從超細粉碎技術與設備、精細分級技術與設備、粉體性能表徵與應用、功能粉體製備等等方面與學員進行了分享和交流,並安排學員們前往江蘇密友粉體新裝備製造有限公司進行實地參觀學習
  • 顏料粉體超細粉碎的3個應用實例!
    粒度是顏料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要求顏料粒子物理形態穩定,粒子大小均勻,且有良好的分散性,不致凝聚或沉澱。在製備顏料粉體時,我們一般選擇物理機械法。選擇具體的粉碎方法時,須視粉碎物料的性質和所要求的粉碎程度而定。
  • 表面改性究竟能給阻燃劑氫氧化鋁帶來什麼?
    化學法則是指利用偶聯劑對氫氧化鋁進行表面改性,通過其分子的基團與改性粉體表面發生反應形成化學鍵,而達到改性的效果,由於偶聯劑分子對有機物具有親和性,可以與有機高分子發生反應,使其與有機高聚物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而改善複合材料的性能。
  • 李文龍:中藥粉體技術的發展與挑戰
    對於流動性較差的中藥粉體,通過粉體改性等技術可增加其流動性,以達到較高的生物利用度。杜焰等採用主成分分析法表徵中藥粉體的流動性,改變了單獨依賴休止角表徵流動性的方法,對於評價中藥粉體流動性形成了客觀標準。中藥粉體的流動性質參數及其測定方法詳見表2。
  • 2008北京粉體周探討粉體技術發展與應用
    本報訊(實習生趙剛)為期5天的「2008北京粉體周」活動展會,4月1日在清華大學拉開帷幕。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對粉體及相關技術裝備的需求不斷擴大,超微細粉體技術及應用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相關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納米粉體如何進行表面改性?
    另外,納米粉體與介質的不相容性會導致界面出現空隙,存在相分離現象,所以必須對納米粉體進行表面處理。納米粉體團聚現象目前,納米粉體的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偶聯劑改性、有機物改性、無機物改性等。1、納米粉體偶聯劑改性偶聯劑改性是偶聯劑與納米粉體表面發生化學偶聯反應,兩組分之間除了範德華力、氫鍵或配位鍵相互作用外,還有離子鍵和共價鍵的結合。偶聯劑是在納米粉體表面改性中應用較多的改性劑。
  • 超細氧化鋁粉體有哪些高端應用領域?
    超細氧化鋁粉體是現代工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氧化鋁粉體超細微化後,其表面電子結構和晶體結構都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宏觀物體所不具有的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並具有高強度、高硬度、抗磨損、耐腐蝕、耐高溫、抗氧化、絕緣性好、表面積大等優異的特性,目前已在生物陶瓷
  • 高嶺土8大表面改性方法,你鐵定用得著
    高嶺土表面改性的基礎是Si-O鍵和Al-(O,OH)鍵等活性基團,特點是即使採用化學反應的方法,也只改變礦物界面層次的組分,不改變內部晶體結構及物化性質,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煅燒改性煅燒改性是指高溫煅燒高嶺土,其目的就是將高嶺土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的羥基脫除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表面處理中的應用
    通常採用的放電氣體有Ar、N2、O2等非聚合性氣體以及C2H2、CF4等反應性氣體,通過活性粒子對粉體表面的刻蝕、活化、除雜、接枝、交聯和包覆等作用,改變粉體表面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接下來就與大家探討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材料處理中的具體應用。
  • 偶聯劑改性高嶺土典型工藝與設備
    偶聯劑改性高嶺土,既可用幹法,也可用溼法。1、高嶺土幹法改性工藝與設備幹法處理改性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將高嶺土粉料置於高速攪拌的混合容器中,將溶有偶聯劑的溶劑慢慢加入,攪拌一段時間後就可製得改性高嶺土填料,此方法簡單靈活,且完全省去了脫水和乾燥過程,常作為普遍的改性方法。
  • 粉體幹法表面改性工藝特點及適用範圍
    幹法表面改性工藝是指粉體在幹態下或乾燥後在表面改性設備中進行分散,同時加入配置好的表面改性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表面改性處理的工藝。無機粉體的表面物理塗覆、化學包覆、機械化學和部分膠囊化改性常常採用這種工藝。
  • 【稀土論壇】你確定了解稀土永磁粉體材料? 產業鏈現狀及發展趨勢...
    粉體工程學科的發展與其它學科交融,形成了超細粉碎、精密分級、高度均化、分散、複合包覆、改性改質、乾燥、燒結成型、儲存、包裝、輸送、納米粉體合成與應用、粉體性能檢測等操作單元、合成工藝或集成技術。  粉體表面改性是指採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粉體的組成顆粒進行表面處理,根據應用的需要有目的地改變其表面物理化學性質、表面形態與結構的工藝 。表面改性也稱為表面改質或表面修飾。  粉體材料的表面改性技術是調控材料性能 、拓展應用領域和提高使用價值的重要方法。
  • 一文了解氫氧化鎂阻燃材料表面改性技術
    通過使用特定化合物對氫氧化鎂進行表面改性,可解決其表面自由能高、極性強、易於團聚的缺點,使其表面具有疏水性,改善氫氧化鎂與聚合物的相容性。氧化鎂目前,氫氧化鎂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有超細化法、表面化學包覆和微膠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