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土8大表面改性方法,你鐵定用得著

2020-12-04 粉體技術網

表面改性是高嶺土非常重要的深加工改性方法之一,是指根據應用的需要,對高嶺土表面進行物理、化學或機械方法處理,以達到提高高嶺土的白度、亮度、表面活性或改善與聚合物相容性等目的。

高嶺土表面改性的基礎是Si-O鍵和Al-(O,OH)鍵等活性基團,特點是即使採用化學反應的方法,也只改變礦物界面層次的組分,不改變內部晶體結構及物化性質,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煅燒改性

煅燒改性是指高溫煅燒高嶺土,其目的就是將高嶺土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的羥基脫除,獲得特殊的表面性質。

煅燒後的高嶺土具有白度高、密度小、比表面積增大、吸油性增加、熱穩定性高和絕緣性等特點,適宜用於塗料、油漆、電纜等的填料。

高嶺土煅燒時應注意溫度的選擇,在較低溫度煅燒,高嶺土的活性較大;在較高溫度煅燒,可形成鋁尖晶石,並在一定溫度下會有莫來石產生,此時高嶺土的活性較小,不能滿足部分高分子材料製品的需求。

因此,在應用於不同的製品中時應選擇不同的煅燒溫度,例如填充電纜膠料時,高嶺土表面應具有較大的表面活性,就需要在低溫下煅燒高嶺土;當用作塗料的填料時,煅燒溫度可以偏高,用於替代部分顏料,但溫度不能過高,以免產生莫來石化。

2、表面包覆法改性

表面包覆法通過物理吸附或化學吸附等方法在高嶺土表面包覆一層有機物達到改性的目的。

常用的改性劑為硬脂酸、三甲基丙烯酸甘油脂、三甲氧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低分子聚乙烯蠟等。

此法優點是高嶺土改性後可以使材料結構的穩定性及催化劑活性增強,粉末的聚集程度減弱,分散性及流動性得到改善。

3、表面反應法改性

表面反應法是指改性劑與高嶺主表面的活性基團(-Al(Al)-OH,-Si-O-Al-和-Si(Al)-O)發生化學反應引入疏水或者帶有活性的疏水基團,從而引起表面性質發生改變,既降低了表面能,又改善了高嶺土的疏水性和反應性。

改性劑可以直接改性高嶺土,也可以在其表面先反應生成離子,再通過離子交換的方式最終達到改性目的,此法重要手段有酯化、滷化、胺化等。

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改性條件,以達到不同的改性目的。在製造精細化、專用化產品方面,這種方法具有很大的優勢,是高嶺土深加工的一個主要方面。

4、偶聯劑改性

偶聯劑改性法是對高嶺土表面化學改性常用的方法,將高嶺土表面通過化學法接枝有機偶聯劑,從而改變高嶺土表面性質,由親水變為親油,降低表面能,當填充到高分子材料中,改善與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目前常見的偶聯劑主要包括矽烷類,鈦酸酯類,鋁酸酯類,鋯鋁酸鹽類等。

偶聯劑是具有兩性結構有機分子,主要官能團包括,親水的極性基團和親油的有機長鏈,親水的極性基團能與高嶺土表面發生化學反應,連接到其表面,而親油的有機長鏈能與高分子鏈相互纏結,或者親油長鏈帶著活性基團能與高分子反應形成化學鍵,改善高嶺土與高分子的相容性,提升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用偶聯劑處理高嶺土,可有效抑制其與高聚物的「相」分離,可增大填充量,節約成本,同時可保持較好的分散性,從而改善了聚合物基體的綜合性能,特別是衝擊強度、抗張強度、柔韌性和撓曲強度等。

偶聯劑處理通常有溼法處理和幹法處理兩種處理方法:

溼法處理是將高嶺土粉料浸入溶有偶聯劑的溶液中,在一定溫度下作用,然後使溶劑與高嶺土粉分離,再將粉料進行乾燥處理。相比於幹法處理,溼法具有粉料與偶聯劑混合均勻的優點,但溼法處理加工工藝較複雜、溶劑損失大、成本高;幹法處理是將高嶺土微粉投放入高速攪拌混合器中,在一定的溫度下攪拌、烘乾,將溶有偶聯劑的溶劑和助劑緩慢加入,經一定時間的攪拌處理後,就可製得表面改性的高嶺土填料。由於改性劑的用量通常只有粉體用量的1%~5%,用量很少,因此想使改性劑與粉體用幹法處理時混合包覆的很好,必須對設備和操作過程充分注意,力求儘可能達到溼法的處理效果。

5、插層法改性

插層改性方法是利用層狀結構粉體顆粒晶體層間較弱的結合力或者層間含有可交換的陽離子等特性,採用化學反應或離子交換等方法改變粉體的層間和界面性質。

高嶺土不可進行陽離子交換,但高嶺土層間存在易形成氫鍵的-OH和Si-O鍵,層間距較小,只允許部分極性小分子(如HC-ONH2、CH3CONH2等)通過,可以將這些極性小分子插入高嶺土層間並破壞其氫鍵,撐大層間距,使層間的親水性變為疏水性,有利於其它有機物大分子通過置換過程進入,使得高嶺土以納米尺度的剝離狀態分散到各種基體中。

6、機械力化學法改性

機械力化學改性法實質上是藉助機械能激活顆粒和表面改性劑發生作用,達到將機械能轉化為化學能的目的,可通過強機械力攪拌、衝擊、研磨等方法實現。

此法在粉體的複合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藉助機械外力使粉體顆粒表面包覆上一層更細或具有功能性的粉體顆粒,上述表面包覆改性為化學沉澱,而此法為機械化學作用。機械力化學改性法採用不同的機器以及改性工藝,則粉體的改性效果也不同。

7、凝聚共沉法

王芳等以濃縮天然膠乳為主體材料,改性高嶺土作為填料,通過凝聚共沉法製備改性高嶺土/NR複合材料,探索影響材料物理機械性能的因素,同時用掃面電鏡觀察拉伸斷面的形貌,並對其進行分析。

結果表明,製備的複合材料物理性能良好,且在拉伸過程中無應力發白現象;乳酸鉀溶液質量分數是5%,改性溫度為80℃時所製備的改性高嶺土用量為40phr的情況下,製得的改性高嶺土/NR複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物理機械性能。

8、酸鹼處理

酸鹼處理也是一種表面輔助處理方法,通過酸鹼處理可以改善粉體表面(或界面)的吸附和反應活性。

霍智輝等通過甜菜鹼改性高嶺土懸浮液與天然膠乳混合,用凝聚共沉法製備甜菜鹼改性高嶺土/NR複合材料,探討甜菜鹼溶液的質量分數、鹼金屬離子種類、高嶺土用量等因素對複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高嶺土經甜菜鹼改性後對硫化膠的補強作用明顯。硫化膠拉伸試樣斷面的掃面電鏡圖上出現明顯的絲網形貌,分析透射電鏡表明甜菜鹼改性高嶺土粒子與天然橡膠基體之間緊密結合,界面比較模糊。

除了上述方法外,高嶺土表面改性方法還有表面接枝、粒子表面離子交換、等離子體改性、輻照改性、化學氣相沉積(CVD)和物理沉積(CVD)等方法。

參考資料:[1] 李曉曉.高嶺土溼法改性及應用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6.

[2] 石陽陽.表面改性高嶺土的製備及其在聚合物中的應用研究 [D].安徽大學,2015.

[3] 孫克新.高嶺土改性及其在NR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4.

相關焦點

  • 乾貨| 6大表面改性方法,你的粉體適合哪一種?
    表面改性是根據應用需要有目的地改變粉體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以滿足現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發展的需求,在粉體加工和應用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主要有6大類改性方法。1、物理塗覆方法原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對粉體表面進行處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熱法兩種。改性劑:高聚物、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等。
  • 粉體表面改性方法
    表面改性是粉體材料必須的加工技術之一,是指改變非金屬礦物粉體表面或界面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物理塗覆、化學包覆、無機沉澱包覆或薄膜、機械力化學、化學插層等。物理塗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對粉體表面進行處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熱法兩種。適用於鑄造砂、石英砂等。
  • 高嶺土的加工技術及工藝流程
    物理提純法主要利用不同礦物的粒度、密度、磁性及表面吸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分離出一些非黏土礦物,包括手選法、水選法、浮選法、磁選。化學提純及漂白主要用於除去高嶺土中含鐵礦物,主要方法有酸浸法、氯化法、鹼處理法、還原法、氧化及氧化還原聯合法。高溫煅燒法是除碳增白的最佳方法,亦是煤系地層高嶺土必須的加工方法。
  • 功能化改性高嶺土10大戰略性應用
    有機汙水處理 經過化學修改後的高嶺土的表面物化性質、比表面積和吸附性均得到改變,使得改性後的高嶺土對有機汙染物吸附能力大大增強。 4.建築相變儲熱材料 以二甲基亞碸(DMSO)為插層劑,採用熔融插層方法對煤系高嶺土插層改性,並以插層改性後的高嶺土為基體,在其層間分別插入相變材料月桂醇(LAL)和月桂酸(LA),所得的二元有機/煤系高嶺土複合相變儲能材料,可用來調控室內的溫度變化,適用於建築圍護結構的採暖、通風和空調。
  • 偶聯劑改性高嶺土典型工藝與設備
    偶聯劑改性高嶺土,既可用幹法,也可用溼法。1、高嶺土幹法改性工藝與設備幹法處理改性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將高嶺土粉料置於高速攪拌的混合容器中,將溶有偶聯劑的溶劑慢慢加入,攪拌一段時間後就可製得改性高嶺土填料,此方法簡單靈活,且完全省去了脫水和乾燥過程,常作為普遍的改性方法。
  • 超細粉體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哪些?
    表面吸附包覆法:利用物理或化學吸附原理使包覆材料均勻附著到被包覆對象上,形成連續完整的包覆層。選擇的包覆材料大多是一些有機物質。液相包覆法:是指無機粉體顆粒表面沉積一層或幾層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的鹽類物質的一種表面改性方法,主要分為沉澱法、醇鹽水解法、溶膠凝膠法和非均相凝固法。
  • 納米粉體如何進行表面改性?
    對於納米粉體來說,製備只是第一步,最難是針對不同使用介質、不同使用場合的表面改性和處理。在實際工業應用中,納米粉體因粒徑小、比表面積和表面能大極易團聚,嚴重限制了納米材料的應用。另外,納米粉體與介質的不相容性會導致界面出現空隙,存在相分離現象,所以必須對納米粉體進行表面處理。納米粉體團聚現象目前,納米粉體的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偶聯劑改性、有機物改性、無機物改性等。
  • 【中國科學報】改性粘土擊退「紅色幽靈」
    「我的博士方向就是粘土吸附,蒙脫土和高嶺土是粘土的兩大種類,我發現當時日本選用粘性較大的蒙脫土作為治理赤潮的原料。每平方米用400克、一平方公裡要用400噸粘土,使用量非常大,並不能很好地大規模推廣。」  使用天然粘土治理赤潮進入了瓶頸期。俞志明和團隊成員潛心研究,發現高嶺土的效果比蒙脫土好。
  • 做改性塑料,這8個要點你都掌握沒?
    改性的目的是什麼塑料表面改性的目的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應用的改性,另一類是間接應用的改性。(1)直接應用的塑料表面改性是指可以直接獲得應用的一些改性,具體有表面光澤度、表面硬度、表面耐磨性及摩擦性、表面防老化、表面阻燃、表面導電及表面阻隔等。
  • 中國高嶺土VS美國高嶺土,差距在哪?
    高嶺土(kaolin)是一種以高嶺石族黏土礦物為主的黏土和黏土巖,屬於非金屬礦產,因江西省景德鎮高嶺村而得名。高嶺土分為非含煤建造高嶺土和煤系高嶺土(巖)兩種,目前,世界上生產的高嶺土絕大多數屬於前者,而煤系高嶺土(巖)的開發利用還處於起步階段。煤系高嶺土,又稱為煤矸石,是煤的伴生礦物。
  • 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發展研究
    據統計 [8],在航空航天和船舶領域,49% 的燃氣渦輪發動機構件損傷是由疲勞失效引起的,而葉片、機匣和傳動部件是最容易發生疲勞斷裂的零部件(見圖 1 和圖 2)。雷射衝擊強化技術成為改善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疲勞壽命的必要手段。
  • 一文了解氫氧化鎂阻燃材料表面改性技術
    氧化鎂目前,氫氧化鎂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有超細化法、表面化學包覆和微膠囊化。1、氫氧化鎂化學包覆改性化學包覆改性是氫氧化鎂表面改性使用最多的改性方法,其可選用的改性劑種類很多,如何表面活性劑、偶聯劑、超分散劑和改性劑復配等。(1)表面活性劑由於氫氧化鎂表面帶有較高的正電荷,因此一般使用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硬脂酸、硬脂酸鈉、硬脂酸鋅、油酸鈉和十二烷基磺酸鈉等。
  • 納米二氧化矽如何進行表面改性?
    納米二氧化矽的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納米材料的表面界面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等優點,應用廣泛。但是,納米二氧化矽表面有大量活性羥基,親水性強,使其極易形成附聚體或二次聚集,不利於其在材料中的分散,進而影響材料的結構與性能。因此,需要對納米二氧化矽進行表面改性,以保證其能穩定存放和提高其在聚合物基質中的分散性等。
  • 碳纖維表面改性研究進展
    碳纖維表面改性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17/6/9 文 | 杜 帥 何 敏 劉玉飛 李莉萍 張道海
  • 硬脂酸在納米碳酸鈣表面改性中的應用
    納米碳酸鈣應用於有機介質中存在兩大缺陷:一是納米碳酸鈣為表面親水疏油的無機材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差,與有機體的親和力差,容易形成團聚體,直接應用效果不好,導致材料性能下降;二是納米碳酸鈣粒徑小,表面原子數多,表面能大,粒子之間相作用力強,容易形成納米碳酸鈣粉體的團聚。
  • 表面改性究竟能給阻燃劑氫氧化鋁帶來什麼?
    因此,納米化、超細化氫氧化鋁的粒度是解決此問題的有效途徑,可改善其在高聚物中添加量過大的問題。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極性無機材料,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與有機高聚物的相容性較差,超細化後其粒度較小,表面能較高,容易產生粒子團聚的現象,影響其在複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 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活性炭吸附表面化學性質的改性可以通過表面氧化改性、表面還原改性、負載金屬及化合物改性、低溫等離子體改性、酸鹼改性等進行。改性過程中常常將不同的改性方法結合起來對活性炭進行改性,從而達到更好的改性效果。邱介山等人利用電暈放電、輝光放電和微波放電的方法產生等離子體,然後對活性炭進行改性,可以提高表面能。陳杰瑢等對活性炭纖維進行遠程等離子體表面改性,研究發現活性炭纖維經遠程等離子體表面改性後,其表面含氧官能團增加,對鹼性染料結晶紫的吸附性能增強。
  • 龍巖高嶺土IPO:原董事長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對高嶺土資源...
    公司在高嶺土採選、配礦、除鐵及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有深厚的經驗積累和 技術沉澱,是《高嶺土及其實驗方法》國家標準(GB/T14563-2008)、《白度的表 示方法》(GB/T 17749-2008)、《建築材料與非金屬礦產品白度測量方法》(GB/T 5950-2008)和《精細高嶺土》行業標準(JC/T 2370-2016)的主要起草單位,獲 得福建省優秀新產品
  • 輕質碳酸鈣表面改性常用藥劑、工藝及效果評價指標
    碳酸鈣顆粒經溼法改性處理後,其表面能降低,即使經壓濾、乾燥後形成二次粒子,僅形成結合力較弱的軟團聚,有效地避免了幹法改性中因化學鍵氧橋的生成而導致的硬團聚現象。此法是傳統的碳酸鈣表面處理方法,適用於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劑,該法的優點是包覆均勻,生產質量高。但乾燥需要控制一定的溫度和條件,有些表面處理劑不溶於水或在水中易分解,採用其它有機試劑又有成本和安全問題。
  • 一文了解石膏晶須的生產、表面改性及應用
    四川某公司採用氯化鈣和硫酸生產石膏晶須工藝流程2、石膏晶須的表面改性由於石膏晶須比表面積大、表面極性很強、與基體的界面性質不同,若直接添加到基體,會產生團聚分散不均勻、與基體的粘合強度低、相容性差等問題,最終影響複合材料的性能。因此在應用前往往需要對石膏晶須進行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