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下冊,影響物質溶解性因素與飽和溶液的相關知識總結

2020-12-06 李老師數理化課堂

影響物質的溶解性的因素,飽和溶液的定義及判斷方法是初中化學基礎知識,需要學生熟練掌握。

1、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物質溶解性的定義:一種物質(溶質)在另一種物質(溶劑)中溶解的能力;

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溶質的種類、溶劑的種類、溫度;

我們在研究物質溶解性時,需採取「控制變量法」去研究,即控制二個變量去研究另個變量。

1.1、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的關係(控制溫度和溶質的種類不變)

在溫度和溶質相同情況下,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不同;

l如食用油不溶於水,但可以溶於汽油;

如碘不溶於水,可溶於汽油;

1.2、物質溶解性與溶質種類的關係(控制溫度和溶劑的種類不變)

在溫度和溶劑相同情況下,不同溶質在同一溶劑中溶解性不同;

如食鹽(氯化鈉)能溶於水,但麵粉不溶於水;

1.2、物質溶解性與溫度的關係(控制溶質的種類和溶劑的種類不變)

在溶劑和溶質相同情況下,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下溶解性不同;

如在不同溫度下,氯化鈉固體溶於100 g水中,如下圖

如在不同溫度下,硝酸鉀固體溶於100 g水中,如下圖

如在不同溫度下,氫氧化鈣固體溶於100 g水中,如下圖

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2.1、飽和溶液的定義: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再繼續溶解該物質的溶液,那麼叫做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的條件:

①在一定溫度下(溫度固定):不同溫度下物質的溶解性不同;

②在一定量的溶劑中(溶劑的量固定):溶劑量的不同,溶解的溶質量也不同;

③某種溶質的飽和溶液,可以繼續溶解其他溶質;

如在一定溫度下,氯化鈉(NaCl)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鈉固體,但可以再溶解其他溶質,如氫氧化鈉(NaOH)、氯化鉀(KCl)等。

2.2、如何讓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三種:增加溶質、蒸發溶劑和改變溫度方法。

舉例:在20℃時,100g水中溶解15.8g 硝酸鉀固體,形成不飽和溶液,如何讓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①增加溶質

在20℃時,再向硝酸鉀溶液中加入15.8g的硝酸鉀可形成飽和溶液。

②蒸發溶劑

在20℃時,將硝酸鉀溶液蒸發掉50g的水可形成飽和溶液。

③改變溫度

在溶質和溶劑都不變的情況下,20℃硝酸鉀不飽和溶液降低至0℃,可得到飽和溶液

2.3、如何讓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方法兩種:增加溶劑和改變溫度方法。

舉例:在20℃時,100g水中溶解0.16g 氫氧化鈣固體,形成飽和溶液,如何讓氫氧化鈣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①增加溶劑

在20℃時,再向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水,可得到不飽和溶液;

②改變溫度

在溶質和溶劑都不變的情況下,20℃氫氧化鈣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可得到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

3.1、溶液中有晶體出現,在該溫度下,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

如在20℃下,氯化鈉溶液中出現氯化鈉晶體,那麼20℃下,該溶液為氯化鈉的飽和溶液。

3.2、溶液中沒有晶體出現,在該溫度下,溶液可能為飽和溶液,也可能為不飽和溶液

如在20℃下,氯化鈉溶液中沒有氯化鈉晶體,有兩種情況:

①在20℃下,氯化鈉剛好完全溶解,為飽和溶液;

②在20℃下,氯化鈉溶解,水過量,為不飽和溶液;

相關焦點

  • 溶液:關於溶液的知識點總結
    化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存在化學現象。儘管溶液這一詞在生活中很少出現,可生活中的溶液並不少,如,氯化鈉溶於水,蔗糖溶於水,都能形成溶液。今天,我們一起分享關於溶液的知識。、穩定性(溶液各處密度相等)三.物質的溶解性1.定義: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中溶解的能力2.影響因素內因:溶質、溶劑本身性質外因:溫度(對大多數固體而言,升高溫度,物質的溶解性提高)
  • 《物質的溶解性》說課稿
    最後,簡單了解氣體的溶解度、並結合有關汽水的討論,說明氣體的溶解度與壓強和溫度密切相關。過渡:這是對教材的認識,下面說一下本班學生的情況。二、說學情基於溶液在化學(科學)研究和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只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組成和基本特徵是不夠的,還應定量地認識溶液。本節以溶解度為核心,展開對溶液的定量研究。
  • 初三化學:物質的分離與除雜知識總結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一直是初三化學中考的必考題。我們現總結如下:注意:1.物質的分離或提純是以物質的性質為前提的。2.關於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提純,要以溶解度的知識為基礎。除液體中的雜所選的試劑要儘可能和原物質有相同離子。2.不減:不能減少原物質的質量,但可以增加原物質的質量。3,不繁:有多個方法是優先原則簡單的。例如圖中氫氧化鈉中除去碳酸鈉的例子。補:1.除去二氧化碳時考慮到溶解性的不同,應該選擇氫氧化鈉,不能選氫氧化鈣。
  • 【輕鬆學化學】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學會飽和溶液的相關應用。注意「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裡」,並且,要針對某種溶質來說才可;否則,談論溶液的「飽和」和「不飽和」是沒有意義的。【微課視頻】【同步練習】某溫度下,將5gA物質放入5g水中,得到10g溶液,該溶液是(  )A.飽和溶液B.不飽和溶液C.濃溶液D.無法確定向一接近飽和的
  • 【輕鬆學化學】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的關係
    ;掌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了解溶液的濃稀與是否飽和沒有必然關係。【微課視頻】【同步練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C.在一定條件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可相互轉化
  • 初三化學:酸鹼鹽9大知識點總結,附中考常考反應方程式!
    中學化學課程的學習是從初中三年級開始的,由於課程開始的比較晚,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對於化學的學習不是很重視,跟物理和數學等科目相比,化學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而且化學的很作知識點都是我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對學生來說,理解的難度有點大。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僅供參考!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飽和溶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飽和溶液,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溶液裡的某種溶質超過這種溶質的飽和限度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過飽和溶液。
  • 2019年中考化學複習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1)定義: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裡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有關.根據物質在20℃時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質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等概念粗略地來描述.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酸鹼鹽的溶解性
    新一輪 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 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 化學知識點:酸鹼鹽的溶解性》,僅供參考!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酸鹼鹽的溶解性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酸鹼鹽的溶解性》,僅供參考!
  •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
    我是×號考生,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課題1《溶液的形成》,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來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次說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溶液,溶劑,溶質的相關概念,並通過實驗探究感受溶液的形成過程。這節課是學生學習溶解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礎。
  • 初中化學:最全面的「溶液」知識點匯總整理
    ④當物質溶解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要正確判斷溶質。⑤溶質和溶劑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懸濁液和乳濁液不存在溶質和溶劑。⑥溶質質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質的質量。【拓展】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1)、相似相容,溶質和溶劑的性質相似,溶解能力越強。
  • 初中化學溶液的相關知識點匯總(4)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化學溶液的相關知識點匯總(4),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序號 詳情   1 2020年中考化學溶液知識點之溶液的定義 點擊查看 2 2020年中考化學物質的鑑別方法知識之碳化法 點擊查看 3 2020年中考化學物質的鑑別方法知識之磁體法 點擊查看
  • 人教版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一、基本概念 1. 物質的變化及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 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① 物理性質也並不是只有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並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出來。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氣味等。 ③ 需要藉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 2018中考化學複習物質的溶解性
    下面 網小編給初三同學們整理了 化學複習物質的溶解性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2018 複習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K+、Na+、NO3+、NH4+的物質都溶於水; 氯化合物中只有AgCl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於水,其他都溶於水;含CO32-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於水,其他都不溶於水 2、鹼的溶解性 溶於水的鹼有:
  • 2019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物質構成的奧秘
    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物質構成的奧秘 1.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化學變化中可分。 (2)三個基本性質(一小二動三間隔) 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2.
  • 佔據20分,初三化學酸鹼鹽有4個要點,做題時都能用到
    酸鹼鹽是初三化學中的重點,也是較難的點,這一部分涉及的概念多,物質也很多,各種各樣的反應規律也很多,可以說,酸鹼鹽部分的反應佔了初三所學化學反應的將近一半,關鍵是題目的類型也是各式各樣,分值上也很高,差不多有20分左右,今天,黃小將為大家整理了酸鹼鹽這一部分的重要知識點以及解題方法
  • 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物質顏色與物質的檢驗、除雜內容梳理
    化學實驗題、推斷題是每年中考理科綜合試卷中必考的內容,是對大家的化學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考查。要想成功突破中考化學實驗題、推斷題,不僅需要大家牢固掌握化學知識點,還需要大家掌握得更熟練,並能做到活學活用。接下來的內容,要針對化學物質的顏色、一些物質和離子的檢驗、物質的除雜、有毒的物質這四大專題進行一下梳理,希望這些內容不僅能夠對大家答推斷題和實驗題有所幫助,還能夠讓大家多掌握一些技巧,並避免因一些相似物質而產生的錯誤判斷。
  • 初三化學中考複習提綱
    初三化學中考複習提綱   第九單元溶液   一、認識溶解現象,溶液的組成與特徵;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見的溶劑(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將衣服上的油汙洗去)   三、能說出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1)舉例說明乳化現象;(2)用洗滌劑去油汙與用汽油去油汙的原理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