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區:多彩葫蘆絲公益課堂 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2021-01-13 長沙新聞網

  星辰在線8月27日訊(通訊員 常瑩 雷瑤)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更好的營造社區文化藝術氛圍,8月24日至26日,望城區金甲社區開展了「金甲下的鳳尾竹」首期葫蘆絲公益課堂,社區30餘名居民參與。

  公益課堂志願服務者粟麗華老師介紹,「社區期待居民有更豐富的文化生活,而我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利用自身能力特長發揮一些作用。只是沒想到居民對傳統文化技藝的熱情有這麼高,學員中年齡最大的65歲,最小的才5歲呢」。

(公益課堂現場。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課堂中,前來上課的居民興致勃勃,學習熱情高漲,在粟老師及其團隊的細心指導下,學員們運用手指按住不同的音階,從開始的雜亂無章,到後來的井然有序,到最後可以吹奏出《兄弟倆》、《我有一隻小羊羔》、《菊花臺》等曲目。「我本身喜歡音樂,一直沒有機會學,社區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好平臺,這裡的氛圍非常好,老師對於我們這種零基礎的學員很有耐心,三天的課程很有收穫,我都會吹幾首曲子了呢!」前來上課的鄧雲阿姨結課後表示。

  據悉,金甲社區將根據黨員特長愛好和社區工作實際,整合社區資源,結合轄區居民的真實訴求,陸續提供更多諸如音樂、繪畫、國學等公益課堂,邀請黨員志願者為大家授課,成立興趣小組,讓大家體驗文化藝術魅力,豐富社區文化生活。

相關焦點

  • 葫蘆絲公益課堂在河南開課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為豐富高校大學生文化生活,更好地營造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日前,由普寧市廣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葫蘆絲公益課堂」在河南舉行,來自河南多所高校的30餘位葫蘆絲愛好者聆聽了此次公益課。    本次活動特邀青年男高音、揭陽市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嶽振,葫蘆絲青年演奏家、北京樂器學會葫蘆絲·巴烏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邱小平出席本次活動並做現場教學。二位老師都是活躍在藝術教育一線的優秀教師,由他們培養的學生曾多次參加比賽獲獎以及參加央視節目的錄製等。
  • 【熱心公益】為文化愛好者提供專業葫蘆絲吹奏培訓――羅揚露事跡
    2016年,社區為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請來羅揚露老師作為社區的特邀嘉賓參與地區的各種文藝演出活動。2017年,社區請來羅揚露老師組建葫蘆絲隊豐富居民生活。從此,他一直義務地教授社區居民葫蘆絲吹奏技巧,從零基礎,到吹奏簡單曲子,再到為演出選曲排練,他都認真對待,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支持。
  • 霑益區一幼開展葫蘆絲傳統文化進校園公益課程
    霑益區一幼登上央視舞臺的葫蘆娃隨著弘揚民族文化的主題深入人心,葫蘆絲,巴烏越來越多地進入社區、學校。為培養幼兒興趣,豐富幼兒園文化生活,提升教師專業素質,2019年10月23日,我園特邀請國家級葫蘆絲演奏家「天籟絲韻」陳梅老師帶隊舉行隆重的葫蘆絲公益課程宣傳活動。
  • 吹響悠揚樂符感受傳統文化,茶亭苑社區葫蘆絲班開課了
    吹響悠揚樂符感受傳統文化,茶亭苑社區葫蘆絲班開課了 江幹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0-12-01 22:31:13 Tue
  • 葫蘆絲「吹」出特色校園文化
    3日,在城北小學的操場上,數十名小學生用葫蘆絲吹奏出了一支支悅耳動聽的曲子
  • 一曲樂悠遠兩岸心相連 海峽兩岸葫蘆絲邀請賽在廈舉行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陳冬 供圖/受訪者)在廈門生活的13歲臺籍女生蔡盛琋,6年前逛街時偶然聽到葫蘆絲的演奏,一下就被那悠遠綿長的樂聲吸引了。  人物>>  本報退休記者鄭憲:  因工傷學起葫蘆絲  堅持辦公益培訓班  此次海峽兩岸葫蘆絲邀請賽能夠成功舉辦,其實是沉澱了數年的成果,它的前身,還是2010年由廈門日報主辦的「海峽兩岸首屆葫蘆絲藝術交流會」。
  • 嗨玩葫蘆絲 奏響歡樂曲
    嗨玩葫蘆絲 奏響歡樂曲「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發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它是由葫蘆笙演變而來的,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屬簧管耦合振動類樂器……」12月7日下午,崔各莊地區溫馨家園「嗨玩葫蘆絲」開新課,來自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的高樹萍老師正在給十多名殘疾人居民講解著葫蘆絲的發展歷程
  • 情迷葫蘆絲 2018中國·梁河國際葫蘆絲文化旅遊節將於8月舉行
    梁河作為葫蘆絲文化發源地,《古歌》、《竹林深處》等葫蘆絲經典名曲均創作於此。據活動組委會負責人介紹,德宏(梁河)葫蘆絲文化旅遊節已經成功舉辦三屆,逐漸成為德宏州乃至雲南省的品牌盛會,此次文化旅遊節在前三屆的基礎上又有許多創新,規格更高、規模更大、活動形式也更加多樣化。
  • 梁河國際葫蘆絲文化旅遊節8月啟幕 來葫蘆絲「老家」在音樂裡...
    本屆文化旅遊節以「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激發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目標,深入挖掘梁河本地的特色文化資源,打造葫蘆絲品牌,推動梁河文化旅遊和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助推梁河縣精準扶貧工作。梁河歷史悠久,作為內地通向東南亞、南亞的交通要道和古代軍事戰略要衝,又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在民族之間、內地與邊疆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影響中,形成了底蘊深厚的多元文化。
  • 無為一退休老教師,義務開辦首屆葫蘆絲培訓班傳「樂藝」
    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發揮教師餘熱,泥汊鎮退休教師魯守貴義務開辦首屆葫蘆絲培訓班,為社區文化建設添磚加瓦。1月6日下午,在泥汊鎮全民健身中心的音樂教室裡,魯老師開始了一天的課程,先是帶領同學們演奏一遍,然後再一對一指導。
  • 樂器進課堂 強制學生買葫蘆絲?
    然而,3月23日,南昌市青雲譜洪都小學幾名家長向記者反映,該校強制學生自費購買150元一支的葫蘆絲。對於學校讓學生購買葫蘆絲的做法,有些家長覺得流於形式,認為義務教育不應該變相收費。  家長 學校強制學生購買葫蘆絲  「學校要求孩子人手一支葫蘆絲,每支150元!」
  • 和諧鄰裡節走進海興社區 暖心社區展現耕讀文化
    12月11日下午,廈門市第十屆和諧鄰裡節暨「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走進海滄區海滄街道海興社區,社區居民通過歌曲、樂器表演和詩朗誦等豐富多彩表演形式,表達生活在海滄的新老廈門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道德模範的敬重,以及對文藝生活的喜愛。
  • 龍華區2020年藝術體育項目公益培訓課堂正式開課
    為了滿足市民多樣化的文化、體育需求,龍華區2020年藝術、體育項目公益培訓課堂也趁著暑假這股熱浪,正式開課了。「媽媽快看,這馬好大呀。」預約前來體驗馬術公益培訓課程的張同學起了個大早,跟著媽媽來到矽谷動力清湖園的深圳尚武國際馬術騎射學院,看到了高大帥氣的駿馬。「很多人不知道在城市裡也可以騎馬,來到學院後看到這麼多馬很吃驚。」
  • 振興鄉村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2019-08-02 13:12:54 來源: 齊魯愛心行 舉報    為豐富全縣群眾的文化生活
  • 青年演奏家帶葫蘆絲走進小學傳播傳統文化
    現場來了一位特別嘉賓—青年葫蘆絲演奏家蔣璐宇也來到孩子們身邊,她領銜的團隊奏響了一曲明亮歡快《阿里郎》,伴隨旋律還有孩子們的翩翩起舞,很快點燃了節日的氛圍。演出現場。蔣璐宇是地道的重慶妹子,雖然大學時代學習嗩吶專業,但她在葫蘆絲演奏領域卻更有成績。作為葫蘆絲大師哏德全的關門弟子,2007年,她曾獲首屆「哏德全杯」雲南葫蘆絲、巴烏電視大賽重慶賽區少年組一等獎。
  • GoGoKid豐富多元文化課堂 提升學員的英語應用能力
    GoGoKid豐富多元文化課堂 提升學員的英語應用能力 由於地理和歷史因素,不同的區域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差異,這種文化差異也會體現在語言上。
  • 立足課堂教學 加強學科建設 望城區第二屆「雷鋒杯」研賽培主題...
    12月29日上午,望城區第二屆「雷鋒杯」研賽培主題活動暨教學能手競賽總結大會在望城一中體藝館舉行。活動由區總工會和區教育局共同主辦,區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共組織45場次課堂教學競賽,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39個學科,607位老師參賽。
  • 退休教師楊春燕:用葫蘆絲吹響生活「歡樂頌」
    她曾是西坑中心完小的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音樂教學,她自學樂器,掌握風琴、電子琴、鋼琴和葫蘆絲等幾種樂器的演奏。退休後,她來到老年大學,義務教學生學習葫蘆絲,每次上課前她都認真備課,她就是今年72歲、老年大學葫蘆絲班的教師楊春燕。
  • 2018中國(北京)葫蘆絲藝術系列文化活動在北京圓滿落幕
    作為民族器樂藝術寶庫中的「葫蘆絲」歷史悠久,音色優美動聽,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尤其是近年來,葫蘆絲藝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局面。為進一步推動葫蘆絲藝術全面發展,檢閱葫蘆絲在普及教育、理論建設、演奏水平、作品創作、樂器製作等多領域、多維度的學術集成與成果展示。
  • 千裡支教,傳遞夢想|山裡娃想學葫蘆絲拜師無門,到貴州紫雲支教的...
    教科研工作的落實與交流、教師優質課的評選和錄課、落實學校的「推門課」、督促教師課堂質量、指導學科教師集備這些都是他的日常工作。沒課的時候,潘寧更多時候會去課堂上聽課,他說這樣不僅可以落實學校「推門課」的深入,更主要的是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學校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