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生命禁區」十餘載,新疆軍區天文點邊防連翻譯歐陽文,成功參與處置險情上百次。他常說「『天文點』就是我的家,戰友就是我的家人。」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歐陽文近影。劉笑強攝
駐守「生命禁區」十餘載,新疆軍區天文點邊防連翻譯歐陽文,成功參與處置險情上百次。他常說——
「『天文點』就是我的家」
■解放軍報記者 李 蕾 通訊員 趙金石 牛德龍
內地已是草長鶯飛、生機盎然的初春景象,喀喇崑崙高原依舊冰封雪裹。新疆軍區天文點邊防連翻譯歐陽文剛剛休假歸來,便和戰友一起執行巡邏任務。
「剛上高原就執行任務,能受得了嗎?」有人問。「在巡邏路上逐漸適應高原環境,這是我的習慣。」歐陽文憨厚地笑著回答。
歐陽文出生在廣西百色一個農民家庭。2003年,他從西南民族大學外語系畢業,放棄其他工作機會,參軍入伍來到新疆。
天文點邊防連駐紮在海拔5170米的喀喇崑崙高原腹地,那裡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5%,紫外線強度遠高於平原。2004年初,歐陽文來到連隊擔任翻譯。當時,上山路坑坑窪窪,歐陽文坐著巡邏車一路顛簸,感覺五臟六腑都要被顛出來。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南方小夥哪裡經歷過這樣的考驗,一下車他就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栽倒在地。這一躺就是半個多月。他沒想到,比起高原反應時的頭痛欲裂、難以入眠,無邊無際的孤寂更難以忍受。舉目四望,這裡荒無人煙,連隊與外界聯繫僅靠一部電話。
與世隔絕的日子裡,歐陽文靜下心來,將更多時間花在鑽研專業知識上。記者翻開他案頭厚厚的《邊防政策與法規》,整本書的中縫和邊角寫滿了備註和體會。為了更好地處理邊情,除了熟練掌握英語之外,他還學習多種語言,加深對外國文化和宗教的了解。歐陽文說:「當翻譯,絕不只是譯準文字這麼簡單。與外方溝通交流時,不但要有立場,措辭也要有禮有節、有理有據。」
戍邊的這些年,歐陽文熟諳轄區內重要地物地貌,隨手一指,一個山頭、一條河流,甚至一塊巨石,他都能快速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和情況。「方寸之間,都是祖國的土地。」歐陽文說。一次,連隊官兵巡邏時,遇到3名正在牧馬的牧民。由於語言不通,雙方難以溝通,直到歐陽文趕到,涉邊問題才得到及時解決。
涉邊無小事。這件事讓歐陽文意識到,在邊境地區守防執勤,官兵得過語言關。歐陽文決定在連隊開設英語培訓班,提高官兵英語水平。實用有趣的課程受到大家的歡迎,培訓班很快就開到了團裡。同時,歐陽文還編寫《邊防執勤英語會話100句》發放給官兵,如今連隊的戰士都能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在歐陽文的影響和幫帶下,連隊先後有8名戰士考學提幹,15名即將退伍的老兵考取留疆幹部,他也因工作出色,2次被上級表彰為「邊防執勤先進個人」,2次榮立三等功。
歐陽文常說:「『天文點』就是我的家,戰友就是我的家人。」一次次出生入死、肝膽相照,讓他和戰友們建立起深厚的兄弟情誼。
一次,歐陽文跟隨連隊官兵執行任務行至麻扎達坂休整,由於身體不適,歐陽文腿一軟,整個身體倒向懸崖邊緣,幸虧戰友及時拉住。還有一次,歐陽文帶隊連續一周執行野外駐訓任務,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一名戰士的雙腳凍得失去知覺。歐陽文見狀立即解開棉衣,將戰士的腳放進懷裡焐熱。2015年8月,中央軍委授予天文點邊防連「團結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消息傳來,歐陽文和戰友們相互擁抱,喜極而泣。
參軍16載,歐陽文常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戍邊,累計巡邏500餘次,成功參與處置險情上百次。

責任編輯:張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