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所AR500助力邊防物資輸送

2020-12-08 中國航空新聞網

當印度洋的暖溼氣流穿過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溼潤的水汽就形成一片翻騰的雲海,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谷地區氤氳出一片蓮花勝境——墨脫。

地處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匯處,活躍的地質運動造就了墨脫複雜的地形結構,外加頻繁的降水、滑坡、泥石流使得這裡修一條路比登天還難,因而墨脫被譽為最難達到的地方,成為原始和神秘的代名詞。

作為全國最後通公路的縣城,2013年以前,要徵服墨脫只能選擇徒步,三、四天行程中要經歷螞蝗溝、老虎嘴、溜索橋、泥石流、塌方等嚴峻考驗;即使在2013年通公路之後,因路況極差,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之一。

2020年8月,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收到了客戶使用無人直升機去墨脫邊防哨所開展飛行演示的請求,無人機團隊立刻安排精幹力量奔赴千裡之外的墨脫。9月初,墨脫之行正式開始。從林芝機場下了飛機後,直升機所無人機試飛團隊驅車向墨脫進發。

到達墨脫後,根據工作分工需要,肖光華、徐濤濤、梁進、黃賢開、朱建木共5人組成高山先遣隊,負責無人直升機降落站點和返回工作,並驗證無人直升機的異地起降功能;其他人駐守山下開展無人直升機飛行前的準備和技術攻關。

無人直升機降落的邊防哨所站點所在區域海拔落差大,氣候覆雜多變,常因地質災害、大雪封山等原因缺供斷供,是名副其實的保障孤島,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運輸投送最後一公裡。因此,上山的試飛機組需要從1800米的地點徒步上山至海拔近4000米的邊防站點。

墨脫縣有中國最完整的山地垂直氣候帶譜,這意味著他們將從雨林闊葉林區穿越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直至邊防站點所在的高山草甸林區。進入山林後,多年的落葉腐化出深厚而泥濘的爛泥地,一腳踩下去便淹沒半隻膠筒鞋,弄得大家十分狼狽;隨著地勢的升高,陡峭處幾乎垂直,大家攀著樹根往上爬。

道路兩旁是比巴掌還大的樹葉和突兀的灌木,葉片上廣泛分布螞蟥,它們是雨林中有名的「吸血鬼」。它擅長鑽營,無孔不入。為了防止被蜇,五名機組成員在出發前就進行了「全面保護」,但也導致衣物的排氣性特別差。這三天裡,身體散發的熱量和汗水無法排除,他們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整個人是溼噠噠、黏乎乎的。

墨脫的高山是無人的原始森林,到了晚上,他們只能在空地上露宿帳篷。蟲聲、若隱若現的野獸聲彈奏交響樂;外加很差的衛生條件,誰也沒睡個好覺,大家真正體驗了荒野求生中窘境。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變化無常的天氣更讓艱辛的路程雪上加霜。墨脫處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緯度低,太陽光照強,極易產生對流雨,外加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造成此地天氣多變,時而晴空萬裡,時而大雨滂沱。

出發的第一天,他們便遭遇了暴雨侵襲。五人在穿越熱帶雨林上山時,瓢潑大雨說下就下,雨水迅速匯聚成一條小溪,雨鞋踩下去後常常腳都抽不出來,並且隨著海拔的升高,氧氣也越來越稀薄,加劇了疲憊感,怎個一字苦字了得。

在高山先遣隊往原始森林跋涉的幾天裡,山下的團隊也經常各種考驗。那些日子,墨脫的雨季尚未結束,雅魯藏布江峽谷河谷一直在不停地塌方,在去基地的路上,經常滾下長達7立方米大小巨石,這些巨石甚至連電鑽都打不動。

有一下著雨,試飛團隊乘車去試飛場地,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進,山坡上突然泥沙俱下,幾塊石頭滾落在路中央,擋住了去路。技術專家盧明亮、潘曉明和無人機事業部副部長夏偉立刻下車去挪石頭,隨即山上碎石譁啦啦地響,盧明亮一抬頭,一個約一噸重的石頭擦著他的腳邊滾入雅魯藏布江,十分兇險。不久,整片山坡連同砂石、大樹、灌木都滾落而下。夏偉說,這是他第一次離災害這麼近,幸虧撤離及時,如果大家再躊躇不前,結果將十分驚險。

在生與死的邊緣,無人機團隊沒有退縮,大家和部隊戰士、藏民部隊一起用數小時把道路打通。

憑著驚人的意志力,經過三天的強行軍,邊防站點的五星紅旗逐漸映入眼帘,由小變大。上山五人組看到了解放軍戰士,仿佛見到親人一般。此行大家徒步了100多千米,每個人的腳都磨破了皮、長起了血泡,大家笑著說自己像逃難似的。

大家到了站點,看到居住的房子是木頭搭建的倉庫,裡面擺放著10人的通鋪,幾塊板子搭起來就當床了。睡覺的時候,大家就像一排排擁擠的沙丁魚,甚至不能左右翻身;吃飯要自己劈柴生火,而且每天只吃一個菜——腐竹燉粉條,更談不上用水洗澡了。

山上海拔高,不多久大家就出現了頭痛、失眠、食慾減退、呼吸困難等高原反應。頭疼得受不了,大家就吃止疼片,原本大家計劃在山上最多待5天左右,後硬生生地拖了將近兩周。到最後,大家的身體和心理的防線幾近崩潰,有個「90後」的小年輕直接哭了:「我從來沒走過這麼遠的山路,從來沒吃過這麼多苦!」「60後」的機務梁靜是團隊中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老大哥,也連連嘆氣:「大家靠著一口氣,每人帶了近30斤左右的設備,爬了100多千米的山路來到這,想不到站點的條件這麼差。」

夏偉得知大家情緒低落,打電話安慰疏導:「兄弟們上山吃了這麼苦,我們在山下真不是滋味,然而邊防戰士守衛邊疆,每天都是這樣,我們無人機團隊一定要不辱使命,完成上級交辦的飛行運輸任務。」

看著飽含朝氣、黝黑的邊防戰士,大家重拾了信心與信念,無人機團隊決定儘快把此次試飛驗證任務做好。AR500經過多天的調試,飛行的日子定在了9月29日。

山上和山下經過密切溝通,飛行隨即開始。無人直升機拔地而起,隨著高度的升高,墨脫的高山盡收眼底,逐漸消失在荒莽的雨林中。三天的路程,AR500無人直升機只花了半個多小時就飛到了站點的上方,在邊防戰士的歡呼聲中自動降落到預定地點,進一步凸顯了無人直升機在山地飛行中可垂直起降、無需機場跑道、適應性強的優勢。

第一次飛行中,AR500給大家帶的蔬菜、肉類、水果極大改善了邊防戰士的夥食,戰士們甚至吃上了雞蛋。邊防戰士在接受採訪時說:「通過無人機運輸投送的方式,戰友們第一次吃上新鮮的果蔬,雞蛋和肉食,還喝上了牛奶,他們非常開心。」聽到這些鼓舞的話語,團隊成員感覺這趟苦沒白吃,再辛苦也值得。

在短暫的時間裡,AR500徵服了高山,戰勝了熱帶雨林的多變氣候,戰勝雨霧天氣等不良因素的影響,飛行了數十架次,運了上百千克物資上山,極大提升了邊防站點的後勤物資保障水平。

在飛行中,AR500的性能得到進一步驗證,其可靠性、實用性得到現場官兵的認可。無人直升機降落後,山上的機組通過一鍵起降等簡單的操作,無人直升機精準地飛往山下,在實戰中驗證了AR500異地起降功能。

西藏軍區某部副部隊長柳宏斌說,使用無人機實施物資前送,解放了人力,邊防官兵再也不用日復一日地走在送物資的路上,提高了效率,確保了安全。

在此次試飛過程中,AR500創造了多個歷史。作為探路者,它首次打通了「雪域孤島」哨所空中物資投送通道,解決了墨脫當地困擾多年的運輸投送最後一公裡困境;作為先行者,AR500首次在3800多米的高原實戰環境中驗證無人機的性能,為無人機進一步優化改進和常態化保障邊防奠定基礎。

作為探險者,墨脫的艱苦環境錘鍊了這支鐵一般的無人直升機團隊;墨脫的高山讓無人直升機團隊重新接受一次使命與初心教育的洗禮,大家切身體會到無人直升機在衛國守邊中巨大作用,看到了邊防戰士捨己為國、默默奉獻的愛國熱情,大家更加體會到身上肩負的歷史重任。

沒有征服不了的高山,沒有到達不了的彼岸。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在全所員工的共同努力下,AR系列無人直升機必將飛遍祖國大江南北,在保衛國家主權、應急救援等涉及國計民生領域中做出重要貢獻。

當印度洋的暖溼氣流穿過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溼潤的水汽就形成一片翻騰的雲海,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谷地區氤氳出一片蓮花勝境——墨脫。

地處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匯處,活躍的地質運動造就了墨脫複雜的地形結構,外加頻繁的降水、滑坡、泥石流使得這裡修一條路比登天還難,因而墨脫被譽為最難達到的地方,成為原始和神秘的代名詞。

作為全國最後通公路的縣城,2013年以前,要徵服墨脫只能選擇徒步,三、四天行程中要經歷螞蝗溝、老虎嘴、溜索橋、泥石流、塌方等嚴峻考驗;即使在2013年通公路之後,因路況極差,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之一。

2020年8月,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收到了客戶使用無人直升機去墨脫邊防哨所開展飛行演示的請求,無人機團隊立刻安排精幹力量奔赴千裡之外的墨脫。9月初,墨脫之行正式開始。從林芝機場下了飛機後,直升機所無人機試飛團隊驅車向墨脫進發。

到達墨脫後,根據工作分工需要,肖光華、徐濤濤、梁進、黃賢開、朱建木共5人組成高山先遣隊,負責無人直升機降落站點和返回工作,並驗證無人直升機的異地起降功能;其他人駐守山下開展無人直升機飛行前的準備和技術攻關。

無人直升機降落的邊防哨所站點所在區域海拔落差大,氣候覆雜多變,常因地質災害、大雪封山等原因缺供斷供,是名副其實的保障孤島,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運輸投送最後一公裡。因此,上山的試飛機組需要從1800米的地點徒步上山至海拔近4000米的邊防站點。

墨脫縣有中國最完整的山地垂直氣候帶譜,這意味著他們將從雨林闊葉林區穿越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直至邊防站點所在的高山草甸林區。進入山林後,多年的落葉腐化出深厚而泥濘的爛泥地,一腳踩下去便淹沒半隻膠筒鞋,弄得大家十分狼狽;隨著地勢的升高,陡峭處幾乎垂直,大家攀著樹根往上爬。

道路兩旁是比巴掌還大的樹葉和突兀的灌木,葉片上廣泛分布螞蟥,它們是雨林中有名的「吸血鬼」。它擅長鑽營,無孔不入。為了防止被蜇,五名機組成員在出發前就進行了「全面保護」,但也導致衣物的排氣性特別差。這三天裡,身體散發的熱量和汗水無法排除,他們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整個人是溼噠噠、黏乎乎的。

墨脫的高山是無人的原始森林,到了晚上,他們只能在空地上露宿帳篷。蟲聲、若隱若現的野獸聲彈奏交響樂;外加很差的衛生條件,誰也沒睡個好覺,大家真正體驗了荒野求生中窘境。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變化無常的天氣更讓艱辛的路程雪上加霜。墨脫處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緯度低,太陽光照強,極易產生對流雨,外加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造成此地天氣多變,時而晴空萬裡,時而大雨滂沱。

出發的第一天,他們便遭遇了暴雨侵襲。五人在穿越熱帶雨林上山時,瓢潑大雨說下就下,雨水迅速匯聚成一條小溪,雨鞋踩下去後常常腳都抽不出來,並且隨著海拔的升高,氧氣也越來越稀薄,加劇了疲憊感,怎個一字苦字了得。

在高山先遣隊往原始森林跋涉的幾天裡,山下的團隊也經常各種考驗。那些日子,墨脫的雨季尚未結束,雅魯藏布江峽谷河谷一直在不停地塌方,在去基地的路上,經常滾下長達7立方米大小巨石,這些巨石甚至連電鑽都打不動。

有一下著雨,試飛團隊乘車去試飛場地,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進,山坡上突然泥沙俱下,幾塊石頭滾落在路中央,擋住了去路。技術專家盧明亮、潘曉明和無人機事業部副部長夏偉立刻下車去挪石頭,隨即山上碎石譁啦啦地響,盧明亮一抬頭,一個約一噸重的石頭擦著他的腳邊滾入雅魯藏布江,十分兇險。不久,整片山坡連同砂石、大樹、灌木都滾落而下。夏偉說,這是他第一次離災害這麼近,幸虧撤離及時,如果大家再躊躇不前,結果將十分驚險。

在生與死的邊緣,無人機團隊沒有退縮,大家和部隊戰士、藏民部隊一起用數小時把道路打通。

憑著驚人的意志力,經過三天的強行軍,邊防站點的五星紅旗逐漸映入眼帘,由小變大。上山五人組看到了解放軍戰士,仿佛見到親人一般。此行大家徒步了100多千米,每個人的腳都磨破了皮、長起了血泡,大家笑著說自己像逃難似的。

大家到了站點,看到居住的房子是木頭搭建的倉庫,裡面擺放著10人的通鋪,幾塊板子搭起來就當床了。睡覺的時候,大家就像一排排擁擠的沙丁魚,甚至不能左右翻身;吃飯要自己劈柴生火,而且每天只吃一個菜——腐竹燉粉條,更談不上用水洗澡了。

山上海拔高,不多久大家就出現了頭痛、失眠、食慾減退、呼吸困難等高原反應。頭疼得受不了,大家就吃止疼片,原本大家計劃在山上最多待5天左右,後硬生生地拖了將近兩周。到最後,大家的身體和心理的防線幾近崩潰,有個「90後」的小年輕直接哭了:「我從來沒走過這麼遠的山路,從來沒吃過這麼多苦!」「60後」的機務梁靜是團隊中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老大哥,也連連嘆氣:「大家靠著一口氣,每人帶了近30斤左右的設備,爬了100多千米的山路來到這,想不到站點的條件這麼差。」

夏偉得知大家情緒低落,打電話安慰疏導:「兄弟們上山吃了這麼苦,我們在山下真不是滋味,然而邊防戰士守衛邊疆,每天都是這樣,我們無人機團隊一定要不辱使命,完成上級交辦的飛行運輸任務。」

看著飽含朝氣、黝黑的邊防戰士,大家重拾了信心與信念,無人機團隊決定儘快把此次試飛驗證任務做好。AR500經過多天的調試,飛行的日子定在了9月29日。

山上和山下經過密切溝通,飛行隨即開始。無人直升機拔地而起,隨著高度的升高,墨脫的高山盡收眼底,逐漸消失在荒莽的雨林中。三天的路程,AR500無人直升機只花了半個多小時就飛到了站點的上方,在邊防戰士的歡呼聲中自動降落到預定地點,進一步凸顯了無人直升機在山地飛行中可垂直起降、無需機場跑道、適應性強的優勢。

第一次飛行中,AR500給大家帶的蔬菜、肉類、水果極大改善了邊防戰士的夥食,戰士們甚至吃上了雞蛋。邊防戰士在接受採訪時說:「通過無人機運輸投送的方式,戰友們第一次吃上新鮮的果蔬,雞蛋和肉食,還喝上了牛奶,他們非常開心。」聽到這些鼓舞的話語,團隊成員感覺這趟苦沒白吃,再辛苦也值得。

在短暫的時間裡,AR500徵服了高山,戰勝了熱帶雨林的多變氣候,戰勝雨霧天氣等不良因素的影響,飛行了數十架次,運了上百千克物資上山,極大提升了邊防站點的後勤物資保障水平。

在飛行中,AR500的性能得到進一步驗證,其可靠性、實用性得到現場官兵的認可。無人直升機降落後,山上的機組通過一鍵起降等簡單的操作,無人直升機精準地飛往山下,在實戰中驗證了AR500異地起降功能。

西藏軍區某部副部隊長柳宏斌說,使用無人機實施物資前送,解放了人力,邊防官兵再也不用日復一日地走在送物資的路上,提高了效率,確保了安全。

在此次試飛過程中,AR500創造了多個歷史。作為探路者,它首次打通了「雪域孤島」哨所空中物資投送通道,解決了墨脫當地困擾多年的運輸投送最後一公裡困境;作為先行者,AR500首次在3800多米的高原實戰環境中驗證無人機的性能,為無人機進一步優化改進和常態化保障邊防奠定基礎。

作為探險者,墨脫的艱苦環境錘鍊了這支鐵一般的無人直升機團隊;墨脫的高山讓無人直升機團隊重新接受一次使命與初心教育的洗禮,大家切身體會到無人直升機在衛國守邊中巨大作用,看到了邊防戰士捨己為國、默默奉獻的愛國熱情,大家更加體會到身上肩負的歷史重任。

沒有征服不了的高山,沒有到達不了的彼岸。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在全所員工的共同努力下,AR系列無人直升機必將飛遍祖國大江南北,在保衛國家主權、應急救援等涉及國計民生領域中做出重要貢獻。

相關焦點

  • 西藏阿里邊防戰士穿外骨骼背20公斤爬高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12月9日,央視一則視頻顯示,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邊防戰士已經裝備了新型單兵外骨骼,並且背負了20公斤補給物資向山上哨所輸送。這也是第一次確認該型無源外骨骼裝備一線邊防部隊,極大的減輕了邊防官兵的身體負擔,提高了運送效率。
  • 中國無人直升機首飛稻城亞丁,四千米高度打破國產無人機飛行紀錄
    圖為一架AR-500C無人直升機在稻城亞丁機場進行了試飛據中航工業的消息,中國第一架專注於高原作戰的自主研發的無人直升機這次飛行打破了國產無人直升機安全起降的高度紀錄。中航工業的項目負責人表示,在15分鐘的飛行過程中,無人機完成了一系列測試,包括爬升,懸停,旋轉和其他操作演示,最後穩步著陸。
  • 巨人直升機點對點空運急用醫療物資:今日飛湖北羅田
    今日上午10點半,巨人集團直升機再次從上海松江巨人園區起飛,滿載500公斤、38箱防護衣等急用醫療物資飛向湖北羅田縣。今天一早,急用醫療物資抵達巨人園區這是巨人這架中型雙發直升機再次出徵,點對點空運急用醫療物資。
  • 為應對「超級冷冬」印軍改造營房,解放軍運送數千噸物資到邊防
    趕在寒冬來臨前,西藏軍區川藏兵站部運輸車隊千裡機動,也將最後一批冬囤物資運抵邊防確保邊防官兵安全過冬。    據報導稱,數百臺運輸車輛滿載上千噸過冬物資從成都出發,沿2100多公裡的川藏線奔赴多個邊防點位,途中還要翻越
  • 助力學前教育抗疫:掌通家園百萬防疫物資送往湖北700餘所幼兒園
    口罩、智能飲水機、消毒液、藍牙機器人……3月26日,由掌通家園與中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捐贈的價值百萬的幼兒園所消殺防疫物資,從福建廈門和山東青島兩地先後發出。這些物資將由貨運車輛環繞湖北全省,送達各地市幼教園所,助力湖北園所復學開課。
  •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3名同志榮立戰「疫」三等功
    徐畢同志作為直升機所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的排頭兵、尖刀兵,以高度的責任擔當,放棄春節假期,帶領部門職工一道投入到物資的接收、搬運、發放的各項工作中。他想方設法,克服了疫情防控物資貨源奇缺、採購渠道陌生、春節假期物流停運、交通設卡等諸多困難,為直升機所防疫工作和津景兩地全面復工提供了堅強的物資保障。
  • 歷數中國無人直升機的十八般武藝
    無人直升機系列化發展 無人直升機是無人機領域中重要的作業類別,有別於民用多旋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主要承是搜索、救援、警戒、通信中繼等任務。作為我國無人直升機領域的領軍者,航空工業無人直升機正在成系列化發展,目前已經交付使用的型號有AV200、AV500等——AV200AV200超輕型無人直升機是AV系列中的首型產品,體積小、重量輕、使用維護方便、受到了國家電網、海事局、總參某局、邊防部隊等眾多客戶的青睞。
  • 興文化航空直升機所舉辦「適航文化周」系列活動
    中國航空報訊:一場高水平的講堂活動拉開航空工業直升機適航文化周序幕「誠信擔當、主動適航,助力民機高質量發展」,直升機所民機研發部負責人介紹,這是舉辦「適航文化周」系列活動的目的。來自中國民用航空江西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適航審定處的領導和專家與直升機所領導和專家,同所內200多名代表,共同舉辦了適航文化論壇。「全方面了解適航的來龍去脈和重要性。」「適航是最低標準,不是天花板,是地板。」「適航不是民機的事,軍機也要適航。」
  • 且看航空工業直升機所
    天津港保稅區企業——航空工業直升機所作為此次大會的重要承辦單位之一,攜AR500無人直升機、XM-20多旋翼飛行器,直-20和AC352直升機縮比模型等應急救援裝備展品精彩亮相本屆大會,展現了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科技創新能力。
  • 海南東方邊防嚴陣以待 積極應對颱風杜蘇芮
    為了做好防臺準備,東方公安邊防支隊組織所屬各邊防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重點港岙口、工地、水庫和低洼地帶開展防抗颱風工作,積極應對颱風「杜蘇芮」。在新龍鎮,新村邊防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海邊村,檢查漁船避風情況,並通過村廣播告知漁船民做好防臺準備,確保人船分離。為避免颱風強降雨造成意外事故,派出所民警重點走訪了轄區火龍果深加工工廠建設工地和轄區種植園,告知工人注意防颱風,確保施工安全。
  • 直升機投送,為何不落地讓士兵索降?看完後明白了!
    與固定翼飛機相比,直升機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空中懸停和垂直起降,這得益於能夠高速旋轉產生升力的巨大旋翼。正因如此,直升機可以靈活的實現空中懸停、垂直起降、原地轉向等機動動作,不僅能實施人員物資的傘降、機降,還能做到固定翼飛機無法實現的索降。
  • 從AC到AR 直升機所系列化研發通航產品
    這是直升機所可以在通航領域大有作為的又一款新產品,加裝相應設備可實施電子幹擾、搜索支援、安保消防、森林防火、海事監管、核輻射和化學偵察,以及獨立或協同有人機遂行目標指示及物資投送等任務。直升機所近年來加快了軍民技術融合和產品融合,在成熟的軍機研發基礎上,遵行市場規律和客戶利益最大化原則迅速推出了AC系列民用直升機產品,全力實施「民機競爭力工程」,著力在「安全性、舒適性、可維護性」等設計方面下功夫,持續實施客戶化改進設計,邁出了民機走向市場的腳步。AC311A直升機是一款兩噸級通用直升機,是在AC311直升機基礎上的改進升級產品。
  • 柯爾克孜族牧民玉努斯·牙庫西,堅持18年趕著犛牛為邊防官兵運送...
    他家不遠處坐落著一個邊防哨所,每年5月至9月,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庫爾幹邊防連10多名官兵在這裡執勤。雪域邊關,玉努斯與邊防官兵譜寫出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深的動人樂章。玉努斯與邊防官兵結緣,還得從1996年的洪災說起。那年6月,英沿地區山洪暴發,玉努斯全家斷炊好幾天,2歲的兒子吐爾地·玉努斯餓得哇哇大哭。是邊防連官兵第一時間送來米麵等物資,救了他全家人的命。
  • 我直升機緊急抵達獅泉河,這一幕令印軍崩潰
    12月25日,駐守在海拔4500多米的阿里軍分區某邊防連戰士突發急性高原肺水腫,情況緊急。為此,正在阿里地區訓練的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第一時間出動直升機,將患病戰士轉運至醫院接受治療。事實上,除了獅泉河場站外,在阿克塞欽和阿里地區,解放軍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建設的、擁有完整機庫和設施、能容納6架直升機的陸航場站,幾乎已經達到了平均每隔300公裡就有一個的規模。不僅如此,在解放軍新疆軍區每個邊防連營區內部,都有一個或者數個30*30的混凝土直升機停機坪。相比之下,部署邊境的印軍軍隊所建造的直升機平臺則更像是一個玩具,其在實戰中能夠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
  • 國產多用途輕型民用直升機—AC311
    極客飛機網訂閱號 AC311直升機是航空工業研製生產的一款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兩噸級輕型民用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2200千克,可乘坐6人,升限高度可達6000多米,AC311直升機採用全數位化設計和製造技術,充分體現了「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環保性」設計理念,追求用戶利益最大化原則,可廣泛應用於客貨運輸、公安執法、醫療救護、護林防火、觀光旅遊等多個領域。
  • 超強颱風尼伯特來襲 福建泉州邊防39支應急隊伍嚴陣以待
    ${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7月7日,颱風「尼伯特」將近,泉州邊防支隊浮山邊防派出所官兵幫助漁船民加固漁船。 廖靜 攝 7月7日,颱風「尼伯特」將近,泉州邊防支隊崇武邊防派出所官兵給附近居民發放宣傳單。 廖靜 攝7月7日,颱風「尼伯特」將近,泉州石獅東埔邊防派出所官兵緊急撤離海邊遊客。
  • 新型無人直升機首飛成功 載彈可實施戰場封鎖
    新型無人直升機首飛成功 載彈可實施戰場封鎖周日,我國首架專注高原作戰的自主研發無人直升機在高原地區成功完成首飛AR-500C跳過低高原、中高原,直接挑戰高原,並首次成功完成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AR-500C無人直升機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 飛翔在城市上空,請戰的直升機長說:春天不遠了
    2月1日上午11點,他們接到首個任務:運送急需的防疫物資,到襄陽和宜昌。這也是湖北首次採取直升機空運的方式運送防疫物資。在武漢裝載藥品鍾建文和同事,連飯也來不及吃,立即出發趕往機場。隨後,兩架直升機先後起飛,趕往武漢光谷一處醫藥物流基地,裝載防疫物資。接著兵分兩路飛往兩地。
  • 物資集團激活「神經末梢」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廣西物資集團(以下簡稱「物資集團」)以「支部創優、企業創收」為目標,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聚焦「四個年」工作開展「包聯問效」「思想引領」「兩化建設」「品牌提效」「雙培雙促」「基礎保障」六大行動,從定標準、樹標杆、強保障三方面發力,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