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種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

2020-12-01 中國水產養殖網

29種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

出處:山西首愛藥業技術部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5-03-25 09:53:00

水產動物機體免疫力下降、陰陽失衡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免疫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其體內各種疾病的多發難治性,也只有從根本上調整心、肝、腎陰陽平衡,亦即機體免疫平衡,才能達到真正治療疾病的效果。抗病毒(或抗細菌)的中草藥,從中藥藥理來講,可提高免疫細胞的活力、激活水產動物體內免疫細胞,並迅速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其優勢是對病毒(或細菌)的複製有極強的抑制、阻斷和直接殺死等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肝損傷,很快改善肝功能,在短期內提高其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對肝纖維素化有顯著的抵抗作用,且無毒副作用,可提高水產動物免疫力,重建機體免疫功能,能有效的幫助病體祛邪扶正和固本,對已經損傷的機體進行修補,調節好自身的陰陽平衡,迅速恢復健康,達到治病的目的,臨床研究也證明了中草藥對水產動物的細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有特效。
各地養殖單位在實際應用中草藥後,已表現出對水產動物的安神、鎮靜、健胃促消化、理氣、活血、養精補益、驅蟲、殺蟲、保健、解毒排毒、抗腫瘤、治肝炎、收斂、抗創傷、抗菌、抑菌、殺滅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並已研製出增強水產動物免疫功能、抗應激能力、抗有害微生物、驅蟲殺蟲、保健健胃、促進和幫助消化、促生長、增體重、改善肉質、改進品質和風味等多種中草藥營養保健劑。&nbsp

現將水產魚病預防中常用的幾種中草藥介紹如下:

1、大黃又名錦紋、黃良,別名將軍、生軍、馬蹄黃等,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莖入藥,其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及蘆薈大黃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有收斂、瀉下、清熱、解毒、破積、去瘀、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等作用。用於爛鰓病、腸炎病、出血病及白頭白嘴病等。&nbsp

使用方法:全池潑灑,常用量為2.5~3.75PPM,使用前、先將大黃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室溫下浸泡12~24小時,使蒽醌衍生物游離出來,以提高療效,將藥液均勻地灑入水中。可防治魚粘細菌病。使用大黃時加上0.5PPM硫酸銅,療效更好。內服用量5~10克/公斤魚,碾成細粉末拌餌,連用二次(1次/天),可防治粘細菌病。禁與生石灰合用。&nbsp

據黃琪炎報導:大黃與石灰合用會降低其藥效,大黃與黃柏之間存在拮抗作用;黃柏的有效成份為小檗鹼,是一種生物鹼,這就說明大黃無論是無機鹼還是與有機鹼相配伍,都會失去應有的藥效。在大黃與黃柏的複合湯劑中,總蒽醌含量比大黃單藥量中的含量降低27.9%,總生物鹼含量比黃柏單味藥中的含量降低62.3%,因而,生產中使用「三黃」合劑(大黃、黃柏、黃芩)治療魚病是不符合藥學效原理的。

2、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效成分為黃芩素、黃芩甙、漢黃芩素、黃芩新素等5種黃酮成分。此外,尚含有β—谷甾醇、苯甲酸、黃芩酶等。有抑菌、抗病毒、鎮靜、利尿、保膽、保肝、解毒、消炎及使血糖上升等作用。主要用於防治爛鰓病、癤瘡、列印病、出血性敗血病、腸炎、尾柄病等。&nbsp

使用方法:取黃芩粉碎成細粉,按5%比例拌餌投餵、5天為一個療程。或將黃芩切細加水浸泡24小時。煎煮三次。使溶液濃度達1%,全池潑灑,連用三天(1次/天)。&nbsp

3、黃連為毛茛科黃連屬植物,又名雞爪連、川連、味連、土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狀莖入藥,根狀莖含黃連素、黃連鹼、甲基黃連鹼等,味極苦,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於防治細菌性腸炎。&nbsp

4、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又名檗木、檗皮、元柏,落葉喬木。含小柏鹼、黃柏鹼、木蘭鹼以及黃柏內脂和黃柏酮等,以樹皮入藥,有抑菌、解毒、消腫、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魚出血病。&nbsp

5、苦楝又名楝樹,為楝科落葉喬木。根、莖、葉、果均可入藥,含川楝素、生物鹼、萘酚等、有殺蟲、殺菌作用,用於防治寄生蟲性鰓病,以及錨頭鰠、中華鰠、毛細線蟲、車輪蟲、隱鞭蟲毛細線蟲等。使用方法:每畝水深1米用馬尾松、苦楝樹葉(或皮)潑灑、每日一次,連用2~3天。取其枝葉30~40公斤,直接堆漚於池中、5~7天撈出殘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nbsp

6、五倍子又名倍子、百藥煎、百蟲倉等。為漆科植物鹽膚本的葉上的乾燥蟲癭,由五倍子的蚜蟲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質,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殺菌能力強,用於防治白頭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疥瘡病等。&nbsp

7、大蒜為百合科植物,以鱗莖入藥,大蒜有效成分為大蒜辣素,為白色油狀液體,有強烈的蒜臭,是一種植物殺菌素,有殺菌作用。新鮮大蒜頭中無大蒜辣素,而有一種無色無臭的大蒜氨酸,在大蒜酶的作用下,大蒜氨酸變成大蒜辣素及二硫化丙稀基而發揮作用。有止痢、殺菌、驅蟲及健胃作用。常用於防治腸炎病、爛鰓病、錨頭蚤病等。&nbsp

8、烏柏又名油子樹、白烏柏、木摔樹等,落葉喬木。以果、葉入藥。含有生物鹼、黃酮類、鞣質類、有機酸、酚類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為酚酸類物質。有殺菌、消腫作用,在酸性條件下能溶於水並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澱,有增效作用。烏柏葉可防治魚類爛鰓病和白頭白嘴病。用法:將lkg烏柏葉乾粉(或鮮葉4kg)用20kg2%生石灰浸泡,並蒸沸10分鐘全池潑灑。&nbsp

9、地錦草又名奶漿草、血見愁、鋪地紅等,一年生草本。藥用全草,含黃酮類化合物及沒食子酸,有強的抑菌作用,抗菌譜廣,並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而具有止血散瘀、清熱解毒作用。主治腸類、爛鰓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魚用鮮品2000~2500克煮汁,拌入餌科投喂,每日二次,3天為一療程。投藥前,用20pmm石灰乳全他潑灑,療效更佳。&nbsp

(1)腸炎病,用地錦草、鐵莧蒜、辣蓼治療,每10&nbspkg魚用三種乾草各50&nbspg,或鮮草200~250g,煎煮成藥汁,與餌料混合做成藥餌,每天投餵一次,連續3天。(2)爛鰓病,每50kg魚每天用0.25~0.5kg乾粉,以麵粉制糊,拌和餌科,連續投餵3~4天。&nbsp

10、水菖蒲又名水斂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莖。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防治腸炎病、赤皮病、爛鰓病、水黴病等。&nbsp

11、仙人掌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每100kg魚用仙人掌0.5kg,大黃粉0.5kg;仙人掌去刺搗爛加水浸泡1~2天,大黃粉浸泡12小時左右,鹽適量,三者同拌入餌料中投喂,連用5天,隨後用硫酸銅液全池潑灑,對細菌性魚病及寄生蟲病療效較好。&nbsp

12、穿心蓮含穿心蓮內酯、新穿心蓮內酯、脫氧穿心蓮內酯等,有解毒、消腫、抑菌、止瀉及促進白細胞吞噬細菌等功能。可防治腸炎病,每50kg魚用於草1kg或鮮草1.5kg,煮成藥汁後與餌料混合,待晾乾後投喂。穿心蓮對嗜水氣單孢菌(Aeromonas&nbsphydrophilus)無明顯的抑菌效果,這些結果與穿心蓮體外抑菌作用很弱的結論一致。因此,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穿心蓮治療魚類細菌性疾病,更多的可能是利用它具有促進白細胞吞噬細菌的功能,而不是它本身直接的抑菌作用。
&nbsp
13、南瓜子葫蘆科植物,含南瓜子氨酸,為驅蟲的有效成分。南瓜子氨酸對蟲體有先興奮後麻痺的作用,由於興奮作用可使蟲體縮短,活動顯著增加,甚至引起痙攣性收縮。南瓜子與檳榔合用,表現明顯的協同作用,使蟲體迅速停止活動,完全癱瘓。可用來防治九江頭槽絛蟲病,每萬尾2.5寸的魚種,用南瓜子0.25kg研成粉與0.5kg米糠拌勻,連續投餵3天。&nbsp

14、貫眾為水龍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多年生草本,主含綿馬素、綿馬酸等,所含綿馬酸對絛蟲有強烈毒性,有驅蟲作用。可防治魚類(1)毛細線蟲病,見「楝樹」。(2)許氏絛蟲病,用貫眾的乙醚提取物,每千克魚用4g,做成藥餌一次投喂。&nbsp

15、檳榔為棕桐科植物檳榔的種子,含生物鹼,以檳榔鹼鹼為主,為驅蟲的有效成分。檳榔鹼對絛蟲有較強的麻痺作用,使蟲體癱瘓,失去其吸附於腸黏膜的能力;又由於本品的擬膽鹼作用,能增強胃腸蠕動,有利於蟲體排出。治療頭槽綜蟲病,每萬尾魚種用檳榔250g,南瓜子500g研磨成粉,與餌料混合投喂。&nbsp

16、土荊芥為獲科植物土荊芥的帶有果穗的全草,俗稱臭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藥,有祛風殺蟲、燥溼解毒之功。藥理試驗證明,土荊芥油對蛔蟲的作用先為興奮,後麻痺,最後產生不可逆強直;對黴菌、致病性皮膚真菌、疥蟎、蝨蚤、鉤蟲、線蟲有抑制和殺滅作用。主治疥瘡、體內外寄生蟲等病。臨床上治療鰻鱺小瓜蟲病、車輪蟲病可單用土荊芥鮮品煎湯藥浴或與苦楝根皮、菸葉等共同煎湯藥浴,驅除體內線蟲或其它寄生蟲可與百部、使君子等拌料投喂。&nbsp

17、苦叄為豆科落葉小灌木,廣布房前屋後山坡溼地。根、葉入藥,有燥溼、止癢、殺蟲之功,能抗原蟲,對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主治疥癬、皮膚病和體內外寄生蟲病。臨床上治黃鱔皮膚列印病(紅斑病)和鯉魚豎鱗病,可用苦參煎水潑灑,也可和土荊芥等同用;治療甲魚疥癬、毛黴病等可與百部煎汁共用。&nbsp

18、馬鞭草為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又名鐵馬鞭、鐵掃帚,生於村邊路旁、效野荒地。全草入藥,具清熱解毒、破瘀活血、祛風行溼,通經活絡之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卡他球菌、福氏痢疾桿菌都有抑制和殺滅作用。能治療多種魚類疾病,在草魚的赤皮、爛鰓、腸炎、出血4大病併發症中,可單用或與金銀花、大青、魚腥草等同用煎汁潑灑或內服。在治療甲魚紅脖於病、鰻魚爛鰓病、赤點病和愛德華病時,可與筋骨草、車前草同用。&nbsp

19、白毛藤為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又名白英。生於山坡路旁陰溼地或灌木叢中,也有於菜園庭院栽培。全草入藥,具清熱利溼,消腫解毒之功。在魚類疾病中,能抗菌消炎、利溼解毒、涼血保肝。對甲魚的穿孔病、乾癟病、脂肪代謝不良症、白底症,可用白毛藤、一點紅、筋骨草乾粉按3%~5%添加於飼料中,症狀能明顯改善。對於鰱魚、草魚出血病,草魚列印病、鬍子鯰黑體病,可與敗醬草、鬼針草、魚腥草等同用。

20、三葉鬼針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又名一包針、繡花針、粘身草、劉寄奴等,生於路旁、山坡、荒地、曠野,全草入藥。與五葉鬼針草、七葉鬼針草等雖屬同一科,且形態相似,但以三葉鬼針草藥效最好。它有清熱解毒、行瘀消腫、涼血活血之功,對腸內多種致病菌和體外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對草魚腸炎、鰻鱺爛鰓、甲魚紅脖子病、鰻弧菌病都有療效,可單用或與一點紅、馬鞭草、筋骨草同用,用乾粉拌飼料投喂,也可煎湯藥浴或潑灑魚池。&nbsp

21、一點紅為菊科一年生草本,又名葉下紅、紅背子草、兔子草等,生於村旁、路邊、田埂、山坡等溼地,全草入藥。具清熱解毒、涼血保肝之功,對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體內外多種致病菌和皮膚真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於甲魚的紅脖子病、紅底板病,鰻鱺的赤點病、爛尾病,可用一點紅配馬鞭草、筋骨草按3%~5%乾粉添加於飼料之中,連續5~7d可控制病情。對於腸炎和各類皮膚病諸如疥瘡、黴菌或寄生蟲病,可將一點紅與苦參、荊芥煎湯,不拘比例,藥浴或潑灑魚池。&nbsp

22、馬尾松在馬尾松的針葉中,含有松節油、二戊烯等成分[7],具有殺蟲、殺菌作用,可用來防治多種魚病。當魚發生赤皮、爛腮和腸炎病時,可按每50kg魚用馬尾松針葉0.5kg搗碎,加食鹽50g,拌和青料投餵;或按每0.067公頃魚池用25kg馬尾松針對葉,研成粉末,兌水25kg,向魚池中潑灑;也可按每0.067公頃魚池水深1m,用馬尾針葉35kg,浸泡在魚池進水口處,每天翻動一次。這三種方法,對治療魚的赤皮、爛鰓和腸炎病的效果都較好。&nbsp

當魚發生錨頭蚤和魚蝨病時,可每0.067公頃魚池用馬尾針葉15kg,搗碎後浸泡於水中,用浸出的汁液向魚池潑澆;或每0.067公頃用帶枝的新鮮馬尾松針葉25kg,紮成數小捆,均勻地放入魚池中;也可每0.067公頃魚池用馬松針葉10kg,苦楝葉或果5kg,切碎後熬汁25kg,向魚池中遍灑,每天一次,連灑3d&nbsp。這樣,均可撲滅魚錨頭蚤和魚蝨病。&nbsp

當魚池發生青泥苔時,可每畝魚池用馬尾松針葉20千克,經浸泡後,加水磨碎成漿汁25千克,向魚池中潑灑,每天1次,連續2~3天,青泥苔即被殺死。&nbsp

23、大青葉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葉片。大青葉主要含靛甙、大青葉素、β—固甾醇等,其水煎劑對革蘭氏陽性或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作用。常與黃連、桅子、赤芍、金銀花等同用,用於防治水產動物的療瘡、腐皮、爛鰓、爛尾等病。用法與用量:按水面1畝、水深1米,用大青葉5公斤加黃連1公斤,加水三次煎汁至藥液20公斤,全池一次潑灑,連用3日,效果較好。&nbsp

24、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全草,主要含仙鶴草素、鞣質、仙鶴草內脂、Vk、Vc等成分,具有止血和抑制革蘭氏陽性細菌的作用。按每100公斤魚用仙鶴草全草100g粉碎成極細粉,加2g呋喃唑酮,一同拌於5公斤飼料中自由投喂,對出血病、赤皮病、腸炎病具有極佳的防治效果。主治腸炎病,兼治細菌性爛鰓病:每100公斤魚用仙鶴草0.5公斤,加入適量的水,煮沸10分鐘~15分鐘,連渣帶汁拌米糠揉成團狀,冷卻後投入食臺,連服2天~3天。&nbsp

25、石榴皮為石榴的乾燥果皮[8],主要含鞣質、生物鹼等,具有收斂止瀉、殺蟲和抑菌作用。按每50公斤魚用石榴皮50g、檳榔30g,共同碾碎成細粉,拌勻於5公斤飼料中自由投喂,連餵3~5天,對水產動物的原生蟲、蠕蟲病及水黴病有較好效果。其5~10pmm的水溶液全池潑灑,可有效防治波豆蟲病、車輪蟲病、三代蟲病、線蟲病、絛蟲病等。&nbsp

26、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主要成分為夏枯草甙、生物鹼及VB1等,具有清熱散火、散鬱結和抑制病毒的作用,臨床上常用於對蝦杆狀病毒病、斑點叉尾鮰病毒、粘球菌等所致的魚病;用法與用量:按每1畝水面,水深1米,取夏枯草和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至溶液20公斤全池潑灑,每日一次,連用3~5天,可有效防治上述各種疾病。

27、青蒿為菊科植物青蒿和黃花蒿的乾燥或鮮品全草,本品主要含青蒿酮、側柏酮、樟腦、青蒿素等。在治療水產動物疾病時,常與黃芩、丹皮聯用。用法與用量:按每1畝水面,水深1米,用青蒿5公斤、黃芩1公斤、丹皮2公斤,加水100公斤,文火煎至60公斤,取濾液分兩次一天內全池潑灑,對魚類的細菌病、蠕蟲類寄生蟲病、真菌性疾病療效顯著,預防時用量減半。&nbsp

28、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莖葉或新鮮全草。主要含側柏酮、側柏醇、杜松烯、水芹烯、VA、VB、Vc、KCl、鞣酸等物質,具有理氣血、逐寒溼、止血等作用,按每1畝水面、水深1米,用艾葉幹品10公斤或鮮草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取濾液全池潑灑,一日一次,連用3~5天,對魚類的浮頭、出血、赤皮、泛池及粘細菌感染性疾病等的防治有明顯效果。&nbsp

29、菸葉稈主要含菸鹼等成分,主治腸炎病,兼治爛鰓病、赤皮病,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菸葉稈2公斤~3公斤(或菸葉0.5公斤煎汁)與發酵的兔糞10公斤~15公斤拌勻後撤施。&nbsp

中草藥在防治水產動物病害中的效果已開始為大家所重視,但在研製水產動物的中草藥配方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nbsp

1、單一中草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根據中醫獸醫學理論,充分利用各種中草藥的協同作用,發揮其綜合效應,將多種中草藥以一定的比例配伍,研製成的複合型中草藥進行魚病防治,效果非常明顯。如經一些專家的試驗和臨床證實:黃連、黃柏、夏枯草配伍聯用時,可增強殺菌作用16倍;黃連與連翹配伍聯用時,黃連的抗菌性可增強6倍;黃連與甘草配伍時,其抗菌作用可增強5~10倍。&nbsp

2、處方設計時配伍要合理,選好主藥和輔助藥。即按照中醫理論所提出的「主、輔、佐、使」進行的科學擬方,依法立方,方有所指,遣藥配伍,針對性要強,功能要協調,藥理作用要趨向一致。用藥之道,貴在因時、因地、因種,根據不同病症靈活組方,「師其法不拘其方」,活潑酌情。&nbsp

3、注意藥味、藥性、藥理的協同與拮抗作用。配方中將二味或數味藥物有機配伍,其治療效果不單是幾味藥物藥效的疊加,而是互相配合,增強了原藥藥效或產生了新的作用。應嚴禁相反和相惡,避免有拮抗的配伍,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可能產生的毒害。但也應注意不能將過多的藥味隨意組合,防止造成藥物作用互相牽制或互相抵消,影響療效,「用兵之道在於精,用藥之道在於純」。&nbsp

4、在配方對應注意視不同的水產動物有它的特殊性,有著不同的生理、繁殖習性,有其特殊的發病特點和流行規律。如鱉、龜是肺呼吸;而魚類是鰓呼吸,它們對中草藥藥物濃度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在用中草藥作水體消毒殺菌時,其藥物濃度就不一樣,前者藥物用量可大些,後者量小一些。就是同一種鱉,如稚鱉期、幼鱉期、成鱉期在防病治病過程中,所用的藥量也不相同。&nbsp

4、給藥方法(內服或體外消毒、水上或水下投餵、粉劑或煎劑)和劑量要注意科學性和合理性。既不要造成浪費,又不要因劑量不足而無效或效果不明顯。如水上投餵和水下投餵用量也不相同,在水下投餵因飼料及藥物易溶解到水中,浪費多,藥物用量就大,否則就吃不到合理的藥量,達不到防病治病的目的。&nbsp

5、所定的配方一般要經過實驗室和生產性試驗兩個階段。只有經過生產性試驗檢驗的好配方和防治方法才是有實用價值的。&nbsp

中草藥的進一步研究和開發,是人類尋找新藥以及向疾病作鬥爭的重要手段,今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中草藥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知識的不斷提高,提煉和測試技術的改進,人們必然會發現一些新的成分,這為人們尋找新藥和合成新藥開闢了新的思路和途徑。應用中草藥防治魚病的有效性已在生產實踐所證實,應用中草藥防治魚病也是我們發展綠色水產業的需要,是人類自身健康的需要,因而有看美好的應用前景。&nbsp

在宣傳水產動物疾病防治知識及防治技術推廣普及中必須注意做到因地制宜,因病制宜,因患病機體種類制宜,切忌死搬硬套,甚至推廣錯誤的知識和錯誤的防治方法。推廣錯誤的知識和技術,往往會造成比疾病本身危害更大的損失,這是務必注意的。

(本文已被瀏覽 25779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29種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_水產漁藥(漁藥百科)_水產養殖網
    29種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出處:山西首愛藥業技術部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5-03-25 09:53:00 水產動物機體免疫力下降、陰陽失衡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免疫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其體內各種疾病的多發難治性,也只有從根本上調整心、肝、腎陰陽平衡,亦即機體免疫平衡,才能達到真正治療疾病的效果。
  • 水產養殖中的常見中草藥介紹及圖譜(一)
    隨著水產養殖病害的日趨嚴重,養殖中所使用的漁用藥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抗生素、促生長劑、殺蟲藥等的大量使用,既危害人類健康,又汙染環境。所以,無殘留、無汙染的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 水產養殖中的常見中草藥介紹及圖譜(二)
    為了能讓更多的水產養殖從業者了解和學習屬於我們國家獨有的中草藥知識,特此開展此一專欄,分別就中草藥在水產養殖的特點、作用、及常用種類等作簡要的介紹,以供參考。
  •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養殖網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本站整理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7-11-29 15:32:00 &nbsp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由傳統的自然放養轉向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水產飼料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大量的集約化飼養幾乎全靠人工飼料,然而,人工飼料與傳統的天然飼料相比,其風味和適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不同的水產動物其喜好各不一樣。
  •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013-10-12 09: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丹徒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瀏覽量: 3189 次 我要評論 作者:殷厚成&nbsp&nbsp&nbsp  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應用中被普遍被認為具有保健
  • 我國現行水產養殖動物使用國標獸藥的種類
    目前農業部已批准的水產養殖用藥包括抗微生物藥、中草藥、抗寄生蟲藥、消毒劑、環境改良劑、疫苗、生殖及代謝調節藥共7類,通過評審並在農業部第1435號公告、第1506號公告、第1759號公告和第1960號公告及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中予以公布的水產用藥物共104種,並明確了在水產養殖中應用的對象。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出處:範老師微藻物聯世界 作者:魏東 水產養殖網 2019-06-04 21:53:00 微藻的種類較多,在自然界發現6萬多種,有記錄的有6000多種,實際上在生產車間能夠應用上的只有幾十種,包括藍藻、綠藻、金藻、硅藻、紅藻等各種各樣的藻。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腐殖酸鈉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近幾年的科學研究表明,腐植酸作為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其功效奇特,在養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必將推動飼料工業的發展。EM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但是EM菌發酵好的原液使用起來成本較高,而且經過廠家經銷商長時間儲存,菌的活力也會下降。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到養殖戶歡迎的是EM菌菌種。養殖戶購買回去後可以自己擴培。
  • 養殖如何成功?把握這六個關鍵詞,把水產養殖進行到底
    水產養殖就是人們人為控制下運用水域或灘涂繁殖、培育、養成和收穫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狹義的水產養殖主要是指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漁業尤其是水產養殖生產的歷史非常悠久,源遠流長,魚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國淡水養殖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5世紀已有《養魚經》問世。
  • 乳酸菌在水產養殖行業的應用
    乳酸菌類微生態製劑的研究也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焦點之一,目前,在眾多微生物添加劑中,&nbsp乳酸菌製劑是飼用微生物添加劑中應用最為廣泛、效果較好的一類,它是多種水產動物消化道主要的共生菌,能形成正常菌群,也是中國最早公布的兩種可直接使用的飼料級微生物添加劑菌種之一。
  • 通過實驗探索碘類消毒劑在水產養殖中應用
    是一種高效的廣譜殺菌劑,具有刺激性小、作用時間長、無汙染無殘留等特點,是水產上理想的水體和養殖動物消毒劑,可代替抗生素,減少環境汙染。 聚維酮碘自產生之日起,就因其優秀的殺菌能力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並且隨著加工工藝的提高,聚維酮碘製劑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 中草藥對魚類非特異性免疫機能的研究概況
      我國水產養殖業隨著集約化的發展,水產動物免疫力下降,疾病日益突出;同時藥物的泛濫使用,也使整個水體的生態平衡得以破壞。中草藥系純天然、無汙染且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將其應用在水產養殖上具有很好的前景。
  • 光合菌生理特點介紹及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應用
    光合菌生理特點介紹及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應用2012-01-02 19: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威報光合菌是集約化水產養殖中應用研究進行得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益生菌。本文就光合菌的營養方式、生態位及在水產養殖中的具體應用作簡單闡述,期望為養殖戶更好地使用光合菌提供參考信息。  營養方式  根據營養方式不同,光合細菌分為光能自養菌和光能異養菌。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09 10:57:00&nbsp  3.拮抗和保護作用:有些有益微生物在蝦蟹腸內迅速繁殖,能和病原微生物競爭腸內的定居部位,抑制病原微生物附著在腸細胞壁上,與病原微生物發生競爭性拮抗作用,從而保護腸道微生態系統的平衡。&nbsp  4.增強機體免疫力:某些有益微生物能使蝦蟹機體免疫器官的發育加快,T.B.淋巴細胞的數量增多,從而提高蝦蟹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水平。
  • 酸性氧化電位水在水產養殖和水產品中的應用
    @zju.edu.cn摘要&nbsp本文介紹了酸性氧化電位水在水產領域中的應用,主要涉及養殖水體殺菌和環境消毒、毒藻清除,以及酸性氧化電位水在水產品活體淨化、清洗殺菌、貯藏保鮮等衛生品質中的應用進展。
  • 左旋咪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左旋咪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摘 要: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 是動物生產中常用的廣譜、高效、低毒、安全的咪唑駢噻唑類驅蟲藥。但自Renoux等(1971)發現LMS能增強小鼠布氏桿菌菌苗免疫效果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對左旋咪唑在水產動物生產上的免疫調節功能及應用進行了大量的試驗,本文就其應用論述如下:     1、左旋咪唑的免疫作用機理     1.1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成熟,增強其吞噬、趨化功能,誘導機體產生各種細胞因子     研究表明,左旋咪唑可與免疫細胞上的胸腺生成素的受體結合
  • 關於水產微生態製劑的乾貨
    微生態製劑又稱微生態調解劑、益生素、促生素、增生素、生菌素等,它是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利用從養殖動物體內或其生活環境中分離出來的有益微生物,採用特殊工藝製成的活菌製劑。它具有無毒副作用、無汙染、無殘留和低成本等特點,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提高養殖對象自身的免疫力,維持養殖生態平衡。
  • 網絡首發|人工智慧在水產養殖中研究應用分析與未來展望
    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北京 100083)摘 要:中國水產養殖的生產模式已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生產結構不斷調整升級,生產水平不斷提高。但較低的勞動生產率、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低質量的水產品以及缺乏安全保障等問題都嚴重製約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 水產養殖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
    如天津市的於橋水庫是禁止網箱養殖的;&nbsp浙江省千島湖573.0&nbsphm2的水域內,為保水質不被汙染,在5&nbsp年內允許發展不投餌網箱73.0&nbsphm2,&nbsp投餌網箱33.0&nbsphm2,這表明了我國在發展網箱上的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