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物質基理(25)——糾纏現象

2020-10-18 bd8mo

  物質物體間的「糾纏」現象是物理環境中的必然現象,是由基本物質的基本屬性所決定的。糾纏的基本原理就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主要是靜態糾纏現象。各種結合體間的糾纏現象表現得不是很明顯,特別是相距離較遠後更加微弱。總之,結合體的極化程度越高,糾纏越明顯,糾纏的距離也越遠。

  但是物質物體在同一物質環境中要分動態與靜態,「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是靜態的基本物質及其結合體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糾纏現象,但是動態的物質物體間相互作用就有所不同了,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本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是存在作用速度的問題的,作用速度讓靜態的現象與動態的現象產生了區別。即:物質物體同向運動時,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相對運動時則與靜態相互作用一致。而且糾纏的距離不僅與物質物體自身極化強度有關,而且與自身極化的變化速率或運動速度、速率、周期直接關聯。動態物質物體間的糾纏距離主要起決於「同步性」,同步性是形成共振、共鳴的特殊糾纏,具有同步性的物質物體間糾纏距離最遠。同步性越弱糾纏距離越短。

  糾纏還分直接糾纏與間接糾纏,前面所說都是直接糾纏現象,間接糾纏現象是相關的糾纏是通過第三方物質物體實現的。現實中主要是間接糾纏。間接糾纏對人類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現象,各種波的產生與接收就是間接糾纏現象,糾纏總是存在同步性的,不同步很難糾纏。各種波的發射與接收同樣遵循這一規律。基本物質有運動狀態的變化就必然會產生波對外實現不同程度的糾纏現象。

  對於糾纏現象的實現首先要解決極化強度問題,其次是極化的動態變化頻率和速率問題。要想糾纏距離更遠,還需要將糾纏方向進行聚焦,將能量集中到一線、甚至一點上。大氣環境中的無線電波的發射與接收就是最典型的基本物質——電子間的間接糾纏。太空中的電波發射與接收主要是電子間的直接糾纏。物體與物體間的糾纏實際上也很多,兩電極化的物體就會糾纏,靜電實驗中隨時可以觀察到這種現象;另一種是磁極化物體間的糾纏,如磁體、通電線圈等等,磁極化本質是基本物質——電子定向運動產生的電極化。

  一般物體間的極化似乎很難見到,原因是一般物體都是屬於微觀上的多極化,在宏觀上的極化表現極端的微弱,需要將兩物體靠得足夠近才可能觀察到。一般物體的宏觀極化極端微弱,動態的同步性也極端微弱,因此在想觀察一般物體或星體間的糾纏是比較困難的。實際上衛星繞行星旋轉、行星繞恆星旋轉、恆星繞星系中心旋轉就是宏觀上的物體糾纏現象。微觀上的糾纏現象可以通過粒子物理實驗進行觀察,技術性非常高,不是一般人能夠觀察得到的。

  「量子」糾纏的背後是基本物質的糾纏,沒有基本物質的糾纏就不可能產生什麼「量子」糾纏,產生糾纏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基本物質的相互作用屬性決定的,只是人類目前對基本物質的相互作用的認識還很膚淺,因此對於「糾纏」現象的認識也必然很膚淺。

相關焦點

  • 我的物質基理(29)——尺縮鍾慢現象
    《相對論》中以「光速不變原理」推理出運動中物體會產生「尺縮鍾慢」現象目前有大量的人說是錯誤而荒謬的,但是,我支持「尺縮鍾慢」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但是我不支持產生「尺縮鍾慢」現象的《相對論》認識。因為產生「尺縮鍾慢」現象有具體的物理原因。
  • 我的物質基理(27)——實質、現象和概念
    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一個物理環境,物質是一切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的基礎,人類認識自然之初就是對物質產生的結合體進行初級的認識,隨著認識的逐漸深入,人們逐漸對物體進行了細分,最終將一切物質物體分裂成了最小的正電子和負電子,當然也分裂出了比正電子和負電子質量都要大的各種中性或帶電性的物質結合體。正負電子是目前人類科學技術分裂物體的極限,因此,我將正電子、負電子定義為基本物質。
  • 我的物質基理(12)——波
    波是基本物質傳遞能量的主要形式,更是基本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基本現象或普遍現象。沒有物質不會產生什麼波更不會感知到什麼波。但是很多人對波並沒有從物質這個主體的基本屬性上來認識,而是用物質相互作用背後的現象在認識波。所謂「現象學」的認識方法就是用各種現象去解釋其他的現象,將一些現象當成了本質。
  • 我的物質基理(10)——力
    在牛頓力學中對力的認識是:任何作用力都有作用強度(力的大小)、作用方向、作用點三要素。當我們利用現代科學重新進行各種作用力的認真分析時,對作用力的要素可以直接肯定的有作用強度和作用方向,作用點只是宏觀上的認識,任何作用力在微觀上都不存在作用在「點」上,一般都是同時作用在多個點或面上,牛頓力學中的作用點認識誤導了人類對力的正確認識。
  • 我的物質基理(20)——反物質
    反物質是此前的認識中因物質的定義出現了嚴重問題才產生出來的不倫不類的物理概念。正物質是物質、反物質也應該是物質,何反之有?所謂的反實質上就是電性上的反。有人人認為中性物質之反不是電性反的問題,我只能說這種認識至少對「中性」物質的認識嚴重不足,宏觀層次上由於觀測能力所限產生了「中性」這樣的認識,當逐漸深入微觀層次後,原來的所謂「中性」物質都被發現是由兩性更細微的物質組成了。一般物體、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肯定不會是例外。  正電子與負電子互為反物質、正質子與負質子互為反物質,中子與反中子又因何而反呢?
  • 我的物質基理(19)——中國光環
    通過我對光的認知,我已經找到了產生與牛頓環完全相反的光環,這就是本文要講的中國光環。  兩個作用力同時作用一個或一些物質時會產生抵減或疊加的作用,光是一種高速變化的作用或作用力,因此兩束光同時作用同一物體同樣會產生抵減或疊加的現象,光的波粒二象現象就是同一束光受到兩個物體的平行邊或同一物體的兩平行邊影響後同時作用屏幕產生相互抵減和疊加後形成光斑的。
  • 我的物質基理(21)——天體運動
    天體運動是自然現象中最難合理解釋的自然現象,此前並沒有任何一種力學認識對天體運動是作出了合理解釋的,至少都沒有能夠從力學上真正建立起可以相對穩定的運動軌道。  一、牛頓力學的萬在引力定律與慣性定律下的圓周運動只能建立起極極不穩定的天體運動,牛頓力學中的天體運動要麼以圓周運動的半徑加速增加地進行;要麼以圓周運動的半徑加速減少地進行。
  • 我的物質基理(15)——波粒二象原理
    討論光的「波粒二象性」問題前我們必須了解光經過各種物質體表面會產生什麼現象,下面我先展示一些我以雷射為光源進行的有關光的觀測照片:  1、光通過較鋒利的鋼刀口後形成的的光斑;顯然這已經證明了光越接近物質物體表面受到的影響越大,因此才會產生不同的反射和不同的折射形成發散的光束。由於光是肉眼可見的電波,在這個扇面的傳播途徑中必然會形成水波一樣的光波。這些現象從本質上證明了光與物質間是有相互作用的。如果我們在光束能夠照射的另一邊再加上同樣的平行鋼刀口、鋼鐵直邊、鋼鐵柱面物體會怎樣呢?
  • 我的物質基理(24)——觀測感知的基本元素
    基本物質不僅是組成一切自然事物的基礎,更是建立一切觀測感知的基本元素,可以說基本物質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包括人類活動的一切大自然活動。本文專門討論觀測與感知。  什麼是感知元素?首先我們要充分了解各種感知信息是怎樣獲得的,無論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觀測儀器產生各種感知信息都是完全相同的基本原理。這聽起來似乎很玄乎。
  • 量子糾纏的原理(13)
    其中的量子糾纏現象更加令人匪夷所思。兩個疊加態的量子不管分別處於太空宇宙的哪個角落,如果一個量子改變了狀態,那麼相對應的另一個量子必然也會同時改變狀態。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相隔有多遠,仿佛它們之間的聯繫是瞬時的,完全無視它們之間的距離。愛因斯坦自始至終不相信太空宇宙中存在著這種把光速遠遠甩在後面的鬼魅般速度,並且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 一文讀懂量(xiang)子(ai)糾(xiang)纏(sha)
    實際上,我們可以首先通過思考一個簡單的非量子(或者「經典」)現象來考察糾纏,這是一種比較反傳統的做法。這樣可以讓我們繞開量子論中糾纏的怪異之處來體會量子糾纏的精妙。一個系統由兩個子系統組成,糾纏發生在我們對系統的狀態有部分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將子系統稱之為c-on。「c」的意思是「經典的」,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c-on看作蛋糕。這裡我們的蛋糕有兩種形狀,正方形或者圓形。那麼兩個蛋糕的總狀態就有4種,它們分別是(方,方)(方,圓)(圓,方)(圓,圓)。下面兩個表格給出了在四個狀態中找到某一個狀態的概率。
  • 量子糾纏融入物質構成的相對時空變換方案
    (4)其中,ρ_0為空單相對靜止時的空象密度,d為糾纏環直徑,t為基於糾纏環存在,空單因測不準特徵表現出的有限大尺寸(d)。(4)式有兩方面拓展推論可證明其合理性,一是(4)式在v=c-d/t時滿足有限大直徑空單糾纏閉環構成物質外延空象非0,且符合隨距離增大遞減的規律;二是基於(4)式推理可以得到恆以光速運動空單基於下式對外表現空象恆為0(如(6)式所示),這符合空單所具有的完全不可見特徵(詳見作者《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頭條文章):
  • (二)
    今天續文,是我進一步認為,由此推論,我們所在宇宙一些無法理喻的神秘現象,似乎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先試解量子糾纏現象。糾纏的粒子,有著神秘的同態現象。這種現象,雖然已經證實存在,卻匪夷所思。分體之間,相互怎麼可以發生只有同體才可能發生的糾纏呢?通常的空間理念無法理喻。如果糾纏的粒子之間有某種無線傳導方式,那它們發生相應變化,應該有時間先後,而不應該同步為即刻。通常的時間理念無法解釋。
  • 宇宙是什麼物質組成的(三)
    上一篇我們講了,宇宙組成六大部分,平等,密度,顏色,這篇講宇宙的能量,相應,組合,什麼能量很多學者談到能量就容易聯繫到熱量,光量,磁力等,宇宙中能量不僅僅是表相所知道的,能是作用的意思,也就是作用的質量,宇宙中能量非常之廣大,有親慈能量,是判別能量,有糾纏能量,有平行能量很多很多,而真實的能量是光源複合轉化能量是最根本原始的能量,無論是金銀鐵鎳鈽,這些都是通過光能的轉化所產生的元素,冠能聚合產生出的力量是肉眼看不到的
  • 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之謎不懈追問:物質與意識、第六感、量子糾纏
    但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既然存在於客觀世界,我相信它會無處不在,包括存在於我們的人體裡。是不是這樣呢?當然是這樣。量子糾纏怎麼樣影響我們的生命,其實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這不是我們可以用直覺去感受的。比如把磷和鈣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鈣,當磷酸鈣以波斯納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時候,它的量子糾纏時間可以長達105秒!能把這樣一個極其脆弱的,對聲、光、電、熱都極其敏感的量子糾纏現象的持續時間提高15個數量級,那麼如果再提高5個數量級,就可以達到年的水平,以年為單位來保存量子糾纏現象。
  • 量子力學新思考(1)
    量子力學新思考(1)司今(jiewaimuyu@126.com)量子力學成功的精髓在於「磁場、角動量、自旋」上,其他的,如波函數方程、物質波、量子糾纏、隧道效應等等,都是基於這三個物理量之下所湧現出來的「現象」;量子力學不是什麼超經典的物理學,而是將「磁場、角動量、自旋
  • 科學家在50公裡光纖上實現了光-物質量子糾纏
    來自因斯布魯克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研究團隊,剛剛設法將一對糾纏態的光-物質量子,發送到了一條 50 公裡(31 英裡)的光纖上。 據悉,量子糾纏的現象,特指一對粒子可在超遠距離內維持糾纏態。若能成功藉助這項特殊的性質,即可奠定新型通信方式的基礎。
  • 常樸子:我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一個故事(二)
    我上面說的三種場,重場就是科學家要找的暗物質,它並非類似於量子的粒子,而是一種同性融合下的O型單子團;小S場就是科學家要找的暗能量,它也並非類似於量子的粒子,而是一種小微子,正是這種粒子形成了空間的物質性質和傳導量子糾纏的信息與產生引力波。
  • 顛覆光速最快,科學無法解釋,量子糾纏是科學還是「超自然」現象
    古往今來很多的傳說和怪異現象,其中可能大部分為杜撰、誇大和歪曲事實,但也不乏一些是以人力所不能解釋的現象,這些現象與其說超自然,不如說人類還未能找到其背後隱藏的規律和法則而已。量子糾纏現象亦是如此,人類對於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不過是百餘年的時間,至今也不過是觀測到了一些表象,而量子糾纏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轉載)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轉載)熱點資訊大事件 06-21 10:49我們原來認識的宇宙的形態,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繞我轉,我繞他轉,星球們忙亂而有序。(三)量子糾纏1、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外非常大。出現了超導體、納米級、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現從分子水平治癒癌症的奇蹟。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