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保險創業公司吞併了一家巨頭

2020-12-06 騰訊網

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很多國內的投資者朋友向墨騰諮詢新加坡以及整個東南亞的保險資產以及數字保險科技的機會。當然,看中了新加坡保險資產的不只是中國的資本。

最近,新加坡本土的數字保險公司Singlife兼併了英國保險業巨頭英傑華集團(Aviva)在新加坡的業務。這項交易的價值據說達到了32億新幣(23.5億美元)。Aviva將會擁有合併後的公司的25%的股份。而Singlife的原有股東住友生命保險相互會社(Sumitomo Life Insurance Company)將會擁有20%的股份;其他Singlife股東包括Aflac Ventures、安本資產管理(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IPGL等將會擁有另外20%。

劃重點的地方來了,新的投資者、美國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TPG將擁有新公司35%的股份。真真確確反映了全球私募股權(PE)公司趨勢正深入到保險業務的強勁增長中。

SingLife和Aviva之間的合作是東南亞保險業最大的一筆交易,該交易預計將在各方獲得監管機構批准後於2021年1月完成。

全球PE購買保險資產

而這並不是最近唯一的PE投資保險資產的交易。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在7月宣布,它將收購高盛前人壽保險部門Global Atlantic,這筆交易有望使該公司所管理的資產增加700億美元(960億新元)。

金融數據提供商PitchBook的數據顯示,總部位於紐約的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管理的資產在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之間躍升了近100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阿波羅管理資產的歐洲保險公司Athora與人壽保險提供商Athene進行的交易。

在歐洲市場,近年來,保險業也被證明對私募股權公司有吸引力。值得注意的交易包括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在2018年以12億英鎊(29億新元)收購了多保險提供商保險公司確保,這是該行業十年來最大的交易之一。

面對技術進步,低利率和具有挑戰性的經營比率的保險公司,需要尋找新的方式來保持競爭力,這將需要額外的資金。PE贊助商可以幫助設計投資組合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率,這也是利潤率的主要驅動力。

保險公司對私募股權投資者也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因為該行業往往不受經濟衰退的影響。此外,疫情的影響已使保險和醫療公司備受資本的關注。而且,保險公司手上的大量資產也能夠給投資者未來帶來回報。

Singlife是如何蛇吞象的

總部位於英國的英傑華一直渴望加強公司對英國,愛爾蘭和加拿大的投入,因此自去年以來一直在考慮出售其在亞洲的業務。今年7月離職的前任CEO莫裡斯·圖洛赫(Maurice Tulloch)於2019年初對其亞洲業務進行了戰略審查。

儘管此次審查引起了新加坡和跨國保險公司的關注,但卻沒有人提出一項在財務上足以讓保險巨頭信服的建議。

在去年11月下旬,這家保險業巨頭宣布似乎改變了主意-將繼續其在新加坡和中國的業務。英傑華集團在今年7月任命了新的執行長阿曼達·布蘭克(Amanda Blanc),可能重新表達了優化組織運作的決心,但是TPG資本與以Singlife為首的財團的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交易。

Singlife被選為合併目標,合併後的業務估值現在達到32億新元,最初將被冠以Aviva Singlife的品牌 - 兩家公司的管理層合併,而各自的品牌將會單獨運營一段時間。

Aviva在人口只有500多萬的新加坡有150多萬客戶 - 對新公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TPG總部位於只有高房價沒有黃金的舊金山和只有烤豬排沒有扒雞的沃思堡,管理的資產總額約為830億美元(1,140億新元),涉及金融服務,醫療保健,零售,媒體和技術。它擁有股權的公司包括漢堡王、聯想、McAfee、探索頻道、PropertyGuru.com和Spotify等:

數字保險不容易

Singlife原名Singapore Life,由南非人Walter de Oude在離開滙豐保險CEO職位後創建的。一開始的創業歷程很不容易 - 人壽保險牌照就花了好幾年才拿到,一度de Oude要套現自己的人壽保險計劃來支持公司繼續運營。

2017年Singapore Life曾經宣布獲得了5000萬美金的融資,主要投資人是中國信貸控股有限公司(CCFH)。後來由於CCFH的先鋒系背景引發的種種問題,de Oude向英國朋友求援對公司的股權架構進行了改革 - 把這顆雷定向爆破了。

因這次疫情而引發的數位化浪潮中,英傑華集團和Singlife的合作夥伴關係也有望撼動東南亞的保險行業。

英傑華集團本身是無紙化保險管理流程的最早採用者之一,它將從Singlife的創新和技術專長中受益。自2017年成立以來,Singlife金融科技新貴推出了創新產品,包括提供裁員福利的計劃-這在新加坡保險公司中並不常見。

不過話又說回來,數字人壽保險公司對我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在內部處理流程(以及銷售代理的流程)數位化之後我們覺得短期內實現完全的線上/移動端購買人壽保險其實不太實際 - 用戶估計需要很多年才能自助(意即不需要保險經濟或者財務顧問解釋的情況下)把人壽保險這個事情搞清楚。

而且因為人壽保險是一個高度專業化、並且受到高度監管的行業,所以你幾乎只能從現有保險公司裡面挖人 - 很多在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上都是有定式的,要改變並不容易。 需要時間。

不過另一方面,Singlife現在將可以連接Aviva Singapore的150萬客戶群。它還將受益於後者的強大品牌效應,當它在國外市場推出新產品時,它的品牌價值也將顯著提升。

老虎下山

de Oude表示:「將Singlife的數字參與能力與Aviva豐富的產品矩陣相結合併提供高質量的諮詢服務,這正是新加坡人正在尋找的東西。」 Aviva Singapore的執行長Nishit Majmudar表示,兩者的結合將提高效率,並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de Oude會成為新公司的副主席,而Majmudar會成為新公司的新加坡CEO - 當然,我們也不知道兩隻老虎能和平共處多少。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作為創始人的de Oude和作為職業經理人的Majmudar,咬勁是不一樣的。

Singlife還把目光投向了新加坡以外的市場,其中包括與菲律賓的行動支付公司GCash合作推出小額保險產品。拓展新加坡以外的市場也是Singlife把名字從原本的Singapore Life改成現在這個的主要原因。

de Oude表示,與Aviva的交易完成後,計劃將業務擴展到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一家新的區域保險公司就這樣產生了。

【註明:Aviva新加坡曾是墨騰的企業創新客戶;而墨騰有同事以前在de Oude手下直接工作過,對他的能力、領導力和堅韌程度表示極度認可】

墨騰創投總部位於新加坡,在印尼、中國、阿聯均設有常駐團隊,並在東南亞、印度、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擁有強大的在地資源。墨騰長期關注海外高速發展市場,利用在地資源、執行經驗和團隊孵化自有、合資或合作項目,同時制定方案協助海外市場探索者和投資者決策與落地。

相關焦點

  • 新加坡10大「不差錢」網際網路創業公司 | 獵雲網
    關注獵雲網此前對亞洲創業市場的更多報導,請點擊《一覽全貌,2014印度融資最高創業公司30強》;《除了印度,「鄰居」新加坡也有這幾家創業公司值得關注》;《菲律賓10家有趣的創業公司》;《看這18個創業項目,該關注馬來西亞創業圈了》
  • 就業服務||寶馬、軍工巨頭要來宣講!還有一家保險...
    就業服務||寶馬、軍工巨頭要來宣講!還有一家保險...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就業服務||寶馬、軍工巨頭要來宣講
  • 新加坡10大「不差錢」網際網路創業公司
    不管你問亞洲任何公司的創始人他們會選擇哪個國家作為自己的理想融資國,毫無疑問,他們的首選定是新加坡。新加坡能登上第一的寶座自然有它的道理,所以你也不必感到驚訝。說起新加坡的初創企業,我們不得不誇誇人家的政府,新加坡政府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積極倡導創業的政府,人家給予初創企業的支持也是槓槓的;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大量的風險投資公司和私人投資者(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Eduardo Saverin也是其中一員),這些投資者大都把新加坡當做是自己的家鄉。既然有如此多的資金流入當地的科技領域,那麼到底哪些科技公司會是新加坡融資大戰的獲勝者呢?
  • 新加坡的這家新晉「獨角獸」公司沒有本土客戶
    Trax 是一家為零售商提供計算機視覺解決方案的公司,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在得到中國博裕投資的1億2500萬美元後,這家公司成為東南亞地區新晉的"獨角獸"公司。去年,它還得到了華平的投資。  一切開始於 Joel Bar-El 和 Dror Feldheim 兩位聯合創始人的相識,他們的女兒在新加坡的同一家幼兒園就讀。 如今,這家創業公司在亞太、歐洲、中東和南北美地區都設有辦公地點,公司的客戶包括:可口可樂、喜力、雀巢和漢高等等。 由於大多數客戶都來自美國,Trax 公司目前計劃未來兩年內在美國公開上市。
  • 「深度」巨頭過境,寸草不生?社區團購小創業公司們的狂奔與抉擇
    除了信心方面的內因,巨頭猛烈挖人也成為創業公司內部動蕩的外因。某巨頭就曾以高薪挖走了興盛優選在湖北一個中心分倉的負責人,還帶走了他手下的幾個員工。「今年5月份也有3、4個主管級別的技術和研發人員走了。」一位興盛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當然,興盛也不想坐以待斃。為了穩定軍心,9月下旬興盛優選的高管和各個區的經理在總部開了一場大會,復盤過去探討未來。
  • 東南亞情報站|12家創企獲融資,谷歌Uber等巨頭動作頻繁
    新加坡大數據創企Latize融資150萬美元,用軟體為企業做市場決策新加坡公司Latize融資150萬美元作為發展資金。該資金來自新加坡私人股權投資公司Tembusu Partners旗下專門投資早期軟體公司的基金Tembusu ICT Fund 1。
  • 生物技術創業很火!製藥巨頭GSK與風投再孵化3家創業項目
    近日,位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的Avalon Ventures公司聯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公司,又孵化了3家生物技術創業公司。報導說,這次合作是兩家公司「非常規性」合作的一部分,打破了既往合作慣例。
  • 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網絡風險、自然災害與保險科技
    過去兩年,行業的巨頭變更和企業間併購活動頻發,與此同時,技術成為保險世界中的新語言——包括保險科技、數位化、聚合者、區塊鏈、衝擊者、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然而,儘管我們漸漸熟悉這一類詞彙和技術,我們仍然沒有看到它們對傳統、全球性的保險巨頭的運營模式產生巨大影響。
  • 除了印度,「鄰居」新加坡也有這幾家創業公司值得關注
    並且這些初創公司已經不滿現狀,開始了向其他市場的進軍。PayrollHeroPayrollHero是一家能夠幫助企業進行時間管理的公司。該公司於2014年2月籌得了1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此次投資方包括了500 Startups、Futura Corporation和其他的一些機構。
  • 除了印度,「鄰居」新加坡也有這幾家創業公司值得關注 | 獵雲網
    該公司於2014年2月籌得了1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此次投資方包括了500 Startups、Futura Corporation和其他的一些機構。PayrollHero將融資得來的基金,用於進一步的發展其服務或海外擴張中。目前他們已經成功拿到了進軍新加坡市場的「許可證」。
  • 分子實驗室:網際網路保險反思
    保險主體、流量巨頭、投資機構的視角很自然的聚焦到保費收入和利潤,而忽視了用戶思維和保險的底層商業邏輯。自2014年興起的大多數保險科技創業公司和主流公司的保險科技發展大多涉足這一領域,典型的模式是SaaS和API,這其中湧現了大量科技公司,比如:保險師、車車科技、慧擇齊欣雲服、壁虎車險、i雲保、豆包網、保準牛、博派科技、星度科技等等,雖然涉及具體的保險領域和服務對象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在完成保險產業早期線上化的使命。
  • 生鮮這筆帳 這家創業公司比巨頭們算的清
    徐正:對,人生也好,公司也好,需要用更長的時間去衡量。三年的放在20歲的時候看會領先很多,但是放在40歲、50歲以後去看,其實並不重要,更多的是看其背後代表的人是不是已經習慣優秀。億邦動力網:三年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 圍觀有錢哥vs有房姐你就知道為啥子要趕緊啟動新加坡創業!
    經過幾個月漫長的等待,新加坡的疫情終於要步入尾聲了,新加坡解封也已經提上了日程!中國更是新加坡解封的首批白名單國家之一!有意向移民新加坡的人士們可以啟動辦理了!新加坡創業移民全套籤約後需要進行2-3個月的前置落地動作加文案製作,環球出國是專業的移民公司,有海量成功案例!
  • 騰訊陰影下的創業公司
    坐擁超過十億微信用戶,累計投資600多家創業公司,騰訊已然編織起一張超級大網。對於一些初創公司而言,如何規避巨頭的風險,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號稱「微信生態最大第三方服務商」的微盟上市,風險提示第一條就是要警惕對騰訊的依賴。數據顯示,微盟近三成收益來自騰訊,從騰訊的採購費用佔比近八成。這並非個案。
  • 以DRP切入保險理賠,「吉象理賠」希望做面向保險公司的To B理賠平臺
    在汽車後市場的細分市場中,都有規模不同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在死磕,但是,現在還未看到有類似「共享經濟」領域那樣的「獨角獸」崛起。甚至有的細分領域還是一片處女地,並未引起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注。保險理賠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市場。
  • 大象保險:網際網路保險的探路者
    北京2017年3月30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網際網路保險創業企業大象保險的創始人楊喆接受了網易科技的專訪,就網際網路如何優化傳統保險業,以及大象保險的相關業務等話題,談了他的看法。
  • 未來保險科技中心在哪裡?紐約還是灣區?
    保險技術創業企業正使用數字、設計、技術與行業巨頭抗衡,在健康、汽車、家庭或商業保險領域推陳出新。許多公司都專注於某個領域的價值鏈,如承購(包括點對點、需求型、新數據模型下的新模式或者物流網)以及創新經銷模式。紐約到底有哪些優勢?世界上不少保險業巨頭的總部設在紐約,所以說許多新興保險科技創業公司在紐約或舊金山出現一點也不意外。
  • 「85後」創客跨行創業:用融資租賃「顛覆」傳統購車模式
    原標題:「85後」創客跨行創業:用融資租賃「顛覆」傳統購車模式   如何把購車變得更加靈活,門檻更低?這是成都一家汽車產業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問。
  • 2020最新離岸公司註冊優勢大比拼:香港公司、新加坡公司、開曼公司...
    無論是對個人、公司還是信託行業,開曼群島都不徵任何直接稅。  1.開曼公司的註冊程序非常簡單,有專業的註冊代理機構代為完成,不需要註冊人親自到註冊地進行操作,還可以進行網上註冊,註冊通常當天就可以完成;註冊資金無上限,無須繳納釐印稅。  2.政府鼓勵經濟發展、吸引外資,一個人即可註冊一家有限公司;取名自由,允許使用多個國家公司結尾形式。
  • 泰國保險業是否準備好加速保險科技?
    縱觀全球保險科技的應用場景,主要樞紐位於美國和歐洲。但亞洲正處於飛快的追趕模式。中國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保險科技企業,而新加坡則專注於人工智慧,並擁有強力支持推動創新的政府。但是,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落後。保險市場並不成熟,大多數人口缺乏金融產品的知識和教育。這些國家缺乏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