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在火星大氣層檢測到氧原子的存在
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究人員最近在火星大氣層探測到氧原子的存在,是40年來的首次。
-
人類第一次在火星大氣層中探測到綠色氣輝
根據ExoMars(ExoMars是一個由ESA和NASA進行的非載人火星探測任務)追蹤氣體軌道飛行器進行的大氣觀測,在火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綠色氣輝。這是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發現了這種綠光效應。圖註:歐空局(ESA)的ExoMars微量氣體軌道飛行器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綠色氣輝圖。根據《自然天文學》上發表的最新研究稱,火星與地球一樣,在其白天的大氣層中都排放出綠色的氣輝。當太陽光線激發高層大氣中的氧分子時,就會產生這種綠色氣輝。
-
天文學家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迷人的綠光
歐空局藝術家對火星空氣輝光的印象。在火星的高層大氣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他們已經探索了幾十年的現象:一種微弱的綠光,是由陽光和高層大氣中的氧氣相互作用造成的。此前,這種輝光只在一個地方被探測到:地球上方的天空。它在火星大氣中的發現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在地球和其他地方驅動空氣輝光的過程。「在地球上看到的最明亮的排放物之一來自夜光。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在為期一年的火星任務期間,火星車的活動將受到限制,例如 2021 年 9 月,太陽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出現,幹擾了兩個行星之間的傳輸,這將導致火星車的活動受到限制。為了在現有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進行科學研究,任務小組提前計劃了行動計劃,並在科學家研究數據時增加了應對新發現的靈活性。
-
40多次火星探測,人類能在火星找到生命嗎?
導語: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曾進行了40餘次火星探測,2020年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開啟奔火之旅。與此同時,美國和阿聯的火星探測器也先後升空。火星,是人類探索宇宙星空的關注焦點。有關火星的前世今生、火星生命的奧秘、火星與地球關係的猜測,一直是縈繞在人類文明歷史中的亙古之謎。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昨日正式啟航,引發廣泛關注。火星探測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哪一步最難?火星移民還有多遠?近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助理、鴻鵠專項首席科學家魏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鴻鵠專項行星光學遙感首席科學家何飛,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以及國家空間天氣預報臺副臺長郭建廣,揭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奧秘。1 為何選取7月23日發射?
-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火星探測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哪一步最難?火星移民還有多遠?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近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助理、鴻鵠專項首席科學家魏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鴻鵠專項行星光學遙感首席科學家何飛,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以及國家空間天氣預報臺副臺長郭建廣,揭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奧秘。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改編自:CGTN [2]而堅毅號將嘗試為人類帶來新的探測方式:無人機探測。要知道別說是火星,人類在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星球上,都還沒有飛過無人機呢,這是開天闢地頭一遭。用無人機探測其他星球有多麼令人期待?在靈巧號還沒有真正在火星上測試飛行過的情況下,另一艘無人機任務,NASA的蜻蜓號已經入選下界新疆界級任務,計劃於2026年前往土衛六了。
-
阿拉伯探測火星:玩大貓當寵物已過時,土豪開始玩科技
阿拉伯世界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星期一(7月20日)由日本三菱重工H2-A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這是阿聯首次,也是阿拉伯世界首次星際探索。該探測器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
-
40年前的預言終於實現,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綠光,其極具研究價值
40年前的預言終於實現,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綠光,其極具研究價值自從1964年NASA的探測器「水手4號」成功發射抵達火星,人類對於火星的漫漫探測之旅便開始了,多年來進展也是非常大的,前段時間NASA還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鹽水湖」,那麼,火星上是否有一些奇異的現象呢
-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簡述人類與火星的那點事
7月23日12時40分,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預計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將一次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地球與火星的這個會合周期是 26 個月,所以每 26 個月會出現一次「寶貴」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2020 年有短短幾周時間,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不到 5400 萬公裡,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
-
「火星生命」實錘?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有機分子
蓋爾隕石坑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好奇號層次在此探測到疑似「生物氣體釋放」現象,這件事我放在文末了。噻吩聚合物也被發現擁有超導特性,在未來有望應用到量子計算機等新興領域中。 噻吩由四個碳原子和一個硫原子排列構成一個正五邊形環,而碳與硫都是產生生命所必需的元素。本次火星土壤內發現的大量噻吩類芳香族化合物似乎與生命途徑更加吻合。但是由於這是火星,並不能排除非生命途徑的合成。
-
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次性挑戰最高難度
,很多對日心說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更加覺得其荒繆。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和圖形標誌通過向全球徵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於2020年7月發射,預計2021年1月進入火星軌道。
-
60張圖帶你領略乘風破浪的火星探測史
△爾在1840年發布的首張火星全球地圖;(右)直徑約500米的艾利-0撞擊坑,位於直徑40千米的艾利撞擊坑內部。來源:NASA/JPL [13]更輕、更小的火星探路者號首次使用氣囊來完成降落傘之後的緩衝減速,然後類似我國的嫦娥三號/四號,在著陸成功之後釋放火星車旅居者號。△被塞入氣囊之中的火星探路者號和旅居者號,在著陸火星的最後階段藉助氣囊多次彈跳來實現緩衝,最終安全停留在火星表面。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北京時間 7 月 30 日下午 7 點半,作為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發射之後的 2020 火星年重磅大戲,我們拭目以待。建立在前浪們的經驗之上 美國宇航局在火星上的第一個探測車叫索傑納,只有一個微波爐大小。1997 年索傑納號火星車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火星表面和地球系統以外的巡視探測。 之後的火星探測車,勇氣號和機遇號,都是高爾夫球車的大小,在 2004 年著陸後,他們發現了火星在變成冰凍沙漠之前曾有水存在的證據。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即將成行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是我國行星探測任務的一部分,於2016年1月11日正式立項,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但搭載螢火一號的天頂-2SB運載火箭於2011年11月從哈薩克斯坦升空後,由於俄方衛星未能按計劃實施變軌,最後在2012年1月15日返回地球大氣層,並在太平洋上空燒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失敗。
-
中國火星計劃來了!2020年左右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不久前,在首個「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批准立項。據人民日報8月12日報導,我國預計在「十三五」規劃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中國的火星計劃終於來了!
-
火星上的奇幻現象,恰好被探測器拍到,這種景象人類還是第一次見
那麼大氣層上面出現奇異的綠光現象會是火星上面釋放出來的信號嗎?很多人認為火星大氣層出現宛若絲帶的綠光這是火星發出的一種信號。據研究表明,這些綠色光線主要是由佔火星稀薄大氣95%的二氧化碳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氧氣驅動的。吉恩·克洛德表示:這意味著研究人員要加深對氧原子的理解,同時,這個現象對於理解原子和量子物理非常重要。
-
火星大氣跟地球表面大氣層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在火星周圍籠罩著的大氣層,跟地球是極為相似的,火星之中的大氣層,其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還有氮和氬元素,另外還有少量的氧和水蒸氣,而咱們地球的大氣層中,也含有氮元素,這是最典型的火星跟地球大氣層比較相似之處。不過火星的大氣密度,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表面的大氣壓,也只有500到700帕,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火星大氣層中含有甲烷,這可能是火星曾有微生物生命體的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