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生命」實錘?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有機分子

2020-12-05 騰訊網

如果時間倒退30億年,那時的火星磁場還沒停止運轉,大氣還沒被剝離,火星一派「地球」樣貌,溫暖潮溼,很適合生命生存。

因此長期以來,人類都將火星視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對尋找火星生命寄予厚望,先後發射了40餘枚火星探測器希望找尋火星生命的遺蹟。

而最近,發射於2011年11月的美國「好奇」號火星車返回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在火星的土壤內發現了有機分子——噻吩。這種分子在地球上被發現於生物體內,這是否也能證明火星曾經存在生命呢?

好奇號火星車於2012年8月6成功登陸火星蓋爾隕石坑著陸,是人類第一臺核動力火星車,距今已超期服役七年半。蓋爾隕石坑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好奇號層次在此探測到疑似「生物氣體釋放」現象,這件事我放在文末了。

正是好奇號證實了火星土壤含有2%的水分,每0.03立方米的土壤就可以獲得1升水。似乎這次,它也要替人類證實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了。

這次發現的「噻吩」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物,其系統名是1-硫雜-2,4-環戊二烯,從結構式上看,噻吩是一種雜環化合物,也是一種硫醚,分子式為C4H4S,在常溫下,噻吩是一種無色、有惡臭、能催淚的液體。

在地球上,噻吩是一種與生命過程有關的物質。例如苯並噻吩-4,7-醌就是從極端嗜酸熱古菌中提取而來,而另一種包含兩個噻吩環的化合物苯並二噻吩苯醌則是從硫化葉菌中發現的。同時,在白松露中,科學家也曾經發現過噻吩的身影。

噻吩也存在於煤炭與原油中,常被用於代替「苯」,作為染料和塑料的原料。噻吩聚合物也被發現擁有超導特性,在未來有望應用到量子計算機等新興領域中。

噻吩由四個碳原子和一個硫原子排列構成一個正五邊形環,而碳與硫都是產生生命所必需的元素。本次火星土壤內發現的大量噻吩類芳香族化合物似乎與生命途徑更加吻合。但是由於這是火星,並不能排除非生命途徑的合成。

例如人類曾經在隕石內發現噻吩,而且地質活動也可以促使噻吩產生。而且構成噻吩的硫原子是否來源於火星還是個問題,因為想要構成噻吩,硫必須是可以給出電子成鍵的親核原子,而火星上更多的是以硫酸鹽形式存在的非親核原子。哪怕是硫酸鹽還原法製備噻吩也需要將混合物加熱到120攝氏度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在地球上有一種厭氧菌,可以將硫酸鹽還原成硫單質,這就是Ⅱ型硫酸鹽還原菌

硫酸鹽還原菌是一種厭氧菌,共有兩類,Ⅰ類是將硫酸鹽還原成硫化氫,Ⅱ類便是將硫酸鹽還原成硫單質。經過該菌的處理,硫既有機會參與到合成噻吩類芳香族化合物的產生過程中。是否在遠古火星也會存在這樣的細菌呢?

不過可惜的是,由於製造時技術水平有限,好奇號火星車必須將樣本加熱到500℃以上才能夠分析樣本中的物質含量。這樣可能會破壞原本樣本中其他物質,讓檢測信息量下降。但是,由歐洲和俄羅斯聯合推出的、已經推遲到2022年發射的羅莎琳德 富蘭克林號火星車將搭載更加先進的分析設施,屆時將給我們帶來更多有效的化合物信息。

其實這也不是「好奇號」首次在火星上發現疑似生命的痕跡了,早在2012年,好奇號就在其著陸地蓋爾隕石坑發現了「甲烷飆升」現象。根據分析,該隕石坑曾經為一個古湖泊。短短60個火星日,該地甲烷含量急劇飆升10倍,並在接下來47個火星日中突然下跌,且甲烷集中在一個區域,當好奇號行駛1公裡後,大量甲烷就神奇地消失了。科學家表示,這無法用冰層中捕獲的火山氣體釋放來進行解釋,也無法解釋為火星土壤甲烷的釋放。因為變化曲線都無法擬合模型。

有的科學家就猜想,這可能是「生物氣體」的釋放。在地球上生物有很多途徑生成甲烷,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屁」,而「甲烷細菌」也無處不在。於是就有人猜想,這是火星上現存或者遠古生命的產物所致。

不過儘管有如此發現,在未捕捉到活生生的生命或者準確無誤的痕跡前,我們還是沒法確定人類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2月24日《天體生物學》雜誌上。

喜歡文章的朋友歡迎點個關注點個讚,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火星上的生命?「好奇號」發現甲烷等有機物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科學箴言報》12月17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Curiosity)在巖石上鑽孔獲取的粉末樣本中檢測到了有機化合物,但這並不能揭示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只能說明,遠古的火星上存在適宜生命的環境。
  • 火星到底存在過生命嗎?美國:火星上發現了有機分子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達,人們開始對外星生命開始探索,想要尋找到外星人的蛛絲馬跡,不過非常遺憾的是,以人類目前的探測手段,我們只能在太陽系裡面尋找生命的線索。在整個太陽系裡,與地球相似的就屬火星了,大家都知道,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其實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而在火星探測上面有所成就的無疑是美國航天局了。美國航天局已經先後往火星上發射了數個探測器,未來還打算開始火星載人登陸,這其實都是為了探索火星生命以及對火星進行了解。
  • NASA「好奇號」拍到火星上的塵暴
    2012年登陸火星,已經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度過了8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近日發現了一個在火星表面上的橫穿鏡頭的塵暴。據福克斯新聞網(Foxnews)報導,好奇號探測車從火星蓋爾隕石坑(Mars』 Gale Crater)的有利位置拍攝到了火星塵暴移動的非凡鏡頭。伊奧利亞研究(Aeolis Research)的大氣科學家克萊爾紐曼(Claire Newma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蓋爾隕石坑的夏季即將到來,這使我們處於一個從初春到仲夏期間的地表劇烈加熱的時期。」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來源:NASA/JPL-Caltech生命「神探」為了探尋火星生命痕跡,好奇號最大的法寶是腹中的一套強大的有機物探測裝置,叫做火星樣本分析儀(Sample Analysis at Mars),簡稱SAM(山姆)。機器臂採集到的火星固體樣品,會被送入「山姆」之中,經過高溫分解檢測其中是否有複雜有機物。
  • 硫代苯在火星上被發現了!這是生命的有機分子!
    作為地球的姐妹星球,火星在人類的探索目標中一直佔據著主要地位,有跡象表明火星的過去也存在在山川和海洋,只是當火星的磁場莫名消失後,無情的宇宙粒子直接剝奪了火星上的宜居條件。直至今日,科學家仍在尋找火星上曾經生命存在的可能線索!令人興奮的是,來自NASA的好奇號發現了可能是火星生命產生的有機分子----硫代苯!硫代苯是什麼?
  • NASA宣布好奇號火星車重要發現:神秘甲烷與有機分子
    NASA華盛頓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副行政官託馬斯·祖布肯(Thomas Zurbuchen)表示,「我相信當前和未來計劃開展的項目將在火星上做出更多令人驚奇的發現。」「好奇號尚未確定這些有機分子的來源。」
  • 火星發現有機分子 火星真的有生命存在嗎?
    火星發現有機分子 火星真的有生命存在嗎?本周,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兩篇關於火星的研究論文,並通過現場直播向全世界解釋了其中的發現。那麼,火星上真有外星人嗎?嗯,美國宇航局沒完全找到,不過離真相也越來越近了。
  • 「好奇」號重大發現為火星生命添新證?
    圖片來源:NASA官網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NASA於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2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兩項關於火星的重要發現:「好奇」號漫遊車在火星表面的沉積巖中發現了有機分子,說明火星可能曾存在遠古生命;此外還發現火星大氣中甲烷濃度存在季節性變化,或與現在的火星生命有關。
  • 火星上發現松露中的有機分子 或存在遠古生命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據外媒報導稱,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在火星上發現了可能源自生物的有機化合物——噻吩。據悉,被稱為噻吩的有機化合物在地球上的煤、原油中被發現,並且在美食主義者和野豬喜歡的白松露中也發現了噻吩。研究人員稱在火星上發現噻吩,可能會對探究火星上的生物起源有幫助。華盛頓州立大學和柏林工業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在2月份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該論文。
  •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一種有機分子,與地球一致,或能證明生命存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前蘇聯在太空競賽之中,將探測火星也列入了「比賽範疇」,最早1960年,前蘇聯首先發射了一顆火星探測器,不過,並沒有成功抵達火星。後來又過了5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且成功抵達火星的國家,後來,美國又陸續發射了很多顆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在火星上,為人類傳回了非常寶貴的素材和資料,同時,也讓人們意識到,火星上並沒有火星人存在。
  • 解讀NASA「好奇號」火星車:正在尋找火星生命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是美國宇航局最雄心勃勃的火星任務之一,好奇號的尺寸使得它可支持大量科學實驗,並對位於其7英尺機械手臂內的所有巖石進行拍照。它重2千磅,車輪直徑為20英寸。該車的動力源於一個多任務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是利用鈽-238放射性衰變的熱能發電。MSL飛船於2011年發射,並於2012年8月抵達火星。
  • 金星磷化氫推測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上發現松露中的有機分子
    金星磷化氫推測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上發現松露中的有機分子據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中國日報記者 周純眉)相關新聞火星上發現松露中的有機分子 或存在遠古生命據外媒報導稱,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
  • NASA發現火星生命了?給你深度解析一下!
    前幾天NASA宣布火星新發現:「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探測到大量有機化合物,且火星大氣中甲烷存在季節性波動。這也是有史以來的最有力證據,證明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然而,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強調:有機分子雖然通常與生命有關,但也可以通過非生物過程創造,並不一定是生命的指標。因此,「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蓋爾環形山探測到的這些物質,並不能直接證明火星上存在生命。
  • 火星生命證據找到了!NASA機器人在火星表面找到了大量噻吩化合物
    這些火星表面的有機分子含有碳和氫,也可能包括氧、氮和其他元素。這類有機分子通常與生命有關,但也可以由非生物過程產生,但它們一定程度上可被視作生命能否存在的指標。「在火星可能適宜居住時沉積的巖石頂部5釐米處發現了古代有機分子,預示著我們今後的任務將更深入地了解火星上有機分子的故事。」
  • 火星探測簡史5(揭秘「火星人臉」,探尋火星生命)
    自此,人類火星探測的主要方向就是尋找火星微生物了。自水手4號發射成功以來,世界各國又向火星發射探測器39次,取得了一些成果(詳細信息請閱讀《火星探測簡史1》)。因為科技發展所限,目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都沒有安裝直接探測微生物的儀器,只能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重點探測火星上是否具備生命三要素。
  • 火星發現有機分子是怎麼回事?具體什麼情況?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NASA於美東時間6月7日下午兩點(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2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兩項關於火星的重要發現:1、好奇號火星漫遊車在接近火星地表處一塊有30億年歷史的沉積巖中發現了有機分子,說明火星可能曾存在遠古生命;2、發現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存在季節性波動現象,或與現代火星生命有關。
  • NASA火星探測3000天:「好奇號」登陸火星8年,有哪些奇異景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器在「紅色星球」上已經默默地、孤獨地工作了大約8年。地球上的2021年1月12日被稱作機器人好奇號登陸火星後的第3000個火星日(Sol 3000)。
  • NASA重磅公布: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發現甲烷和碳成分有機物證據
    雖然這不能說是生命存在的直接證據,但這些發現對未來火星表面和地下探索任務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目前,相關論文已同時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有機分子一般含有碳和氫,還可能包含氧、氮和其他元素。通常,這與生命有關。
  • NASA宣布火星發現有機分子 火星人是否真存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NASA於美東時間6月7日下午兩點(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2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兩項關於火星的重要發現:1、好奇號火星漫遊車在接近火星地表處一塊有30億年歷史的沉積巖中發現了有機分子,說明火星可能曾存在遠古生命;2、發現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存在季節性波動現象,或與現代火星生命有關。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在為期至少一個火星年(約 687 個地球日)的主要任務期間,「毅力」號對耶澤洛隕石坑的探測將解決火星探測的高度優先科學目標,包括有關火星上生命潛力的關鍵問題。 火星車的天體生物學任務將搜尋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描述地球的氣候和地質特徵,並為將來返回地球收集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