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宣布好奇號火星車重要發現:神秘甲烷與有機分子

2020-11-25 cnBeta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NASA於美東時間6月7日下午兩點(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2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兩項關於火星的重要發現:1、好奇號火星漫遊車在接近火星地表處一塊有30億年歷史的沉積巖中發現了有機分子,說明火星可能曾存在遠古生命;2、發現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存在季節性波動現象,或與現代火星生命有關。

雖然不足以說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但對未來的火星表面和地下探索任務而言,這些發現無疑是個好兆頭。

此次的兩項新發現均被發表在6月8日的《科學》期刊上。

有機分子由碳氫構成,可能還包括氧、氮及其它元素。雖然通常與生命有關,但有機分子也可以通過非生物過程產生,不一定是存在生命的證據。

「火星相當於借這些新發現告訴我們:保持當前路線,繼續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NASA華盛頓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副行政官託馬斯·祖布肯(Thomas Zurbuchen)表示,「我相信當前和未來計劃開展的項目將在火星上做出更多令人驚奇的發現。」

「好奇號尚未確定這些有機分子的來源。」此次兩篇論文之一的主要作者、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珍妮弗·艾根布羅德(Jennifer Eigenbrode)指出,「無論火星土壤中的有機物是遠古生命留下的記錄、是生物的食物、還是與生命無關,都能提供與火星環境和演變過程相關的化學線索。」

雖然如今的火星表面不適宜生命存活,但有清晰證據顯示,遠古時期的火星氣候一度讓液態水可以在地表聚集、形成湖泊。而就我們所知,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好奇號收集的數據顯示,數十億年前,蓋爾撞擊坑(Gale Crater)的一個湖泊中曾具備生命必需的全部物質,包括化學構件分子和能量來源等。

「火星表面暴露在宇宙輻射中。輻射和刺激性化學物質均可使有機物分解。」艾根布羅德指出,「此次能在火星宜居時期形成的沉積巖的頂端5釐米中發現遠古有機分子,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兆頭。在未來任務中,我們將繼續向下挖掘,藉此進一步了解火星上有機分子的來源。」

「歐空局的『火星太空生物』(ExoMars)漫遊車將向下挖得更深,一直挖到地下兩米。」艾根布羅德解釋道,「因此有可能挖到未經受嚴重太空輻射的巖石。」

「火星太空生物漫遊車還有可能找到現存生命。但就算找不到,光是分析有機物從地表到地下深處的變化也足以產生驚人發現。」

季節性甲烷排放

在第二篇論文中,科學家描述了近三個火星年(約六個地球年)以來、在火星大氣中觀察到的甲烷含量季節性波動。這一波動是由好奇號的「火星樣本分析儀」(Sample Analysis at Mars)探測到的。

這些甲烷也許來自水與巖石發生的化學反應,但科學家尚未排除與生物有關的可能性。此前,科學家僅在火星大氣中發現過以大規模、無規律的羽狀噴流形式存在的甲烷。而此次的新發現顯示,蓋爾撞擊坑中所含的少量甲烷會在溫暖的夏季有所增加、達到峰值,然後在冬季再度下降,年年如此。

這一發現十分重要,因為它將有助於縮小甲烷可能的來源範圍。地球上的甲烷主要與生物活動有關,來自溼地、農田、牲畜等等。目前還無法確認火星上的甲烷是否與生物有關。但此次發現的甲烷季節性波動也許能排除部分地質學上的解釋。

「這是我們首次在對甲烷的觀測中發現某種重複性現象,因此有助於我們對它的了解。」第二篇論文的主要作者、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克裡斯·韋布斯特(Chris Webster)指出,「這都要歸功於好奇號的『長壽』。沒有它的長期服役,我們就無法發現這一季節性變化規律。」

火星大氣中的甲烷一直是科學研究的熱門話題。甲烷無法長時間留存在大氣中。既然火星大氣中始終存在甲烷,就說明一定存在持續不斷的甲烷來源。考慮到地球上甲烷與生物之間的聯繫,科學家必須解開這個火星謎團。

好奇號自2012年降落到火星赤道處的蓋爾撞擊坑以來,便一直在火星大氣中尋找甲烷的痕跡。結果發現,北半球冬季的甲烷含量僅略高於10億分之0.2,到了夏季卻會升至10億分之0.6。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甲烷可能以冰的形式儲存

該團隊還無法確認甲烷來源,但認為可以排除掉一種解釋——陽光可使火星表面隕石中的含碳分子(有機分子)分解,從而產生甲烷。韋布斯特博士指出,紫外線的季節性變化不夠大,無法造成這種程度的甲烷濃度變化。

發現有機分子

為尋找火星土壤中的有機物,好奇號在蓋爾撞擊坑中的四處區域對沉積巖(又名泥巖)進行了樣本鑽取。這些泥巖由遠古湖泊底部積聚的泥沙形成,歷時數十億年。鑽取到的巖石樣本由火星樣本分析儀進行分析。該儀器將樣本置於500攝氏度以上的烤箱中加熱,從而使有機物從粉末狀的巖石中釋放出來。

火星樣本分析儀從泥巖樣本釋放出的物質中檢測到了小型有機分子,即難以輕易蒸發的大型有機分子的碎片。有些碎片中含有硫。艾根布羅德表示,與輪胎中加入硫以增加耐久度的原理相同,這些碎片也因為硫的存在而更加穩定持久。

結果還顯示,其中有機碳的含量達百萬分之十的數量級,甚至可能更多。這接近火星隕石中檢測到的碳含量,約為此前在火星表面探測到的有機碳含量的100倍。此次識別出的分子包括噻吩、苯、甲苯等等,以及丙烷和丁烯等短碳鏈。

2013年,火星樣本分析儀在蓋爾撞擊坑最深處的巖石中發現了一些含氯有機分子。此次新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在火星遠古湖泊沉積物中發現的分子種類,也有助於解釋這些分子為何得以留存至今。

此次在火星大氣中發現甲烷、並在接近地表處發現遠古時期保留下來的有機分子後,科學家們的信心大大加強,相信NASA的2020火星漫遊車和歐空局的「火星太空生物」(ExoMars)漫遊車還將在火星表面和淺層地表中發現更多有機物。

「這些發現能說明火星上存在生命嗎?」NASA火星探測項目首席科學家麥可·梅耶(Michael Meyer)反問道,「我們還不清楚。但這些結果顯示,我們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此次研究工作由NASA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的火星探測任務贊助。戈達德航天中心提供了火星樣本分析儀。噴氣推進實驗室則負責漫遊車的打造,並為科學任務理事會管理此次項目。(葉子)

相關焦點

  • 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有機分子
    而最近,發射於2011年11月的美國「好奇」號火星車返回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在火星的土壤內發現了有機分子——噻吩。這種分子在地球上被發現於生物體內,這是否也能證明火星曾經存在生命呢?
  • 「好奇號」發現甲烷等有機物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科學箴言報》12月17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Curiosity)在巖石上鑽孔獲取的粉末樣本中檢測到了有機化合物,但這並不能揭示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只能說明,遠古的火星上存在適宜生命的環境。
  • NASA宣布火星發現有機分子 火星人是否真存在?
    NASA宣布火星發現有機分子 火星人是否真存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NASA於美東時間6月7日下午兩點(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2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兩項關於火星的重要發現:1、好奇號火星漫遊車在接近火星地表處一塊有30億年歷史的沉積巖中發現了有機分子,說明火星可能曾存在遠古生命;2、發現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存在季節性波動現象,或與現代火星生命有關。
  • 好奇號首次分析火星大氣並未發現甲烷(圖)
    這張圖表顯示的是火星大氣裡的5種氣體的百分比,這些測量結果是由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2012年10月利用火星樣本分析儀上的四極質譜儀得出的  圖上顯示的是可調諧雷射光譜儀測量室的實驗演示,該儀器是好奇號火星車對火星樣品分析調查的一部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對這顆紅色行星的大氣進行第一次分析
  • 解讀NASA「好奇號」火星車:正在尋找火星生命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是美國宇航局最雄心勃勃的火星任務之一,好奇號的尺寸使得它可支持大量科學實驗,並對位於其7英尺機械手臂內的所有巖石進行拍照。它重2千磅,車輪直徑為20英寸。該車的動力源於一個多任務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是利用鈽-238放射性衰變的熱能發電。MSL飛船於2011年發射,並於2012年8月抵達火星。
  • NASA重磅公布: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發現甲烷和碳成分有機物證據
    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2點,美國宇航局(NASA)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關於火星的重大發現: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巖石中發現的新證據,揭示這一紅色星球可能曾為遠古生命提供支持。而火星大氣中也出現了與尋找現存生命有關的證據。
  • 「火星車」好奇號測量山的重力
    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好奇號帶有加速計(accelerometer)和陀螺儀。移動智慧型手機可以讓這些傳感器確定其位置和面向的方向。好奇號的傳感器做同樣的事情,但精度要高得多,在每個火星表面的導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了解火星車的方向還可以讓工程師準確地指向其儀器和多向高增益天線(multidirectional, high-gain antenna)。
  • 歐航局最新發現稱火星大氣沒測出甲烷,與美國好奇號結果相悖
    歐航局最新發現稱火星大氣沒測出甲烷,與美國好奇號結果相悖 歐洲航天局近日發布了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TGO)的階段性成果。
  • 「好奇號」火星車崩潰了,但它又能正常工作了
    201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降落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開始探索火星過去和之後演變的線索。自2014年以來,「好奇號」火星車一直在調查夏普山,這座山位於火星蓋爾環形山中心的埃奧裡斯-蒙斯峰。
  • 「好奇」號重大發現為火星生命添新證?
    圖片來源:NASA官網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NASA於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2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兩項關於火星的重要發現:「好奇」號漫遊車在火星表面的沉積巖中發現了有機分子,說明火星可能曾存在遠古生命;此外還發現火星大氣中甲烷濃度存在季節性變化,或與現在的火星生命有關。
  • NASA發現火星生命了?給你深度解析一下!
    前幾天NASA宣布火星新發現:「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探測到大量有機化合物,且火星大氣中甲烷存在季節性波動。這也是有史以來的最有力證據,證明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然而,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強調:有機分子雖然通常與生命有關,但也可以通過非生物過程創造,並不一定是生命的指標。因此,「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蓋爾環形山探測到的這些物質,並不能直接證明火星上存在生命。
  • 讀圖丨「好奇號」尋找火星生命的第7年,又有了新發現
    5月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找到了一種新的鑽探方法,使機械故障的「好奇號」恢復了鑽洞採集巖石樣本的能力。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NASA召開發布會,公布「好奇號」在30多億年前形成的沉積巖淺表鑽探到了幾種有機分子,可能是火星存在古生命的證據。相關結果發表在6月8日的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
  • 火星大發現:首次確認存在甲烷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甲烷和其他有機分子被廣泛認為是原始生命存在的潛在跡象。美國航空航天局16日宣布,「好奇」號火星車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大氣中發現了來源未知的甲烷氣體,此外還在火星巖石樣本上首次確定性探測到其他有機分子。  在地球上,大氣中的甲烷多由家畜一類的生物釋放。
  • 甲烷的秘密,在「好奇號」上,我們發現了什麼?
    在火星上發現有機分子和季節性甲烷的更多細節。這是一幅火星上the Valles Marineris的3D圖像。生命曾經在它的表面上存在過嗎,現在仍然存在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了一些科學證據,在古老的湖床沉積物中發現了有機分子-生命的基石-的確鑿證據。
  • 火星發現有機分子怎麼回事?有機分子是什麼?
    《火星發現有機分子怎麼回事?有機分子是什麼?》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火星發現有機分子怎麼回事?火星上真的有生命?人類對太空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作為大家關注火星近日又傳來新的消息,據報導稱,當地時間 6 月 7 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美國第七個火星著陸探測器——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 3 種不同類型有機分子,其中鑽探樣本來自於火星的蓋爾火山泥漿石塊,可能已有 20 億到 30 億年。
  • 火星上發現了甲烷和有機分子,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人類探測火星發現了甲烷論甲烷與屁的關係!但是這也並不能證明火星上有過生命甲烷在宇宙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物質形成恆星和行星的原料中就有大量的甲烷一咬牙NASA就派出無人探測器好奇號火星車去火星找有機分子一找就是40多年終於在去年6月份喜大普奔的宣布好奇者號在火星上一塊擁有 30 億年歷史的沉積巖中
  • NASA好奇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7周年 預計將能繼續工作7年
    例如,火星車很快就確定了這個96英裡寬(154公裡)的隕石坑在遠古時期曾經有著一個湖泊和河流系統,進一步的觀察還表明,這種環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保持著適宜居住的狀態,也許一次可以保持數億年。「好奇號」還在蓋爾隕石坑的空氣中發現了幾股甲烷氣流。這些氣流峰值引起了天體生物學家的興趣,因為地球大氣中絕大多數甲烷是由微生物和其他有機體產生的。
  • 機器人也要玩自拍,NASA公布好奇號火星車最新「賣萌」照片
    喜歡玩自拍的不只是美女,可能還有機器人,NASA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就是其中的代表。從2012年8月起,好奇號火星車一直致力於火星的探測研究工作, 但為了讓科學更加有趣,NASA就會公布一些好奇號的自拍照。
  • 歐空局最新報告認為:火星甲烷異常升高,可能與好奇號位置有關
    2013年,當好奇號火星車登陸一年之後,首次發現火星大氣中存在一定含量的甲烷。由於在地球上,甲烷的主要來源是生物活動,因此,火星上發現甲烷的現象引發了關於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活動的熱議。最激動人心的發現是2019年6月,當時,好奇號火星車在蓋爾隕石坑檢測到甲烷含量突然升高了3倍多,這是有史以來在火星上發現的含量最高的一次記錄。
  • 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了氧氣
    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了氧氣好奇號火星車於2019年5月13日收集了這張自拍照的圖像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火星上工作的大型SUV漫遊實驗室好奇號(Curiosity)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停留了7年之久,一直是許多火星謎團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