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遊客在前往西藏或者是一些具有佛教信仰的地區時,總是能夠聽到周圍的一些人說起的一個詞語——舍利子,但是由於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究竟是何物,再加上另外一個詞語——舍利,在聽到這兩個並不是同一種東西的時候,就更加懵了。
這裡先解釋一下舍利子和舍利的區別,舍利是印度人對於去世之人的遺體所專有的稱呼;而舍利子則是人在火化中後出現的一種像石頭一樣堅硬的微小顆粒,有些如食指或者拇指般大小,其主要源自於一些得道的高僧。
人們認為這是這是得道高僧體內的功德力而成就的,是由戒定慧道力所成,而關於功德力和道力,其實通俗來講,就是高僧在修行時的內在功德的外在顯現,有些大成就者內在功德圓滿,所以就會在身體之上形成很多瑞相。
而不少遊客則認為舍利子其實是結石,它由人體之內保存之後,逝世之後被火化燒了出來,其實不是的,你見過有哪個人的結石那麼堅硬的,用鐵錘敲打,連鐵錘都敲變形,那石頭完好無損?
所以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眾所周知,結石的主要成分其實是一些金屬鹽沉澱物或者一些鈣質物,它的物理特性跟我們水杯中的水垢相類似,都是易碎且不耐高溫,在高溫之下會直接變成粉末狀的氧化物,因此可以排除掉結石的說法。那麼這個「舍利子」,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有人說他是有僧人長期吃的食物有關,因為僧人只吃素,所以在素食中的纖維素還有礦物質變成了磷酸鹽以及碳酸鹽等晶體物質,最終火化後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舍利子」。還有人說這其實就是一種僧人身上佩戴的堅硬不易燃燒的東西,或者是骨骼的重結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