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對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罪行的揭露與控訴一直在進行。在西方世界,奧斯維辛、卡廷森林、巴丹死亡行軍都是西方人耳熟能詳的慘劇。這些暴行讓西方人感到震撼,也讓西方人了解戰俘和猶太人在二戰中的悲慘遭遇。
作為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上的種種暴行,長久以來卻被日本右翼勢力刻意掩蓋,「南京大屠殺」等事件在1997年之前的西方世界鮮為人知,但紙永遠包不住火,日本人千方百計掩蓋的「南京大屠殺」事實在1997年終於被廣泛曝光,日本當局也為此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指責。
1997年,一個名叫張純如的中華兒女勇敢的用詳實的史料和血淋淋的真相把日軍的暴行擺在了全世界人民面前,這些事實在西方社會掀起了對日本軍隊暴行的熱烈討論,也深深地刺痛了那些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張純如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她遭受了日本頑固分子各種各樣的威脅恐嚇,有些右翼極端分子甚至以張純如的生命安全作為威脅。
張純如出身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母是美國大學的教授。在如此優越的家庭條件下,張純如的求學之路也是非常順利,她也在學校結識了自己的丈夫。畢業之後,張純如從事文化方面的工作。如果按照這個軌跡走下去,張純如將會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中平靜地走完自己的一生。而當時張純如也是這麼打算的,直到參觀了那次改變了她一生的展覽。
1994年,加州舉辦了一次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展覽,張純如本是帶著好奇心前去參觀的。張純如的祖父是國民黨的愛國將領,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和日本人進行過直接戰鬥。所以張純如自己在兒時就多次聽長輩講述過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但畢竟年代久遠,當時年幼的張純如也並未放在心上。
當張純如親眼看到那一張張充滿血腥黑白照片,看到那些中國男人被當木頭一樣的砍去,看到那些老人和孩子被日軍肆意的用刀挑槍殺,看到那些女人被毫無人性的日本人摧殘。張純如心頭湧起了各種各樣感覺。在這些強烈感覺中有噁心,有震撼,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中華兒女看到同胞被殘害的深刻悲痛。
參觀完展覽回到家後,張純如的情緒久久難以平復。張純如經過考察發現,絕大多數美國人對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暴行都是一無所知的。為了那些無辜慘死的同胞,為了讓那些受難的靈魂,她毅然決定要寫一本揭露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書。她要為自己的同胞伸張正義,讓南京城內的30萬亡靈得到撫慰。歷史不能被遺忘。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日軍的罪行,這一強烈又堅定的想法在張純如的腦海裡不斷縈繞。
做出決定後,張純如就馬上投入了這項事業之中。其實查找幾十年前的歷史資料是非常辛苦的,張純如起初在美國各地奔波,在多個圖書館和博物館找到了一些關於二戰中國史的資料,張純如發現這些資料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了解在南京發生的事情,就必須得去那場人間慘案的發生地——南京。
張純如到達中國後,馬上展開了相關的資料尋找工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成為她去得最多的地方。通過紀念館館長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張純如找到了很多親身經歷過南京大屠殺事件的老人。
採訪時,張純如對細節十分考究,她有不理解的都會馬上問清楚。雖然聽不懂老人的南京方言,但是她怕錯過關鍵事件,都會把這些話錄下來。通過對這些老人的採訪,張純如記錄了大量史實和許多事件的細節。
在南京酷熱的夏季,張純如堅持在採訪完親歷者後馬上組織整理相關的資料,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讓張純如對南京的夜晚習以為常。整理這些充滿著血腥和苦痛的文字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而張純如還是不畏折磨,讓自己完全融入到當時的情景中,因為她要真正的體會那些親歷者的痛苦。
長期沉浸在負面信息中會摧殘人的心靈,讓人產生噁心、抑鬱等不良反應。這些文字讓張純如倍感壓力,她常常被血淋淋的氣得發抖,在深夜裡失眠噩夢,身體消瘦掉發。但要為同胞伸張正義的使命感還是讓她日復一日地堅持了下去。
史實
除了採訪國內的親歷者,張純如在南京查找資料時,還發現了許多外國友人在南京屠殺發生時,無私幫助普通中國人的義舉。如德國商人拉貝的義舉也被張純如記錄下來,拉貝的手寫日記是外國人記錄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鐵證。為了找到這本日記,張純如也是費盡心血,終於在拉貝先生的侄女那裡找到了那部寶貴的日記。
除了《拉貝日記》,魏特琳女士的日記和其他外國友人的記錄都被張純如找了出來。不僅如此,張純如還找到了許多參加南京屠殺的日本老兵,通過採訪和通信等方式獲得了日本方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張純如近三年的辛苦整理下。1997年,張純如用英文撰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正式在美國出版。起初,張純如對這部書的出名是不抱希望的,她只想盡力為中國人發聲,出名也不是她寫這本書的初心。
出乎意料的是,《南京大屠殺》這本書卻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許多美國主流媒體都大幅度地報導了南京大屠殺的情況,這本書也迅速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之一。無數的美國人被那段歷史所感染所觸動。關於南京屠殺事件的討論也成了那段時期美國的熱點話題。
因為如實揭露日軍暴行,張純如遭到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嫉恨。日本右翼分子開始頻繁寄出威脅信件和撥打騷擾電話,就算張純如不斷地換地址和號碼也無法擺脫這種騷擾和威脅,甚至她還收到了一封帶子彈的信件。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和丈夫不受騷擾,張純如對自己的家人幾乎閉口不提。
持續不斷地騷擾讓張純如備受壓力,最終在一個美國的荒郊野嶺,這個為南京30萬冤魂伸張正義的女子,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
張純如是真正的勇士,在人生最青春的年紀,她沒有去追逐金錢和沉溺於愛情。而是努力勇敢地為中國人發聲,她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銘記。
參考文獻:《拉貝日記》、《南京大屠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