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沒有讓我失望,保持了姜文的一貫水準,隱喻深刻

2020-12-05 永遠的二九66

《邪不壓正》十篇影評九篇影評都會提到姜文風格。姜文風格對我來說就是「喜慶」兩個字,特別適合賀歲檔。賀歲檔並不是貶義,指的是雖然他的電影裡的人死了。多數死的突然,但還沒來得及悲傷,就開始講述下一個情節了,導演一定是個不矯情的人兒吧。喜慶囊括了豁達,希望,超脫。主人公們明確表露自己的欲望和利益時並不晦澀,矜持。有一說一,每個人的情緒都像是我們身邊的人,時而隱瞞,時而憤怒,時而糊塗,時而左右他人。可能電影裡裁縫不鼓動大夫報仇,進展會更順利。但是電影就是電影啊,就像薛丁格的貓

《邪不壓正》我看的還是蠻開心的,感覺就像是聽姜文在酒桌上吹了兩小時牛B,口沫橫飛,段子不停。我猜,劇本也可能就是幾個編劇跟他一起吹出來的。姜文的點還是有點怪的,你能get到就是能,不能也無所謂。比如許晴那段在屁股上蓋章的戲,扯了一大堆,我就覺得沒什麼必要。但是姜文應該拍得蠻高興的。廖凡的部分真的很精彩,那種傻愣又賤壞的操蛋我很受用;周韻太美。一襲黑衣,束起長發的動作乾淨利落,比舒淇更聶隱娘;彭于晏那身肉不拍不就浪費了嗎?

姜文的邪不壓正從形式上就顯得很高級,信息量尤其大,而且的確如他所說,他是不滿足於用一部電影只是來「講一個故事」。這種感覺就像讀看不見的城市,或者沙之書這種小說,你知道這本書他講的是啥,但它展現的更多是「怎麼來講」——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你得心平氣和地去看這部電影,不要有預設立場,不要有期待,你先按著姜文打算怎麼操你的被動狀態把這部電影看完。

相關焦點

  • 姜文、北洋三部曲、邪不壓正之隱喻情節,網友:腦洞真大!
    姜文,1963年出生於河北唐山,著名的中國演員,導演、編劇。那麼,其作品《邪不壓正》與2014年的《一步之遙》,2010年的《讓子彈飛》這三部電影共同構成了大名鼎鼎的北洋三部曲。電影《邪不壓正》上映與2018年7月,是姜文導演,著名演員彭于晏、廖凡、周韻等人主演的一部大型喜劇、動作、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張北海老先生的《俠隱》,講述了李天然小時候目睹了滅門慘案。在美國長大之後,李天然回國不斷尋找十五年前師門血案的兇手。隨後,他孤身進入到古都的胡同巷子,與兇手鬥智鬥勇的故事。
  • 看完了《邪不壓正》,你們注意到影片中的女人、火車和屋頂了嗎?
    作為2018年最受期待的電影,姜文新作《邪不壓正》上映後,眾聲喧譁,讚美和吐槽之聲齊飛。讚美者的各種解讀令人眼花繚亂,吐槽者批評散亂的敘事和晦澀的隱喻,這樣反差懸殊的評價,和熱火朝天的解讀在國內導演裡,也就姜文享有這獨一份的待遇了。
  • 《邪不壓正》:姜文為什麼要請廖凡吃7個餃子?
    《邪不壓正》是姜文執導的第六部電影,也是「北洋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我老薑,要幹點不一樣的!」姜文曾經說,「講故事」是個不太難的事,怎麼「不講故事」還能拍出好電影,才是本事。表面上看起來,《邪不壓正》只是一個「報私仇」的故事,但實際上,身背大恨的李天然也只是中日戰爭中的一個縮影,在國家危難之際,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姜文飾演的革命者藍青峰,毫不猶豫地將無辜的外國醫生亨德勒推下城牆,在他眼裡,為了民族大義,任何個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犧牲的;
  • 姜文4年磨一部《邪不壓正》口碑卻兩極化
    我本人贊同周黎明導演的評價:「《邪不壓正》是一部飛著的影片。喜歡和不喜歡該片,主要都是這原因。喜歡者看到了飛揚,不喜歡者看到了不著地。」因為對於《邪不壓正》這部電影,從畫面、攝影、美術設計、布景、人物表演、音樂、劇情等元素來看,唯一能夠讓觀眾挑刺的就只有劇情了,《邪不壓正》的故事並不複雜,但這麼簡單的劇情姜文導演並沒有按照類型片的方式來講述,而是在其中揉進了很多他個人對於歷史和人性的思考,這些暗藏在情節中的點對於專業的影評人來說,是加分的,但對於普通觀眾,有些看起來就顯得有點「故弄玄虛」。
  • 《邪不壓正》:為什麼這回觀眾對姜文不買帳?
    姜文新作《邪不壓正》於7月13日上映,剛上映就從豆瓣高達8.2的評分,跌到了7.1,之後又穩定在了7.2。這個反饋似乎比預想中低了些。無數觀眾困惑於姜文電影中各種機巧迭出的拼貼雜糅、明暗梗密布的隱喻迷陣,乃至有些瘋癲、有些荒誕、有些跳脫的敘事走向。
  • 姜文電影中二元的女性形象:蕩婦與神女
    一、《邪不壓正》是一部富有爭議的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就像姜文的其他作品一樣,即使再不認同它們的人也很難忽視姜文的作者性。作為一部頗具野心的大製作,這部電影展開了作者對政治和歷史個人化想像的廣闊圖景,在這片充滿了夢境和符號的想像世界裡,我們不難發現這部電影繼承了姜文電影一貫的性別觀念。
  • 姜文作品《邪不壓正》「衝奧」 競爭對手高手如林
    》劇照  昨日上午,據奧斯卡官方網站消息,由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將代表中國內地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至此,代表中國「申奧」的三部影片塵埃落定——分別是代表中國內地的《邪不壓正》、代表中國香港的《紅海行動》和代表中國臺灣的《大佛普拉斯》。  《邪不壓正》能否成功突圍?細看今年各國選送的參賽名單,競爭對手可是高手如林!最終鹿死誰手?還得等到明年2月24日頒獎禮那天才能揭曉答案。
  • 寧靜的泳裝,陶虹的巧笑,姜文的隱喻,組成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在影片之中,綠色和紅色的出現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裡的色彩並不僅僅是其表面,而更多的是時代的因素滲入。綠色是衣服的顏色,是軍裝的顏色;紅色則象徵著革命是鮮明的旗幟和標語的顏色。無疑紅色和綠色都富有著時代的意義,這也是對電影發生時代的隱喻。
  • 從海報設計,體會《邪不壓正》的深沉與深情。
    ——《邪不壓正》姜文曾在自己的詩作中寫道,「一代人來,一代去,太陽照常升起。浪子佳人,侯王將相,去得全無跡。青山嫵媚,只殘留幾臺劇。」從風雷激蕩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從乾坤難蔽日的《鬼子來了》,從望盡天涯路的《太陽照常升起》,到濟世終歸田的《讓子彈飛》,到眾口難調的《一步之遙》,再到此次俠風道骨、驚鴻一瞥的《邪不壓正
  • 彭于晏的臀和許晴的騷,也壓不住姜文的倔強
    消失許久的姜文帶著新電影《邪不壓正》,終於露了面。許是為了迎合市場,這部戲裡,姜文安排了兩個角色「出賣色相」。嫵媚又多情的許晴,一言不合就開車。姜文回答:「現在沒有,以後就有了。」焦雄屏追問是誰。他「大言不慚」:我啊!那時候姜文28歲,還只是一個演員。之後他果然轉型做導演。1995年,他導演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上映。
  • 同是好哥們,馮小剛在姜文那裡變為「那個誰」,這是高級黑?
    文/陸地上的海蠣子同是娛樂圈的知名導演,馮小剛與姜文是好朋友,這點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次採訪中得到了姜文的確認,同時姜文承認了同樣是朋友的崔永元,這讓記者們也是來了興趣,在採訪中記者就問到了崔永元與馮小剛的過節之事,記者問:「您對馮小剛和崔永元這事兒的看法是什麼?」
  • 姜文帶著他的新電影又來了,這部片被影迷稱為至高無上的期待
    姜文後來回憶道:「我原來不知道我能寫劇本,我也不是對寫劇本的能力有了充分自信才開始寫的,感覺就像是有什麼東西在支使著我的手「譁譁」地寫,而且筆跟不上腦子,腦裡也不知道怎麼就稀裡糊塗想出那麼多東西來了,挺奇怪的。」就這樣,沒有經驗的姜文開始了導演之路。而因為特別注重捕捉現場的即興靈感,他的影片素材總共拍了25萬英呎,創下了中國導演耗片比最高的記錄。
  • 邪不壓正大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邪不壓正巧紅的仇人是誰
    邪不壓正這部電影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有多少人是衝著姜文去的。說實話,這是小編第一次看姜文的電影,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後臺罵我,以前小編是看腦殘電影和電視劇的,可現在,突然想認認真真的跟大家分享這些事情,所以開始人人真真的去看劇了,很多細節的東西也會比較注意。
  • 《邪不壓正》中的男女對立:永恆之女性,引領人類前行
    時隔多年,姜文導演帶來了《邪不壓正》。老實說,這是少有的會讓我在影院「失控」的電影。彭于晏的肉體、許晴的風騷、周韻在姜文鏡頭下暈出的光影,滿屏的荷爾蒙很難使人保持冷靜。姜文作為一個站著就把錢賺了的體面人,再加上一部導演色彩太為明晰的作品,自然有人全票買單、有人全盤否定,一方高呼「過癮」、一方狂喊「太爛」,配著蕭士塔高維奇的爵士組曲,還真有些激烈純粹的意味。我不是姜粉,所以我不會高呼「過癮」;但我也算能夠理解姜文身體裡那個狡詐的小男孩,更加不會狂喊「太爛」。
  • 細說姜文傾力之作:北洋三部曲,小夥伴們更喜歡哪一部?
    說起姜文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是什麼?是《讓子彈飛》裡面的張麻子?還是姜文其他的印象?姜文總是給人們一種神秘的感覺,他的電影總是給人們不一樣的感覺,就像一壺好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它的芬芳,雖然姜文的影視劇拍攝的不多,但是每一部都讓人值得回味,總覺得姜文拍攝的影視劇第一遍你就別想看懂,你必須看第二遍才能看的懂,像姜文這樣又當導演又當演員的人才很少了,姜文用他獨特的見解和自己的眼光打造出了一部又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 《邪不壓正》中的「復仇女神」:男性話語下女性的自我認知和選擇
    所以,在剛剛上映的《邪不壓正》中關巧紅美得一塌糊塗,屋頂之上,太陽照耀,連絨發都抖著精神,微風輕撫,笑容清爽乾淨,但眼神卻透著宛如鋼刀般的鋒利。引子:關巧紅與施劍翹如同姜文之前的電影,女性永遠是男性的女神,關巧紅在李天然的復仇之路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她像一位母親般帶領他,給了他勇氣和決心,她是他靈魂上的伴侶、精神上的導師。
  • 《邪不壓正》姜文演的竟是天津大官!原型和杜月笙私交頗深
    《邪不壓正》的三大男主角中,李天然(彭于晏)的正義天真,朱潛龍(廖凡)的邪惡狡黠,只有姜文飾演的藍青峰亦正亦邪,可謂是整部電影中最複雜、最神秘的角色。他城府極深,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如果要考據藍青峰這個角色的原型的話,不可不提的人就是《邪不壓正》原著小說《俠隱》的作者張北海。張北海出生在1936年的北平,對於老北京的故事耳濡目染,而這些民國時期的傳奇自然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
  • 《第三度嫌疑人》沒有真相,但我並不失望
    沒有答案,令大家失望了。但它絕不是一部失敗的作品,恰恰證明了,說不清的一切,都值得託付給藝術。  觀眾為什麼不滿意?  推理無疾而終,社會問題呈現也不深刻  在中國大陸上映時,是枝裕和的這部作品名為《第三度嫌疑人》,而原名意思則是《第三次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