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力透鏡放大的遙遠星系

2020-12-08 騰訊網

2012.2.2:天文學家團隊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個引力透鏡的顯著案例——RCS2 032727-132623星系團,它形成的透鏡弧幾乎有90°長。假如沒有引力透鏡的幫助,哈勃肯定無法獲得近100億光年遠的背景星系如此諸多的細節。

此引力透鏡原圖:

哈勃拍攝的引力透鏡弧:

感謝太空中的天然「透鏡」相助,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了獨特的近距離觀測最明亮的「放大」星系的機會。

本觀測提供了研究當宇宙只有其1/3年齡時,星系是如何旺盛地形成恆星的極難得機會。

根據廣義相對論,大質量的天體能夠彎曲周圍的時空,質量越大,效應越明顯。比如太陽、黑洞或者整個星系團。非常遙遠的背景星系的光經過該區域,就會被彎曲,像經過巨型透鏡一樣,形成放大、扭曲、變亮的像。這就是引力透鏡。假如沒有引力透鏡的幫助,哈勃肯定無法獲得近100億光年遠的背景星系(紅移z=1.701)如此多的細節。

由馬裡蘭州格林貝爾市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Jane Rigby(女)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個引力透鏡的顯著案例——RCS2 032727-132623星系團(z=0.564),它形成的透鏡弧幾乎有90°長。

研究報告已經被《天體物理學》期刊接受,首席作者為芝加哥大學Kavli宇宙物理研究所的克倫?莎倫(Keren Sharon,女)。Michael Gladders教授和研究生Eva Wuyts(女)也是報告的關鍵作者。圖為:PDF中的引力透鏡弧分析圖1

引力透鏡幫助我們了解100億年前的星系是如何演化到我們現在這樣的。鄰近星系大部分已經成熟,處於恆星形成階段的末端;而遙遠星系告訴我們宇宙初期的歷史,這些宇宙早期的光現在終於抵達地球。但是,非常遙遠的星系不但很暗,還成像極小;而天文學家卻企圖深入這些星系,了解恆星形成的細節。這些細節已經小於哈勃的圖像解析度,所以如果沒有引力透鏡的放大效應,就無法觀測到。

2006年,天文學家團隊使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測量了這些遙遠的光弧,數據分析表明引力透鏡使星系至少變亮3倍。2011年,他們又使用哈勃的第三代廣域相機(WFC3)觀測和分析這些光弧。

PDF中的引力透鏡弧分析圖2,紅色是空間的質量密度分布曲線

前方的引力透鏡星系團使後方星系形成多個扭曲的像,團隊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恢復沒被扭曲的原星系像。

哈勃的高解析度使天文學家能夠移除扭曲效應,重建星系的原始圖像。重建後的恆星誕生區就像閃亮的聖誕樹,遠遠亮於銀河系中的任何恆星形成區(比如M42、M8)。 遙遠星系復原效果圖

通過光譜分析(把星光展開為單色譜線),團隊希望徹底分析那些恆星誕生區,以了解何以能形成如此多的恆星。

引力透鏡是指引力場源對位於其後的天體發出的電磁輻射所產生的會聚或多重成像效應。因類似凸透鏡的匯聚效應,因而得名。(這個定義我有點不能理解,但是大致意思就是引力透鏡星系能夠放大其後面距離地球更遠的星系,使得人類的大型天文望遠鏡能夠詳細地觀測到它們。)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利用微引力透鏡探測遙遠星系核心
    但想要研究距離如此之遠、體積如此之小的天體非常困難,用最好的望遠鏡也只能觀測到一些小亮點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些星系在太空中極小的區域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塊區域甚至不比太陽系大。這些星系的核心(被稱為活動星系核,AGN)通常都位於幾百萬甚至億萬光年之外,因此很難進行詳細研究。
  • 在引力透鏡的作用下,光是否會發生藍移?
    所以穿過這些勢阱的光的引力都卜勒頻移是零。我對此並不是完全確定,手頭上沒有相關資料可供查閱,但是回想起我對透鏡效應的印象,是透鏡另一側光源發出的光被放大了,並在光源周圍發生反射了嗎?這個效應的原理是什麼?光線是聚焦的,它會涉及到波的壓縮嗎?」,這就是關於我想法的邏輯鏈。
  • 引力透鏡平息了宇宙膨脹的爭論!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時空結構中的扭曲可以起到放大星系的作用,這可能有助於解開有關宇宙膨脹速度的宇宙之謎。所謂時空結構中的扭曲其實就是引力透鏡,在這張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遙遠類星體RXJ1131-1231的照片中,在這張前景星系中,背景類星體的圖像被抹成一個明亮的弧形,這一現象就被稱為引力透鏡。
  • #每日一圖#SDSS J0928+2031引力透鏡系統
    這張照片展示了一個名為SDSS J0928+2031的引力透鏡系統。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由於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目前被用於研究遙遠星系中的恆星是如何形成和進化的,相當多這種類型的透鏡圖像已經成為本周的圖片。引力透鏡可以幫助天文學家研究那些原本太暗或看起來太小而無法觀測的物體。當一個大質量的物體——比如一個大質量星系團,如圖所示——通過其巨大的引力場使空間扭曲時,它會使來自遙遠星系的光沿著改變和扭曲的路徑傳播。它也放大光,使我們能夠觀察和研究它的來源。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清晰的引力透鏡效應
    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個令人驚嘆的星系團,其重力作為一個自然透鏡,彎曲和模糊了它背後的星系。星系團,也稱為 SDSS J1138 + 2754 ,使用哈勃望遠鏡的寬視場相機拍攝。當一個巨大的物體,如星系團或黑洞,落在觀察者(如哈勃望遠鏡)和更遙遠的距離之間時,它會產生一個所謂的引力透鏡,放大觀察者的視野。 具體而言,SDSS J1138 + 2754的強大引力扭曲了它周圍的空間,使得背景中物體的光沿著彎曲的路徑傳播。
  • ALMA發現迄今最遙遠類銀河系星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藉助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揭示了距地球約120億光年的一個星系的「廬山真面目」。該星系是迄今「現身」的距地球最遙遠的星系,看起來像銀河系,能讓我們管窺宇宙只有14億歲的「模樣」,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歷程。這一星系名為SPT0418-47。
  • ALMA發現迄今最遙遠類銀河系星系
    該星系是迄今「現身」的距地球最遙遠的星系,看起來像銀河系,能讓我們管窺宇宙只有14億歲的「模樣」,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歷程。 這一星系名為SPT0418-47。研究人員發現,該星系非常穩定,這與早期宇宙中所有星系都很混亂且不穩定的理論相矛盾,因此,這一發現也挑戰了人們對星系形成方式的理解。
  • 強烈的引力使一個星系在天空至少出現了12次
    引力正如其名,非常具有吸引力。它是一種無形而神秘的力量,與質量成正比,約束著宇宙。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引力也就越強。而引力作用,可不僅僅限於吸引實物,當引力足夠強的時候,它甚至可以改變光的軌跡。圖解:引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宇宙。
  • 人工智慧大幅提高引力透鏡分析能力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0日文章稱,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國家實驗室和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首次表明,人工智慧神經網絡可以準確地分析引力透鏡,且比傳統的方法快1000萬倍,報告發表於英國《自然》雜誌上。  引力透鏡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描述的一種現象。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開啟了了解宇宙歷史的窗戶
    透過酒杯底部看一根點燃的蠟燭,你會看到許多放大的火焰圖像。放大後的星系比正常星系更明亮,解析度也更高,這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研究它們的性質。觀測天空強透鏡區域的另一個優勢是,我們發現遙遠星系的效率比觀測「空白」區域(如著名的哈勃深場)要高。這個結果並不明顯,實際上是有權衡的。透鏡放大使更多暗淡的星系進入視野。但它也放大了包含更少星系的更小區域。哪種效果會勝出?
  • 中國科學家發現強引力透鏡系統
    國家天文臺博士生文中略等人從國際巡天資料庫SDSS中發現了星系團強引力透鏡系統,這是我國學者首次從觀測數據中發現引力透鏡現象。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物質決定時空,引力使光線發生彎曲。
  • 比哈勃望遠鏡看到的更多:引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宇宙望遠鏡
    引力透鏡:用宇宙來放大宇宙 如果你想看到更遠的宇宙,你需要收集更多的光。就像燈泡和蠟燭在越遠的地方光線越微弱一樣,更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也更加難以發現和觀測。在天文學中,尋找和研究一個天體的能力完全取決於你可以從這個天體上收集到多少光子。
  • 比哈勃望遠鏡更強:引力才是最好的望遠鏡
    但是,如果有一種不需要建造更大、更昂貴的望遠鏡,或者把所有的觀測時間都花在同一個目標上,而可以放大超遠目標,並使來自它們的光變亮的方法呢?非常巧合的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經準確地預言了這一可能發生現象:引力透鏡效應。
  • 最新通過引力透鏡看到90億光年外巨大星系團中的藍超巨星
    Kell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但是一種叫做引力透鏡效應的現象——由巨大星系團形成使光線彎曲可以放大遙遠的宇宙,使遙遠的物體變得清晰可見。通常lensing會將星系放大50倍,但在這種情況下,恆星被放大了2000倍以上。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4月下旬拍攝,是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發現的。
  • 美國宇航局發現 宇宙最遠的星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對宇宙進行了的深入調查,得出了一個名為SPT0615-JD的星系的圖像,它被一種叫做引力透鏡的現象拉伸和放大。雖然在這個早期的時代已經看到了一些其他的原始星系,但它們的體積小,距離遙遠,它們看起來都像紅點。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巨大的前景星系團的引力場不僅放大了背景星系的光,而且還把它的圖像映射成一個弧。
  • 微引力透鏡效應立功
    近日,俄克拉荷馬大學(簡稱 OU)的天體物理研究小組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首次發現了銀河系以外的行星群。這一發現是由 OU 霍默·道奇 (Homer L.Dodge) 物理與天文學系的教授戴新宇與其博士後研究員 Eduardo Guerras,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分析來自錢德拉 x 射線天文臺 (美國宇航局於 1999 年發射的一顆 X 射線天文衛星) 的數據所得出。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了《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引力透鏡效應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天文現象。
  • 哈勃拍攝到引力透鏡星系簇 仿似外星人窺視地球
    前景星系簇「艾貝爾68」在引力場作用下扭曲空間並使背景遙遠星系失真的虛幻圖像,這種效果叫做「引力透鏡」,能夠多重鏡像複製遙遠星系的光線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美國宇航局最新公布一張哈勃望遠鏡拍攝的20億光年之遙大型星系簇的幻視圖像,看起來非常像80年代電腦遊戲「太空入侵者」中的卡通外星人,漆黑的夜空中閃爍著兩隻深邃眼睛窺視著地球。
  • 科學家觀測50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磁場:保護生命演化
    這張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顯示了三個物體,最明亮的兩個物體(右上和左下)是來自同一個遙遠類星體的透鏡圖像;兩個透鏡圖像之間較暗的物體則是探測到磁場的星系。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它可是宇宙級「元老」
    引言:地球只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一顆,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無數恆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又是本星系團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那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有多遠呢?它可是宇宙級「元老」。對此研究人員表示,該星系與地球之間的遙遠距離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它是在宇宙大爆炸早期就已經形成了的,隨著宇宙在不斷快速膨脹,後來形成的星系、恆星和行星自然會與大爆炸初期形成的星系保持極為遙遠的距離。
  • 引力能讓光線發生彎曲,那麼太陽對應的引力透鏡焦距有多遠?
    在廣義相對論中,認為引力的本質是空間彎曲,只是在弱引力場中,引力現象可以近似由萬有引力定律來描述,愛因斯坦最初預言了光線經過太陽附近時的偏折角度。在1915年,英國科學家愛丁頓藉助難得一遇的日全食現象,成功測量了遙遠恆星的光線經過太陽時的偏折角度,其結果與相對論預言基本吻合,而與牛頓力學的預言相差甚遠,這一成果成為驗證廣義相對論的重要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