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的威力令人感到恐懼,關於它的危害恐怕沒有人不知道,社會上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曾有人把將要發生核汙染的原子彈用手掰開過。而這位&34;就是加拿大科學家斯羅達博士。
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
斯羅達是加拿大著名的核工程師,一天,斯羅達博士在實驗室內做實驗,當時他正在實驗室研究核彈的核心部位---核彈頭,研究鈾( 235)臨界質量和對合問題。
斯羅達博士是用螺絲刀撥動滑軌上兩塊小於臨界質量的鈾做其臨界質量和對合問題的試驗。突然,他手中的螺絲刀不慎掉到了地上。
當螺絲刀掉到地下後,兩塊鈾一下子滑到了一起,重量超過了臨界質量,並發出了藍色的閃光。這表明這塊大於臨界質量的鈾在中子的作用下,鏈式反應已經開始,瞬間將引發核汙染。
如果發生核汙染,整座實驗室及所在小鎮將面臨巨大威脅。怎麼辦?再撿起地上的螺絲刀以撥開兩塊鈾已經來不及了,但如不立即將兩塊鈾分開,一場意外的核災難將在所難免。斯羅達博士深知形勢萬分危急,於是,他用兩隻手掰開了接觸在一起的兩個半圓形鈾核。一場恐怖的核事故避免了。
斯羅達鎮定的跟周圍實驗室的人說:你們站在剛才各自的位置上,我們測量一下每個人與實驗臺的距離,好讓醫生對每個人接受的輻射量有一個估計。去醫院上車前,斯羅達平靜的對周圍人說:你們應該還是問題不大的,我估計是不行了。
掰開後,由於他直接接觸鈾核,受到了遠大於致死量的核輻射,在立刻被送醫院後,還是在第九天全身生命系統枯竭而死。 他避免了一場核武器帶來的災難。為此,加拿大政府隆重表彰了斯羅達,人們也給予斯羅達以極高的評價,稱他為「用雙手掰開原子彈的人」。
但是事實上真的有這樣一件事情嗎,答案是沒有,但是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歷史上類似此次事件的主人公的名字叫Louis Slotin,路易斯·亞歷山大·斯洛廷,當時分開的不是鈾,而是鈽和反射層。上面的故事就是源自於該事故,然後在文學作品中被戲劇化來表達一個人的崇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