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超導體必須是冷的?

2021-02-08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物理學家表示,要回答這個問題,答案真的很長很長很長。

超導性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有對應的解釋,儘可能簡單點的解釋就是:

在導體中,產生電阻的主要原因是移動的電子和電子通過的物質之間發生的動能交換。結果材料升溫,電子朝著各個方向移動,很難判斷它們到底要往哪個方向移動。事實上,電子在電流方向上的淨運動通常被稱為「漂移速度」。

備註:漂移速度(Drift Velocity),是指一個粒子(例如電子)因為電場的關係而移動的平均速度。

能量交換使材料發熱,也讓電子的路徑變得隨機。

通過冷卻材料,敲擊電子往周圍移動的能量會減少,電子路徑更清晰,受到的阻力也更小。這只是為什麼冷卻會產生較少的電阻的一種觀點,但並沒有談到超導性。

顧名思義,量子力學是描述宇宙中的一切是如何量子化的(不是連續的)。被交換的能量必須是具有最小數量的分離(量化的)塊。如果材料足夠冷,那麼沒有足夠的熱能以達到最小的「塊」。因此,沒有能量從材料傳遞到電子,電子不會被碰撞,也不會遇到任何阻力。


圖為釔鋇銅氧化物(Yitrium-Barium-Copper-Oxide)在不同溫度下電阻的變化,這是第一個「高溫超導體。因為將釔鋇銅氧化物冷卻成為超導只需要使用液氮,成本很低,所以算是一個突破。

事實證明,許多材料只要被冷卻到一定的溫度都能成為超導體。水銀的樣品在被冷卻到4°K(- 452°F或- 269°C)時,偶然發現了其超導性。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答案是我能想出的最直觀的答案,但不是最準確的。更精確的理解涉及對數學和波動力學更深入的理解(電子更像是波而不是粒子,材料的作用更像波導而不是軟管)。

參考資料:

http://www.askamathematician.com/2010/01/q-why-do-superconductors-have-to-be-cold/


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來自果殼網

轉載請聯繫授權sns@guokr.com
投稿請聯繫scientificguokr@163.com


科研最新進展,學術最新動態
頂級學者的思考和見解

長按二維碼關注科學人
(微信號:scientific_guokr)

喵~我的贊呢

新型二維半導體:黑磷,你有多行?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什麼是二維半導體材料——黑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之一?
    大型強子對撞機其實很「冷」液氦在大型強子對撞機那麼,為什麼它需要保持在如此寒冷的溫度下呢?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CERN)的低溫冷凍團隊負責人Serge Claudet表示,如果不保持低溫,磁體就不會起作用。纏繞的電纜使LHC強大的電磁體攜帶了11800安培電流,大致相當於小型閃電。對於一根手指寬度的電纜來說,要攜帶這麼多電流而不被燒毀,它就必須是超導體。
  • 一種新型超導體:g波超導體,不是s波、d波、或p波超導體
    s波超導體具有在各個方向上各向同性的超導間隙,而d波超導體具有各向異性的超導間隙,並且在布裡淵區對角線上的四個線節點處的間隙均為零。超導體中的電子一起以所謂的庫珀對移動。這種「成對」賦予超導體最著名的特性——無電阻,因為要產生電阻,必須將庫珀對斷開,這會消耗能量。
  • 超導體對磁場具有超強的彈性
    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種新的解釋,說明在磁場消失後超導體如何在不損失能量的情況下恢復到先前狀態超導體是一類具有驚人性能的材料,它能夠以零電阻導電。實際上,電流可以無限期地繞過超導線環。問題是這些材料必須保持非常冷,即使如此,強磁場也會導致超導體恢復正常狀態。曾經假定磁場引起的超導到法向轉變不容易逆轉,因為能量將通過焦耳加熱的常規過程消散。通過這種機制,普通電線中的電阻將電能轉化為熱量,這使我們能夠使用電爐灶或空間加熱器。
  • 科學家確定的新型超導體
    超導體中的電子一起以庫珀對運動。這種「成對」賦予超導體其最著名的特性-無電阻-因為為了產生電阻,必須將庫珀對分開,這會消耗能量。在s波超導體中(通常是常規材料,例如鉛,錫和汞),庫珀對由一個指向上方和指向下方的電子組成,它們朝著彼此正向移動,而沒有淨角動量。
  • 超導體超導原理大解密
    超導體的作用,不僅僅是目前科學界所認為的那樣『僅具有超導電性、抗磁性』,這種材料還具有『超強的硬度、超強的抗拉伸性、超強的抗輻射性等等』一系列遠超人類想像的超強特性,是人類由『地球文明』走向『星際文明』必不可少的材料。這種材料的特性被發現至今已達百年之久,卻遲遲沒有大的突破,為什麼?因為『對原子世界運行規則的不了解』。那麼怎樣製造『常溫』超導體呢?
  • 超導體:電阻抵抗是徒勞的!室溫超導體將成為固態物理學的聖杯!
    找到一種在室溫下表現得像超導體的材料,將是一項具有難以置信的概念和技術重要性的科學突破。它可能會帶來廣泛的新應用,從懸浮列車到醫學的新成像技術。尋找高溫超導體極其困難,因為許多與超導有關的量子效應還沒有被很好地理解。固體物理學教授Bariic用銅酸鹽進行實驗,一個類材料的行為作為一個超導體在記錄溫度高達140 k在環境壓力。
  • 物理所預測非常規高溫超導體的電子結構基因
    這兩類超導體都是在實驗中偶然發現的。對它們的超導機理的研究是凝聚態物理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工作。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研究員胡江平的研究組總結了過去一系列研究工作,提出要統一解釋這兩類超導體中的配對對稱性,必須認定只有超交換引起的反鐵磁交換耦合導致了超導配對,其他的磁交換作用不會導致超導配對。
  • 康納爾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新型超導體
    超導體中的電子一起以庫珀對運動。這種「成對」賦予超導體最著名的特性-無電阻-因為要產生電阻,必須將庫珀對斷開,這會消耗能量。在s波超導體(通常是鉛,錫和汞之類的常規材料)中,庫珀對由一個朝上和朝下的電子組成,兩個電子都朝著彼此正面移動,沒有淨角動量。
  • 康納爾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新型超導體
    超導體中的電子一起以庫珀對運動。這種「成對」賦予超導體最著名的特性-無電阻-因為要產生電阻,必須將庫珀對斷開,這會消耗能量。在s波超導體(通常是鉛,錫和汞之類的常規材料)中,庫珀對由一個朝上和朝下的電子組成,兩個電子都朝著彼此正面移動,沒有淨角動量。
  • 科學家發現常溫超導體 一個屬於超導體的新時代即將開啟
    就在不久前,美國一位材料科學家拉塞爾·海姆利在美國物理學會的月度會議上高調的宣布,他們發現了新的超導體,有望開啟一個超導體的新時代。會議上,海姆利通過大屏幕演示了新的超導體演變的全過程。但是超導體不同。引入超導線圈的電流將永遠循環,不會有任何損失。同時超導體具有完全的抗磁性,磁力線無法通過超導體。它們的這些特性在高速計算和其他技術應用中具有獨特優勢,但現在的問題是,由於超導體通常工作的溫度極低以至於它們不能得到普遍使用。
  • 超導體:量子計算機的"矽"
    為什麼會有這麼感慨呢?一方面,各國量子計算機都在加緊研發階段,另一方面,想達到量子運算能力必須有一種材料,它的電阻為零。科學家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34;一. 超導體被各國科學家比喻為量子計算機的&34;我們知道,現在的晶片,一般是有矽晶片來製造。因為矽晶片的晶體結構極為穩定。
  • 科學家在奇異的超導體中發現令人驚訝的量子效應
    由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直接觀察到了高溫含鐵超導體中令人驚訝的量子效應。超導體是無電阻導電的,這使得超導體在遠距離輸電和許多其他節能應用中很有價值。傳統的超導體只能在極低的溫度下工作,但大約10年前發現的某些鐵基材料可以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進行超導,並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
  • 聲子是應變超導體的關鍵
    超導體又稱為超導材料,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在實驗中,若導體電阻的測量值低於10-25Ω,可以認為電阻為零。超導體的特性?我們知道普通導電材料都有電阻,但超導體電阻為零,這樣使用超導材料做成的電線,電流將永遠循環下去,不會有任何損耗。
  • 室溫超導體,科幻還是現實?
    為什麼科學家對室溫超導體的發現,會反映如此冷淡呢? 超導到底是個啥 要說室溫超導是啥,先得回答什麼是超導。從字面意思上,超導就是超級導電之意。 超導體導電能力有多強?在一定溫度(定義為超導臨界溫度)之下,超導體電阻為零。
  • 斯坦福科學家發明一新型原子顯微鏡:成像超導體中的向列轉變
    列夫說:「我們使用的原子是超冷的,處於量子態:它們具有接近零的絕對溫度,並且是已知宇宙中最冷的氣體之一。」 「因此,它們是最好的微米級低頻磁場傳感器。可以在材料表面上掃描原子,從而使我們能夠記錄附近磁場的二維圖像。」通過計算顯微鏡中原子與材料表面之間的距離,研究人員可以倒退磁場源的圖像。
  • 稀土超導體材料
    超導體是一種抗磁體,低於臨界溫度時,超導體排斥任何試圖施加於它的磁場,這就是所謂的邁斯納效應。在超導材料中添加稀土可以使臨界溫度Tc大大提高,一般可達70~90K,從而使超導材料在價廉易得的液氮中使用,這就大大地推動了超導材料的研製和應用的發展。超導現象是1911年由一位荷蘭物理學家首先發現的,當水銀溫度降低到43K時,水銀便失去了電阻。
  • g波超導體 或是一種新型超導體
    【每日科技網】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一項研究,一種新的g波超導體,或者說一種新型的超導體,根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的消息。有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物理學》上。
  • 新型g波超導體被發現
    在鉛、錫和汞等s波超導體中,庫珀對是由一個「向上電子」和一個「向下電子」組成的,電子自旋取向相反,不存在淨角動量。近幾十年來,研究人員發現了d波超導體,它的庫珀對有兩個角動量量子。後來,物理學家發現了異於兩種單線態(s波和d波)超導體的第三種超導體:p波超導體。
  • 每日天文資訊精選|科學家發現常溫超導體 一個屬於超導體的新時代...
    每天關注一些事,小編今天帶大家看看天文的那些事兒1、科學家發現常溫超導體 一個屬於超導體的新時代即將開啟超導體同時又稱為超導材料,它們是指在某一溫度條件下,電阻變為零的導體。超導體同時具有兩大特性,一是零電阻的特性,二是完全抗磁性。人類最早發現超導體是在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內斯首次發現汞在零下269度時電阻會消失,呈現超導狀態。就在不久前,美國一位材料科學家拉塞爾·海姆利在美國物理學會的月度會議上高調的宣布,他們發現了新的超導體,有望開啟一個超導體的新時代。會議上,海姆利通過大屏幕演示了新的超導體演變的全過程。
  • 為固體物理的偉大夢想,開闢了一個全新視角:室溫下的超導體!
    去年八月,史丹福大學宣布了一個高溫超導的新時代:鎳時代(如下截圖「博科園」去年國內率先報導解析);研究發現,在一類特殊的材料,即所謂的鎳酸鹽中,存在著很有前景的超導體,這種超導體即使在高溫下也可以在沒有任何電阻的情況下傳導電流。然而,很快就變得明顯的是,史丹福大學這些最初令人嘆為觀止的結果,無法被其他研究小組複製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