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雀,學名是Haematospiza sipahi,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雀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Scarlet Finch,命名人是Hodgson,命名年份為1836年。
它是體型略大而獨具特色的紅色或橄欖褐色的雀鳥。雄性成鳥眼先、嘴基線和眼周紫紅色;尾及翅黑褐色,具紅色羽緣;尾下覆羽暗,具寬的紅色尖端;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具紅色先端,其餘體羽大都鮮深紅色,而頭和頸羽基部白色,其他部分羽基灰色;翼下覆羽和腋羽深灰色。
雌性成鳥上體從頭至背,包括翼上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大都暗褐色,各羽具寬的橄欖綠色羽緣,而頭羽最鮮亮;腰和短的尾上覆羽鮮黃色;尾羽褐色,外側尾羽具暗橄欖色外緣;眼先、眼肉淡橄欖黃色,耳羽暗褐,沾橄欖黃,並具白色軸紋;頰橄欖黃色;喉灰白,沾橄欖黃色,羽中央具斑點;下體餘部灰色,羽中央多少具暗色斑,呈鱗片狀尾下覆羽白色,沾橄欖黃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發灰,亦沾橄欖黃色。雄性幼鳥大體似雌鳥,但腰羽呈桔色,上體多桔紅而非黃綠色。
血雀屬於山區森林鳥類,一般生活於海拔2000米左右,喜針葉林或亞熱帶山地林。通常於林間空隙或林緣地帶喜棲於松杉林、林緣的小喬木和山坡稀樹灌叢中。在雲南高麗貢山可達3000米以上,在西藏聶拉木可達4000米,有垂直遷徙現象。冬季常遊蕩到低海拔地區,但不到平原。此鳥喜棲松杉林、鬱林林緣的小喬木上和山坡稀樹灌叢中。
其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西南及印度支那北部,不丹、中國、印度、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中國分布見於西藏東南部、雲南西部及南部(怒江與龍川江間山脈、 騰衝幾大塘、 景東、 磨刀河)、 西藏(聶拉木, 錯那縣勒)。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裡,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