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了解花腹啄木鳥的請舉手

2021-01-16 百聞動物

花腹啄木鳥,拉丁學名為Picus vittatu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鴷形目、啄木鳥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Laced Woodpecker,命名人為Vieillot,命名時間在1818年。

其雄鳥額、頭頂,枕和冠羽鮮紅色,冠羽尖端有時綴有橙色和黑色,眼上有一條飄紋,其下為白色貫眼紋,眼先暗黃白色,耳覆羽淡灰褐色,具淡色條紋;頰灰白色,具細的黑色條紋:背、肩和翅覆羽草綠色,有時綴有黃色,有時綴有更多橄欖色。腰亮黃綠色,尾上覆羽橄欖色,尾黑色,中央尾羽基部有少許淡褐色斑。初級飛羽黑色,具白色橫斑。內側飛羽同背。頦、喉和前頸灰黃渴色,綴皮黃白色或黃綠色。胸綴有較多綠色,不具或具少許不甚明顯的黑色鱗狀斑;腹、兩脅和尾下覆羽淡黃綠色,具粗著的黑色鱗狀斑。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頭頂和冠羽不為紅色而為黑色,頭側亦較暗和較褐。花腹啄木鳥的虹膜紅色或暗褐色,外圈粉紅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橄欖灰色。腳和趾橄欖綠色或橄欖灰色。

花腹啄木鳥為留鳥,常單獨活動於樹上,有時也到地上活動和覓食。主要以蟻類和昆蟲為食,食物有鞘翅目、鱗翅目、尺蠖蛾科幼蟲、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蟲、枯葉蛾科幼蟲、斑蛾科幼蟲、蝶類幼蟲、毛蟲、蟋蟀、螳螂等昆蟲,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

此物種中國以內分布於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中國以外分布於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其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花腹啄木鳥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