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職工製造無人遙控潛艇:發明需要一定的狂熱

2020-11-30 人民網

張五一和他的無線遙控潛水艇。

張五一製造的無線遙控潛艇。

幾年前造潛艇的武漢下崗職工張五一,最近又推出了新品——一款無人遙控潛艇。

由於安全風險大、手續不齊全等原因,張五一已暫時放棄之前載人潛艇研發,開始研發遙控潛艇。如今已經做出第一艘並已進行了一次水下測試,經過改進後,在下個月他還要再次進行水下試航。

如今張五一已經加入武漢創客空間,雖然他不被很多創客理解。

「發明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狂熱,有一定的愛好。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創客,也是民科發明的一種。」張五一說,「其實我和普通創客一樣,沒什麼不同。」

自己編程

用軟體翻譯英文材料

去年,張五一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艘無線遙控潛艇,並在當年12月在武漢墨水湖做了下水試航。

這次試航歷時一個多月,其間不斷的調試,最長的一次在水下連續航行幾個小時。如今這艘潛艇放在張五一新租的工作室外面,潛艇上的核心導航設備被拆下來做進一步改進。

這是張五一製作的第一艘無線遙控潛艇。

張五一說,製作這艘潛艇最困難的地方在遠程導航控制技術。

「做無線遙控潛艇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案例,所有的程序都要自己去編寫,」張五一說,「我自己本身的基礎比較差,再加上基本所有的資料都是英文版的,所以難度很大。」

張五一說,當時為了整理這些外文資料,每天晚上都要弄到凌晨三五點。

只有高中文化的張五一為了能夠閱讀外文資料,「下載了翻譯軟體,把資料先用軟體翻譯,然後再一點點地查。」

翻譯資料、編寫程序,這些工作都是在他使用多年,已經十分破舊的一臺筆記本電腦上完成。

2012年,張五一曾花費300多萬製作了三艘載人潛艇,其中有一艘還賣給了徐州的一個景點。

但因為「潛艇沒有質量安全認證,通不過海事等部門的審批手續,客戶有顧慮,我也擔驚受怕」的原因,張五一製造的載人潛艇「造一艘,賠一艘」。

最終張五一放棄了對載人潛艇研發,開始研發無線遙控潛艇。

艱辛歷程

從下崗工人到8年造艇

在平常人看來,潛艇是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軍事裝備之一,其中包含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但張五一認為,在了解了原理後,他可以依靠現有的設備和技術也造出潛艇。

張五一,曾是湖北省武漢一家紡織機械廠的工人,2008年下崗後的他對製造民用潛艇產生了興趣,就租借原來上班的廠房開始潛艇的研製,幾年來掏出全部家底、四處借錢,歷經數次失敗,製造出幾艘有模樣的「民用潛艇」,其間也鬧出很多笑話。

在2012年前後,媒體對張五一曾做了大量報導,在第一次下水準備試航時,換氣管進水,驚慌之中,他迅速拉開艙蓋逃了出來。

在製作潛艇上,張五一也確實能吃得了苦。

在此前秋天的一次試航中,需要下水調試,由於湖水已經轉涼,每次下水前他都要喝酒暖身,「來回折騰了3個多小時後,他凍得嘴唇烏紫、牙齒打顫」。

還有一次,張五一在家換燈管時左腿摔成骨折,醫生說,至少要躺3個月。但當時正趕上造艇的緊張時期,沒過幾天,他就拖著一瘸一拐的左腿去到工地。

張五一的工作室也換過好多地方,剛開始的時候是租用一個舊廠房,後來在2012年3月,武漢一家船舶廠和他合作,建立「張五一船舶廠潛水船製造基地」,但沒過多久造艇時由於工人施工不小心引發一起火災,燒了船廠。張五一賠償了將近一百萬元,合作也就此終止。

目前,張五一的工作室位於武漢漢陽一座工業區的邊上,面積只有10多平米,裡面堆滿了各種設備。

對話

批評聽多了也就沒啥了

發明需要一定的狂熱

封面新聞:

這些年造潛艇,這個收入跟支出大約是個什麼情況?

張五一:

從做潛艇開始,說起來收益倒是也有,但是和研發的投入對比,還是遠遠不足的。我都是自掏資金,有一點點錢就投入進去了,這三四年吧,沒有接受過任何的投資。

封面新聞:

家裡人怎麼看?

張五一:

剛開始研發的那兩年,家裡的意見非常大。但是現在我的產品逐步走向市場,能夠有所收益之後,各方面情況就會好一點。

封面新聞:

是什麼讓你這些年來堅持造潛艇呢?

張五一:

潛艇只不過就是一個機械而已,但往往我們把它想得很複雜。我並不見得說一定要糾結這個,非要去做潛水器。只是說這個東西能夠給社會有所應用的,我想辦法去研發它。

剛開始做潛艇的時候,我是很偶然地接觸到這個事情,了解它的原理之後,我覺得,剝離了那個軍事目的後,潛艇的潛浮原理實際上要求並不高,我覺得這個是很容易可以做到的一個事情,而且市場應該很大。出於這種目的我就做了個觀光旅遊潛艇,但由於手續、審批等各方面的因素,導致市場效果並不好。因為我已經具備了做潛水器的能力,就把它又應用到漁業養殖、捕撈這一塊。

封面新聞:

到現在為止一共賣了多少錢?

張五一:

兩三百萬,但在研發上花了五六百萬。

封面新聞:

對於造潛艇這件事,網上有很多不同的評價,甚至批評的聲音,你怎麼看待?

張五一:

外面這些評論聽得多了也就沒什麼了。

很多人缺乏對水下作業的了解,很多地方的漁民還是用原始的工作方式,這實際上是拿生命去換錢,潛水員去撈貝類、海參,在水下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為什麼就不能弄一個水下機械去從事這個高危工作呢?我做潛水器就是用於處理水下的各種工作。應該看到,現在民用潛水器在很多領域都是屬於空白的。

如果把每個肯去搞發明的人都說得一無是處,你說誰還願意去搞發明,那發明的路就只會越走越窄。發明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狂熱有一定的愛好。

(責編:胡曉、陳鍵)

相關焦點

  • 下崗職工造無人遙控潛艇 稱研發上花了五六百萬
    張五一和他的無線遙控潛水艇  幾年前造潛艇的武漢下崗職工張五一,最近又推出了新品——一款無人遙控潛艇  由於安全風險大、手續不齊全等原因,張五一已暫時放棄之前載人潛艇研發,開始研發遙控潛艇。如今已經做出第一艘並已進行了一次水下測試,經過改進後,在下個月他還要再次進行水下試航。  如今張五一已經加入武漢創客空間,雖然他不被很多創客理解。  「發明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狂熱,有一定的愛好。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創客,也是民科發明的一種。」
  • 揭秘受困俄潛艇救星:天蠍遙控深潛器(組圖)
    8月7日,隨著英國「天蠍45」遙控深潛器僅用4個小時就成功解救了被困在海底3日之久的俄羅斯「AS-28」型小型潛艇,這種無人駕駛微型救援潛艇一下子名震四方。它究竟有什麼看家本領讓俄軍選中了它當救星?  其實,看看它在美國的兄弟「超級天蠍」過往的表現也並不遜色於它,為何這次只當了個替補呢?
  • ...蘆永軍:從下崗職工到研髮帶頭人 他用匠心為中國冶煉鑄造添「智...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一名國企下崗職工一步步成長為國產鑄造冶煉輔助材料研髮帶頭人,12月3日,大河網記者走進河南豫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蘆永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一項項攻科技關成果展示躍然於眼前。
  •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 養雞養鴨創業脫貧500隻「生態雞」年前上市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12月18日,白沙致遠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農場珠碧江分場掛牌成立,這是由一位熱血青年帶領6名下崗職工合資創立的合作社。該合作社有成片的果樹,成群的雞鴨在樹林裡覓食,樹林旁還有一片魚塘。「當初來到這裡,覺得這裡適合種養,後來了解到當地的貧困居民不少,我想在這裡建個合作社,帶動部分居民創業脫貧。」該合作社主要發起人石磊說。
  • 全國發明展覽會:甘肅職工發明成果獲得13金34銀47銅
    中新網甘肅新聞11月25日電 根據甘肅職工技協披露的消息說,第二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閉幕式及頒獎大會日前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由甘肅省總工會和甘肅省職工技術協會推薦的職工發明成果喜獲13項金獎、34項銀獎、47項銅獎。
  • 下崗職工自己保存檔案,辦理退休時可以直接拿出來嗎?
    依照《檔案法》的有關規定,下崗職工或者其他人,將檔案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直接辦理退休時當然是不可行的,退休審計部門有權依法拒絕受理,尤其是不予受理。檔案的封存狀態。但在實踐中,它不是絕對的。這取決於本地操作的標準化程度和嚴格性。在某些地區,只要文件被封存,退休就可以直接處理。即使有開封,在處理退休問題時,也要用自己的各種方法,如找人講實話,還要處理退休情況。這是當前檔案管理的混亂局面。
  • 東北國營廠下崗職工自述:幾萬塊就把自己徹底賣了
    (原標題:東北國營廠下崗職工自述:幾萬塊啊,就把自己給徹底「賣」了)
  • 2020年國產無人潛艇將部署?總師透露研製針對這一國家
    據《南華早報》7月22日報導,據國內相關機構科技專家表示,我國正在發展大型、智能低成本無人潛艇,能夠在世界上絕大多數海域執行偵察、掃雷和攻擊任務。據透露這些機器人潛艇將在2020年左右實現部署,儘管這些無人潛艇不會全面替代有人潛艇,但仍然對世界海上力量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 中國無人潛艇2020年成軍?媒體稱將挑戰西方優勢
    無人潛艇尚有不足不過羅躍生強調,無人潛艇的研究仍處於初期階段,在實際部署前還有許多技術和工程障礙。例如無人潛艇上沒有維修人員能修理損壞的發動機、漏水的管道或擰緊螺絲,因此潛艇的硬體必須具備極高的質量和可靠性。他同時認為,無人潛艇的任務也可能僅限於一些具體、相對簡單的任務。「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取代人類。
  • 誰第一個製造閃電發明無線電,人工地震,發明遙控,發現X射線?
    1898年,特斯拉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無線電遙控小艇,並註冊了無線控制技術。特斯拉說:「但我不想後人因為一種巨大的毀壞性力量記住我,我希望做戰爭終結者,這才是對我的最高讚賞。」「我的儀器可以產生的愛克斯光(即X射線)的能量比一般儀器可以產生的要大得多。」
  • 潛艇誕生史話(圖)
    人類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對潛艇進行研究的是義大利人倫納德,他於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體結構」的理論,給後人很大的啟發。半個多世紀後的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關於潛艇理論的著作——《發明》。他在書中提出,要建造一支能夠潛入水中並能隨意浮出水面的潛艇。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德雷爾成功製造出了一艘潛水船。
  • 溫州民間科學家稱發明永動機 到大學求證無人理
    在當今社會上,有著一批這樣的「民間科學家」,他們對科學的狂熱和執著,常常令一些科研院所裡的專家學者自嘆不如。然而,狂熱往往又使他們迷失方向,不能自拔。他們迷失在自己的世界裡幾年來,溫州人在馬路上經常能看到一輛貼滿標語的小汽車,車內還不時傳出一陣「咣、咣」的鑼聲。溫州人大都知道,「科學巨人」趙興龍又在宣傳他的永動機理論了。
  • 鯨魚全身都是肉,能輕鬆潛入深海,為什麼人類的潛艇卻做不到?
    數千年前,人類已經能夠製造出大船揚帆起航,但是流傳在世界各地的海怪傳說,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對深海的恐懼。直到一百多年前,人類才發明了能夠在水下航行的潛艇。,才能發揮潛艇的價值。正是這個空心艙室,讓潛艇需要承受海水的巨大壓力,潛入的深度越大,受到的壓力也就會越大。而鯨魚本身就是海洋生物,本身身體結構非常適合潛水,自然會比潛艇更加具有優勢。
  • 鯨魚能潛上千米,為啥鋼鐵造的潛艇卻不行?構造原因了解一下
    從仿生學的角度來看,潛艇是由科學家模仿鯨魚的許多特徵而發明和開發的。直到收縮到一定體積後,體外的骨骼將起到保護作用,並能增強其抗壓強度。
  • 來自科幻小說的十大發明 從潛艇到直升機
    在潛艇設計的早期試驗中,「舡魚(Argonaut)」號有3個輪子,以便能在河、湖或者海洋底部前行。然而這種設計並未取得成功。
  • 九部門: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高職學校可免文化考試
    鼓勵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群體報考高職學校,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只參加學校組織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行動計劃》提出,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每個地市原則上至少建好辦好1所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中職學校。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合作機制,探索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中舉辦綜合高中。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普職融通力度,發揮職業教育促進義務教育「控輟保學」作用。
  • 中國最大無人直升飛機首飛成功 可人工遙控(圖)
    5月7日,V750無人直升機在山東濰坊試飛。(孫樹寶 攝)  新華網濟南5月7日電 (記者劉寶森)中國目前最大的無人直升機V750無人直升機7日在山東濰坊首飛成功,填補了中國中型無人直升機的空白。  7日上午,在濰坊天翔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的試飛場上停放著一架紫紅色無人直升機,機身上噴有白色V750字樣。
  • 俄軍打造「頭足類」無人潛艇,名氣不大戰力強大,專治美軍核潛艇
    很多軍迷都對好萊塢大片中美俄潛艇「深海對決」的畫面印象深刻。事實上,自冷戰結束以來,這種讓人熱血沸騰的場面已經很少出現。由於財力有限,俄羅斯已經無力大規模建造新式潛艇。除了「北風之神」等少數幾款潛艇之外,俄海軍潛艇部隊整體戰力遠遠不如美國海軍。
  • 被歷史遺忘和打壓的科學巨匠,當時的發明迄今無人能解!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 世界第一個發明無線電遙控系統的人,圖為特斯拉先生發明的遙控船模型。
  • 不用中國聲吶出手,中國漁民分分鐘擺平各種美軍無人潛航器
    如以無人潛航器的載荷和質量可以將其分為可攜式無人潛航器、輕型無人潛航器、重型無人潛航器、巨型無人潛航器等等。而根據無人潛航器的操控方式又能將無人潛航器分為遙控型(ROV)和自主型(AUV),還有一種被稱為UUV(無人水下航行器)在概念和用途上與AUV類似。ROV是拴在宿主艦船上,由操作人員持續控制;AUV可經過編程航行至一個或多個航點,在預定時間段內獨立作戰。那麼無人潛航器到底有什麼用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