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產無人潛艇將部署?總師透露研製針對這一國家

2021-01-11 哏都太尉

據《南華早報》7月22日報導,據國內相關機構科技專家表示,我國正在發展大型、智能低成本無人潛艇,能夠在世界上絕大多數海域執行偵察、掃雷和攻擊任務。據透露這些機器人潛艇將在2020年左右實現部署,儘管這些無人潛艇不會全面替代有人潛艇,但仍然對世界海上力量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研究者認為,這些無人潛艇將會部署到南海、西太平洋等關鍵戰略水域,和其他陸基、海基、空基無人或有人作戰平臺相配合,一起執行作戰任務

報導稱中國在廣東珠海建立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無人船海上測試場,這被認為是中國雄心勃勃開發海上人工智慧技術的標誌性工程。此前《南華早報》曾報導中國正在開發潛艇指揮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系統,能夠幫助潛艇艇長在複雜的水下戰鬥中做出更快更準確的決策。

在設計中,新的無人潛艇將完全自主運行,執行任務然後自主返回基地。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定期與岸上指揮機關進行聯繫接受指令,整個完成任務過程根本不需要人工幹預。當然,研究者稱現在的人工智慧無人潛艇還不是很「聰明」,因此只能執行一些較為簡單的任務,特別是一些攻擊性的任務,最終的決策權還在人類手中。

和現有已經出現的水下無人潛航器相比,新的無人潛艇的特點就是「更大」,不像無人潛航器還需要其他船艇搭載,載重量更大,可搭載各種複雜水下傳感器和魚雷飛彈等武器,可以在一般軍港直接停泊,直接使用類似有人潛艇的柴電動力甚至AIP系統,可在大洋中不間斷執行幾個月的任務。

新式無人潛艇的研製重點,是能夠適應水下複雜環境的人工智慧系統。這種系統能夠自主決策,能夠改變深度和航線來避免被發現,能夠區分民用船舶和軍用艦艇,能夠根據目標地域選擇最佳航線。此外,無人潛艇還能夠收集水下情報,進行水下布雷,或者在預設地點埋伏對敵軍進行偷襲。這些無人潛艇甚至能夠和有人潛艇配合,吸引對方火力,或者對高價值目標進行「飽和攻擊」。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博士導師林揚(上圖)在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我國正在開發XLUUV,即超大無人水下潛航器。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是我國主要水下軍用機器人的研製單位。《南華早報》稱林揚正在開發我國第一個潛深超過6000米的無人潛航器,並擔任912工程首席科學家,該工程目標是在2021年之前開發新一代的水下軍用機器人。

據《南華早報》報導,林揚表示我國正在開發的無人潛艇項目,就是針對美軍的類似水下無人系統,但是他拒絕透露技術細節,因為還處於保密狀態。他表示:現在還不到曝光的時候,但將來也許會公布。美軍在2017年決定在2020年前製造兩艘XLUUV超大無人水下潛航器進行競標,最後選擇列裝型號。目前是美國波音公司和洛馬公司在進行競爭。此外,俄羅斯也在開發可攜帶核彈頭的Status-6超遠程水下無人潛航器。

但中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稱,我國未來無人潛艇將不會攜帶核武器。他認為無人潛艇的主要優點就是能夠低成本大規模生產和部署。傳統有人潛艇要考慮人員安全和生活舒適性,造成造價直線上升。例如美軍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單價高達20億美元,而新一代哥倫比亞級飛彈核潛艇單價竟達到100億美元,而無人潛艇造價只有前者的2%甚至0.4%,相反無人潛艇卻可以對高價值有人潛艇展開大規模攻擊,10艘無人潛艇換1艘有人潛艇都是划算的。但是這位專家稱,無人潛艇的硬體製造水平必須相當高,因為沒有人進行修理。

相關焦點

  • 中國無人潛艇2020年成軍?媒體稱將挑戰西方優勢
    最近,相關傳聞再度升級,香港《南華早報》23日宣稱,2020年中國將研製智能化無人潛艇,對西方強國的海上優勢地位形成挑戰。無人潛艇優勢何在?該報導引用熟悉人工智慧(AI)項目的科學家的話稱,中國目前正在開發大型、低成本的智能化無人潛艇。未來該潛艇將行駛於世界各大洋,執行從偵察到排雷,甚至對敵方艦船實施自殺式攻擊等各式任務。
  • 總師公布CR929進展,透露未來建造計劃,中俄合作大飛機不只是"大"
    陳迎春還透露,CR929和以往的中國國產客機相比,完成了三大飛躍:第一大,窄體朝著寬體飛躍。第二大,從中短程航程向遠程跨洋航程飛躍。第三點,機身由金屬材料向複合材料飛躍。ARJ21、C919和CR929也是中國國產大飛機的奠基石,中國接下來的商用飛機將朝著體型更大、航程更遠、超音速等方向快速邁進。
  • 國產航母、雪龍號、探月工程,這5位總師都從湖北同一所高校走出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他曾在中船重工第701研究所擔任所長、黨委副書記,還曾是國產航母"遼寧艦"副總設計師,作為技術人員,他之前曾擔任軍貿護衛艦、護衛艇的總設計師,並主持過高速飛彈攻擊艇、飛彈快艇等艦艇等的研製工作。
  • 國產AR-500C無人直升機首飛世界最高民用機場
    AR-500C無人直升機【民航事兒】9月27日,航空工業研製的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首次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成功開展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AR-500C無人直升機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 美軍認為中國039C潛艇已換裝鋰電池 水下戰力大幅提升
    視頻上面提到「中國039C型AIP潛艇可能採用了鋰電池」,水下作戰能力得到有效增強。這是外界首次透露中國039C型AIP潛艇安裝有鋰電池,它表明國產常規潛艇可能已經用國產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潛航速度得到有效提高,水下持續活動時間明顯增加。
  • 針對中國不加掩飾,美國第七艦隊部署新武器,「自由巡航」將升級
    隸屬於美軍太平洋艦隊的第七艦隊,最近正測試多款新型裝備,試驗完畢後很可能會被將部署到亞太地區。不斷升級的政治戰略加上新型武器,證明美國對亞太的胃口越來越大,針對中國不加掩飾,越發猖狂。根據外媒報導,美國海軍加大了資金投入,用於無人設備的研發,計劃推出多達十餘種大中型無人戰艦。據美國海軍協會發布的相關文章顯示,部分無人艦已經通過了自動駕駛和導航的測試,已經開啟了更加實用化的製造,其中包括一款名為「海上獵手」的中型無人艦,已經另外兩艘已經下水大型無人艦。
  • 現實中的10大科幻武器,其中無人戰鬥機已經部署軍隊
    據報導,五角大樓研究機構—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希望人腦植入設備後可以直接與計算機交流,這對患有聽覺及視覺障礙的人來說極其便利,比如那些在戰鬥中受傷的士兵們。而這一植入設備也為這些人提供了新的療法,將聽覺或視覺信息直接輸進大腦。
  • 港媒:中國或研超導磁流體潛艇配最新巡航飛彈
    軍方第一時間披露了其照片,並表示,未來幾年將有大約10艘這種新型護衛艦入列。今年9月,中國新型遠洋綜合補給艦———「巢湖艦」正式入列。官方媒體也及時予以披露。「在十幾年前這是不可想像的。」一位長期關注中國軍事發展的資深軍迷說。
  • 日本潛艇性能超過中國?日媒:陪同美軍航母演練,一技術領先中國
    近日,據日本國內媒體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在2020年3月份裝備的蒼龍級常規潛艇御龍號已經正式形成戰鬥力,有望在本月底正式開始進行戰鬥值班。而有消息稱,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客機上也採用了日本研製生產的鋰電池,可見日本的鋰電池技術著實不容小覷。雖然在二戰之後,日本海軍被改組為日本海上保安廳,後來才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但是日本使用潛艇的時間卻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期,日本海軍也是全球裝備潛艇最早的國家之一。
  • 全球水下無人系統發展現狀及關鍵技術
    美國歷來對軍事高科技保持著高度的敏感性, 並針對UUS制定了一系列的發展規劃。2000年, 美國海軍綜合考慮未來50年需求情況制定了一個中、遠期發展規劃, 即《無人水下航行器(UUV)總體規劃》[4], 確定了未來UUV優先發展的4個特徵能力: 1) 潛艇跟蹤和追獵; 2) 海事偵察; 3) 水下搜索和調查; 4) 通信和導航援助。
  • 殲20總師揭開謎底,國產六代戰機傳最新消息!外形可能像變形金剛
    本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戰鬥機研發原則,在殲-20隱身戰鬥機服役時,我國第六代戰鬥機的預研工作應該也在穩步推進中。在這方面,殲-20總師楊偉在近期《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討論》的公開文章中闡述了我國下一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指出「信息為王」和「智能為王」將是大勢所趨。
  • 中國第3艘航母 「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透露這樣一個信息
    新華社11月26日官方微信公眾號一篇文章透露了中國第三艘航母的研製狀況。在《6年前這個紅遍全國「style」,至今讓人心潮澎湃!》一文中指出,6年前11月23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業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新型航母也就是第三艘航母,這是官媒首次確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該文提到,6年前11月23日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在「遼寧艦」起降,是航母艦載機的標誌性時刻,也這是人民海軍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
  • 俄軍打造「頭足類」無人潛艇,名氣不大戰力強大,專治美軍核潛艇
    很多軍迷都對好萊塢大片中美俄潛艇「深海對決」的畫面印象深刻。事實上,自冷戰結束以來,這種讓人熱血沸騰的場面已經很少出現。由於財力有限,俄羅斯已經無力大規模建造新式潛艇。除了「北風之神」等少數幾款潛艇之外,俄海軍潛艇部隊整體戰力遠遠不如美國海軍。
  • 俄潛艇神奇武器,讓美軍聲吶浮標失靈!但真要用,潛艇將萬劫不復
    圖片:俄羅斯北風之神戰略飛彈核潛艇,據稱將配備新型電子幹擾浮標。其實,通過使用浮標方式幹擾對方的雷達、通訊並不是新鮮事物,我國確實在2010年左右就有這方面的公開論文問世,但美國也早在1993年就已經實戰部署了AN/SSQ-95(V)型有源電子浮標。
  • 拒絕美國加入的中國空間站,最新消息曝光:總師披露具體發射日期!
    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著一則關於中國空間站的消息,稱中國空間站將美國項目拒之門外,因其技術達不到中國的標準。國人對此非常興奮,同時對於我國空間站的發射時間也充滿了期待。在2020年即將結束,2021年馬上開始的當口,中國空間站傳來了好消息。
  • 【防務動態】國外一周防務要聞(2020.12.28-2021.01.03)
    型輕護艦加入太平洋艦隊;6.美海軍發布「蛇頭」大排量無人潛航器終版招標書;7.美海軍陸戰隊使用浮標獲取海戰場環境數據  03  演訓試驗  1.美海軍水下戰中心潛艇虛擬作戰系統完成首次實彈試驗  一、國防工業
  • CR929傳來好消息,中方總師透露:2045年前交付1000架
    12月9日在浙江省舉辦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CR929項目中方總設計師陳迎春透露,CR929大客機在2023年到2045年之間可以交付1000架。這是繼CR929飛機模型完成風洞吹風試驗之後傳來的最新消息,此前西方稱CR929項目,因中俄合作出現問題而被停止,完全是謠言。
  • 央視曝光首艘國產航母總設計師和研製總指揮
    8月3日,央視新聞記者通過特別允許,對中船重工集團國產航母的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和總設計師段宏進行了獨家專訪。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在接受採訪時說:首艘國產航母即將進入系泊試驗,也就是說,它的發動機電力供應能夠自主了。
  • 美軍新型潛艇公布,號稱是超級隱身!如果碰上我軍有何應對之策?
    據悉,新型潛艇甚至比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艇的現有艦隊還要大,具有更新的武器、靜音技術、海底攻擊無人機、聲吶、通信網絡以及許多其他未分類的現代特徵,另外其武器負載和使用壽命將比維吉尼亞級更大。不過關於更隱秘的技術細節並未被透露,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些潛艇將擁有使潛艇更隱形的新型塗層材料,用於遠程、更準確的海底監視任務的新天線以及新的「安靜」發動機推進技術。
  • 哈裡·哈裡斯稱或將針對中國部署「朱姆沃爾特」
    據日本共同社2月24日報導,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24日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為了遏制推進「南海軍事化」的中國,已著眼於在前沿部署攻擊型核潛艇或隱形驅逐艦「朱姆沃爾特」。 DDG-1000「朱姆沃爾特」 報導稱,中國正在南海相繼部署飛彈和雷達。哈裡斯的發言旨在展示美軍的存在感,遏制中國的勢頭。中方有可能對其發言提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