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劇<俄耳甫斯>取材於希臘神話,描述詩人、歌手俄耳甫斯的歷險故事:俄耳甫斯之妻歐律狄刻被毒蛇咬傷後不幸身亡,他因愛妻心切,獨自下冥府祈求神靈相助,冥後普西芬尼被他迷人的琴聲所感動(據說彈奏豎琴時能使猛獸俯首、顱石點頭),答應他把歐律狄刻帶回凡間,條件是他在途中不得回顧,將近地面時,俄耳甫斯回首看望妻子是否使她重新墮入陰間。
波利齊亞諾給這一則世俗異載的寓言故事塗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啟迪人們忘卻痛苦和哀傷,脫離平庸乏昧的現實生活,棲身於充滿美麗夢幻的理想世界之中。因此,為文藝復路。
路易其·浦爾契出生在佛羅倫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性怪僻,作品常取材於流傳民間的傳奇故事。同波利齊亞諾和羅樓佐相比,他的詩歌在藝術上稍為遜色。人生對他來說是一杯又甜又苦的濃酒,他把羅樓佐對他的友情和信賴視作一生中莫大的欣慰和歡樂。晚年被指控為邪教徒,後於一四八四年歿於帕多瓦。
他父親死後,家庭經濟日趨拮据。自一四六一年起,他開始在羅稜佐官廷內供職,深得僭主母親的青睞。在她的鼓勵和勸說之下,他在一四六零至一四七零年間寫成八行體傳奇長詩《巨人莫爾甘特》,諷刺封建專制和宗教道德,頌揚騎士生活。
全詩充盈人文主義思想,對義大利的詩歌創作有一定的《巨人莫爾甘特》原名《莫爾甘特》,一四八二年初版時全詩長二十三歌,翌年重版時,他又續寫了五歌,共二十八歌,並改名為《巨人莫爾甘特》。
作者仿照遊吟詩人的寫作風格,從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在理大帝當政時期的宮廷軼聞中預取素材,將《巨人莫爾甘特》寫成章回小說式的傳奇長詩。在長詩每一歌的開端,都寫有一段禱告童貞聖母瑪利亞的話語,結束部分寫有「謝謝諸位聽客,明日請聽下回分解」等客套話,以引起讀者的好奇和興趣。
在藝術表現手法方面,浦爾契吸取民間詩歌的特色,構思奇崛,意象新穎,在長詩中虛構了一系列撲朔迷離的情節;在語言方面,他巧妙地糅進許多生動活潑的俚語,使全詩充滿濃鬱的生活氣息。
長詩《巨人莫爾甘特概要如下:查理大帝的貼身衛士奧蘭多因奸臣嘉諾的誣告,被國王下令逐出宮廷;奧蘭多在一座修道院裡殺死兩名欺壓修追隨奧蘭多,後成為他的得力助手;嘉諾策劃叛亂,奧蘭多聞訊趕回法國,為保衛祖國而英勇地戰死疆場,查理大帝這才猶如睡夢初醒,深為自己輕信讒言而嗟悔;最後嘉諾被分肢處死,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查理大帝也安詳地死去。
在這一部充滿騎士色彩的敘事詩中,浦爾契時而以嘲諷幽默的筆調表達對宗教信仰的懷疑,時而滿腔熱忱地對那些不畏艱險、聰明精悍的綠林好漢寄予無限的同情,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動,個性突出。
.
費拉拉(埃斯特家族宮廷的所在地)是十五世紀義大利人文主義文化的另一個重要中心,那裡的通俗語英雄史詩和傳奇詩在當時頗有影響,並為確立通俗語在文學上的地位和尊嚴起過積極的作用。馬德奧·博亞爾多是費拉拉人文主義文學的一位傑出代表,出生在斯堪德亞諾一個貴族世家,曾在埃斯特官廷內供職多年。
一四九四年,法國國王卡爾洛八世進犯義大利,詩人毅然放下筆桿,停止傳奇長詩<熱戀中的奧蘭多》的寫作,拿起武器同法軍英勇戰鬥,同年不幸陣亡。博亞爾多寫有數量甚多的反映宮廷生活的拉丁語和通俗語詩篇、牧歌及抒情詩,其中,他的通俗語抒情詩集是一部較有影響的作品。
博亞爾多的代表作<熱戀中的奧蘭多》由三部分組成,其中的第一、二部分於一四八三年問世,各包括二十九和三十一歌;第三部分因作者猝然陣亡,只寫至第九歌。詩人從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的宮廷軼事中取材,於一四七六年左右動筆寫作。他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長詩中虛構了一個.由愛情、巫術、戰爭、歷險等不同內容交織在一~起的傳奇故事,.
情節撲朔迷離、妙趣橫生,充滿了濃厚的傳奇色彩。
全詩廣闊的畫卷以查理大帝在巴黎舉行有兩萬餘名騎士參加的賽馬盛會作為故事的開端,東方美麗的公主安傑麗嘉在兄長陪同下也出現在賽馬場上。公主當眾宣布,她將嫁予制勝其兄長的英雄為妻,武士們傾心於她的絕色,紛紛挺身而出與其兄長決一死戰。
但安傑麗嘉反覆無常,對自己許~下的諾言後悔不已,乘廝殺的混亂之際倉皇出逃,騎士們揚鞭催馬,在她身後緊追不捨,其中有查理大帝的貼身衛士奧蘭多和拉那多。拉那多在森林飲水中邪,對安傑麗嘉的愛慕頃刻間消失殆盡,而公主卻因巫術之力狂熱地愛戀著他。
為保護公主的安全,奧蘭多終日相隨,並數次打退韃靼國王的進攻,直至韃靼國王在一次決鬥中身亡。長詩的第二部分主要描寫非洲國王和韃靼國王子攻打法國的戰爭。為捍衛祖國的神聖領土,奧蘭多毅然回國參戰。
安傑麗嘉出於對拉那多的一片痴情,也隨同他--起回到法國,但兩人在森林飲水後再次中邪,公主轉而將拉那多視作仇敵,而拉那多出於妒忌與奧蘭多決鬥。查理大帝及時趕來_制止了既殺,並將安傑麗嘉託付給年邁的公爵納莫照看,答應在戰爭結束後,把她賜予他們中英勇殺敵的人為妻。
博亞爾多的這部著名敘事詩作,後由文藝復興後期著名詩人阿里奧斯託在他的傳奇體敘事詩<瘋狂的奧蘭多>中續完。就內容而言,博亞爾多在敘事詩中描述的傳奇故事,似乎同博亞爾多生活的社會沒有任何關聯,但事實上,查理大帝和六世紀英國國王亞瑟都是十五世紀上半葉西歐文學著作中的兩個重要人物,有不少作家和詩人把有關他們的傳奇故事和宮廷軼聞作為文學創作的素材。
即使是--些活躍在下層人民中的遊吟詩人,也常在廣場上吟誦用上述題材寫成的詩歌。再說,埃斯特家族在費拉拉的宮廷是十五世紀義大利頗有聲望的一個文化中心。博亞爾多以愛情和騎士的豪舉為兩條主要線索,在他的傳奇敘事詩中鋪開廣闊的畫面,敘述的內容同宮廷中達官貴人的情趣一拍即合。
與浦爾契的作品相比,博亞爾多的敘事詩帶有明顯的貴族文化特點。
博亞爾多在敘事詩中描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他熱情歌頌騎士無敵的力量,成功地塑造了象徵愛情、美貌的東方公主安傑麗嘉的人物形象,但詩歌的結構有欠謹嚴,語言層次亦不夠分明。
除佛羅倫斯和費拉拉之外,那不勒斯是義大利人文主義文化的另一個重要中心,尤其在阿爾豐沙家族執政時期,那裡的文化活動異常活躍。雅科波桑納扎羅是那不勒斯人文主義文化的一位傑出詩人和散文作家。
桑納扎羅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青少年時代是在鄉間過的。之後,他回到那不勒斯,開始在阿爾豐沙的宮廷內供職。
他的拉丁語作品甚豐,較著名的有敘述基督降世的長詩<聖母瑪利亞的分娩>和若干描寫漁民生活的牧歌。在他的通俗語著作中,散文體作品《阿卡狄亞>對義大利和歐洲文學具有較大的影響。在這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散文體作品中,他敘述了一.則悽切、動人的愛情故事。小說主人公辛契洛為了忘卻失戀的痛苦,遠離那不勒斯去古希臘高原地區阿卡狄亞尋覓理想中的幸福土地,因為那裡素以田園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