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距1米5!教育部針對複課後「體育課怎麼上」給出規範性意見

2021-01-20 天眼新聞

體育活動一般保持1.5米間距,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統一距離、統一速度的集體跑步……教育部近日發布《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複課後「體育課怎麼上」的問題給出了規範性意見。《意見》強調,經過較長期的居家學習,學生體質、體力和運動技能有所下降。此外,夏季到來氣溫逐漸升高,這給復學學校開展體育工作帶來風險,給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帶來影響和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要求學校一要為師生配備好參加體育活動必要的防疫物資,在課前課後及時對體育場地、器材設施進行適度消毒防護,合理安排使用運動器材,避免交叉使用。師生體育活動應安排在戶外或通風較好的體育場館進行,一般保持1.5米間距,或對間隔距離進行最大化安排,儘量減少接觸。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低風險地區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時不需戴口罩。二要優化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居家學習和複課後體育教學的銜接,複課初期可以適當降低課程標準規定的運動強度及密度要求,多安排非身體接觸性的體能練習和以發展心肺功能為主的單人項目,如跳繩、踢毽、慢跑、武術、健身操等。三要切實落實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條件不具備的學校要錯時分段上好體育課,充分利用課間休息時間讓學生多到戶外參加個人體育活動,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統一距離、統一速度的集體跑步,當前暫停學校大型聚集性活動和運動會。 此外,《意見》還要求適當調整各類體育考試工作方案,各地要根據實際,科學研製並及時發布初中升學體育考試、體育教育專業高考運動技能測試、運動訓練專業和武術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招單考、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等工作方案。鼓勵家校協同營造良好體育學習環境,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動員家長對學生體育鍛鍊進行經常指導和監督,家長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來源 人民網

編輯 施昱凌

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體育課也必須要布置作業!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發布會上強調,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發言
  • 控制運動負荷、安全距離下可不戴口罩,深圳要求體育課這樣上!|早安...
    為了確保複課後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和校園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發了《深圳市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體育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堅持「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則,要求各校要嚴格執行各項防疫要求,消毒防護、錯峰教學、強度控制,循序漸進提高強度。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教育部、澎湃新聞等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8月2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全文詳見文末),除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外
  • 體育課老師跨界輔導數學火了,背後原因除了歧視,還有什麼?
    最近,在上海師範大學第三附屬實驗學校有一位體育老師,同時是班主任,為了幫助班裡同學提高數學成績,開了一個數學輔導班,跨界課後輔導數學。這一開不要緊,參加學生人數越來越多,還有別的班的同學慕名前來。結果,有的學生數學成績提升了20多分。這位老師就是90後青年教師聞曉峰。關於他開設數學公益課堂,放學後為學生義務「開小灶」的事跡迅速衝上了各大媒體的熱搜。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原標題: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要重點覆核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等過程規範性,重點關注沒有科研項目支撐和存在學術不端嫌疑的學位論文。
  • 複課後老師壓力太大了!為老師減壓,這些學校有實招!
    最近一篇《複課後,各科老師都難哭了》的文章引起老師們的共鳴。面對新學期,老師們有喜有憂。喜得是再次見到「神獸」們了,回歸教學正軌了,憂的是各方面工作讓人倍感壓力。 老師們面臨哪些壓力?
  • 南昌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徵求意見 高層住宅樓間距至少24米
    本報南昌訊(記者餘紅舉 實習生周小咪)12月11日,南昌市法制辦公布《南昌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修訂徵求意見稿)》,要求高層住宅樓間距至少24米。  據了解,該規定擬要求,建設用地規模在舊城區未達到5000平方米、在新城區未達到1萬平方米的,一般不得進行房地產開發。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
    圖源:圖蟲創意♪ 作者|芥末堆 阿宅♪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芥末堆訊 日前,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
  • 樓間距50米幾樓不擋光 樓間距的重要性解析
    樓間距50米幾樓不擋光18層的建築,50米的樓間距是非常不錯的,18層的樓房應選擇7至13層之間比較適合。如果陽臺朝西南或南更佳,這樣的房屋陽光照射充足,不會被前棟檔住,非常適合。根據建設部制定樓間距國家標準,住宅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於2.40米,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應不小於樓高乘以0.70,東西應不小於0.50這一係數值。樓間距的重要性解析1、光南向的房子採光好,但是如果樓間距過近,即使是南向的房子也可能出現採光不足的現象。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9月均通過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
  • 教育部最新發文: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你們體育老師生病了,這節課改上數學」 「體育體育,月考考了幾分還有臉上體育課?」 不知道類似的話術大家都耳熟嗎?
  • 18層樓間距50米幾樓不擋光 怎麼計算樓層的採光
    如果我們要買採光好的房子的話,那麼在夏天睡覺的時候也要拉上窗簾,因為它的採光比較好,在下午的時候陽光也是特別充足的,如果不拉住窗簾的話,休息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晃眼,首先,大家要看一下18層樓間距50米幾樓不擋光,其次,我們還要清楚怎麼計算樓層的採光問題。接下來看看吧。
  • 樓間距50米幾樓不擋光 樓間距的計算
    樓間距就是兩個鄰樓的外牆面距離,同一個小區的相鄰的樓和樓之間的距離了,主要是為了保證大家的生活工作和安全,滿足日照的時長等一些要求,那麼,我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樓間距50米幾樓不擋光?樓間距的計算?想要了解的朋友們可以一起來看看。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中考語文、數學、化學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指導意見來了
    初三學生4月20日返校複課後,如何複習備考?今(18)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研究員就語文、數學、化學學科的後期複習提出了指導意見。複習教學建議1.準確把握學情複課後,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檢測評價等方式,準確把握前期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對於前期教學中的「夾生飯」要及時「回鍋補火」。同時,要關注個體差異,加強個別指導。
  • 「課後延時服務」宜安排得有趣、有料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延時服務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消息一出立刻刷爆了深圳人的朋友圈,一位在科技園IT公司工作的家長說:「延遲放學兩課時(即1.5小時左右),對每個996的『打工人』來說,都是『冬日裡的暖陽』『握在手裡的幸福』。」
  • 「一校一品」上好體育課
    在為期一周的體育節上,學校不僅安排了100米、200米等傳統體育競賽項目,還設置了「七彩人生」健身操、軍體拳、旱地接龍舟等特色項目,師生一起上陣比拼,享受運動的樂趣……在惠州的校園裡,像這樣的體育運動熱潮正在掀起。在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漸入人心。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決定(附目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決定》已於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29日法釋〔2020〕16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決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教育部通報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同時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通報》見本文結尾附錄)  二、輿情聚焦  近期,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多所高校都在覆核、排查近五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以確保學位論文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