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村小夥,在自主創業的道路上敢於另闢蹊徑,建起成武縣乃至菏澤市最大的特色金魚養殖場,養殖的金魚「遊」上網際網路,「遊」到了全國各地,一條小小的金魚能賣到上千元,金魚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金」魚。成武縣九女集鎮姚堂村的姜超,靠養殖金魚走上了致富路,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
網絡配圖
偶然機會,愛好變產業
姜超是個十分有生活情趣的年輕人,在魚缸裡養金魚是他最大的愛好,他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喜歡養金魚的朋友。去年春天,姜超去江蘇省徐州市看望一位同學,看到他所在的村是一個金魚養殖專業村,這位同學指著一個金魚養殖場,讓姜超估計這個養殖場一年能收入多少錢。姜超心裡沒底,沒敢回答,這位同學伸出了5個手指,姜超疑惑地回答50萬元,同學笑了,他說是500萬元。
姜超沒有想到,小小的金魚會帶來如此大的收入,當時他就萌生了在家養殖金魚的想法。他辭去在大連郵政局的工作,回到家鄉,利用一周的時間,先到周邊縣進行考察,發現目前各縣城從事水族銷售的門店生意紅火,但從事金魚養殖的不多,市場競爭力小,這也堅定了姜超養殖金魚的信心。去年3月份,姜超騰出自家的3畝多地,投資十多萬元,建起了金魚養殖場,引進種魚,開始養殖金魚。
藉助網際網路,擴拓市場
春天是金魚繁殖力旺盛的季節,去年5月份,姜超養殖場繁殖金魚8000多條,姜超看著滿池的小金魚簇擁嬉戲,心中有了成功的喜悅。但金魚養殖場不是為了自己觀賞,必須把這些金魚銷售出去,讓它們產生經濟效益,才能回收投資成本,他開始帶著金魚四處跑銷路。為了宣傳自己的金魚養殖場,他利用空閒時間,帶一些金魚和魚缸、水草等到縣城大街上去賣。但是,自養殖開始的大半年時間裡,姜超發現,光靠自已送貨和零售,遠遠達不到自己理想的銷路,要想讓養殖場獲得好的效益,必須開拓更大的市場。
隨後他嘗試在網際網路和微信上發布金魚供應信息,發布自己養殖金魚的照片和視頻,陸續有客商關注姜超的金魚,部分客戶與姜超有了長期合作意向。但有的客戶遠距千裡之外,怎樣把活生生的金魚通過物流方式發給他們成了困擾姜超的一大難題。姜超從網上廣泛收集這方面的技術資料,最後發現了一種利用泡沫箱加氧氣袋包裝運輸的方法,金魚在這種氧氣袋中,能存活6-7天,解決了遠距離長時間運輸的問題。現在,姜超利用這種包裝方法,可以把自己的金魚通過物流發往哈爾濱、蘭州、廣州等地。
和所有的創業者一樣,姜超的養殖經歷也不是一帆風順。雖說銷路問題解決了,但金魚遭遇的疾病問題給姜超出了一個大難題。今年入夏以來,金魚發病嚴重,姜超看著池子裡飄浮的病死金魚,急得團團轉。他帶著病死的魚到縣水產局諮詢原因,但大規模養殖金魚在成武縣尚屬首例,專家們對於金魚病情也不能給出準確地判斷。無奈之下,姜超又通過熟人,從一所中學裡借了臺顯微鏡,把病魚做成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拍成照片,用微信發給徐州的同學,讓他幫助確診病情,然後對症下藥,金魚病情才得到控制。
三次擴大規模,品種多達20多個
隨著養殖經驗的積累,自去年以來,姜超先後三次擴大養殖規模。在養殖場,記者看到,田字形的養殖池方方正正,整齊劃一,顏色不同、形態各異的小金魚在水裡遊弋。姜超介紹說,現在他養殖的觀賞金魚品種有20多個,其中新增的蝶尾珠、蘭壽魚等都是高檔觀賞魚種,上等蘭壽魚每條能賣到800-1000元,許多外地養殖戶還以高出市場價幾倍的價格訂購姜超的繁殖種魚。姜超在網上賣金魚的同時,還附加銷售魚缸、增氧機等水族設備,產業鏈條得到加長。採訪中,姜超收到了來自江西撫州一位客戶發來的微信,接到了一個2000多元的訂單。
目前,姜超的金魚養殖水域已從原有的600多平方米增加到2500多平方米,養殖金魚1萬餘條,年收入可達10萬多元。隨著銷售市場的不斷擴大,姜超的觀賞魚出現了供不應求的良性發展趨勢。接下來,他計劃投資500萬元,建設一處佔地100畝的省內最大的溫室觀賞魚養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