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
回到上海之後,陳灝珠重新投入臨床和科研,很快在心臟內科學界嶄露頭角。1954年,他在《中華內科雜誌》上發表了國內第一篇診治心肌梗死的論文,「心肌梗死」這一病名從此便確定下來,沿用至今。如今,上述技術手段大都已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廣泛使用,救人無數,陳灝珠也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多項,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評價,他在內科領域特別是心血管病的臨床方面造詣很深,對我國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斷和治療技術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
緬懷: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陳灝珠院士去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與世長辭。陳灝珠是第一位在國內提出「心肌梗死」醫學名詞,並完成國內首例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手術、首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安置手術,再到在世界範圍內首次使用超大劑量異丙腎上腺素治療奎尼丁暈厥並取得成功。是我國心血管領域的領航者和開拓者。
-
我國「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今晨逝世,享年96歲
今天凌晨3點09分,中國工程院院士、「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在國內率先開展左心導管檢查,選擇性染料稀釋曲線和氫稀釋曲線測定,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血管內超聲檢查等診斷方法以及人工心臟起搏和直流電復律治療;最早提出我國心血管病的流行趨勢和防治對策;最早開展冠心病的中西醫結合
-
陳灝珠院士「生命之花」醫學人才培養項目啟動—新聞—科學網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譽所長陳灝珠院士,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農工民主黨主委蔡威,復旦大學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等300餘人出席活動。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特別發來賀信,表達對陳灝珠院士的祝賀。 陳灝珠院士是我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和醫學教育家,首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病內科專家。
-
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曾說「對待病人要如親人」
據中國工程院,10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逝世,享年95歲。陳灝珠,1924年生,中國心血管病有創性檢查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治法主要奠基人,也是首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病內科專家,為心血管病學科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
最懂中國「心」的院士:遵循15字箴言拼搏了一輩子
在這個過程中,陳灝珠院士始終保持著終身學習的理念。耄耋之年,他詼諧的自稱是「老啃族」:「我每天都啃國外同行的最新研究動態,這樣可以隨時掌握前沿知識與技術,為患者提供好服務。」1954年,陳灝珠院士在《中華內科雜誌》第3號發表第一作者論文《心肌梗死》,系統研究了當時我國較為罕見的「心臟因嚴重持久之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的一系列病情,並在國內首次定義了「心肌梗死」這一疾病。
-
陳灝珠:為國為民的「生命之花」永恆綻放
年輕人的這一選擇,可能讓中國少了一名優秀的工程師或者化學家,但多了一名卓越的醫學大師,也成就了他接下來70多年的傳奇人生。 他就是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陳灝珠。陳灝珠院士於2020年10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
盤點2020年離我們而去的36位兩院院士
1994年6月,我國又成立了中國工程院,首批聘任了96名院士,同時首次聘用外籍院士14人,楊振寧、李政道、丘成桐等美籍華人科學家名列其中。至此,代表中國科學界最高榮譽的兩院宣告成立,並且每兩年評選一次。2019年11月,就新增選了6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大師遠行,長歌未盡。據「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逝世。
-
今年我國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記者剛剛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至此,我國今年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1月2位院士逝世: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1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藥理學家池志強2月3位院士逝世:2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加工技術和裝備)專家
-
今年我國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
記者剛剛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至此,我國今年已痛失19位工程院院士。一位「老石油人」王玉普院士逝世王玉普(1956.10-2020.12.8)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遼寧新民人。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胡亞美院士逝世
原標題:胡亞美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0月3日17時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胡亞美1924年4月27日出生於北平。
-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日報」消息,2020年12月1日,核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0歲。,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1957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系,後留校工作至今,長期從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一直工作在一線,與生產緊密結合,致力於國家重要需求的自動化、數位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1996年,他將機械科學與放療醫學相結合,研發了國際首臺全身伽馬刀。
-
【緬懷】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分析化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93歲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逝世
中國基因工程領域重量級學者隕落。李載平 資料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方面獲悉,著名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5月30日15時45分在上海市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3歲。
-
醫學史上的9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即2012年9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逝世。學成之後,王老協助趙以成(中國神經外科創始人之一)籌建了北京的第一個神經外專科。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隕落35位...
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