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生物鐘有助於術後康復

2021-01-15 生物谷

2020年1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如果剛剛進行過膝蓋,肩膀或臀部手術,則可能需要在早上或中午服用抗炎藥,晚上最好不要服用藥物。一項由麥吉爾(McGill)領導的研究首次表明,晝夜節律基因參與了外科手術的癒合。研究人員證明,在我們的生物鐘活躍期服用抗炎藥最能促進術後癒合和恢復。



最近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這項研究還表明,如果在晝夜節律的休息階段的下午或晚上服用抗炎藥,它們會嚴重阻礙手術後的癒合和骨修復。因為在這些時期,稱為成骨細胞的細胞正在重建骨骼。


儘管先前的研究表明晝夜節律基因在諸如癌症,阿爾茨海默氏病,關節炎和帕金森氏病等疾病中起作用,但這是第一個研究晝夜節律在任何類型的手術或損傷中的作用的研究。


手術後的炎症對於癒合至關重要,因為該過程一方面起到了抑菌作用,以及發出信號以吸引將重建組織的細胞。


Faleh Tamimi說:「有些炎症實際上是非常破壞性的,有些時期具有建設性並且對治癒很重要。」 「許多製藥公司一直在嘗試開發能夠抑制炎症過程中破壞性過程但不會干擾有用藥物的藥物。」


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組脛骨骨折小鼠的疼痛和骨骼癒合情況。一組在二十四小時內給予恆定劑量的抗炎藥,而另一組僅在早晨(晝夜節律的活躍期)和夜間使用止痛藥。研究人員發現,第二組小鼠從受傷的痛苦中恢復了過來,並更快,更充分地恢復了骨骼強度。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注意到兩組之間在與骨骼癒合過程特別相關的500多個基因的表達上存在差異。


下一步,研究人員正在從臨床試驗中收集初步數據,以監測與拔除智齒有關的疼痛和癒合,並使用兩種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法-一種僅使用抗炎藥,而另一種僅使用抗炎藥在早上和中午使用鎮痛藥,在下午和晚上使用鎮痛藥。初步結果令人鼓舞。(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做好這5個方面,甲狀腺癌患者術後康復更好更快
    做好這5個方面,甲狀腺癌患者術後康復更好更快 2021-01-15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主動脈夾層這麼兇險,術後康復怎麼做?乾貨來了!
    AD術後患者康復分3期,都有哪些要點? 主動脈夾層(AD)是心血管領域的急危重症,被心內科和胸外科的醫生稱之為「不定時的炸彈」,近年來,隨著醫務人員和患者對主動脈疾病認識的提高、AD的診斷、治療效率正在不斷提高。
  • 康復營養液:狗狗術後怎樣護理
    術後補充營養狗狗在剛做完手術的情況下,身體狀態是比較脆弱的。營養補充得好,身體各項機能就會恢復得很快。寵主可以適當的給狗狗餵飲普安特的康復營養液進行補充營養,能提高狗狗的免疫力,有效的恢復飲食,補充狗狗的身體的能量。
  • 2020最新版:半月板損傷術後康復四個階段
    半月板撕裂後進行手術的病人,在進行術後康復運動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先分辨是屬於哪種半月板撕裂,撕裂的大小,半月板修補時組織的強韌度如何,才可以推估康復所需要的時間長短。
  •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
    骨折術後,咱來吃點啥?這剛做完手術,吃點啥有助於病人恢復啊?今天就吃點啥?來和大家聊聊食物對骨折的影響。1.這大骨頭湯(排骨湯,豬蹄湯,雞湯等等)喝了骨頭長得快?
  • 盤點急性白血病護理 有助於患者康復
    盤點急性白血病的護理 有助於患者康復 專家推薦  心理護理  不少患者在確診後精神過度緊張,導致病情不斷加重。因此,要關心和鼓勵患者樹立起與白血病作鬥爭的信心,使其心情坦然,正確對待,積極配合治療。這是使急性白血病得以緩解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 Sci Rep: 十分鐘按摩有助於緩解身體壓力
    按摩已被用來改善放鬆效果,但尚無系統的方法可強有力地證實其對PNS的作用,以及是否可將其用作患有壓力相關疾病的患者的康複方法。這項研究表明,按摩是一種易於實施的幹預措施,可以增強人體放鬆的主要動力,還可以減輕感知的精神壓力。通過PNS發現按摩對心理學和生理學水平均有效,這一發現將為未來研究了解放鬆對壓力的作用鋪平道路。
  • 肺腫瘤患者術後要注意什麼?這6個事項要重視,或對康復有益
    其實在臨床當中有許多的肺腫瘤患者經過早期的積極治療以及治療之後的各項康復工作後,生存機率也是很大的。肺腫瘤手術後的這段時期是非常關鍵的,有一些肺腫瘤的患者往往非常悲觀,經過治療以後也時常自暴自棄,這樣會極大地影響身體的恢復。肺腫瘤術後要怎樣進行康復呢?1、鍛鍊咳嗽咳痰術後進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是非常有利於肺功能恢復得,其實在術前就應該練習咳嗽咳痰。
  • 生物鐘,與心理健康...
    該研究通過大規模基因組分析出晝夜節律的一些內部運作機制,為揭示生物鐘與心理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的線索。這項1月29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表明,通過基因編程實現早起有助於提升幸福感,並減輕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風險。然而,儘管過去存在很多此類的推測,但是這些結果並沒有顯示出生物鐘與糖尿病或肥胖等疾病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
  • 研究發現音樂療法有助於中風患者康復
    3月6日,據外媒報導,英國安格利亞羅斯金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音樂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康復以及他們的情緒都有積極的影響。腦卒中俗稱「中風」,目前已成世界範圍內致死第二大原因、致殘第三大原因。
  • Sci Rep: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的生物學機制
    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膚疾病的患者有時難以康復。這可能導致慢性傷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慢性傷口的管理是醫療保健系統的主要成本,僅在美國,每年就花費約10至200億美元。但是,我們對於為什麼某些傷口會變成慢性傷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難開發出有效的療法來促進癒合。最近一項研究描述了一種使用廢棄傷口敷料對傷口處發現的細胞進行採樣的新穎方法。
  • 康知了重磅骨科康復中國專家共識
    骨科康復治療的基本內容應包括:配合手術治療的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功能訓練、康復護理、心理治療、假肢和矯形器輔助等。骨科康復包括手術前康復、術中風險控制、術後康復等。骨科醫生不僅要重視手術操作技術,也要關注圍手術期康復、綜合管理和術後隨訪等,這是保障術後功能恢復的前提。綜合管理包括減少創傷、出血、疼痛;預防感染及靜脈血栓栓塞等。
  • 讀懂你的生物鐘
    獲獎理由是「發現了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生物鐘」。春夜喜雨唐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一、生物鐘:又稱生理鍾。能夠在生命體內控制時間、空間發生發展的質和量叫生物鐘。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這種叫「生物鐘」的生理機制,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節律,比如一個光-暗的周期,與地球自轉一次吻合。生物鐘是受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簡稱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動物一樣,人類大腦中SCN所在的那片區域也正處在口腔上顎上方,我們有晝夜節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於生物鐘作用。
  • 膝關節術後該如何康復?請收好這份包含4個康復階段的訓練方法
    作者 | 練老師轉載請先獲得授權膝關節術後康復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其中又以「前交叉韌帶損傷」居多。最近有不少粉絲在向我諮詢,如何做好「膝關節術後康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怎麼進行關於膝關節術後康復訓練。
  • 近期科學家們在生物鐘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近期科學家們在生物鐘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過去幾十年的研究發現,我們的身體進化出一套稱為生物鐘的機制,該機制在內部驅動幾乎每個細胞的節律,而晝夜節律時鐘的活動受單元中各種信號的影響,文章中,研究者們致力於細胞應激信號與生物鐘之間的相互影響。細胞通過激活以蛋白質eIF2α為中心的信號轉導級聯反應來響應各種應激信號,該信號轉導是協調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關鍵因素。
  • Science子刊:胎兒期核心生物鐘基因表達決定小鼠壽命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6)2016年2月4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通過在胎兒發育期間剔除一個關鍵性基因,破壞24小時生物鐘,會加快小鼠衰老,並使得它們的壽命縮短三分之二,但是在推遲到出生後剔除這個基因,這種情形不會發生。
  • DNA修復能力與生物鐘有關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一個團隊發現,小鼠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修復能力與生物鐘有關。這一發現有望為調整癌症患者給藥時間提供新依據。 日前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這項研究顯示,24小時生物鐘周期內,小鼠正常組織DNA修復能力在黎明前和黃昏前最為活躍。
  • 瘧原蟲也有自己的生物鐘
    近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W)的科學家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導致瘧疾的瘧原蟲的周期性活動是由其自身固有的生物鐘驅動的。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出治療這種致命疾病的新方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億多人感染瘧疾,40多萬人死於這種疾病。
  • 「中西合璧」助腦梗患者康復,中山一康復治療中心開業
    原來,去年11月,因心臟疾病而完成了「心臟搭橋手術」的葛先生,在術後患上了腦梗塞,致使偏癱,全身無法動彈。自12月28日起,就近住在南朗鎮的葛先生被送至中山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進行治療。一方面通過針灸等中醫治療介入,另一方面通過偏癱綜合訓練、藉助儀器進行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幫助患者康復。」原來此前,中山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康復科一直以針灸等中醫康復治療手段為主,康復理療科很少配備西醫的康復訓練設備。康復理療科一年接待的病人達三萬多人次。中山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康復治療中心。
  • 生物鐘如何校準時間?
    2005年Science提出125個科學前沿問題, 其中之一便是「有機體的生物鐘如何同步?」。  《科學通報》特邀安徽大學秦曦明教授等撰寫「哺乳動物生物鐘同步化的研究進展」一文,從生物鐘同步化研究的歷史開始, 對哺乳動物生物鐘的同步化做了系統論述。  從古至今,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計時裝置始終與人類的生活緊密相連。